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诗人的穷途

高启:诗人的穷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牟复礼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序幕: 盐贩、书吏、僧人 1
方国珍 12
张士诚 16
陈友谅 20
朱元璋 26
第二章 苏州的年轻诗人 36
第三章 青丘子 52
第四章 英雄诗人 90
第五章 英雄幻灭 120
第六章 南京,洪武二年至三年 153
第七章 自在的诗人 190
第八章 “流槎” 214
第九章 灾难 245
第十章 落幕 255
参考文献简述 259
译后记 26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海外汉学名家牟复礼成名作,首次汉译引进

★从一介文士的命运沉浮,透视元末群雄逐鹿和明初政治生态

★18万字说尽“明朝最伟大的诗人”生与死

★“以诗证史”的传记写作——填补历史记载的空白

★学术型精译精校,全面提升史实、文本解读的准确性

★重磅大咖——北京 师范大学康震教授、牛津大学陈靝沅教授联袂力荐

高启何以被称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他成长的城市、经历的王朝怎样步步锚定了他的命运?

他和张士诚政权有什么关系?朱元璋又是怎样看待高启的?

美国学者牟复礼用这本书揭开高启命运的答卷,也就此奠定其在海外汉学界声誉。

译者团队强强联手,精耕细作,为学术性、可读性保驾护航,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颜子楠翻译,北京大学叶晔教授校译。

译者按语引证史料,在必要处补充、更正,链接学术前沿;

译后记金句迭出,深入、全面而有趣地展现原书的价值与汉译时的思考。

【内容简介】

高启是明代首屈一指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缔造了有明一代诗歌的气象、规模与轮廓。却在盛年因卷入苏州知府魏观的冤案,横遭腰斩。

高启有集传世,但因为始终未被平反,生平记载少之又少,青年时代充满了谜团。本书从高启的诗歌入手,勾勒出高启的行踪与交游。

更可贵的是,本书的并不止步于勾稽诗人生平,而是将个人的升沉置于元末大乱、群雄逐鹿与明初的高压时局下。被朱元璋消灭的张士诚政权,是曾让青年高启寄托英雄主义豪情的存在。之后则由幻灭转为疏离,这段经历终成为高启命运中难以摆脱的伏笔。

译后记从牟复礼写作此书的学术史意义谈起,旁及西方汉学著作的预设读者与终极追求,又将翻译过程中的种种纠结与思索一一呈现,极富意趣。

【名家评论】

青丘子高启——在元末明初写“唐诗”的天才:

[明]张羽:赖有声名消不得,汉家乐府盛唐诗。

[清]四库馆臣:(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清]赵翼:惟高青丘(启)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

毛泽东: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

美国汉学家牟复礼其人:

北京大学教授陆扬:任何熟悉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美汉学及中国史研究变迁的人是不会不知道牟先生的贡献和地位。

尤其是他的充满创造力的学术生涯和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的建立与成长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称其为普大东亚系之父并不过分。

牟先生是我见过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文说的最为标准典雅的西方人。

我的印象中,牟先生治学的特点是结和汉学的素养和史学的眼光。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朱鸿林:作为20世纪下半期欧美汉学的卓越宗师,作为中国近世史研究的一流学者,以及作为一辈高等院校教研工作者的杰出导师,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必会有人确认其价值而为之立传播扬的。

牟复礼的成名作The Poet Kao Ch'i 1336—1374 其书:

海外“汉学界第一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讲座教授杨联陞:这是一部高启的完整传记。高启是元末明初之际最重要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在中国和日本都很受欢迎。作者对这位极具天赋的文学人物在动乱时期的悲惨一生,做了生动而充满同情的描述,从而广泛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书中的很多内容不仅吸引西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学的学者和一般读者,也会使中国和日本的读者感兴趣,因为在这里还从未有人尝试以如此的规模或类似的方式记述高启的生平。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齐皎瀚(Jonathan Chaves):正是牟复礼教授的著作使得高启成为“西方最知名的中国明代诗人”。

首度汉译,以《高启:诗人的穷途》为名: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高启: 诗人的穷途》深刻探究明代诗人高启的生平与文学,揭示他在历史漩涡中的坎坷遭遇,彰显了高启的文学贡献,还原了明代社会风貌,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部传记力作不仅是对高启的致敬,更是通向中国历史与文学交汇之门的标识。

牛津大学陈靝沅教授(Tan Tian Yuan):《高启:诗人的穷途》作为明史专家牟复礼教授的早年力作,如今中译本在原书出版六十年后面世,既可让读者一1960年代西方汉学之风格面貌,又可对照当今明代研究的格局作一反思。

用户评价

评分

##上古顺便把高青丘集重印一下吧

评分

##这可是60多年前的作品呀,只能说牟复礼先生诗真的厉害。对于本书的优缺点,杨联陞先生的书评(收录于《汉学书评》)已经讲得很细致了。除此之外,这个晚了一个甲子的 汉译本最大的亮点就是诚意满满的译后记,很久都没有读过这么清新脱俗的译后记了。

评分

##在牟复礼看来,高启所拥有的文人才子气和不甘寂寞的英雄主义理想,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的被腰斩,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评分

omg这书竟然有中文版了…..为数不多看过的英文书之一,现在已经不看英文书了,头痛。这本书写得漂亮,文字清洁又典雅,又梦幻般地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地传达了高启诗歌与生命的浪漫与悲剧性。高启是我最钟爱的诗人,许多年来,他不断地拯救我于痛苦和困厄之中,他是元明之际最闪耀的流星,其个人生命与时代悲歌相交错,在中国文学史中写下了令人扼腕的遗憾。这本书翻译地太晚,在元明之际研究已经有如许成果的时候,它也许并不出众,只是我难以忘记,十九岁的时候,我在牛津的图书馆虔诚地读完了这本书,又把一些段落抄在本子上,如今抄书人去,紫竹空老,只有他的诗歌,仍然常伴左右。

评分

##这可是60多年前的作品呀,只能说牟复礼先生诗真的厉害。对于本书的优缺点,杨联陞先生的书评(收录于《汉学书评》)已经讲得很细致了。除此之外,这个晚了一个甲子的 汉译本最大的亮点就是诚意满满的译后记,很久都没有读过这么清新脱俗的译后记了。

评分

##武力支配的乱世,诗人何去何从?文明何去何从?一声叹息

评分

##政治翻云覆雨手,如此玩弄诗人的命运。元末住在张士诚的苏州啥也干不了还被朱重八疯狂报复,终于当官以为可以施展才华遇到pua高手皇帝,就是升官也不干了赶紧辞官回家,没过几年美滋滋的日子又被咔嚓腰斩(字面。惨呀惨呀

评分

##在牟复礼看来,高启所拥有的文人才子气和不甘寂寞的英雄主义理想,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他的被腰斩,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评分

##普林斯顿东亚系学风。行文优雅,言之有物。篇末译后记看到了大学同学的名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