基本信息
书名:昆虫记(第2卷)树莓桩中的居民
定价:29.80元
作者:(法)法布尔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3904057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关于本书本套全译插图本在**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顾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力求将一个完整美妙、原汁原味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在编辑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插入了大量、细致的手绘插图,全十卷共计约1800幅。这些图片有近200幅来自于《昆虫记》法文原著中的原始配图,其余近1600幅则是我们根据文中的情景专门设计绘制的。每幅图片均配有简洁、专业的图说,与法布尔的文字意境可谓相得益彰。希望通过我们的这些努力,能帮您融入到19世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去感受自然和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轻松获取《昆虫记》全译插图本全集:《昆虫记全集(1-10)》全译插图珍藏版,礼盒装(超值)——卷一:高明的杀手;卷二:树莓桩中的居民;卷三:石蜂的苦难;卷四:蜂类的毒液;卷五:螳螂的爱情;卷六:松毛虫的行进行列;卷七:蓑蛾的保护层;卷八:昆虫的几何学;卷九:圆网蛛的电线报;卷十:昆虫与蘑菇
内容提要
《昆虫记》卷二中,法布尔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记录了为黄地老虎幼虫做手术的毛刺砂泥蜂、辛勤筑巢繁衍后代的石蜂以及西芫菁等一系列膜翅目昆虫在荒石园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各种实验,讲解了它们鲜为人知的感官性能、心理活动……宛如一幅描绘属于昆虫秘密花园的精美画卷。
目录
章 荒石园
第二章 毛刺砂泥蜂
第三章 一种未知的感官
第四章 关于本能的理论
第五章 黑胡蜂
第六章 蜾蠃
第七章 关于石蜂的新研究
第八章 我的猫的故事
第九章 红蚂蚁
第十章 浅谈昆虫的心理学
第十一章 黑腹狼蛛
地十二章 蛛蜂
第十三章 树莓桩中的居民
第十四章 西芫菁
第十五章 西芫菁的初龄幼虫
第十六章 短翅芫菁的初龄幼虫
第十七章 多次
作者介绍
法布尔,全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CasimirFabre),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贫困农民家中,从童年时起,他就表现出对于自然和昆虫的喜爱。长大后曾就读于公立师范院校,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一职。在任中学教师期间,他一面工作一面勤学苦读,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观察研究昆虫,发表过出色的论文,得到了达尔文的肯定,被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5年,法布尔整理20余年资料写成《昆虫记》卷。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钱在南法塞西尼翁村买了一小块地,并风雅地命名为“荒石园”。自此之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了荒石园内,在了观察与研究昆虫上,而记录着他观察结果的《昆虫记》也一卷又一卷地相继问世。直到1910年,法布尔完成了《昆虫记》第十卷的写作。
《昆虫记》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重要的地位,雨果称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荷马”,法国文学界也赞誉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1915年,法布尔与世长辞。
文摘
序言
这本《昆虫记(第2卷)树莓桩中的居民》可以说是一本充满惊喜的书。我一直觉得,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接触自然的机会并不多,所以,能够通过一本书,如此近距离地“走进”一个微观的自然世界,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体验。树莓桩,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植物载体,竟然孕育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昆虫社群。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一些昆虫生活史的详细描述。比如,一只小小的甲虫,从卵到幼虫,再到蛹,最终变成成虫,它的整个生命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它在这期间经历了哪些挑战,又有哪些奇特的生存方式?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让我不禁为生命的奇迹而感慨。作者的观察是如此细致,仿佛他就是生活在树莓桩旁,用显微镜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他对昆虫行为的解释,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人文的关怀,让我感受到,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拥有着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又进了一层,更加体会到“万物皆有灵”的深意,也更加渴望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与奇迹的大自然。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套书的初衷,是想给我的孩子提供一些课外读物,希望他能对自然产生兴趣。但没想到,我自己也完全沉浸其中,甚至比孩子还要着迷。这本“树莓桩中的居民”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我以前只会匆匆一瞥的昆虫。比如,我以前总以为甲虫就是那种硬壳虫,但书中细致地描绘了不同种类的甲虫,它们独特的体型、颜色,以及各自的生活方式,让我惊叹于造物的神奇。特别是书中关于一些甲虫如何“耕种”蘑菇来作为食物的描写,简直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原来它们的世界里,也有如此精巧的“农业技术”。还有那些小小的蚜虫,它们数量众多,常常让园丁头疼,但书中却揭示了它们背后隐藏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它们与它们“雇佣”的蚂蚁之间的共生关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的文字通俗易懂,但又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他没有使用过于艰深晦涩的术语,却能把复杂的生物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套书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愿意停下脚步,去仔细观察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生命,去发现它们隐藏的魅力。
评分这套《昆虫记》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我一直都觉得昆虫是很普通很常见的生物,有时候甚至会觉得它们有点烦人,比如夏天嗡嗡叫的蚊子,或者花园里偷偷啃食叶子的毛毛虫。但是,自从我开始读这套书,特别是翻开“树莓桩中的居民”这一卷,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书里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树莓桩周边的居民们进行了极其细致入微的描写,我才惊觉,原来在那么小的空间里,居然上演着如此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生命剧。我以前从来没想过,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能够组织起如此严密的社会分工,它们建造的巢穴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巧得多,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为了整个集体的生存而辛勤劳作。还有那些寄生蜂,听起来就有点可怕,但书里却用一种近乎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它们如何在宿主身上产卵,又如何精确地控制宿主的行为,让我在惊叹之余,也感受到生命繁衍的强大力量和奇妙的生存策略。书里不仅有对昆虫形态、习性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观察自然的哲学,让我学会用好奇和尊重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生命,即使是那些我们不太熟悉或者略显“微不足道”的生物,它们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和令人惊叹的智慧。这套书真的能让你重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现隐藏在平凡之下的非凡。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这本《昆虫记(第2卷)树莓桩中的居民》给我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深刻而愉悦的精神享受。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树莓桩周围那些微小的生命,它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简单,却又充满了哲理。我会被那些辛勤的蚂蚁吸引,它们不辞辛劳地搬运食物,建造家园,展现出令人动容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也会被那些翩翩起舞的蝴蝶所打动,它们短暂的生命却在繁衍后代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一次破茧成蝶都饱含着生命的希望。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昆虫生存智慧的解读。他不是简单地告知我们“是什么”,而是深入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这种探究精神,让我认识到,即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拥有着一套完整的生存法则,它们适应环境,利用资源,并在这个星球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生命本身的顽强与韧性。它让我学会了欣赏身边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并在平静中思考生命的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自然科学类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到微观世界的作品。这本《昆虫记(第2卷)树莓桩中的居民》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一偏好。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昆虫行为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细致。他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昆虫的外形特征,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观察它们是如何建造巢穴、如何觅食、如何繁衍后代,以及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比如,书中对某种甲虫如何利用树莓桩的结构来筑巢,以及它如何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的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一个忙碌而有序的地下王国。作者还将这些昆虫的生活习性与植物的生长周期巧妙地联系起来,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让我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妙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尤其对书中描述的那些“合作”与“竞争”的场景感到着迷,无论是同类之间的协作,还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博弈,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启示性。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文字,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沉浸式的自然观察,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让我对生命的顽强和多样性充满了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