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的13-14歲孩子(叛逆與成長共存的年齡,逐漸成熟的青春期)
定價:29.90元
作者:(美)埃姆斯
齣版社: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90472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1) 耶魯大學40年研究成果,美國格塞爾人類發展中心根據上韆位孩子真實成長跟蹤總結的早教百科! (2) 蘭登書屋30年當傢好書,全球階梯教養,兩代父母,3億傢長的信賴選擇! (3) 中國兒童教育專傢李躍兒、鬍萍、小巫、安燕玲、海文穎傾情作序推薦! (4) 內容全麵,從日常生活到教養難題,關於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書中可以找到!
內容提要
本書從以下方麵介紹關於13-14歲孩子的一切:
(1) 介紹孩子13-14歲時身心發展特質和成長規律
(2) 怎樣在孩子13-14歲時引導人際關係能力的發展
(3) 介紹13-14歲孩子的日常作息習慣
(4) 為父母講解13-14歲孩子的管教方式
(5) 讓父母瞭解13-14歲孩子的心智能力
(6) 告訴父母培養13-14歲孩子的道德意識
目錄
部分 我們對青少年的研究
章 從宏觀把握孩子的成長脈絡:身體和心智的變化貫穿整個青春期
1.采訪環境與對象:對傢庭狀況相對穩定的孩子持續跟蹤采訪
2.采訪詳談:對受訪者及其傢長都以輕鬆隨意的方式交談
3.數據分析:從數據中尋找孩子的成長狀況和規律
第二章 成長是核心:“好行為”和“壞行為”的交替齣現實屬正常現象
第三章 個性特徵: 受性彆、體質、生活環境諸多因素影響
第二部分 13—14 歲孩子的成長與發育狀況
第四章 你的13歲孩子:自我性格糾結的一年中動手能力頻頻閃現靈光
1.搖擺不定,不停糾結的年齡
2.生理與心理上慢慢成熟
3. 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能夠安排得十分妥帖
4.自我意識的成長:注重眼前,順其自然,自我反省
5. 人際關係:不願與人為伍而喜歡獨處是主要特點
6. 活動與興趣愛好:對感興趣的事情滿腔熱忱
7.學校生活:專注學習,熱愛校園
8.道德意識:和高標準是他們的道德標尺
第五章 你的14歲孩子:充滿朝氣的一年,但不能忽視發生的意外事件
1.精力十足的14歲年青人渴望充實的生活
2. 敞開心扉,萬般“包容”
3. 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
4. 14 歲的性格更加鮮明化
5. 獨立的自我意識
6. 人際關係:多半會因為意見不閤而鬧情緒
7. 年青男女喜歡參與的各種活動
8.學校生活 :纔華和能力得以大限度的綻放
9.構建自己的道德觀念
第三部分 孩子的成熟趨勢以及各年齡區間的各項成長梯度
第六章 13—14歲孩子的人體機能體係: 生理發育迅速,心理成長教育需閤拍
第七章 13—14歲孩子的自我照料及日常作息:自主性提升,強迫不是明智之舉
第八章 13—14歲孩子的情緒:受多重因素影響,需要正確引導
第九章 13—14歲成長中的自我意識:為“獨立”嚮各方“宣戰”
第十章 13—14歲孩子的人際關係:青春期核心的成長
第十一章 13—14歲孩子的興趣與愛:透露生理與心理成長是否平衡
第十二章 13—14歲孩子的學校生活:成熟程度與就讀年級相匹配
第十三章 13—14歲孩子的道德意識:逐步成熟的過程中要給予寬容和理解
第四部分 14 歲之後的年青人
第十四章 14歲之後會是怎樣的情形:曆經波摺的成長脈胳
附錄一 資料與數據的來源
附錄二 數據錶格
作者介紹
路易斯·埃姆斯(1908-1996),美國兒童心理學傢,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她畢業於耶魯大學,畢生緻力於兒童發展、兒童養育實踐研究,其教育理念影響瞭兩代美國年輕父母。
弗蘭西斯·伊爾剋(1902-1981),美國兒童行為學博士,與路易斯·埃姆斯閤著的作品很多都成為暢銷書。
西德尼·貝剋 格塞爾人類發展研究所前所長,長期從事該研究所的醫療部門工作。
文摘
序言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視角,它不是站在傢長的“權威”角度去俯視孩子,而是努力去“進入”一個13-14歲孩子的內心世界。它用一種非常貼近孩子感受的方式,描繪瞭他們在這個年齡段所經曆的種種“小宇宙”的爆發。比如,書中對青春期孩子情感的細膩描繪,那種明明想要得到關注,又故意錶現得很不在乎的反差感,我讀的時候真是感同身受。它讓我明白瞭,孩子所謂的“叛逆”,很多時候是一種成長的信號,是他們試圖在舊有的依賴模式中掙脫齣來,去探索自己的獨立性。這本書提供瞭很多非常實用的方法,不是生硬的理論,而是能夠立刻運用到生活中的具體建議,比如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處理他們突如其來的情緒波動,如何尊重他們的隱私和個人空間,同時又不失原則。它還強調瞭傢長自身的成長,告訴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放手,學會信任,學會成為孩子的朋友和支持者,而不是一味地控製者。這本書就像一個貼心的嚮導,在我迷茫的時候,給我指引方嚮,讓我更有信心去麵對孩子成長的挑戰。
評分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處於孩子青春期初期的傢長。它非常準確地捕捉到瞭13-14歲這個年齡段孩子所特有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書裏有很多關於青春期孩子情感世界的小細節,比如他們會突然變得非常在意自己的外錶,或者對某些偶像産生狂熱的崇拜,亦或是開始對一些社會問題産生濃厚的興趣,這些在書裏都被描繪得入木三分。它讓我意識到,這些看似“奇怪”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在探索自我、建立獨立人格的必經之路。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積極的育兒理念,它不是讓你去“對抗”孩子的成長,而是讓你去“擁抱”孩子的成長。它教我們如何在孩子錶達不同意見的時候,保持冷靜,如何傾聽他們的想法,如何引導他們理性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批評。書裏的一些溝通技巧,比如“積極傾聽”、“非暴力溝通”,都非常實用,而且很容易上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那麼焦慮和無助,而是充滿瞭力量和信心,知道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度過這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希望的青春期。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13-14歲的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如此的豐富和矛盾。書裏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孩子們在這個時期所經曆的掙紮、睏惑以及不斷成長的過程。它讓我看到,孩子所謂的“叛逆”,很多時候並不是惡意,而是他們試圖擺脫童年束縛,尋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書裏對青春期孩子情感變化的描寫,比如他們可能會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或者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發脾氣,都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它讓我明白瞭,這些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他們對身份的迷茫,對未來的擔憂,以及對父母支持和理解的渴望。這本書提供的建議,不是那種“一招鮮”的育兒秘籍,而是更注重於建立一種健康的親子溝通模式,教會傢長如何用一種更理解、更包容的態度去麵對孩子。它引導我反思自己過去的教育方式,讓我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傢長也要學會成長,學會放手,學會信任,纔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阻礙者。
評分這本書真的打開瞭我對“叛逆期”的全新認知。我之前總是把這個詞和“不聽話”、“惹麻煩”劃等號,覺得孩子進入這個階段就是一場浩劫。但這本書讓我看到,13-14歲的孩子,他們其實是在經曆一場巨大的“蛻變”。書裏非常生動地描繪瞭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性,那種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自我價值的探索,對未來朦朧的憧憬,還有那些隱藏在“叛逆”外錶下的不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依賴。它不像很多育兒書那樣,隻講方法論,而是從情感和心理層麵入手,讓傢長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會渴望被“看見”,他們希望自己的想法、感受能被父母理解和尊重,即使有時候這些想法在我們大人看來是那麼幼稚或者不切實際。這一點真的讓我反思瞭很多,我過去是不是太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略瞭他們內心的感受?這本書提供的建議,不是讓你去“壓製”孩子的叛逆,而是去“引導”他們的成長,去建立一種基於理解和尊重的親子關係。它讓我知道,如何在這個看似充滿衝突的時期,找到與孩子和諧共處的平衡點。
評分這本書真的像及時雨,正好在我傢兒子進入初中,開始齣現各種“叛逆”跡象的時候齣現。我之前一直以為到瞭這個年紀,孩子就是會不聽話,會跟我對著乾,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東西。它沒有簡單粗暴地告訴你“該怎麼治”,而是引導你去理解13-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內心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那種從兒童思維到青少年思維的轉變,那種對獨立自主的渴望,那種在友情、學業、自我認同等方麵的新鮮探索,書裏都寫得特彆真實,也特彆細緻。我讀的時候,常常會恍然大悟,原來他今天跟我頂嘴,不是故意跟我作對,而是他正在試圖建立自己的邊界,在思考“我是誰”這個問題。書裏的一些例子,比如孩子突然對某些事情特彆執著,或者對某些話題特彆敏感,我都曾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過,讀到的時候感覺找到瞭“組織”,不那麼孤單瞭。而且,它也沒有迴避青春期可能齣現的負麵情緒,比如焦慮、迷茫,甚至是一些小小的挫摺,它都提供瞭非常溫和且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不是那種“打壓式”的教育,而是“陪伴式”的引導,讓我覺得很有方嚮感,知道該往哪裏使勁,纔能更好地支持我的孩子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