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海子平》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命书相书属中之一种,原书藏故宫。
我国古代命术,相传始于先秦鬼谷予;可考的始于唐代李虚中,韩愈曾为其作墓志,云其以人之始年月日所值干支“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辄先处其年时,百不失一二者是也”;至宋徐子平,以年月日时四柱论命,即俗称“算八字”(年月目时以干支纪之,每柱二字,共八字),故此术又称予平术。
2012年8月第5次印刷
《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精选整理本丛书序(胡孚琛撰)
序:术数及其与八卦易经的关系(易潇撰)
题记·引
卷一
论五行所生之始·论天干地支所出
天干相合·十干所属方位十二支所属论
论十二干支阴阳所属·论十二支六合·论十二支三合
论十二支相冲·论十二支相穿·论十二支相刑
论干支字义·论十二支生肖
论六十花甲子纳音并注解
论天干生旺死绝
五行发用定例
论年上起月例·论日上起时例·论起胎法
论起息法·论起变法·论起通法·论起玉堂天乙贵人
起天官贵人·论太极贵人·论三奇贵人·论月德贵人
论月德合·论天德贵人·论天厨贵人·论福星贵人
论三元·论十干禄·论驿马·论天赦·论华盖
论十干学堂·论十干食禄·论金舆禄·论拱禄·论交禄
论暗禄·论夹禄·论垣城·论帝座·论六甲空亡
论截路空亡·论四大空亡·论十恶大败日·论四废日
论天地转杀·论天罗地网·论羊刃·论起大运法
论行小运法·论五行相生相克·论节候歌
论天地干支暗藏总诀·又论节气歌
又地支藏遁歌·论四季大节诀·论未来月朔节气奥诀
论截流年节气日时刻数要诀·论日为主·论月令
论生旺·又论五行生旺衰绝吉凶·论五行墓库财印
论官杀混杂要制伏·论五行生克制化各有所喜所害例
二至阴阳相生理·子平举要歌
详解定真论
喜忌篇
卷二
继善篇
看命入势·正官论·论官星太过
论偏官·论七杀
论印绶·论正财
论偏财·论食神·论倒食
论伤官·论劫财·论羊刃·论刑合
论福德秀气·论杂气·论日贵·论日德·论日刃
论魁罡·论金神·论时墓·正官格·杂气财官格
月上偏官格·时上偏财格·时上一位贵格
飞天禄马格·又格·倒冲格·又格·乙己鼠贵格
六乙鼠贵格·合禄格·又合禄格·子遥巳格·丑遥巳格
壬骑龙背格·井栏叉格·归禄格·六阴朝阳格·刑合格
拱禄格·拱贵格·印绶格·杂气印绶格·六壬趋艮
六甲趋乾格·勾陈得位格·玄武当权格
炎上格·润下格·从革格·稼穑格·曲直格
日德秀气格·福德格·弃命从财格
伤官生财格·弃命从杀格·伤官带杀格·岁德扶杀格
岁德扶财格·夹丘格·两干不杂格
五行俱足格·支辰一字·天元一气·凤凰池
卷 三
六亲总论·六亲捷要歌·论父·论母
论妻妾·论兄弟姐妹
论子息·论妇人总诀
阴命赋·女命富贵贫贱篇
女命贵格·女命贱格·滚浪桃花
女命总断歌
论小儿·论小儿关杀例·论性情·论疾病
论大运·论太岁吉凶·论运化气
化气十段锦·神趣八法有类属从化反照鬼伏
论格局生死引用·论征太岁
杂论口诀
群兴论·论兴亡·宝法一·宝法第二
寸金搜髓论
论命细法
伤官说·心镜歌
妖祥赋·络绎赋·相心赋
玄机赋·幽微赋
五行元理消息赋
卷四
金玉赋
碧渊赋
造微论·人鉴论
爱憎赋·万金赋
挈要捷驰玄妙诀·渊源集说·子平百章歌
四言独步
身弱论·弃命从杀格·五言独步
正月建寅候诗诀·二月建卯候诗诀·三月建辰候诗诀
四月建巳候诗诀·五月建午候诗诀·六月建未候诗诀
七月建申候诗诀·八月建酉候诗诀·九月建大功告戌候诗诀
十月建亥候诗诀·十一月建子候诗诀
十二月建丑候诗诀
十干体象
十二支体象
卷五
正官诗诀·偏官诗诀·印绶诗诀
正财诗诀·偏财诗诀·食神诗诀·伤官诗诀
羊刃诗诀·刑合诗诀·日贵诗诀·金神诗诀
日德诗诀·魁罡诗诀·时墓诗诀·杂气财官诗诀
时上偏财诗诀·时上一位贵诗诀·飞天禄马诗诀
六乙鼠贵诗诀·合禄·子遥巳诗诀·丑遥巳格诗诀
壬骑龙背诗诀·井栏叉格诗诀·归禄格诗诀
六阴朝阳诗诀·拱禄拱贵诗诀
六甲趋乾诗诀·六壬趋艮诗诀·勾陈得位诗诀
玄武当权诗诀·润下诗诀·从革诗诀·稼穑诗诀
曲直格诗诀·炎上格诗诀·福德格诗诀·弃命从财诗诀
弃命从杀诗诀·杀重有救诗诀·天元一气诗诀
化气诗诀·天元一字诗诀·刑冲诗诀·克妻诗诀
克子诗诀·运晦诗诀·运通诗诀·带疾诗诀·寿元诗诀
飘荡诗诀·女命诗诀·长生诗诀·沐浴诗诀·冠带诗诀
临官诗诀·帝旺诗诀·衰病死诗诀·墓库诗诀·胞胎诗诀
胎养诗诀·五行生克赋
珞碌子消息赋
论八字撮要法·会命要说
整理者后记
参考书目
《书经》尝有国之大事,必谋及卿士,谋及庶人,断之龟筮之说,是龟筮亦古之一大决策之学,今殷墟发掘大量甲骨文卜辞足以为证。《周礼》有大I、之职官,掌卜筮以稽疑,虽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道家之学本出于史官,据《礼记·月令》,天子于立冬之月,“命太史衅龟筴,占兆,审卦吉凶”。古时太史有如后世之辅相,有燮理阴阳、交通天人之职责,故必精通卜筮之学。而后龟筮决策之术,由象卜而数卜,由龟而筮,由《连山》、《归藏》、《周易》而八卦象数,而梦占,而太乙九宫,而六壬遁甲,而看相推命,遂成一博大精深之中国术数学。要之,术数学亦史官之学,为中华道学文化的一大支柱。
老子《道德经》云:“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所云“愚”,为“纯朴”之意,故谓“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愚人之心也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华”通“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前识是道学智慧的花朵,是返朴归真的开端。实际上,道学本质上乃是一种前识的学说,它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超前意识,道学的智慧不仅能返观人类乃至宇宙创生之初的过去,而且能预见和创造整个宇宙的未来。《道德经》35章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何谓大象?《易·系辞》云:“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讲究了,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内页的纸张选得非常好,摸上去细腻平滑,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损坏。我特别欣赏那种老式排版的韵味,虽然是“新刊合并”,但那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字体选择也很有品味,清晰易读,但又不失古籍的典雅气质,这对于阅读这种需要细致考究的术数类书籍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常常觉得,好的书籍不仅是内容的载体,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次的“故宫珍本丛书”系列,无疑为我们这些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而且,能将如此珍贵的文献以如此精美的形式呈现出来,背后付出的心血和考据的严谨性,是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的。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那种沉浸感是普通印刷品难以比拟的。
评分从一个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购买体验感是顶级的。首先,它作为“故宫珍本丛书”的官方出品,保证了其权威性和版本的可靠性,这在鱼龙混杂的命理书籍市场中尤为可贵。其次,它的合并与精选处理,使得我们不必同时面对数个零散版本进行比对,极大地节省了甄别真伪和整理线索的时间。我过去常常为了一句话的准确版本而苦恼不已,现在一本集大成之作摆在面前,那种“一站式解决”的畅快感是难以言喻的。它就像是前辈大师们为你铺好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你只需要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不用去费心于开山辟路,这对于时间有限的现代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便利。
评分我得说,这次的整理和校注工作,简直是功德无量。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或者说没有深厚古文基础的命理研究者来说,面对那些艰涩的文言文原文,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理解常常流于表面。《渊海子平》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其晦涩难懂的特点也劝退了不少人。而这个“白话”版本,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的平衡。它没有为了追求白话而随意增删原意,而是如同一个技艺精湛的向导,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用现代人能够接受的语言清晰地勾勒出原句的脉络和深层含义。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口诀和推断逻辑,配上细致的“音义评注”,让人豁然开朗,原来那些困扰我许久的疑难点,在不同的语境下竟然是如此清晰明了。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术数文化的研究者,我最关注的还是其学术价值的传承和普及性。这个“精选整理本丛书”的定位非常精准,它既满足了专业人士对核心典籍的系统性研究需求,又照顾到了广大入门者的学习热情。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维框架。我注意到,它在重新编排结构时,似乎更加注重逻辑的连贯性,将一些散落在不同章节的相互印证的论点进行了巧妙的串联和梳理,使得整个命理体系的搭建过程更加有条理可循,减少了以往版本中那种“东拉西扯”的感觉。这种重新构建的框架,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格、用、神”等核心概念的内在关联性,而非仅仅停留在背诵口诀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音义评注”部分,堪称一绝,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带有强烈时代烙印的术语时,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很多古代的术语,在现代语境下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准确含义,或者说,其“意”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微妙的偏移。这次的评注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不仅提供了字面上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他们尝试去还原这些术语在当时社会背景和命理体系中的“功能性定义”。比如对某些星宿组合的特殊含义,或是对特定神煞的现代解读,都给出了既尊重古籍又符合现代理解的论述。这种细致入微的考辨工作,让我在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时,更有底气,不再是盲目套用,而是真正理解了其背后的哲学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