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生前最后一部诗集。诗集包含15首诗(其中有两首组诗),表达了身体即将面临衰亡之时,对往事的回忆,对过去人生经验的淬炼。这些诗有很强的叙事色彩,比如在《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里,作者写到了把苔藓制作成食物以及修剪苔藓的工作,从而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以及死亡的临近;《拒斥死亡》中,她写到了在旅馆里丢失护照后的经历,写到了和过去生命道别这一动作。
相比《忠贞之夜》,这本书有更多的宿命之感,诗人不再是自我探寻式地思索童年和过去,而是已经做好了迎接终结的准备,譬如她以非常写实的态度描绘了她和妹妹年迈时在医院里接受生命衰败的体验。这是一部凝集格丽克一生经验的、散发清冷之美的书。
---------------------
这部诗集进一步巩固了格丽克作为我们时代杰出诗人的地位……这些冬日食谱为精神和灵魂提供了强大养料,它有关生命的本质和时间。
——《芝加哥书评》
《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意欲对抗我们当下困境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焦虑。
——《华盛顿邮报》
一部简洁到极致的作品,复杂的情感被削减到最低程度,一生的经验被凝练为时而温柔、时而不祥的细节。
——《纽约书评》
格丽克的诗,来自对于人类经验与坚忍的惊奇与追问……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所说的“冷峻之美”,《合作农场的冬日食谱》这部诗集还为她的写作增添了温暖与机智。
——《书单》杂志
格丽克是极其精准的事实描绘者,她这些清晰的诗,貌似平淡,实际上却是他人难以达到的精巧技艺的结果……这部诗集通过一个女人的经历,记录了人之生命的各个阶段。
——《卫报》
令人目眩、震惊地冷冽,如同我们形容为“银光闪烁”的夜晚所散发出的那种清冷。
——《纽约时报》
这部诗集从人类生存的诸多参差节拍中开掘出了那些共同的、亲密的东西……它召唤读者与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对话。
——Vulture杂志
格丽克审视了一种根本性的人之孤独,这些悲悯而充满沉思的诗深刻描绘了一个人独处的体验……这部无与伦比的诗集讨论了如何生,如何死的问题。
——《出版家周刊》
##我很高兴,能梦见,火还在欢跳。
评分##钟表在滴答声中显现 年老的树梦见了自身的截面 虚构之物来去无踪 一个力度必然衰减的圆 一只总有一日会走“错”的钟表 又或许 只是一个午睡中的老人被雨声叫醒起身关上吱吱呀呀的窗,一个阿彼察邦式的场景 记忆和失落同时在消失
评分##翻译完全不是诗的翻译,有较多偏颇的地方,封面选得也与诗歌内容不符,纸质很透没有前几本格丽克的书做得好,这本书其实是格丽克死前最重要的诗集,没想到为了出版搞得这么仓促,很失望。
评分##在门罗去世的日子里读毕。两位写作者带给我的阅读体验十分相似,描绘着一种若即若离闪烁着的现实。“the dark obscured her/Still her presence sustained me:/some of you will know what I mean”
评分##爱上冬日回春三明治
评分##我爱格丽克!双语诗集的阅读体验太棒了,好幸福。这本书凌驾于现实之上的梦境之感,充满着精神分析的意味。以及母亲与父亲的顺序,喜欢。
评分##“死一棵树,我们都那么悲伤/而它们的确会死,尽管/已经被移出自然环境;万物终有一死。”“渐渐地,我只想和与我类似的人在一起/我竭尽所能找到他们/而这绝非易事/因为他们都有伪装或者躲了起来。”
评分##第9页第5行存在翻译错误,第67页第13行存在翻译错误。真是为翻译着急,为出版社编辑着急。而就其他诗作而言,配得起昏黄的封面,却不配经典。
评分##用《歌》这么一首诗作为诗人生涯的收尾之作,这也许就是天意吧。相当迷人,是那种经得起误读的迷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