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花入馔,餐芳饮露,风雅无限。从冬末的蜡梅吃到早春的梅花,接着樱笋宴开,春别夏来,又从盛夏的荷花吃到秋天的菊花……名花调鼎,和春韭晚菘一样寻常。
全书按季节分为四章,讲述一年四季可采而入馔的花卉。这些看似新奇的吃法并非凭空生造,它们或者记载于历代典籍,是古代雅士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来自民间,是乡野食俗的组成部分;而番红花、旱金莲、薰衣草等花卉来自异域,用它们烹海鲜饭、调制沙拉、烤饼干则属于外来饮食文化了。作者翻检历代典籍,游历江南江北,将这些芬芳美食荟萃于此书。这是一本美食文化之书,也是植物文化之书。
无论其来源,花卉肴馔与果腹,总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吃花,吃的是有趣,吃的是风雅。
##齿颊留香的小品
评分##吃花真是一个别致的体验
评分##蓝紫的这个系列,看得好开心呀
评分##主题蛮有意思,像是明代小品文闲适讲究的腔调。一点点看,和着四季找到各种植物才是趣味。在城市,一口气看完有点无聊,大抵不过煎来吃,炸着吃,熏着喝等,又没的办法尝试几乎没了趣味。
评分##花园还是菜园这种称谓区分,本来也是人类从自有偏狭出发,为偏执划出的一道无理歪线。花叶可以入馔,果实亦可插瓶。《餐芳记》,从“烂煮春风三月初”,到“围炉煮雪漫敲诗”。细数花间近50种,每样有每样在饮食史上的别致清贵。季节流转里的观色,闻香,品味,野趣是应时自领的福利。为不同芬芳的采撷料理,也是种刻意放慢的经停,小规模天地同春同夏什么的,一份意味同频的独家快活。看完书,鼓起勇气尝了尝自家种的旱金莲,(虽闻着刺激~这哪能吃?)结果是辣萝卜缨的味儿,还蛮清新拌沙拉一准行。再就下单松萝茶,再等下月买糖桂花~作者还是师太粉,看到姜花就想起任思龙(师太粉心会),默默标记明年买球根。四星以上香喷喷。
评分##休憩108th,万勿将此书做菜谱,实为结合生活情调,传统文化与花卉美食于一体的出色文化散文。更加别对引花入食这种行为加以牛嚼牡丹的判断,我们从“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屈原开始已经吃了几千年,花作为生活中之情趣,可玩可赏自然亦可嗅可食,个人感觉这不但为饮食平生一种格调,更是可以有增添些许清隽之气的期待。何妨烂煮春风,夏雨为羹,碎添秋云,直贮至冬,观雪时食之。如腹中可存万卷书,又何辞含英咀华肚装芳蕊,待得个艳阳天,晒晒肚里万卷书,外加鲜花璀璨?作者是有才学有文笔会吃会玩有行动力会享受生活的吃货,这样的人写的文章,怎么会难看呢?
评分##好玩,要是再加点吃的图片就好啦
评分##《餐芳记》花馔视频陆续发布中,各位可以在作者蓝紫青灰的weibo搜索“餐芳记”,进行观看。
评分##齿颊留香的小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