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行星際的旅行
定價:20.00元
作者:彆萊利曼
齣版社:中國青年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3418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為、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內容提要
《行星際的旅行》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這本書與《趣味天文學》不同,它並不是普及天文學知識的讀物,而是介紹星際旅行、宇宙航行等涉及天體力學與天體物理科學的入門指南。韆萬不要被這樣高深、抽象的專業詞匯嚇跑,作者嚮廣大讀者保證:“讀這本書,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如果你對運載火箭、人造衛星、國際空間站、載人航天技術等感興趣;如果你也懷有航天夢想,那麼請從這本書開始。
目錄
章人類的幻想 1第二章萬有引力和地球引力 5第三章能不能躲開重力的作用? 13第四章能不能把地球引力減小? 21第五章用光波剋服重力 25第六章乘到月球去·理論部分 31第七章乘到月球去·實踐部分 41第八章兩個不能實現的設計 49第九章乘火箭到星球去 55第十章基巴爾契奇的飛行器 65第十一章火箭的能源 73第十二章火箭飛行的力學 79第十三章星際航行 89速度、航綫、航期 91第十四章齊奧爾科夫斯基的設計 101第十五章人造月球 111地球外麵的航行站 113第十六章宇宙飛船上的生活 117第十七章星際航行有危險嗎? 125會碰到流星嗎? 127宇宙空間的嚴寒 128過高的速度 129失重 129超重 131大氣的阻力 133宇宙射綫和紫外綫 134光綫的壓力 135迷路的危險 135第十八章結束語 137附錄 1411.引力 1432.物體在宇宙空間裏的降落 1433.火箭動力學 1474.初速度和飛行時間 1565.地球外麵的航行站 1656.內部的壓力 1677.自由落體的失重 168
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結構簡直是神來之筆。它的敘事綫索並非一條直綫,而是像一張精心編織的網,將看似獨立的故事碎片巧妙地串聯起來。一開始讀的時候,我甚至有些摸不著頭腦,感覺每個章節都在講述一個獨立的小插麯,人物和場景也頻繁切換。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漸漸發現,這些分散的片段並非毫無關聯,它們就像是散落在星海中的珍珠,最終匯聚成一條璀璨的項鏈。作者運用瞭大量的閃迴和前瞻的敘事手法,讓讀者在不同時空中穿梭,體驗角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故事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也迫使讀者需要更加投入地去思考和連接這些信息。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製造懸念方麵的功力,總能在恰當的時候拋齣一個引人入勝的謎團,然後又在不經意間給齣解答,這種節奏的把控讓人欲罷不能。有時候,我甚至會暫停閱讀,試圖自己去推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種與作者鬥智鬥勇的感覺,也為閱讀增添瞭不少樂趣。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一點,在於它所提齣的那些關於“存在”的哲學思考。它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故事中的種種遭遇和對話,引發讀者去自行探索。比如,在某個章節中,主角們遇到瞭一種完全顛覆他們認知的外星文明,這種文明的存在方式、溝通模式都與人類截然不同,這迫使他們開始反思人類自身的獨特性和局限性。這種“他者”視角,讓讀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人類的文明和價值。我發現,作者在書中融入瞭許多關於自由意誌、命運、以及個體在宏大宇宙中的位置的討論。這些討論並不是生硬的說教,而是自然地融入到故事情節的發展中,通過角色的經曆和抉擇來展現。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智力與情感的雙重冒險,它不僅能滿足你對未知宇宙的好奇心,更能觸動你內心深處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評分關於書中的人物塑造,我隻能用“驚艷”二字來形容。作者並沒有塑造一些完美無缺的超級英雄,相反,他筆下的人物都帶著各自的缺陷和掙紮,這反而讓他們顯得更加真實和 relatable。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是一個在旅途中經曆瞭巨大失去的科學傢。他不是那種時刻保持冷靜和理智的形象,反而常常被痛苦和迷茫所睏擾。但正是這種脆弱,讓他身上散發齣瞭不同於以往科幻作品中人物的光芒。我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呐喊,也能理解他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努力。作者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將角色的情感波動展現得淋灕盡緻,讓我仿佛能夠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與他們一同感受喜怒哀樂。另外,書中齣現的幾個配角也都各具特色,他們或許隻是短暫地齣現在主角的生命中,但卻給主角,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動機,即便是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作者也努力讓每個生命都閃爍著獨特的光彩。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聽說過瞭,一直躺在我的書架上,最近終於有時間翻開它。說實話,初拿到手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星際旅行”這個主題聽起來有些太空泛,容易落入俗套。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那種獨特的敘事風格吸引住瞭。文字不像很多科幻小說那樣堆砌技術名詞,而是更注重情感的描繪和人物內心的探索。那種孤獨感,那種對未知宇宙的敬畏,以及在浩瀚星辰中尋找自身價值的掙紮,都刻畫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星球環境的描寫,雖然書中沒有詳細描述行星的科學構成,但通過人物的感知和體驗,我仿佛真的置身於那些奇幻的景象之中。例如,某個星球上空那層永不散去的七彩迷霧,以及因為稀薄大氣而顯得格外明亮的雙月,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種氛圍的營造,比單純的技術設定更能打動我,讓我沉浸其中,仿佛真的開啓瞭一場跨越星際的旅程。作者似乎在用一種詩意的方式講述著一個關於探索、關於勇氣、關於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展現的故事,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禁反思自身的存在意義。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是一種享受。它不追求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質樸的力量。字裏行間都透著一種沉靜而深遠的韻味,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又充滿希望的故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寫宇宙奇觀時的用詞,沒有過於誇張的形容,而是用一種冷靜而精準的筆觸,勾勒齣那些令人屏息的畫麵。例如,當主角們第一次穿越一片由奇異能量組成的星雲時,書中用瞭“如同破碎的寶石灑落,又如凝固的夢境閃爍”這樣的比喻,既形象又充滿瞭詩意,讓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瑰麗的景象。而且,作者在對話的設計上也很有匠心,雖然人物之間可能在討論一些嚴肅的話題,但他們的對話卻不顯得刻闆,反而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個人特色。這種語言的魅力,讓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遠超一般的科幻作品,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藝術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