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转型》是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乔治·劳森的学术专著,该书于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在“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系列丛书中。这是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图书,书中重点关注和分析了影响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漫长的19世纪”(1776-1914年)这一时期。本书指出,“漫长的19世纪”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全方位构成的时期,它重塑了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19世纪以来推动全球发展的动力和冲突推动当代国际关系的持续和演进。现有的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类书籍都未能充分记录这种全球转型的规模和影响,然而,正是这些多重变革为现代国际关系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本书以全球转型为国际关系的起点,重新定位国际关系学科的根基,并确立理解和教授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之间关系的新途径。
##写太好了!本来在参考书目里看到吉尔罗伊和杜波依斯已然觉得很惊喜(诧),今天看最后一章时,又无意间瞥到巴特勒的gender trouble。白男身份的privilege check不时流露行间,对国际关系语境下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讨论也很到位,吐槽国际关系学美式科学化所带来的学科污染更是深得我心。迫于论文压力同时翻了好几本专业书(终于!),这本是我目前读到的最舒服的。果然没有爹味儿的书/国际关系才更可能成为好书/国际关系,相较之下,沈逸之流更显形神猥琐、登不上台面!啧!
评分##探究结构性调节因素对国际结构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转型的影响,理性国家、意识形态和工业化只是框架,全书看下来军事技术算是一个核心观点。很好奇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有没有明确的时间点,也许是embedded capitalism衰落和亚洲四小龙崛起的那几年吧。经济上的中心—边缘区分倒是像普雷维什一样涉及了国内经济结构,但是布赞的多方面考虑显然更合理。我认为观念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挥决定和区隔作用,这就是Global IR的科学性所在。
评分##国际关系开始走向全球,向世界史靠近。可能喜欢世界史的读者会更喜欢这本书,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枯燥。而且这十几年来西方已有了不少同类著作(早布赞多年而且功底更扎实),侧重点各不相同,布赞在此书中也引用过,然而在他们中国学界的知名度仍然不高。不过布赞的贡献仍是大的,至少对于我国来说,他引入了新鲜的血液,里面很多观点(包括国际关系的历史分期)也是值得中国读者重视和探讨的。他19年的新书估计也快出中译本了。但我衷心希望,以后提起这一方向,中国学者能举出更多人,而不仅仅是布赞或者英国学派而已
评分##更加包容的多元文化互动造就的共同体情感才是解决全球现代性危机的良方,而这需要以更加均衡与协调的全球权力机制为基础。
评分##读的流畅 不错
评分##这几年开的会让我对中国的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不断走向了悲观……
评分##好书 好书
评分##相当不错的视角;塑造我们时代的巨变实际上早已开始
评分##相当不错的视角;塑造我们时代的巨变实际上早已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