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1360342 史记精解 中国华侨出版社 [西汉] 司马迁,墨非](https://pic.windowsfront.com/30010865397/5b3e256aNd45cad1c.jpg) 
			 
				基本信息
书名:史记精解
定价:42.00元
作者: 司马迁,墨非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1360342
字数:
页码:3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博闻;读史让人了解到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渊源,让人不至于在喧嚣的世界中忘掉自己的根本;读史能让人看到无数先贤达士,在他们身上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如满天繁星一样,点缀在中国人的精神天空之上,让我们的灵魂世界得到扩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史记》正是这些繁星中灿烂,美妙的一颗。��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由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中华民族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太史公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很幸运地有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一些史籍典藏,对历史充满了兴趣。在写《史记》之前,他曾进行两次全国旅游,考察史迹,验证自己在书中读到的记述。他沿长江而行,到过三皇五帝留下遗迹的会稽山、九嶷山等,寻找先贤足迹;又渡过淮河、黄河,北至太行与“燕赵间豪俊交游”;还曾经奔赴楚汉相争时的旧战场,寻访刘邦、项羽战争的遗存;后来甚至还深入当时偏远的之地,贵州、广西一带,寻访当地的史海遗珠……这些宝贵的旅行经历,既开拓了他的眼界,巩固了他的史学知识,更给他的胸中增添了一股雄豪之气,这在他的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雄奇,《史记》中还经常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悲壮,这和司马迁后来的经历息息相关。汉武帝天汉二年,将军李陵北伐匈奴,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李陵不得已投降,汉武帝大怒,朝中群臣此时落井下石,纷纷指责李陵失节,有损国威。司马迁深知李陵为人,为其竭力辩护,没想到却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宫刑对于男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简直比死亡还要悲哀。司马迁仿佛一下子堕入了,但他并没有选择死亡,也没有自暴自弃,他知道自己身上承载的重任。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要将《史记》继续写下去。无情的打击,让他对世间冷暖、命运不公更加敏感,于是在他的文字之中,无处不流露出对人性的深刻批判,对世间不公的强烈抗议,对悲剧英雄的深深同情。这种对个人命运的悲愤和来自于大川山河的雄奇气息,在司马迁的胸膛中融合、酝酿,流露于笔端,便绘画出一幅包含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三千年的锦绣图卷,这便是《史记》。��
《史记》既是一部了解古人、古事的历史典籍,也是一部精彩非常的文学作品,其中写事则情节跌宕,动人心魄;写人则悲欢交融,让人感同身受。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人性中美好的那些东西,忠诚、仁爱、正义、正直,也能看到各种丑恶,贪婪、欲望、虚伪、残忍,与普通小说不同的是,这些都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的,它们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之上,就发生在我们的先祖身上。正是这些让我们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也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说,阅读《史记》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更是在读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灵魂,读我们自己的根基和源泉。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和升华。��
《史记》写成于古文,卷帙浩繁,普通读者读起来可能有困难,也难以一下子将书中精华从繁复的文字中撷取出来。本书节选了一些具代表性的章节,对其进行详尽的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在繁忙的现活中用少的时间一览此经典中的精华。在选择这些典型章节时,我们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读者依然可以从这些章节中看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做事、处世的道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遗误之处,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注解和导读部分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没有像某些版本那样堆砌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相对现代、易于理解的语言,为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架起了一座通往古代智慧的桥梁。我特别喜欢它在关键历史人物和事件旁边的背景补充,那些小小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原本宏大叙事中的人物形象瞬间丰满起来,不再是刻板的符号。比如,当我读到某个决策的细节时,旁注立刻会解释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文本深层含义的把握速度。这种“恰到好处”的介入,既保留了原著的庄重感,又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啃”一本古籍,而是在与一位博学的现代学者一起品读历史,轻松却不失深度。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学和历史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文本的“可读性”和“流畅度”。市面上很多版本为了追求原汁原味,往往牺牲了现代读者的阅读节奏。然而,这部译注本(或者说精解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分段和标点,似乎经过了反复推敲,非常符合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使得那些长句和复杂的叙事结构得以顺畅地在脑海中展开。我甚至尝试着在睡前阅读几页,发现它能迅速将我的思绪带入那个时代,而不会因为文字的生涩感而感到疲惫或需要频繁停下来查阅工具书。这种流畅感,对于想要一口气读完或反复品味某一章节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真正做到了让经典“活”起来,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影印本能比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套字体选得很有古韵,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我尤其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内页的排版,字号和行距的把握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对于一本历史著作来说,舒适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愿意花更长的时间沉浸其中。而且,我注意到扉页和版权页的设计也很有品味,这体现了出版方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尊重。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极高,墨色均匀,没有任何洇墨或模糊的地方,即便是那些繁复的古文部分,细节也清晰可辨。这样的高品质实体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绝对值得收藏。我感觉,出版方是真正热爱并理解这部经典的人,才会有如此精心的制作。
评分我个人对历史著作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版本选择和注释的细致程度。这部作品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其导读部分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没有落入俗套地从司马迁的生平开始介绍,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例如,这部书对后世政治伦理构建的影响——来展开论述。这种由果溯因的解读方式,让我对《史记》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塑造的基石。这种高屋建瓴的论述,极大地拔高了这本书的整体水准,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刻感受到一种智力上的启发和拓宽视野的愉悦感,而非简单的信息接收。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希望超越“故事”层面,去探究中国传统思想根源的读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内敛,非常符合对“史学巨著”的传统期待。它没有使用过于花哨的颜色或设计元素来吸引眼球,而是专注于营造一种庄重的学术氛围。书脊的设计,尤其是字体和留白的处理,透露出一种对历史严肃性的尊重。当我把它和其他几本近期购入的历史类书籍放在一起时,它的气质明显更胜一筹,散发着一种经久不衰的厚重感。这让我意识到,出版社在选择这个版本进行出版时,一定对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文化载体,让人联想到那些在竹简和丝帛上记录下的光阴故事,传递出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自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