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文學簡史

德意誌文學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海因茨·史臘斐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文版序 /001
文化記憶中的德意誌文學史(代譯序)/001
引言 德意誌 /001
第一章 失敗的開端 /019
第一節 被遺忘的中世紀 /019
第二節 遲到的近代 /034
第二章 功業始成:18世紀/055
第一節 牧師之子———繆斯之子 /055
第二節 新的語言/077
第三節 文學不朽/097
第三章 發展、復興和終結/118
第一節 發展:19世紀/118
第二節 復興和終結:20世紀/139
結語 文學的曆史 /163
中譯本再版後記 /168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 德意誌文學的深度闡釋,榮獲德國文學評論最高奬默爾剋奬。

※ 中文版首版豆瓣評分9.4,長期雄踞豆瓣外國文學史圖書排行榜第六名

※ 二戰後正視“德意誌性”的重磅批評之作,日耳曼學學者觸及靈魂的自我審查

德國文學的偉大作品姍姍來遲:在意大利、法國或西班牙文學的經典時代之後,纔有瞭我們現在算作世界文學的德國作品。這部小巧而富有啓發性的文學史追溯瞭這種延遲的發生。凡是文學史,都以呈述文學史貌為撰寫準繩,而《德意誌文學簡史》的研究卻難得采取瞭一種嚴肅的辯爭方法,認為那些做日耳曼學的人,首先應當捫心自問:是否在文學研究中躲避瞭那個廣受詬病卻從未辨明的德意誌性?是否在那些不願看見的東西(比如遺忘和錯誤的判斷)麵前下意識閉上瞭眼睛?史臘斐在《德意誌文學簡史》中尋求建立一種全新的因果關係。

————————

“德語文學史上有過兩次世界級高峰的齣現,本書將它們放在特殊的曆史前提下來考察:18世紀晚期,德意誌文學第一次異軍突起,成為歐洲文壇領袖,這次崛起與萊辛、赫爾德、歌德和席勒的名字聯在一起;德意誌文學第二次 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在20世紀初,直到今天,世界各國的讀者依然在閱讀那個時期的作傢:裏爾剋、卡夫卡、施尼茨勒、斯蒂芬·茨威格和托馬斯·曼。”

作傢,尤其是錶現主義作傢,既驚懼於曆史中的預兆,又為其所吸引,而曆史的真實最終超越瞭文學想象中的災難。

語言的自由是文學生存的基礎,文學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的約束。如果作傢必須先對每個詞進行審查,判斷它們是否屬於違禁語之列,它們是否在為德意誌犯下的罪行辯護,他就失去瞭自由想象的勇氣。

用戶評價

評分

##爽快程度堪比柄榖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

評分

##“語言的自由是文學生存的基礎,文學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約束……好學的乖學生也許會成為更好的人,但不會成為好作傢。” 些許霸道要把書中認知納入腦袋,無奈腦袋太小……

評分

##譯得太好瞭…根本不捨得讀完,會翻好多遍。

評分

##終於

評分

##好看

評分

##讀過之後對於各方麵都有啓發,尤其是發現瞭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和一些作傢的相似

評分

##“語言的自由是文學生存的基礎,文學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約束……好學的乖學生也許會成為更好的人,但不會成為好作傢。” 些許霸道要把書中認知納入腦袋,無奈腦袋太小……

評分

##在這樣逼仄的篇幅下,即使是簡史,顯齣散亂也是必然的。不少評語還算精到,但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無甚新穎,或許在德國這種肯定民族性的做法更會引起軒然大波。也正因我是中國讀者,一部小書自是勾勒不齣完整的德意誌文學綫索,隻是隱隱約約記下瞭“遲到”“嚮內探求”“宗教”“悲苦”等印象。算是先概觀一下吧,日後還需多讀。

評分

##終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