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好的人是如何思考的 | ||
| 定價 | 38.00 | |
| 齣版社 |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5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日)永野裕之 ,陽光博客 齣品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569908169 | |
| 重量 | 586 | |
序言 學習數學前你需要瞭解的事
成年人學習初中數學的意義
根本沒必要學數學嗎?
初中數學其實很有用
成年人學習數學的意義
初中數學背後的 7個技能
10 種思路與 7個技能
為什麼你學數學的方法不對
算術是結果,數學是過程
為什麼乘法運算存在運算順序問題?
算術為生活服務,數學為解決問題服務
數學學習方法摘要
切勿死記硬背
多問“為什麼”
重新定義
證明定理和公式
“ 聞→思→教”3步走
第 1 章 技能 1——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概念
負數(初中 1 年級)
在數字中思考“方嚮”
“ 0”由“空”變為“平衡”
絕dui值
負數的加法運算
小數減大數
負數的減法運算
3個以上正負數的加法運算
為什麼(-1)×(-1)= 1 ?
負數的乘除法運算
質數(初中 3年級)
數中有“質”
質數中為什麼不包括 1
分解質因數
公約數是共有的“零件”
公倍數是“零件”的統閤
zui大公約數有何能力?
平方根(初中 3年級)
殺人的數
平方根
根和根號
數的種類
把無法抓住本質的數作為概念理解
無理數平方根的計算
簡單的平方根計算
第 2 章 技能 2——看穿事物的本質
看穿本質的要求
字母與公式(初中 1 年級)
從具體到抽象
“ 代數”的誕生
代數式的規則
使用字母的目的是將對象“一般化”
不知道一年後的天氣,卻能知道一年後的月齡
式子的計算(初中 2 年級)
與次數的邂逅
次數是什麼
次數=因子的數
次元
德雷剋公式
多項式(初中 3年級)
因式分解為什麼重要?
多項式的計算
分配法則
多項式 ×多項式
乘法公式
因式分解的方法
為什麼要“對zui低次的字母進行整理”?
因式分解的實踐
第 3 章 技能 3——閤理解題
閤理解題的要求
一次方程式(初中 1 年級)
等式的性質
0不可作除數的原因
移項解方程
正確性不在於結論,而在過程
聯立方程組(初中 2 年級)
有未知數,纔需要方程
代入法
加減法
二次方程(初中 3年級)
zui簡單的二次方程
wan全平方
推導求根公式
二次方程式的另一種解法(因式分解法)
“ 無解”的情況也存在!
方程的應用(初中 1 年級 ~初中 3年級)
找齣規律,實現模式化
第 4 章 技能 4——抓住因果關係
抓住因果關係的要求
比例與反比例(初中 1 年級)
比例
比例的圖像
反比例
反比例的圖像
隻知其一也無妨
映射(超齣初中數學範圍)和因果關係明朗化的 2 個例子
函數
密碼中使用的單射
一次函數(初中 2 年級)
比例關係的演變
為什麼一次函數的圖像為直綫?
二元一次方程
綫性代數(超齣初中數學範圍)是縱觀世界的基本原理
綫性規劃的應用
y= ax2(初中 3年級)
二次函數的基礎
二次函數圖像中的道理
二次方程中的無解情況
“ 非綫性”函數也是必需的
微分入門——函數的次數(超齣初中數學的範圍)
第 5 章 技能 5——增加信息
增加信息的要求
幾何作圖方法(初中1 年級)
垂直平分綫的作圖方法
角平分綫
方法中的原理
平行與全等(初中 2 年級)
平行綫的性質
三角形的全等條件
準備清單以便gao效率地收集信息
圖形的性質(初中 2 年級)
分類歸納信息
分類方法的應用
圓(初中 3年級)
信息量No.1 的“wan美”圖形
相似(初中 3年級)
可用比例式的圖形
第 6 章 技能 6——令人信服
令人信服的要求
假設與結論(初中2 年級)
邏輯的基礎
芝諾悖論(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PAC思考法(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證明的基礎(初中 2~3年級)
考試的目的
數學考試是加分製
證明題的書寫方法
立體圖形(初中 2 年級)
切勿對所學知識囫圇吞棗
正多麵體隻有 5種的原因
勾股定理(初中 3年級)
深奧的“邏輯之森”的入口
畢達哥拉斯定理誕生之時
證明 1(歐幾裏得法)
證明 2(愛因斯坦法)
**名的直角三角形
第 7 章 技能 7——從局部看整體
從局部看整體的要求
資料的整理(初中 1 年級)
頻數分布錶
柱狀圖與摺綫圖
代錶值
追求更好的“代錶”……( 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什麼是偏差值(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概率(初中 2 年級)
人類的直覺不可靠
是同等屬性嗎?
錯覺1
錯覺2
錯覺3
錯覺4
抽樣調查(初中 3年級)
隻需一勺就知道整鍋湯味道如何的原因
全數調查與抽樣調查
正態分布(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推導的基礎(超齣初中數學範圍)
第 8 章 終閤問題——如何使用7個技能?
技能 1——概念理解
技能 2——看穿本質
技能3——閤理解題
技能4——抓住因果關係
技能5——增加信息
技能6——令人信服
技能 7——從局部抓住整體
結束語
“ 數與式”&“函數”是重點
注重實踐!
為什麼要教數學
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講數學的書很多,但真正能打動我的,少之又少。但這本書,真的給瞭我一個驚喜。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那些科普讀物,隻是簡單地羅列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或者冷知識。這本書更像是在“傳授內功心法”。它並沒有直接告訴你“怎麼做”,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那些“數學高手”們是如何思考的。比如,它講到瞭“抽象化”的力量,如何將復雜的問題簡化成更容易處理的模型。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很難掌握,但書中的例子非常生動,讓我恍然大悟。還有關於“類比和歸納”的運用,我以前覺得這些隻是輔助工具,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們在數學探索中的核心地位。它就像一個偵探,告訴你如何通過微小的綫索,推導齣整個案件的真相。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反思和迭代”的部分。它強調瞭數學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完善的過程。這給瞭我很大的鼓勵,讓我不再害怕犯錯,而是將其視為學習的一部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隻是一個旁觀者,而是開始能夠站在數學傢的視角去思考問題瞭。
評分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我陷入數學迷霧時,伸齣瞭援手。它沒有直接給我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導我看到問題背後的邏輯紋理,就像解開一個精巧的機械裝置,每一個齒輪的咬閤都如此絲絲入扣。書中對於“思考”這個詞的解讀尤為深刻,它區分瞭“做題”和“思考”,讓我意識到長久以來我隻是在機械地重復練習,而真正的數學樂趣在於探索和創造。作者用豐富的類比,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將證明的過程比作偵探破案,收集綫索,排除乾擾,最終鎖定真相。這讓我不再懼怕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公式和定理,而是開始嘗試從它們的“生長邏輯”去理解它們。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數學知識,不如說是在重塑我對數學的認知框架。它鼓勵我質疑,鼓勵我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用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同一個問題。我開始享受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那種撥雲見日般的清晰。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現成的數學結論,而在於它教授瞭我一套行之有效的數學思考方法,這套方法不僅適用於數學,也漸漸滲透到瞭我生活的方方麵麵,讓我麵對難題時,不再感到無從下手,而是能夠冷靜地分析,尋找突破口。
評分我一直對科學世界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驅動著我們現代文明發展的科學原理。這本書,就像一本打開科學大門的鑰匙,特彆是對於那些隱藏在事物背後的數學邏輯,我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沒有枯燥的公式推導,而是用一種詩意的方式,講述瞭數學思想的演進,以及它如何滲透到物理、化學、生物甚至藝術領域。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數學直覺”的探討。它解釋瞭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感覺”到某個答案是對的,而不僅僅是依靠計算。這讓我對自己的這種“第六感”有瞭更科學的理解,也更加信任自己的判斷。書中還提到瞭“可視化”在數學思考中的重要性,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我們能直觀理解的圖像,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以前覺得數學是冰冷的數字和符號,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的溫度和生命力。它讓我明白,數學不僅僅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它本身就是一種優美的語言,一種理解宇宙的方式。讀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智慧的殿堂,與那些偉大的思想傢對話,感受著科學的脈搏。
評分作為一名初學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幫助我建立數學思維的書籍,而不是那些隻教我解題技巧的“速成”讀物。這本書,正是我想象中的樣子。它沒有上來就講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觀察和邏輯入手,一步步引導我建立起嚴謹的數學思維模式。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它告訴我,數學的精髓在於思考的過程,在於探索的樂趣,而不僅僅是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書中關於“假設和驗證”的論述,對我非常有啓發。我以前總是急於得齣結論,而這本書教我如何一步步地提齣假設,並通過嚴謹的推理來驗證它,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它還詳細地闡述瞭“模型構建”的藝術,如何將現實世界中的復雜問題,提煉成數學模型來解決。這一點對我來說是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瞭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大能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開始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索。它像一位耐心的導師,陪伴我走過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到“知道自己知道”的過程,讓我對數學學習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一直以為數學是那些天纔們的專屬領域,離我這樣的普通人太遙遠瞭。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非常親切、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嚮我展示瞭數學的魅力。它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如何安排行程更有效率,如何理解數據背後的含義,來解釋數學原理。我驚訝地發現,原來數學無處不在,並且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書裏講到的“模式識彆”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我以前總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這本書教我如何主動去發現事物之間的聯係和規律。這就像是給瞭我一雙“透視眼”,能夠看到隱藏在錶象之下的本質。我開始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學的影子,比如計算概率,分析趨勢,甚至在和朋友爭論時,也能更有條理地錶達自己的觀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數學好”,並不是天生的智商高,而是一種觀察世界、思考問題的方式。它培養的是一種嚴謹的邏輯思維,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正是現代社會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我感覺自己的思維變得更加敏銳,看待問題也更加全麵和深入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