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写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优雅唯美"的爱情悲剧。清显和聪子是青梅竹马的好友,都出身于贵族之家。在清显18岁、聪子20岁的这一年,清显的烦恼在于:他明白聪子爱他,但她总以教训他的姐姐自居,这让他很生气。他们有过激情初吻之后,便产生了误解。清显拒接聪子的电话、拒阅聪子的来信,听说聪子家安排聪子频频相亲,还窃喜于自己可以就此摆脱聪子。而聪子被皇室洞院宫看中,要娶为儿媳,并获得了天皇敕许。
敕许颁布,订婚仪式即将举行,这震醒了清显,他终于在即将失去之际明了自己心中对聪子的爱。他不顾一切求见聪子,尽诉心中之情。深爱着他的聪子,也毅然接受了他的感情,在举行订婚仪式前的短暂时间里,聪子不惜摒弃自己未来王妃的身份,为心中的爱奉献一切。他们尽享激情的欢愉,并且有了爱情结晶。而后事情被两个贵族之家所知,面临灭顶之灾的状况震骇了双方父母。聪子被迫离开东京,秘密流产,并暂时转往寺院疗养,了却尘缘,削发为尼。两家无奈之下,伪造了聪子的假病历,称聪子得了不宜婚嫁的病,于是皇室婚约解除。清显难耐思念之苦,拖着病躯冒雪前往寺院求见聪子。遭到拒绝后,病情加重而去世。
作者在这纯爱中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并在这种对立中发现美、创造美,又毁灭了美,曾被视作是三岛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具竞争力的作品。
##看的过程一度与《红楼梦》产生联想,但三岛描绘的故事却更像一具易碎品,角色在他的笔下如履薄冰地行走,可即使如此小心翼翼,最终还是会迈向死亡。三岛由纪夫的浪漫是直击心灵的,比如喜欢的人在眼中是会闪闪发光的,纠缠在一起的手指,不愿分开的双唇,扭曲的自卑与过度的包容,年少时猛烈的感情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正如有的人栽培鲜花的目的是为了撕碎花瓣,这份恋情再如何美好,经由设计的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呈现一地枯萎花瓣般的悲剧。
评分##“他如今确实像个大人,感到可以优雅而自由地有所作为了、但他只有矫揉造作的自由,一种近似虚荣的未成熟的优雅、他嫉妒聪子优雅中所具有的淫靡的自由,又感到自愧不如。”// 梦想与优雅,贯穿了清显的感情。十三岁为春日妃捧裾,妃殿下亮丽的颈项,那秀挺峭拔、无与伦比的美艳,是他梦想- -对夺人眼目的女子之美的憧憬- -的来源;而从小在绫仓伯爵家培养起来的优雅,最终成为了绞杀清显和聪子的丝绦。// 还会再重读一遍、重点关注本多
评分##三岛哪是在写小说,是在探讨哲学。借着艺术形式中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我无法不想到伍迪艾伦。然而和伍迪艾伦这种带着点狂野的思辨表达,三岛的表达显得尤为细腻,也多出现于朋友之间(前者偏向异性之间)这种表达细腻到登峰造极,借力使力,通过描述外物来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文字优雅到忍不住大段批注摘抄。刚读10%的时候我开始着急:清显和聪子怎么还不恋爱。后面高潮部分,清显的无所谓、拒接电话、拒看信件,把我气的不轻。聪子也是太爱他了,错过的人一定要再扯上关系吗?ps 这本最后有个三岛年表,最后一句:xx年xx月xx日,交了最后一个稿,三岛切腹自杀。啊清显怎么可能活着?
评分美,亦步亦趋地走在毁灭的道路上。
评分美,亦步亦趋地走在毁灭的道路上。
评分##特别纯粹的青梅竹马恋情,自尊、傲娇、假装漫不经心、拒绝、后悔…那么作又那么真。 人和景融合得也太好了,那唯美氛围的塑造让人觉得美好,但是讽刺的是,那些美好却是在别人掌控之中的,是为了摧毁那美好才造出来的美好(蓼科真的是老巫婆一样的存在,是春雪里飞过的乌鸦)……猜到了最后的结尾,总觉得三岛不会轻易放过美的人……!
评分##【日本】时代变了,貌美而倨傲不安的少年身上是梦幻般的心性和病人的骄矜,自觉是一根优雅的有毒棘刺,刺进家族的粗壮大拇指中;行为的战争已停歇,力量、野心尽皆衰微,感情战争的时代来了,少男少女们只会流淌感情的鲜血而不是肉体的;所谓和心上人赏过一次雪,胸前便终日飞降着映着情郎面影的幸福的雪花,要住进那雪的国度里去。三岛由纪夫真是美到极致,读起来像捧裾的少年乍一瞧见妃殿下一瞬间的侧身,就为那闪着结晶体断面光泽的雪白颈项所痴迷,跌入了“宛若山巅的残雪,于飘忽不定的云影里时隐时现,或浮或沉”的氛围中。
评分##能以翩翩文字书写如此华美禁色之人,终将兀自以死谢罪
评分##叙说故事不是三岛由纪夫的强项,但表达人生和内心之苦难,他却极尽词藻之华美。自毁的意识,对丑恶的崇拜,在许多日本作家处都能见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