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精选) 9787558114793 [清] 纪昀,孔庆东-WHBH

四库全书(精选) 9787558114793 [清] 纪昀,孔庆东-WHBH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纪昀,孔庆东 著
图书标签:
  • 四库全书
  • 纪昀
  • 孔庆东
  • 清代文献
  • 历史
  • 文化
  • 古籍
  • 选本
  • 中华文化
  • 经史子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58114793
商品编码:2999219614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精选)

定价:32.80元

作者: 纪昀,孔庆东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8114793

字数:

页码:2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纪昀著孔庆东主编的《四库全书(精选)/品读经典》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非常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传世的经典文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书从卷帙浩繁的四库书海中精选篇目,力求在保留原书风格韵味的基础上,突出它的博大精深与历史厚重感,为热爱国学经典的人起到导航作用。

内容提要


纪昀著,孔庆东主编的《四库全书(精选)/品读经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它是对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大集结与总汇,不仅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且在编纂方面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作者介绍


纪昀(724—1805),字晓岚,也字春帆,自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人),清代文学家。
  纪昀出生于中国18世纪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其先人系出江南,但是明朝永乐甲申年间“公先世椒坡公者自上元徙景城,世为直隶献县人”。(《闻妙香室文集》卷十四《纪公文达传略》)
  据说纪昀少年颖异,“目逾万卷,心有千秋”(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二十四岁时在顺天乡试考中解元,但是后来科考不顺,直到三十一岁,1755年也就是乾隆十九年才考上进士,先是进入翰林院,历任乡试考官(州县级考试产生秀才),会试同考官(省级考试产生举人),后被破格提拔为侍读学士(陪皇帝读书),其间曾因学政泄密案,被贬官乌鲁木齐三年后主禺大赦回京。

文摘


典籍精选士昏礼期,初昏,陈三鼎于寝门外东方,北面北上。其实:特豚,合升,去蹄。举肺脊二、祭肺二、鱼十有四、腊一肫。髀不升。皆饪。设扃鼎。设洗于阼阶东南。馔于房中:醯酱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皆盖。大羹清在爨。尊于室中北墉下,有禁。
  玄酒在西。幂,加勺,皆南枋。尊于房户之东,无玄酒,篚在南,实四爵合卺。
  主人爵弁,裳缁。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妇车亦如之,有。至于门外。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女次,纯衣神,立于房中,南面。姆笄宵衣,在其右。女从者毕玄、笄,被黼,在其后,主人玄端迎于门外,西面,再拜。宾东面答拜。主人揖人,宾执雁从。至于庙门,揖人,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西面。宾升,北面,奠雁,再拜稽首。降,出。妇从,降自西阶。主人不降送。婿御妇车,授绥,姆辞不受。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御者代。婿乘其车先,俟于门外。
  在迎娶之曰,天色黄昏时,在寝门外的东边陈放三只鼎,面向北,以北为上。鼎中所盛之物有:一只小猪,除去蹄甲,合左右体盛于鼎中。举肺脊、祭肺各一对,鱼十四尾,除去尾骨部分的干兔一对。以上各物,皆为熟食。鼎上设置抬扛和鼎盖。洗设置在阼阶的东南面。房中所设置的食物有醯酱两豆、肉酱四豆,六豆共用一巾遮盖。黍稷四敦,敦上都有盖子。
  煮肉汁-炖在火上。酒樽设在室中北墙下,樽下有禁。玄酒(水)置于酒樽的西面。用粗葛布为盖巾,酒樽上放置酒勺,勺柄都朝南。在堂上房门的东侧置酒一尊,不设玄酒。篚在酒樽南边,内装四只酒樽和合卺。
  新婿身着爵弁服、饰以带黑色下缘的浅绛色裙。
  随从皆身穿玄端。新婿乘坐墨车,并有两辆随从的车子。随从手执灯烛在车前照明。新妇的车子与新婿相同,并张有车帷。车队到女家大门外停下。主人在堂上房门西面布设筵席,以西为上首,几在右边。新妇梳好头发,穿上饰有浅绛色衣缘的丝衣,面朝南立于房中。女师以簪子和头巾束发,身穿黑色丝质礼服,站在新妇的右边。从嫁的娣侄身着黑色礼服,头戴簪子和束发巾,肩着绣有花纹的单披肩,跟随于新妇之后。主人身穿玄端到大门外迎接,面朝西两拜。新婿面朝东答拜。主人揖新婿,入门。新婿执雁随后入门。到庙门前,相揖而入,如此三揖,到达堂下阶前。谦让三番,主人上堂,面朝西。宾上堂,面朝北,把雁放置于地,两拜,叩头至地。新婿下堂出门。
  新妇随后,从西阶下堂。主人不下堂相送。新婿亲自为新妇驾车,把引车绳交予新妇。女师推辞不接引车绳。新妇登几上车,女师为新妇披上避风尘的罩衣,驱马开车,御者代替新婿为新妇驾车。新婿乘坐自己的马车先期到达,在大门外等侯。《礼记》成书过程《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序言



《中华经典文库:文海萃英》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文库:文海萃英》精选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学作品,涵盖诗、词、赋、文、史、哲等诸多门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不朽的思想价值,构建起一座璀璨的中华文明宝库。本书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照耀今人,引导读者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文化自信。 一、 选目精当,兼顾广度与深度 本书的选目秉持“以精为贵,兼收并蓄”的原则,既注重选取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又力求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 文学经典: 囊括了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各个时代最璀璨的文学瑰宝。既有屈原《离骚》的浪漫主义情怀,李白《静夜思》的千古绝唱,杜甫《春望》的家国忧思,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旷达豪情,辛弃疾《破阵子》的豪迈悲壮,也有《红楼梦》的世事人情,《三国演义》的英雄史诗,《水浒传》的江湖豪情,《西游记》的神魔世界。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精神世界。 思想哲学: 汇集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论述,以及佛教、道教的精要思想。孔子的《论语》教人修身治国,《道德经》阐释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庄子》展现了逍遥自在的哲学意境,《孙子兵法》揭示了军事智慧的精髓。这些思想经典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历史文献: 选录了部分重要的历史著作片段,如《史记》的雄文,《汉书》的严谨,《资治通鉴》的权谋,以及一些重要的史学论文,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 散文与杂记: 包含了历代名家的散文、游记、笔记等,如韩愈的古文,柳宗元的山水记,欧阳修的闲适,蒲松龄的聊斋故事,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内容丰富,或描绘山川美景,或记录世间百态,或寄托个人情怀,为读者提供了多元的阅读体验。 二、 注释精良,助力古籍理解 为了方便当代读者理解和欣赏这些古老的文字,《中华经典文库:文海萃英》配备了详实精良的注释。 字词释义: 对古籍中生僻的字词、典故进行准确解释,帮助读者扫除阅读障碍,理解原文含义。 背景介绍: 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历史事件等进行必要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 版本考证: 在必要时,会注明所选版本的出处和特点,确保文本的可靠性,并为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参考。 语言梳理: 针对一些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梳理和分析,帮助读者领略古文的魅力。 三、 装帧考究,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在装帧设计上力求古朴典雅,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 纸张选择: 选用高品质的古籍用纸,质地温润,触感舒适,不易泛黄,能够长久保存,给予读者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版式设计: 采用清晰典雅的版式设计,字体大小适中,排版疏朗,便于阅读,同时注重视觉美感,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装订工艺: 采用精湛的装订工艺,使书籍结实耐用,翻阅舒适,无论是作为案头常备的参考书,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都显得体面大方。 四、 传承文化,启迪智慧人生 《中华经典文库:文海萃英》不仅是一套书籍,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一座滋养心灵的园圃。 涵养人文素养: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读者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提升人文素养,培养高尚情操。 汲取智慧精华: 古人的智慧凝聚在这些文字中,无论是治国安邦的方略,还是修身养性的道理,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启迪我们思考人生、应对挑战。 增强文化自信: 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本书的出版,将帮助更多人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丰富精神世界: 古典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瑰丽的想象,能够极大地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灵滋养。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学生: 是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哲学、传统文化的理想辅助读物。 文化爱好者: 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享受。 研究者: 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文本。 广大读者: 任何希望了解中华文明、提升自身修养的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食粮。 《中华经典文库:文海萃英》以其权威的选目、精良的注释、考究的装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必将成为广大读者阅读、收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之选。它将引导读者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圣先贤对话,在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选编眼光可谓独到精妙,它并没有追求大而全的堆砌,而是真正做到了“精选”二字的含义。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每一篇文章的取舍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它们仿佛是经过时间淘洗留下的金沙,光芒四射。无论是那些气势磅礴的论述,还是那些细腻入微的观察,都精准地抓住了时代的精髓与思想的深度。这种高度提炼后的精华,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到了更广阔的思想图景。对于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口,既能感受到原著的魅力,又不会被冗杂的枝蔓所困扰。这种精准的靶向性,是很多宏大汇编望尘莫及的优点,让人不得不佩服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判断力。

评分

坦白说,我更看重的是阅读体验中的“舒适度”,而这本《精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这个近乎苛刻的要求。排版的留白恰到好处,眼睛不会因为长时间聚焦密集的文字而感到疲惫。注释系统虽然精炼,但都点到了关键之处,既不会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又能在需要时提供及时的背景知识补充。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显示出编者对现代读者阅读习惯的深刻理解。相较于那些汗牛充栋的古籍原貌,这种经过现代化“优化”的文本,无疑是对大众文化普及的一大贡献。它让“仰望经典”这件事,变得不再高不可攀,而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轻松融入日常生活的精神滋养。每一次翻开,都是一次身心的放松与精神的充电。

评分

初读此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亲耳聆听先贤的教诲。文字的力量在这部作品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只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和氛围的营造。那些陈旧的词句,在现代的排版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使得深奥的哲理变得触手可及。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某一段精妙的论证而停下笔,陷入沉思,这种与古人进行无声对话的体验,是其他媒介难以给予的。书中的逻辑链条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读起来一气呵成,让人心悦诚服。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历史的智慧不再是尘封的典籍,而是鲜活的思考源泉,激发了我对既有认知的反思和挑战。

评分

从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但又受困于时间紧迫的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它像是一位学识渊博、洞察世事的长者,为你精心挑选了最值得咀嚼和回味的篇章,省去了我们自己在浩如烟海中摸索的巨大成本。读完几章下来,我感受到了一种思维的被拓宽,一些过去困扰我的问题,似乎找到了新的解读角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真正的高级阅读体验。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消费,而是一种缓慢的、深入骨髓的熏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认知维度和人文素养。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高质量的精神食粮,让人回味无穷,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的碰撞感拿在手里就觉得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细腻光滑,印刷的字体清晰可辨,即便是那些繁复的古文,阅读起来也毫不费力。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签的设计,既实用又不失雅致,让人在翻阅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出版方的心思。拿到手的那一刻,就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络,那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敬畏与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着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品味。我期待着这些精心挑选的篇章,能够以如此精美的形式,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古代智慧的大门,让阅读体验从内容到载体,都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