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
定价:48.00元
作者:徐志良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027718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必须选择一个成熟的区划方案来实施海洋开发。“新东部”经济区划是国家海洋局已开展的海洋强国战略研究基础上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顺应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大趋势而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的基本立意是:实现陆地区划与海域区划的国家统筹,把我国管辖海域纳入国家区域发展的宏观规划,实现国家在区域经济领域的海陆并重、陆海相接。
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构想,整体上基于国家已经执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继续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宏观经济区划格局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赋予的权利和我国的主张,向海上自然拓展区划区间而形成的区划构想。它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划大势,体现了国家发展中海洋战略利益的重要地位,衔接了国家原有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经济地带区划,兼容了《海洋功能区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的经济区域划分。同时也强调了海洋经济区域不同的区划特征,探讨了处于区域边界不确定状态下的区划问题,初步触及了处在不同政治体制下的台港澳地区与大陆地区、其他海岛地区的经济区划涵盖问题。
目录
章 建立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宏观条件
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建立中国“新东部”经济带提出重大需求
二、建立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的条件与依据
三、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地理范围
四、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特征
五、建立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实施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一、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二、进行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分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划分原则
第三章 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区划方法
一、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区划指标
二、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区划方法
三、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区划计算和类型说明
第四章 中国“新东部”经济带的分区框架
一、渤海海洋及沿海地带大经济区
二、黄海及辽鲁苏沿海地带大经济区
三、东海及沪浙闽沿海地带大经济区
四、南海北部海域及粤桂琼沿海地带大经济区
五、南海中南部岛礁海域经济区
六、台湾、香港、澳门特殊经济区
七、国际海底区域特别经济区
第五章 影响中国“新东部”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影响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制约中国“新东部”经济带发展因素的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研报告
浙江舟山市、岱山县调研报告
珠海市万山区桂山镇调研报告
附录二 相关刊载
中国“新东部”海洋经济区划初探
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地理边界问题
关于将海洋纳入经济区划视野的思考
中国海洋经济区划及特征初探
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的特征分析
中国“新东部”经济区划构想
附录三 相关报道
建言:进行“新东部”经济区划
大力开发海洋资源
“新东部”:中国宏观经济区划新视野
蓝色海洋:可望单列中国“新东部”
“新东部”构想:把海洋纳入国家经济区划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这本书的书名就充满了前瞻性和吸引力。我认为作者一定是在对中国当前区域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刻洞察后,才提出了“新东部”和“海陆区划统筹”这样具有突破性的概念。以往我们可能习惯于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经济板块,但这本书似乎在倡导一种更加融合、更加整体性的区域发展观。它可能不再强调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致力于构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海陆联动新格局。 我对书中关于如何实现“统筹”的具体方法论非常感兴趣。比如,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如何通过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海陆之间的高效联通和要素自由流动?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论证这种统筹构想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理解中国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的未来发展,离不开陆地与海洋的深度融合。
评分读了《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视角。以往我们谈论区域发展,往往侧重于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或者陆海经济的分野,而这本书则巧妙地将二者结合,提出了“海陆区划统筹”的宏大构想。这让我开始思考,海洋不仅仅是资源的宝库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它更应该被视为陆地经济的延伸和拓展。书中可能详细论述了如何打破海洋与陆地的行政和经济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沿海港口如何与内陆腹地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接,海洋科技如何反哺陆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陆域的能源、资源如何通过海运进行更有效的输送和利用。这种海陆统筹的思路,不仅是对现有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补充,更是对未来中国经济空间布局的一次大胆创新。我十分期待书中能对具体的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为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评分《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这个书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 我认为,作者一定是深入研究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实挑战,才提出了“海陆区划统筹”这一富有创见的构想。这本书很可能打破了过去以陆地为中心、海洋作为补充的传统发展模式,而是将海洋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与陆地同等重要的高度,甚至提出了将海洋纳入国家发展空间战略的“区划”层面。 这种“新东部”的提法,也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在回应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区域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更高要求。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这种“海陆区划统筹”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将如何具体实施?书中是否会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比如如何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如何构建跨区域的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体系,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来实现陆海空间的有机整体?这本书无疑为我们理解中国未来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评分初读《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的书名,便被其宏大的视野和创新的理念所吸引。这不同于以往我们所熟知的区域经济划分,它引入了“海陆区划统筹”这一核心概念,预示着作者可能在探讨一种更为立体、更为整合的中国区域发展新模式。我猜想,书中或许会对“新东部”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它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东部沿海,而是包含了与海洋紧密联系的陆域腹地,形成一个更为广阔、更具活力的经济空间。这种“海陆联动”的思路,无疑是对传统区域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描绘这种统筹构想的具体图景的,它是否涉及对现有行政区划的调整,或是提出全新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书中可能详细探讨了如何打破陆海之间的隔阂,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例如,如何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带动陆域产业升级,又如何利用陆域的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来支撑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无疑为理解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中国“新东部”——海陆区划统筹构想》听起来就很有深度,我一直对中国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很感兴趣,这本书正好触及了这个话题的核心。从书名推测,它探讨的“新东部”概念,很可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沿海经济带,而是将视角拓展到陆海统筹的层面,将西部内陆与东部沿海、以及广阔的海洋空间进行更深层次的连接和整合。这对于理解中国未来经济版图的重塑,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具有非凡的意义。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这个“新东部”的地理范围和战略内涵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提出,一种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实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全新思路?我期待书中能详细阐述海陆联动的具体路径,比如如何通过港口腹地联动、陆海通道建设、海洋经济与陆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等方式,来实现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书中或许会涉及大量的政策分析、案例研究,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