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音室

迴音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柯律格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緻謝 1
引言 5
第一章“傳統的本土觀點”:謝赫在加爾各答,康有為在羅馬 23
第二章 “一變從前精湛嚴整之習矣”:金紹城在巴黎,杜裏舒在北京 105
第三章 “宇宙萬物皆有生命”:保羅·塞尚在上海,劉海粟在巴黎 183
結語 271
參考文獻 273
ACKNOWLEDGEMENTS 305
INTRODUCTION 307
CHAPTER ONE
‘The Traditional Native View’:Xie He in Calcutta and Kang Youwei in Rome 321
CHAPTER TWO
‘Quite a Change from the Former Fine and Regular Manner’: Jin Shaocheng in Paris and Hans Driesch in Beijing 383
CHAPTER THREE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are Possessed of Life’:Paul Cézanne in Shanghai and Liu Haisu in Paris 447
AFTERWORD 51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著名藝術史學者、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柯律格全新中國藝術專著

以考古發掘般的嚴謹打撈史料中的細節,結閤前沿研究方法與成果,呈現藝術史學者多年的思考結晶

▶跨國界、跨時代、跨語言、跨學科,打破藝術史研究的藩籬,重新認識20世紀初的中國藝術

謝赫在加爾各答,康有為在羅馬?摒棄泛泛的傳統東西二元論敘事,以全球化的眼光顛覆關於東西方藝術的固有認知

以“氣韻生動”一詞的翻譯與流轉為綫索,揭露思想傳播中的“迴音室”現象,連通古今與中西,細緻入微地講述“中國藝術”在20世紀的形成

▶中英雙語完整呈現,特彆製作閱讀摺頁,追蹤“迴音室”中的每個聲音!

完整收錄作者英文文稿,方便對照閱讀、研究

隨書附贈摺頁,輔助理解“氣韻生動”與“韻律”的傳播路徑

▶巫鴻、包華石、郭偉其、阮圓 知名學者聯袂推薦!

·

20世紀初,隨著中國藝術品流入海外,西方掀起瞭中國藝術的熱潮。以“氣韻生動”為代錶的中國古代畫論與彼時的西方思想潮流不謀而閤,經曆岡倉天心、勞倫斯·賓揚、喜龍仁等多位漢學傢的轉譯,在多種語言的迴音室中流動、循環。而留學海外的陳師曾、滕固、劉海粟等人又將其從日語、德語、英文等語言譯迴中文,並應用在學術研究和藝術實踐中,進一步奠定瞭謝赫“六法”在20世紀中國藝術理論中的核心地位。

在這部創新之作中,著名藝術史學者柯律格運用多元材料,突破固有的觀念和既定的邊界,以世界主義的視角重新思考藝術史的邊緣和被形塑的“中國畫”。

·

通過發現和重構中國美術進入國際語境的若乾關鍵曆史時刻,柯律格教授引導我們思考“中國藝術”和“西方藝術”二元觀念如何通過理解和誤解而逐漸形成,又如何成為人們思考中國藝術的基礎框架。這是一本叩問深層問題的書,靈活的敘述也非常引人入勝。

——巫鴻

·

柯律格針對晚清民國時期中國藝術史的世界主義思想基礎提齣瞭新穎的見解。這部曆史佳作考察瞭其中關鍵性的“遭遇”和翻譯上的細微差距,引導讀者重新思考東西二元論,並欣賞藝術世界中豐富的跨國融閤。

——阮圓

·

柯律格教授的演講力圖打破“東西相遇”的泛泛之談。從“六法”翻譯入手展現“跨國”語境中的觀念糾纏,在北京年度講座結束之後的寫作中,柯律格進一步將這一語言循環流動的跨國空間概括為“迴音室”,既形象地描繪齣跨越歐亞大陸的藝術觀念世界,也勾起我們對講座現場的迴憶,仿佛精彩的演講與問答至今餘音繞梁。麵對不斷突破邊界的對象,柯律格的研究同樣很難簡單界定為“中國藝術史”,這一充滿創意的著作本身,也必定將如“迴音室”一般。引起國內外學者對這個重要話題做齣強度不一的種種迴響。

——郭偉其

用戶評價

評分

##6月1日讀第一章,謝赫六法,首個譯本誕生於1897年夏德《中國繪畫史的本土來源:從早期到14世紀》。然而岡倉天心1903年《東洋的理想》及其中的謝赫六法更為人知。而《東洋的理想》齣版商John Murray 將其納入“東方智慧”叢書,而尼維迪泰修女對此書的齣版做齣瞭不可忽視的貢獻甚至被認為是代筆人,同時岡倉天心也受斯賓塞“韻律”的影響(托爾斯泰也深受斯賓塞的影響,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而賓揚在《公元4世紀的中國繪畫》也直接引用瞭岡倉天心的原文中關於謝赫六法的話,以及他對瀧精一《中國繪畫的”氣韻“與”傳神“原則》的引用。中西交融、交匯、互補乃至如”迴音室“般影響、浸透、發展甚至轉化。作者占有的資料太豐富,且梳理得很細緻。厲害。簡言之:謝赫六法被西方的廣泛認知,岡倉天心功不可沒。二三章,2日完成

評分

##跨國界、跨時代、跨語言、跨學科,打破藝術史研究的藩籬,重新認識20世紀初的中國藝術

評分

##關於20世紀中國畫“氣韻生動”的翻譯,真的覺得這個選題很有趣!????2019年聽瞭柯老師在北京的講座後就很期盼這本書能齣版,當時有沒聽明白的內容,看書就清楚多瞭!!而且中英雙語真的很適閤對照學學英語。

評分

##氣韻生動是獨屬於東方藝術的審美傳統嗎?油畫的觀念與技法隻存在於西方藝術中嗎?長久以來,我們習慣瞭東西二元論的敘事,在藝術領域也不例外。《迴音室》試圖打破這一固化的視角,以全球化的眼光顛覆關於東西方藝術的固有認知。本書也是藝術史學者、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柯律格全新的中國藝術專著。柯律格以“氣韻生動”一詞的翻譯與流轉為綫索,指齣中國古代畫論實際與彼時西方的思想潮流不謀而閤,經曆岡倉天心、喜龍仁等多位漢學傢的轉譯,而留學海外的陳師曾、滕固等又將不同的語言譯迴中文。如此,這些藝術理論與研究一道在多種語言的迴音室中流動、循環,互相影響與形塑,成為一種迴音室現象。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並非簡單地呼籲打破二元觀念,更重要的是迴到東西方藝術相遇的若乾關鍵曆史時刻,從而看見這一對概念是如何形成及演變的。

評分

##要是我上學的時候就讀到這本書就好瞭!!柯律格對文獻的梳理解讀和問題意識,思維太開闊瞭!!一直知道謝赫六法和氣韻生動,但以前隻當是古代藝術史的概念,讀瞭這本書纔把它和中國現代藝術史聯係起來,真的豁然開朗

評分

##二十世紀初,中西方單就在藝術這一塊的交流從來不是隔絕的,反倒是在多種語言的迴音室中流動和循環。書中詳細地為我們展示這個過程。作者考據功夫之細緻和全麵,讓人嘆服。柯律格在整本書一直強調要在跨國框架裏進行解讀中西方的諸多材料,以避免講所謂連貫或單一的“中國”和“西方”觀點的並置視為簡單的二元對立。其所切入的視角,也讓人耳目一新。

評分

##準備帶著問題讀:1【以“氣韻生動”一詞的翻譯與流轉為綫索,揭露思想傳播中的“迴音室”現象,連通古今與中西,細緻入微地講述“中國藝術”在20世紀的形成”】非常好奇從古畫論關鍵詞組織現代素材的方式。巫鴻先生曾提煉的“位置經營”的再詮釋也是類似的方法框架。這一方法如何尋找關鍵詞?如何賦予古典詞匯新的意義?2 書的封麵,是陳師曾(衡恪)一九一七年的《讀畫圖》軸,為瞭募捐京畿水災,收藏傢在中央公園舉辦展覽,“展覽七日,每日更換,共六七百種”,石守謙先生寫過這副畫,重點在新舊之際,談論觀眾的雅俗之分,不知柯律格的觀點是什麼。3 中國畫從古代如何走入到現代?如果不認同“先製作後匹配”,我們的畫意又如何蛻變成為形式?

評分

##跨國界、跨時代、跨語言、跨學科,打破藝術史研究的藩籬,重新認識20世紀初的中國藝術

評分

##關於20世紀中國畫“氣韻生動”的翻譯,真的覺得這個選題很有趣!????2019年聽瞭柯老師在北京的講座後就很期盼這本書能齣版,當時有沒聽明白的內容,看書就清楚多瞭!!而且中英雙語真的很適閤對照學學英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