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
定价:29.80元
作者:徐帮学
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42419316
字数:
页码:1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宣传低碳知识,弘扬低碳文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变地球温室效应,维护生态平衡。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树立低碳理念,推行低碳化饮食!打造低碳环境,营建地球氧吧。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需要大家的保护,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增加你的环保低碳意识,帮助你在生活中告别污染、告别浪费,走向环保和谐的生活。
内容提要
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责任,它是全人类为保护地球而自发兴起的一种自我约束行为。因为地球是人类生存无可替代的家园,保护地球上的生态和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低碳生活涉及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目前,人们主要是从传统技术改造、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个人在环保中的作用等方面来诠释低碳,从而保障人类幸福生活的。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介绍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增加你的环保低碳意识,帮助你在生活中告别污染、告别浪费,走向环保和谐的生活。
目录
章 地球宣言:我要“低碳”
节 什么是能源
一、暖冬:穿着裙子的冬天
二、是都市,还是“炼丹房”
三、假如地球升高6℃
第二节 持续“暴躁”的地球
一、“怒吼”的海洋
二、“咆哮”的天空
三、日益泛滥的洪涝
第三节 让地球“退烧”,从低碳开始
一、地球“高烧”的病原
二、“降温”,从低碳行动开始
三、低碳行动会减少多少碳
四、时刻关注“碳足迹”
第二章 看低碳如何玩转“食尚”
节 低碳食品大排行
一、白开水
二、粗粮谷类
三、时令果蔬
四、谷类乳制品
五、白肉
第二节 低碳健康吃出来
一、拒食燕窝和鱼翅
二、避之不及的蛋白粉
三、隐形的杀手——食用色素
四、低碳做饭新潮流
五、给高碳食品说再见
第三节 低碳美容,看我72变
一、美容宝贝:食品废弃物
二、让低碳帮你减肥
三、去厨房搜索你的美容产品
第三章 绿色宣言:低碳消费我做主
节 低碳消费:我们掌控未来
一、消费行为都有哪些影响
二、“奢靡”的高碳消费
三、低碳消费是态度,更是责任
第二节 低碳新风尚,新主张
一、不消费
二、少买饮料
三、尽量购买小排量车
四、选购混合动力汽车
第三节 低碳生活“省”出来
一、省钱时代来临了
二、逛超市商场省钱的窍门
三、网上购物的十大省钱窍门
四、怎样送礼物省钱又合适
第四章 低碳都市
节 低碳交通势在必行
一、“低碳交通”势在必行
二、公交优先
三、高铁:与低碳高速肩并肩
四、绿色出行更健康
第二节 低碳办公、共创完美都市
一、告别现代高能耗办公
二、“”一次的代价
三、低碳环境,要“hold”住!
第五章 让低碳经济“High”起来
节 低碳农业的前世今生
一、农业也是大“碳源”
二、生物低碳,解决“三农”问题
三、生态循环,告别废弃物
四、低碳环保农业园
第二节 低碳工业风生水起
一、算算工业碳排放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低碳生活”
三、钢铁行业的“低碳生活”
四、建筑行业的“低碳生活”
五、水泥行业的“低碳生活”
第三节 低碳向前,开疆拓“源”
一、粮食变燃料,汽车和人争食品
二、“时髦”发电项目:太阳热能发电
三、风力转动生活
第六章 走进未来的低碳世界
节 低碳之都
一、永动的海洋之城——诺亚方舟生态城市
二、沪上·生态家——演示未来都市生态住宅
第二节 低碳未来,我们吃什么?
一、未来的农业
二、绿色食品是未来食物的方向
三、马铃薯将成为“未来的食物”
四、势不可挡的转基因食品
五、昆虫:未来食物的重要补给资源
六、未来的粮仓——海洋
第三节 未来低碳交通
一、太阳能汽车
二、水陆冰三栖车
三、概念自行车
四、风力自行车
作者介绍
文摘
《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
城市热岛现象于18世纪初首先在英国的伦敦发现。此后,随着世界各地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稠密化,热岛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而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的大城市中,除了数百万人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还有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散发的大量热量;另一方面,城市的建筑群和柏油路面热容量大,反射率小,能有效地储存太阳辐射热。据估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到了晚上,城市降温缓慢,因此夏季前半夜便仍感闷热难受。
我们不难看出,城市热岛反映的是一个温差的概念,只要城市与郊区有明显的温差,就可以说存在城市热岛。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但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岛效应。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并且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除此之外,高温还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使大气中有害浓度上升,加剧大气污染,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热岛效应不仅使城市的气候发生了变化,还带来严重的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因素。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热岛效应也愈发明显。概括起来,城市热岛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是人工建筑物的影响,如混凝土、柏油路面以及各种建筑墙面。这些人工建筑物吸热快而热容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绿地和水面。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热量更多的以显热形式进入空气中,导致空气升温。同时城市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而使空气得到的热量也更多,温度升高。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能不热呢?第二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机动车辆、工业生产及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煤灰和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大气的加剧升温。
三是人工热源的影响。日益增加的工厂、汽车、空调、冰箱等人工排热器在消耗掉大量能源的同时,还在不停地向外“倾泻”着热量,使城市的“体温”一再升高。
四是城市绿地和水体的减少。随着城市中建筑、广场和道路的大量增建,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却相应减少,相应地,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是减轻热岛影响的关键措施。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大大减少。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环境空气的温度。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的制冷作用。
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公顷绿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此外,园林植物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粉尘,每公顷绿地可以年滞留粉尘2.2吨,降低环境大气含尘量的50%左右,进一步抑制大气升温。
只有大量种植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我们城市的“高烧”才能被降下来。经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尤其明显。规模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基本上与郊区绿地、水面等的温度相当,即消除了热岛现象,在城市中形成了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区域,成为人们户外游憩活动的良好环境。
……
序言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环境问题总有一种无力感,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宏大议题,我个人微小的力量根本无法改变什么。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徐帮学用一种极为耐心和细致的方式,将“低碳生活”的实践路径,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的步骤,让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成为改变的一部分。书中对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细节的关注,比如如何选择节能家电,如何利用好每一次购物的机会,甚至是如何在家中种植一些小植物,都让我感到惊喜。它让我明白,绿色生活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而且,书中不仅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低碳的意义,从而更坚定地去践行。这种“理解”带来的力量,是任何强制性的要求都无法比拟的。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被动,而是充满主动性。我开始主动去寻找更环保的选择,去学习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地球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本书,真正赋予了我改变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超乎我的想象。它如同一记警钟,在喧嚣的世界里,用一种沉静而有力的声音,提醒着我们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化,而我们,正是这一切的亲历者和制造者。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而是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地球可能面临的严峻未来,以及我们如果继续忽视这些信号,将要付出的沉重代价。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低碳”理念的深入解读,它不仅仅是对能源消耗的限制,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重塑,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让我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些抽象的科学数据,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然而,这本书并非只停留于对问题的揭示,它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解决方案。那些关于绿色能源的介绍,关于循环经济的理念,都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它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通过 collective action,我们是可以扭转乾坤的。我开始认真思考,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是否都在为这个美好的未来添砖加瓦。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一个愿意为地球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的行动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剂振聋发聩的良药,直击我们当下最为迫切的生存困境。作者用一种极其平实却又触及灵魂的语言,将“低碳生活”这个听起来有些遥远的概念,一点点地剥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清晰、可行且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我尤其被书中描绘的种种场景所打动,那些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比如,从日常饮食的细微改变,到出行方式的选择,再到家居能源的节约,每一个环节都被作者细致入微地剖析,并给出了科学且易于实践的建议。我曾经觉得环保是个大而无当的口号,离我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绿色生活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愿意去尝试,去改变。那些关于碳足迹的计算,关于不同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对比,都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开始反思,我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消费选择,日积月累之下,究竟会对地球造成多大的负担。这本书让我从被动接受环保信息,转变为主动思考和实践,这种转变是意义非凡的。它让我看到,改变并非牺牲,而是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对自己、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和观点包围,但真正能够触及内心,引发深刻思考的书却不多。而《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恰恰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作品。作者以一种极为诚恳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地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我们作为地球居民所肩负的责任。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将复杂的环境问题变得清晰可见。书中对“低碳”的阐释,并非仅仅停留在节约能源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一种生活哲学的高度,倡导一种更加智慧、更加负责任的生活方式。我被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建议所打动,它们不是强加于人的指令,而是充满善意的引导,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绿色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食物浪费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更科学的饮食习惯来减少碳排放,都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小小的改变,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对未来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而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可以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它是一本让我感到鼓舞,也让我感到责任重大的书。
评分徐帮学先生的这本《别让地球抛弃我们:低碳开启绿色生活》真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它没有那些宏大叙事下的空洞口号,而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出发,用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理解和实践“低碳生活”。书中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比如随手关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公共交通等,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清晰地阐述了它们对减少碳排放的积极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碳足迹”的解释,它将抽象的环境影响量化,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对地球造成的压力。这种具象化的呈现方式,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具说服力。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创新的低碳技术和生活理念,比如智能家居、共享经济等,让我大开眼界,也看到了未来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一本关于如何与地球和谐相处的教科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低碳”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方向。我开始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去选择更环保的产品,去践行更绿色的生活方式。这本书让我明白,改变一个人,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最终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