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意志文学的深度阐释,荣获德国文学评论最高奖默尔克奖。
※ 中文版首版豆瓣评分9.4,长期雄踞豆瓣外国文学史图书排行榜第六名
※ 二战后正视“德意志性”的重磅批评之作,日耳曼学学者触及灵魂的自我审查
德国文学的伟大作品姗姗来迟:在意大利、法国或西班牙文学的经典时代之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算作世界文学的德国作品。这部小巧而富有启发性的文学史追溯了这种延迟的发生。凡是文学史,都以呈述文学史貌为撰写准绳,而《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研究却难得采取了一种严肃的辩争方法,认为那些做日耳曼学的人,首先应当扪心自问:是否在文学研究中躲避了那个广受诟病却从未辨明的德意志性?是否在那些不愿看见的东西(比如遗忘和错误的判断)面前下意识闭上了眼睛?史腊斐在《德意志文学简史》中寻求建立一种全新的因果关系。
————————
“德语文学史上有过两次世界级高峰的出现,本书将它们放在特殊的历史前提下来考察:18世纪晚期,德意志文学第一次异军突起,成为欧洲文坛领袖,这次崛起与莱辛、赫尔德、歌德和席勒的名字联在一起;德意志文学第二次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在20世纪初,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读者依然在阅读那个时期的作家:里尔克、卡夫卡、施尼茨勒、斯蒂芬·茨威格和托马斯·曼。”
作家,尤其是表现主义作家,既惊惧于历史中的预兆,又为其所吸引,而历史的真实最终超越了文学想象中的灾难。
语言的自由是文学生存的基础,文学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的约束。如果作家必须先对每个词进行审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违禁语之列,它们是否在为德意志犯下的罪行辩护,他就失去了自由想象的勇气。
##一百六十多页的小书,惊人的知识密度,被构建的德意志性很受启发,让文学回归文学本身。是一篇打开了就停不下来的雄辩之文。
评分##翻阅,实在不懂文学
评分##赞,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德国人这么看重审美,而且把诗歌抬得这么高
评分##精妙绝伦
评分##这本书读后印象极深,主要是被它那简洁雄辩的文风所打动。胡蔚老师的翻译极好
评分##极好。之前读过旧版,那时候买不到旧版纸质,看的是PDF。所以一直盼着再版的赶紧发行,没想到还靠着转发抽奖中了这本新书,花两天时间看完了。
评分##这本书读后印象极深,主要是被它那简洁雄辩的文风所打动。胡蔚老师的翻译极好
评分##好看
评分##翻阅,实在不懂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