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单车环岛笔记
定价:39.00元
作者:葛磊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86438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超值赠送500元中青旅台湾自由行畅游券!全书全彩印刷,内含多幅精美手绘及明信片。
九天八夜,单车青年全程环骑台湾岛之旅,
与风同骑,与心灵共行,
一个关于大海、骑行与梦想的壮游故事。
一颗年轻而跃动的心,来到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和伙伴们一起,在岛屿上纵意飞驰。
在急遽加压的骑行之旅中,不断淬炼自己的肉体和灵魂,
一路追逐风,追逐梦想,
他用车轮去感受这座岛屿的灵魂,用心灵去体会台湾的人情之美,
梦幻纯澈的环岛经历,见证了一个青灵的成长,以及一群梦旅者的理想实现……
内容提要
“环岛过程也许会痛,你可能会疼痛一分钟,一个小时,甚至一天,但如果你放弃了,疼痛会一直在心里。”
台湾真情,环岛笔记。他以单车为笔,汗水为墨,徜徉于城市的街巷肌理,饱尝当地夜市的美味小吃,经过梦幻金色的乡野纵谷,翻过巍峨壮阔的中央山脉,穿越黝黑狭窄的危险隧道,行过镶嵌在海边悬崖间的死亡公路,亲见碧海蓝天的壮丽之景,并在环岛沿途领受到数不尽的善意帮助,感动于这片土地真诚浓郁的人情味。
目录
序一 路一鸣│人为什么要旅游 ?
序二 黄进宝│用单车践行梦想
序三 戴胜益│壮游人生
自序 岛屿,单车和风
引子
环岛篇
梦醒时分
DAY 1
有一位弱视患者,隧道的微光对于他就是完全的黑暗……而且,这样的隧道有十几个。但是,凭着听宝哥的哨子,凭着内心的光亮,凭着不回头的固执,他就那么一脚一脚踩过了黝黑恐怖的隧道,又一脚一脚踩回了台北。
DAY 2
“那种氛围,那种仪式感,那种摄人心魄的敬畏”……早已离我们远去,如尘封在博物馆的历史标本,如无人触碰的故纸碑刻,都失去了根脉,当偶然发现竟然它竟还生机勃勃地存在于某地的日常生活中,那一种惊讶和喜悦,继而涌起的无边伤感,是难以言尽的。
DAY 3
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活跃着800 多位义工……他们讲解时叙述之翔实,语汇之专业,态度之认真,仿佛是专业学者在讲授历史课;在医院,陪着患病的孩子们玩耍的未必是他们的父母兄弟,而可能是义工;在旅游景点,一个来自台北的出租车司机会拿着工具箱到处巡逻,此时他是“抢修”交通工具的义工。这样的故事是讲不完的,因为在台湾岛上,每天都有数以十万计的善意在传导的过程中。
DAY 4
次,在台湾岛上看海,安安静静的海水,和其他的海并没有什么两样,泛着星星点点的涟漪,无穷无尽地流淌着,但如果我的目光更深远一些,如果天空更晴朗一些,也许我可以看得到天水相接处,有隐隐约约的海岸,有渔船的帆,有和我一样, 向这一端眺望的人……
DAY 5
这一路上,风驰电掣,纵意自如,中央山脉的美景逐渐从模糊转为清澈,大片云层投射在山脉的阴影缓缓漂移,连绵不绝的森林如滔天的绿浪,远处隐隐透来海洋的气息,公路盘旋而下,阳光迎面而来,风声在耳边流动。我的感官,重新回到对大自然无限惊艳之中。
DAY 6
来到稻米之乡池上,单车开始驶过大片大片的水田,稻穗迎风摇摆,粮食的香气氤氲在湿润的空气里。南方长大的孩子,一般会有这种经验:大地有时候比天空还明亮清澈,此时的池上, 就把自己装饰成天空的镜子天空明亮,它就加倍明亮,天空晦暗,它就加倍晦暗。
DAY 7
我也是不经意间就骑到清水断崖的跟前。从海岸群山的褶皱中转过一个弯,乳酸与肌肉正相互撕咬挣扎,而风景,就在身侧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抬头,不可思议的景观撞入眼眶:黝黑的山体淌进潮水里,搅动着海浪泛起大片的深浅不一的乳蓝色浅蓝、淡蓝、蔚蓝、碧蓝、灰蓝……层层晕染,混合进深沉冷峻的太平洋。
DAY 8
环岛八天来,大家的体力和精神几乎快到了临界点,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和伙伴们彼此的鼓励,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完成人生中这样一个艰难的挑战,甚至于走到这里,已觉得是个奇迹……那不单是肉体的勉力支撑,更是在精神上与自我交战的过程。
DAY 9
单车环岛,值得敬佩的,恰恰是骑在后的那位队友,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她(他)感到陌生,因为一路上几乎看不见她(他)的影子,可是,她(他)就那么一步一步地骑着,在无穷的绝望和微弱的希望中选择坚持到底,对于很多人来说,环岛就是环岛,但对于骑在后的那些人,环岛就是人生!
台北篇
“故宫”
很多人为北京故宫感慨,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敦煌文卷的流散,造就了国际显学敦煌学,反而发扬了中华文化,而北京故宫中这些无价的中华瑰宝经过十余年战乱的颠沛流离,停泊在了台北,这之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重视,使得台北这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城市赫然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重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故宫文物并没有流失,她们就在那里, 千秋万载,一如既往,不是吗?
台北
登上101,俯瞰整个台北,夜色渐沉,灯火点燃了城市。这盆地里的平坦洼地,从这样一个高度扫射,会产生某种奇异的幻觉就好像岩浆在喷薄地壳之前,从裂缝中涌动的滚烫光影,且逐渐弥漫了整个大地。光影中耀眼的一处,是西门町。
诚品书店
为何台湾盛产了那么多作家和诗人?我想,土地就那么多, 耕耘起来很难有更多的收获,但人心和文化的耕耘,让台湾的生存空间陡然拓展,旧学统得以传承,新文明得以开发,心灵和GDP 同步成长,使得台湾从情感和文化上,变成了“中国”的地方。
走在中国的地图上
无论源流何在,幸好,台北是现在这样的格局,让我们初来乍到的大陆人,不至于产生地理上的生疏。这样的格局,也藏着台北的身世,藏着脚下这片土地与大陆的血缘关系。
卤肉饭、姜母鸭和海蛎煎
无论是蚵仔煎、姜母鸭,还是卤肉饭,都连接着台湾人的生活经验。食物,也是一种乡愁,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一种口感, 时时触动味蕾,提醒你已离家太久,漂流太远。
机车总动员
机车上,承载着台北人记忆中美好的时光。一群同学一起,好几十部机车浩浩荡荡夜游阿里山,到了山上刚好看日出;让女朋友环着自己腰坐在后座上,飞驰到阳明山上观赏浪漫夜景;或是兄弟们在凌晨的城市里竞速奔驰,危险,但也刺激那轰鸣声,是内心的呐喊……
旧城
台北101 大厦旁边,有一块菜地,没错,就是种点黄瓜西红柿大白菜之类的私人菜地,那可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几乎所有大陆来的游客的反应都一样 怎么不开发成大楼呢?台北人说:“那块地是私人的,人家不愿意出卖,就是想随便种点儿菜,根据法律,市无权干涉,无权强行轰走他。”看到这个故事,台北的“旧”,竟显得有些光彩熠熠了。
后记 梦在延续
跋 旅行的意义
作者介绍
葛磊,出生于中原农村,求学于北航,拿着土木工程专业学位,靠创意、表达和沟通维生。十余年间,以单车、徒步、背包的方式环游中国,踏足世界五洲,后将兴趣发展成工作,现任中青旅控股市场部总监、社会责任部总监。旅行的同时,坚持着面向儿童、大学生和老人的志愿服务,并在探索旅行和公益的嫁接,发起了中国个盲人旅行团“听海”。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2伦敦奥运会17名中国火炬手之一。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由衷的放松,它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慢下来”的契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太少有机会静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作者的文字节奏舒缓而稳定,就像他脚踏单车时均匀的呼吸一样,能轻易地将读者带入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他处理挫折和困难的方式尤为值得称道,没有抱怨,只有坦然的接受和建设性的解决,这传递出一种强大的生命韧性。与其说是读一本关于骑行的书,不如说是和一位成熟且富有智慧的旅伴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他分享的不仅是路途上的风景,更是应对生活挑战的心态。这种温柔而坚定的叙事基调,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它给予了读者一种“生活也可以如此有章法”的信心。
评分这本游记的文字功底着实令人惊艳,仿佛每一个段落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和打磨。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沿途那些不经意的瞬间,比如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海平面上的光影变幻,或是乡间小路上弥漫的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时而又转为一种开阔舒展的笔触,带领读者飞跃那些壮丽的山脉和一望无际的海岸线。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的那种真诚与克制,那些偶遇的淳朴居民、分享一瓶水的热心路人,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没有丝毫矫饰的痕迹。每一次休憩时的内心独白,都像是对自我的一次深刻审视,读起来让人感觉自己也一同踏上了这场身心的洗礼。这种高质量的文字输出,完全超越了一般旅行记录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文学散文,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哲思与诗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巧妙,它似乎是按照时间顺序推进,但又穿插着许多关于台湾历史、民俗的侧面观察,使得整个叙事层次异常丰富。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避免了纯粹流水账式的记录,让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当下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一处古老的庙宇前驻足时,作者能自然地引出一段关于当地信仰变迁的探讨,这种知识与体验的无缝衔接,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信息密度。同时,作者在运用术语或描述特定地貌时的准确性,也体现了他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这使得整本书既有文学的浪漫色彩,又具备了扎实的地理人文知识支撑,让人感觉作者不仅仅是一个骑行者,更是一位用脚步丈量和用头脑理解这片土地的探索者。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极具画面感和代入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视觉和感官的全面升级。作者的观察力敏锐得令人难以置信,他总能捕捉到那些宏大场景之下隐藏的微小细节。比如,他描述海边渔村的渔网在夕阳下呈现出的那种古老而温暖的橙红色,或是雨后柏油路上倒映出的霓虹灯光,这些细致入微的描摹,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生成了一部高清晰度的纪录片。我甚至能“闻到”那些地方的气味——咸湿的海风、山里的湿气、夜市小吃的烟火气,这些都被文字巧妙地“翻译”了出来。对于一个从未去过台湾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比任何照片都要生动、都要富有生命力的体验,它激活了我的想象力,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向往,那种向往是基于情感而非刻板印象的。
评分我必须要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充斥着攻略和打卡地点的指南,反而更像是一场深入骨髓的“在路上”的哲学探讨。作者似乎并不在乎骑行速度的快慢,亦非执着于完成既定的路线,而是沉浸于“过程本身”的体验之中。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车轮碾过不同路面的细微震动,能清晰地分辨出台湾岛屿不同区域截然不同的风土气息——从北部的喧嚣过渡到东部的原始壮阔,再到南部的热情洋溢,那种地理和人文的交织感,被作者捕捉得极其精准。这种沉浸式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旅行”二字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空间移动,而是一种对时间、对自我的重新校准,读完后让人心绪平静,却又隐隐觉得体内蕴含着一股重新出发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