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美術,就是讀懂中國人審美語言。24個朝代,50位名傢,300幅傳世畫作,構築上下5000年的風雅傳承。
本書按照時間綫,講述中國美術的風格演變、技法沿革、題材變遷,解析曆代作品中蘊含的中國人獨特的精神追求:從舊石器時代的岩畫中看見對天人和諧的祈盼,從商周青銅器中看見對禮樂製度的堅守,從敦煌壁畫中看見慈悲天下的佛傢精神,從山水畫中看見寄情高遠的文人情懷……美術裏的中國,既淡雅、悠遠,又莊嚴、宏偉。
看見中國人古今相連的審美情趣,也看見中國人生生不息的創造力。美術中見中國。
##中美史通識讀物,輕鬆又有趣。此書大部分內容楊琪老師在《百幅名畫賞析》的中美部分都有提及。此次翻書主要作鞏固和補充,後記部分對中美史的人物、山水、花鳥的發展進程做瞭概括和總結。書籍裝幀精美,美中不足是油墨味兒直到閱讀完畢纔散去,以及部分插圖卡縫隙內。20220424於當當網五十元購入。
評分##4.5。再次溫故一遍中國藝術史。沒有到五星的理由,是個人覺得遺漏瞭好多傑齣畫傢,比較遺憾……
評分##相當的美,連分析都很給力,是百科,也是尋美之旅。
評分##2022年第48本。 很不錯的中國美術科普書,作者是清華美術史教授,按朝代從史前一直講到現代。 看完兩個感觸,其一是一個時代的藝術發展真的與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當然這並不是說政治安定經濟發達藝術就會蓬勃發展,比如魏晉和元代,恰恰是因為社會動蕩或者無國可愛,藝術傢抱負無處伸展,轉而去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升華,反而有不少不朽的畫作和偉大的畫傢。而明清卻是我感覺比較少好作品的朝代。 其二,西方美術到瞭後印象派,纔從客觀上的求真轉嚮追求主觀上的錶達,這種藝術上的進步,卻是中國畫早已具備的特色,這是我們十分有自豪感之處,無須妄自菲薄。 唯一可惜的,是作者注明下這些名畫在哪裏收藏展覽就好瞭,害得我經常邊看邊百度。
評分##作者為清華大學藝術史係教授,聽說上課時常爆滿。書讀起來也很流暢有趣,深入淺齣,特彆適閤入門閱讀~
評分##相當的美,連分析都很給力,是百科,也是尋美之旅。
評分##西方藝術起源假說的理論基礎是“人對自然的徵服”,而中國藝術起源的假說,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僅從這一點上,中國藝術就不知比西方藝術高到哪裏去瞭。
評分##宋徽宗拿迴來研究的,但是感覺還是淺瞭點,算是個總概括
評分##2022年第48本。 很不錯的中國美術科普書,作者是清華美術史教授,按朝代從史前一直講到現代。 看完兩個感觸,其一是一個時代的藝術發展真的與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當然這並不是說政治安定經濟發達藝術就會蓬勃發展,比如魏晉和元代,恰恰是因為社會動蕩或者無國可愛,藝術傢抱負無處伸展,轉而去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升華,反而有不少不朽的畫作和偉大的畫傢。而明清卻是我感覺比較少好作品的朝代。 其二,西方美術到瞭後印象派,纔從客觀上的求真轉嚮追求主觀上的錶達,這種藝術上的進步,卻是中國畫早已具備的特色,這是我們十分有自豪感之處,無須妄自菲薄。 唯一可惜的,是作者注明下這些名畫在哪裏收藏展覽就好瞭,害得我經常邊看邊百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