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
定价:290.00元
售价:211.7元,便宜78.3元,折扣73
作者: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800077845
字数:
页码:5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是国家地理学会今年出版的又一力作,该书通过《国家地理杂志》多位杰出摄影家的人物摄影作品展示了上个世纪不同年代的人类社会的缩影,不仅包括国际大奖作品还有从未公开发表的照片。作者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披露了经典画面背后的故事。画面摄人魂魄,文字优美隽永。
书中280幅照片帧帧出自摄影大师的镜头,他们习惯于透过镜头看世界,通过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人物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正如克里斯·约翰斯在前言中所说:“捕捉人的精神和本质是一项无法估量的挑战,但是当摄影师这样做并拍摄出照片时,便会体会到其中创作的快乐。”
这本极为精彩的摄影集恰好是对这句话的一个明证。
一幅的人物照片究竟是如何拍摄的?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摄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面前,相信每一位摄影艺术爱好者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而本书中精彩的280张照片已经给出了它们各自的答案——每一张的人物摄影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它们将主题、场景与充满创意的技巧凝固在一个瞬间,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无论高雅庄重还是咄咄逼人,阴险狡或是晦涩难懂,他们都直接地面对着读者。或许我们无法简单地定义人物摄影佳作的这种特性,但是我们却能凭直觉感受到它的存在。
本书的作者之一威廉·艾伯特·阿拉德写道:“一张出色的人像摄影作品有一种表达被拍摄者内在精神的力量,它会跨越时空和语言文化的障碍,传达出简单而普遍的信息:这是生活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人,我希望你能见见他(她)。”
本书的照片都是从国家地理学会超凡的馆藏摄影档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时间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反映的题材遍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也涉及了摄影艺术的每一个层面。这些照片既反映了一些摄影大师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也代表了我们人类某些共同的情感追求和人性的张扬。
摄影师威廉·艾伯特·阿拉德1982年在秘鲁拍摄的一幅图片题目是《爱德华多满脸泪痕的脸》,作者这样叙述当时的情景,“忽然一辆出租车疾驶而来,疯狂地冲向来不及躲闪的羊群,一半的羊被撞倒在公路下面的田地里。出租车扬长而去,后面的我们停下了车。当孩子抬起他满是泪痕的脸朝我们的方向看过来的时候,我按下了快门,摄影师的职业本能告诉我要留住这一刻……”照片的故事并没有就此停止。照片发表后,人们向爱德华多伸出了援助之手,来自全美的捐款就有6000多美元。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还联系到了一个名叫关心(CARE)的组织,这个组织后来找到了爱德华多,在他们村里搞了一次活动,不仅为他家买了羊,弥补其损失,还给村子里购置了一台抽水机。
在谈到自己对摄影的领悟时,威廉·艾伯特·阿拉德这样说:“一张出色的人物摄影作品有一种表达被拍摄者内在精神的力量,它会跨越时空和语言文化的障碍,传达出简单而普遍的信息——这是生活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人,我希望你能见见他(她)。”
照片让人们穿越时空,在凝视那些陌生的面孔或者背影的时候带着感动。可以说这些照片既反映了一些摄影大师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也代表了人类某些共同的情感追求和人性的张扬。对于这本摄影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摄影评论家杨恩璞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书中的作品和中国人印象中的艺术摄影很不一样,他们是在用另外一种思路拍摄,用另外一种眼光看照片。在这个集子里,打动我们的不是技巧和美感,而是其中蕴含的智慧、文化和历史感。这是这本书对中国摄影的启示。”
中国摄影出版社总编辑宋建民说:“一幅好的图片不是让人去看的,而是让人去想的,这本书给了我们深邃的历史感和沉甸甸的文化积累,书中的人物仿佛伸手要握你的手。”
“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而不是眼球吃冰淇淋。”杨恩璞说,值得注意的是书中的作者很多人的身份都不是专职的摄影家,而是科学家、文学家、地质学家、社会学家,他们没有把摄影当成后的目的,而是当成一种语言,在拍照的时候强调的不是照片的审美特性,而是人文特性。
一个作者在书中写道:我们与艺术无缘,就是在搞人像、科学、历史。杨恩璞说:“在此,摄影是一个大摄影的概念,它让我们知道艺术摄影只是摄影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这一点值得中国摄影家去努力和奋斗。”
谈到这本摄影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殷强说,拿到这本书他一连读了两遍,这本画册的作品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精品,但每一幅都有很深的内涵和意味。如,二战前后的一些图片,它没有拍战争的残酷,只是拍一些平静祥和的画面,意在唤醒人们远离战争。这也正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个性——“与一切不愉快的事物保持距离。”
据记者了解,该书收集的280幅的照片都是从国家地理学会馆藏摄影档案1000万张图片中精选出来的。作为全球大的非营利性科学与教育组织之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自1888年创建以来,始终在自然摄影、文化摄影和动物摄影方面独树一帜。1890年,《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它的一幅图片,接着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家地理》一次又一次开辟新天地,在摄影报道这一领域不断冲击人们的视觉。这些照片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一书也随着摄影设备和摄影技术的发展相应分成了几个阶段:从早期的笨重照相机、需要长时期曝光的胶片,到彩色胶片的面世,再到出现轻便、多功能的相机,这些都使得人物摄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自然的阶段。本书探寻摄影师本身不断变化的角色定位和追求目标,同时也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是如何反映这个世界并且影响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方法。
谈到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合作,时尚杂志社国际事业部经理张琳告诉记者,时尚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有着良好的期刊与图书的合作基础。2003年,时尚杂志社获得了本书一书中文简体版版权。据了解,当时《透过镜头》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20个文本,统一在西班牙印制,全球同步发行,这种大规模同版书的跨国协作在国内图书出版领域尚属,而这一模式在国际上也处于地位。张琳表示,在《透过镜头》取得成功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加大了对于自身核心资源重新开发和利用的力度,《瞬间永恒》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
继《透过镜头》2003年成为书之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再次隆重推出其姊妹摄影作品集《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充分展示了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人们的悲欢离合。
作为20世纪“的人物摄影佳作”的精选本,该书通过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多位杰出摄影家的280幅人物摄影作品,充分展示了20世纪不同年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仅包括国际大赛获奖作品,而且还有许多以前从未公开发表的照片。该书作者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披露了不少经典画面背后的故事,每一幅作品都向读者无声地揭示着人物性格,展现着当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书中的作者均是极具知名度的摄影师:有出版过《摄影生活》、《看见花园》以及《留驻此刻》的萨姆·埃布尔,出版过包括《消失的物种》和《美国人像》在内的5本摄影集,自1964年开始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摄影和文字作品的威廉·艾伯特·阿拉德等摄影界大腕;也有爱德华·柯蒂斯19世纪拍摄的美国土著居民,史蒂夫·麦凯瑞1984年拍摄的阿富汗难民女孩等知名照片;书中还有多位当代摄影师极富见地的评述。
萨姆·埃布尔,出版过《摄影生活》(2002),《看见花园》(2000)以及《留驻此刻》(1990)。他的摄影作品曾陆续发表于20多期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艺术家和评论家认为,一幅人物摄影的成功之处在于揭示人物的性格,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真的有可能达到这一要求吗?一个人的性格远比他在任何一瞬间被展示出来的形象都要复杂得多。也许我们只能希望照片能为我们了解一个人提供一些帮助。我赞同这个主张,因而把摄影师从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负担中解放出来,并邀请读者敞开心扉接受摄影的真实性和想像力。
——利厄·本德阿韦德-维尔
这本书中很多照片的创作过程都充满了快乐。但是别弄错了,要创作一幅真正过目难忘的人物摄影作
……
当我看到《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我曾经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反复品味的经典影像。那些照片,往往不是华丽的摆拍,而是最真实、最生动、最触及人心的瞬间。我尤其期待看到书中收录的那些“传世佳作”,这意味着它们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卓越,更是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人文价值。想象一下,那些在非洲大草原上,目光深邃的老人,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或是那些在冰天雪地中,用坚韧的生命力对抗严酷环境的孩子,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又或者是那些在某个历史转折点上,默默承受着一切,却依然挺直腰板的人物,他们的形象本身就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本关于人性的百科全书,一本关于生命力的赞歌。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这些影像,去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去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品味他们的生存智慧,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面孔下的不平凡故事。
评分《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感与神圣感,仿佛它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录着一群灵魂。我对《国家地理》的摄影作品一直情有独钟,因为它们总能以一种极其自然且充满力量的方式,呈现出世界的多元与生命的奇迹。而“人物摄影”更是我关注的焦点。我曾无数次被那些定格在胶片上的眼神所打动,那些眼神里蕴含着太多的故事,有喜悦,有悲伤,有迷茫,有坚定。它们是无声的语言,却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他们能够穿透表象,捕捉到人物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独特的个性。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界限,却又同样能引起我们共鸣的面孔。或许是某个部落的长老,他的目光如古井般深邃;或许是某个普通劳动者,他的双手粗糙却充满了力量;或许是某个孩子的纯真笑容,瞬间融化了所有的烦恼。这本书,我相信会是一次关于人类共同体的视觉探索,它会让我们意识到,尽管我们身处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经历,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却是相通的。
评分《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这个书名,总会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像照片。它们往往不是那种刻意摆拍、光鲜亮丽的照片,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捕捉到了人物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我常常会被那些照片中人物的眼神所吸引,那些眼神里似乎诉说着无数的故事,关于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坚韧。对于“传世佳作”这个词,我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里收录的,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具有深刻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被《国家地理》的镜头所定格的生命。或许是某个古老部落的居民,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历史的痕迹,眼神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又或许是某个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的身影在平凡的岗位上,却散发着不屈的光辉;又或者是那些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他们的肖像本身就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一次与人性的深刻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生向往,《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光是听着,脑海中就浮现出无数宏大而细腻的画面。我一直对《国家地理》这个品牌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不仅仅是一个杂志,更像是一扇通往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人生的窗口。而“人物摄影”更是其中最能触动我心弦的部分。我总觉得,一张好的肖像照,不仅仅是捕捉一个人的外貌,更是捕捉其灵魂深处的闪光,是与被摄者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想象一下,那些在遥远的土地上,在人类历史的某个重要节点上,被《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用镜头定格的人物,他们或许是沉默的智者,或许是顽强的生命,或许是历史洪流中的小小个体,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眼神,都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力量。这本书,定然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它会带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些鲜活的生命,去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去体会人类共通的情感与精神。我相信,翻开这本书,就如同开启了一段段令人惊叹的旅程,每一次翻页,都可能遇见一个让你久久不能忘怀的面孔,一个让你为之动容的故事。
评分《瞬间永恒:美国〈国家地理〉人物摄影传世佳作》——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诗意与力量。我一直认为,《国家地理》杂志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够用镜头语言,将那些遥远而陌生的世界,以最真实、最鲜活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而其中,人物摄影更是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人类情感的共鸣。我总觉得,一张优秀的人物肖像,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与观者的内心对话。《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们,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能力,能够捕捉到人物最深处的情感,最独特的个性,以及他们所处环境所赋予的印记。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真正“传世”的作品。那些作品,我想必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湛,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蕴含的深刻的叙事性,以及对人性的洞察。想象一下,那些在广袤的荒野中,眼神坚毅的探险家;那些在古老村落里,脸上写满故事的老人;那些在现代都市中,眼神迷茫却又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这本书,我相信会是一次关于生命力、关于坚韧、关于人类多元性的视觉盛宴,它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