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技术哲学引论
定价:68.00元
作者:陈昌曙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030331564
字数:
页码:240
版次:31
装帧:平装
开本:128开
商品重量:0.386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工程技术实践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的理论体系。本书拥有广泛的读者市场,因为全国有60多所大学有科学技术哲学硕士点,20多所大学有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技术哲学》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而陈昌曙教授是中国技术哲学界的创始人和学术泰斗,其学术思想在外技术哲学界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9787030331564 技术哲学引论 科学出版社 陈昌曙",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认为,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哲学的深刻反思来作为引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审视技术本质的哲学视角。我尤其对技术与人类自由、技术与社会公正、技术与环境可持续性等议题感兴趣。我希望作者能够带领我探讨,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扩展我们的自由,又在多大程度上可能限制我们的选择。同时,我也想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否必然加剧社会不平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技术来实现更公平的社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深入的思考,并为我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技术现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评分我一直对“技术”这个概念感到着迷,它不仅仅是那些冰冷的机器和复杂的代码,更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然而,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其背后的哲学意涵?《技术哲学引论》这个名字,就直击了我的痛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清一些关于技术的根本性问题:技术是“中性”的吗?它是否带有某些价值导向?人类与技术的互动,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还是一种潜在的支配与被支配?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看到技术发展并非仅仅是技术本身的进步,而是与人类社会、文化、伦理、甚至政治紧密相连的复杂生态。如果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从更深层次的哲学维度去理解技术,那么它就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9787030331564"这个ISBN号,我猜测是它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标识,而"科学出版社"的署名,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权威性。陈昌曙这个作者名字,我希望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熟悉,并了解他在此领域的独特贡献。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一本好的“引论”应该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学概念。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不需要冗长的学术引用,也不需要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领略技术哲学的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技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把它看作是工具,而是看到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考。
评分我是一名对人文社科领域有广泛兴趣的读者,而技术哲学,这个相对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学科,一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之一。这本书的名字,《技术哲学引论》,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非常适合入门的书籍。我希望作者能够以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语言,带领我认识技术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问题。我特别想知道,技术哲学是如何看待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例如,技术是否会改变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或者对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将我日常接触到的各种技术现象,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哲学视野下进行思考和理解。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封面和出版社的信息来看,就有一种厚重感。科学出版社,这是一家国内享有盛誉的科技图书出版机构,它们的出品通常都经过严格的审校,内容上是有保障的。陈昌曙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可能没有特别熟悉,但结合“技术哲学引论”这个主题,我猜想作者应该是在这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我特别关注一些“引论”性质的书籍,因为它们往往能为初学者搭建起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一个复杂领域的来龙去脉。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系统地了解技术哲学的发展脉络,包括那些重要的思想家、核心的理论流派,以及它们各自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用现实中的技术发展来印证哲学理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技术哲学引论",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充满了好奇。我一直对科学背后的哲学思考很感兴趣,尤其是技术,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似乎很少停下来思考它的本质,它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陈昌曙教授的这本书,从“引论”二字可以看出,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入门的视角,或许不像那些艰深晦涩的哲学著作那样,而是以一种更加 accessible 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技术哲学的世界。我对其中可能涉及到的关于技术与伦理、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的关系等方面的探讨充满了期待。我尤其想知道,在作者的笔下,技术是被视为一种纯粹的工具,还是具有某种自主的生命力?它是否在塑造我们,还是我们一直在主导着它?这些问题,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启发性的答案。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技术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往往感到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来支撑我的思考。《技术哲学引论》这个书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技术哲学世界的大门,让我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议题、重要代表人物以及主要的思想流派。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技术如何塑造人类主体性、技术发展是否必然导致异化、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等方面的探讨。如果作者能够结合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技术现象,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来阐述技术哲学的观点,那就更能引起我的共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能够更批判性地看待技术,并更积极地参与到关于技术未来的讨论中。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是它的“引论”性质。这意味着,它可能不像某些专业著作那样深奥难懂,而是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入门指南。我非常喜欢这种类型的书籍,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对一个领域的整体认知。《技术哲学引论》这个名字,直接点出了它所要探讨的主题——技术背后的哲学思考。我希望作者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关于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同时,我也期待这本书能够列举一些典型的技术哲学案例,例如关于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样会使理论更加生动和具象化。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技术哲学引论",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技术与人类本质的深刻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深刻塑造的时代,从通信方式到生活习惯,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然而,我们对这些技术背后的哲学含义却知之甚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填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特别想了解,在陈昌曙教授看来,技术究竟是什么?它仅仅是人类工具的延伸,还是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技术发展是否会改变我们对“人”的定义?以及,在面对日益强大的技术力量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持我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审视技术进步的代价,并思考如何引导技术朝着更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技术哲学引论",给我一种“拨开迷雾见光明”的感觉。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技术包围的世界,但很少有人停下来思考技术背后的哲学根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技术对我们如此重要,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结构。我非常期待陈昌曙教授能够从历史和哲学发展的角度,梳理技术哲学的主要脉络。我想知道,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待技术的,以及他们是如何分析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工具,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并更明智地应对技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