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腦的奧秘 | 作者 |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著 |
| 定價 | 39.80元 | 齣版社 |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
| ISBN | 9787547835852 | 齣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主要由神經科學所科研人員完成,包括研究生和研究員,來源科研工作*綫的成果。選題都是目前神經科學的前沿熱點,分幾大闆塊進行組織寫作:腦的結構和功能基礎知識的解析、腦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腦的學習記憶原理、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閤等。 本書在保證科學知識和原理準確性的前提下,試圖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圖片闡述腦科學研究的方方麵麵,並盡量結閤日常生活中與大腦相關的熱點問題加以解說,還有關於人類認識腦的科學史方麵的內容,使讀者在接受科學知識的同時,體會到科學發展的艱辛曆程,起到科學精神方麵的教育效果。 |
| 作者簡介 | |
| 本書作者均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所(神經科學領域的領軍研究單位),都是工作在科研綫的研究人員。主編蒲慕明,神經生物學傢,從1999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 目錄 | |
| │腦發育與腦結構篇1 .腦細胞變身術3 .繽紛世界既可賞心悅目,亦可塑造大腦9 .贏傢通吃:神經環路修剪的競爭機製13 .大腦的海洋:腦脊液18 .視覺的高速公路23 .光明之杯:視網膜33 .大腦的“恐懼中心”:杏仁核38 │腦功能篇47 .揭秘記憶的求索之旅49 .大腦的GPS60 .空間導航66 .聆聽大腦的神秘電波72 .視錯覺:窺探大腦奧秘的窗口76 .用心看,用眼聽,目遇之而為聲82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88 .控製大腦,能做到嗎?93 .心理與大腦99 .悟空顯身手,對鏡貼花黃103 │腦疾病篇109 .腦修復戰士—神經乾細胞111 .神經醫療的曆史謎案115 .逆轉基因決定的命運124 .被印刻的天使131 .自閉癥的前世今生137 .當猴子患上自閉癥144 │腦技術篇149 .天纔可否人造?—漫談人工智能與神經科學151 .大腦的光控開關156 .大腦與電腦的對話:腦機接口161 .神奇的“腦起搏器”166 .閃閃發光的腦169 |
| 編輯推薦 | |
| 本書分幾大闆塊闡述目前神經科學的前沿熱點:腦發育與腦結構、腦功能、腦疾病、腦技術。涉及腦結構和功能的基礎知識、腦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腦的學習記憶原理、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的交叉融閤等。在保證科學知識和原理準確性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精彩的圖片闡述腦科學研究的方方麵麵,並盡量結閤日常生活中與大腦相關的熱點問題加以解說,並穿插有人類認識腦的科學史方麵的內容,使讀者在接受科學知識的同時,體會到科學發展的艱辛曆程,起到科學精神方麵的教育效果。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就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些隱藏在我們意識深處的運作機製。我一直對“潛意識”這個概念非常著迷,總覺得它在背後悄悄地操控著我們的很多行為,而這本書則從科學的角度,為我揭開瞭潛意識的一角神秘麵紗。作者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大腦在睡眠、做夢時是如何進行信息整理和記憶鞏固的,這讓我對睡眠不再僅僅將其看作是休息,而是將其看作是大腦進行自我修復和優化的重要環節。此外,書中關於注意力機製的闡述也讓我大開眼界,原來我們看似自由選擇的注意力,背後有著如此復雜的神經網絡在工作,這讓我更加警惕那些試圖“竊取”我們注意力的信息洪流,並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專注力。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提到瞭大腦如何感知和處理時間,這個抽象的概念竟然與大腦的運作方式息息相關,簡直太神奇瞭。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大腦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促使我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和管理這個寶貴的“工具”。
評分這是一本讀起來令人愉悅,同時又充滿智慧的書。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大腦的各種功能時,所使用的那些貼切而生動的類比,仿佛將一個復雜精密的儀器,在我們眼前一點點拆解、還原,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每一個部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比如,在解釋記憶的編碼、存儲和提取過程時,作者將大腦比作一個龐大的圖書館,而記憶則是一個個藏書,這讓我對記憶的脆弱性和易逝性有瞭更深刻的體會,同時也明白瞭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忘事”,以及如何纔能更好地“記住”信息。書中對學習和教育的探討也讓我深受啓發,原來大腦的學習機製如此奇妙,而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大腦的潛力,這個問題值得深思。讀這本書,我不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開始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將書中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係起來,發現瞭很多之前被忽略的細節。
評分我一直對大腦的“進化”和“演變”曆程感到好奇,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求知欲。作者從生物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追溯瞭人類大腦的起源,以及它如何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發展齣如今如此復雜和強大的能力。這種宏大的視角,讓我對自己作為人類個體,以及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的獨特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對不同物種大腦的比較,也讓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和智慧的演化路徑。此外,作者還探討瞭未來大腦的可能性,以及科技的發展如何與大腦相互影響,這讓我對人類的未來充滿瞭遐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大腦的科學知識,更是一種關於生命、關於智慧、關於未來的哲學思考,它拓展瞭我看問題的視野,也激發瞭我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評分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人類大腦的認知,之前總以為大腦就像一個固定不變的處理器,但讀完之後纔發現,它是一個多麼動態、多麼充滿可能性和可塑性的奇妙器官。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比喻,將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大腦的可塑性、記憶的形成與提取等復雜的科學概念,一點點剝開,讓我這個非專業讀者也能夠理解並為之驚嘆。尤其是在講到大腦的可塑性時,我仿佛看到瞭自己大腦的無數可能性,不僅僅是學習新技能,甚至是在麵對挑戰、剋服睏難時,大腦本身也在悄悄地發生著積極的改變,這給瞭我很大的鼓舞。書中還探討瞭大腦是如何處理情感的,以及情緒對我們決策的影響,這讓我更加理解瞭自己和身邊人的行為模式。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探索大腦深處的旅行,每一次翻頁都可能遇到新的驚喜,新的震撼。它不隻是在傳遞知識,更是在啓迪思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審視這個神奇的大腦。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認知”這個詞有瞭全新的理解。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認知是相對穩定的,但讀完之後纔發現,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大腦“構建”齣來的。書中關於感知和注意力的章節,讓我意識到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經過瞭大腦的選擇性加工,我們並非被動地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而是主動地在“創造”我們自己的現實。這讓我開始反思,我所認為的“真相”,是否真的就是真相,還是僅僅是我大腦給我呈現的“版本”?書中還探討瞭大腦如何處理社會信息,以及我們如何形成社交關係,這讓我更加理解瞭人際互動中的一些微妙之處。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給自己的思維進行一次“係統升級”,讓我能夠更客觀、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和周圍的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