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莊士敦(Reginald Flemjng Johnston 1874-1938),英國人,溥儀的英文老師。在中國生活三十餘年,深諳中國曆史文化和風俗人情,與當時的風雲人物接觸頻繁,並參與瞭中國宮廷的政治鬥爭。
譯者:富強,滿族,畢業於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大學教師、自由撰稿人、編輯等。有多篇論文、小說發錶,多部著作、譯著問世。
《紫禁城的黃昏》描述瞭從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歲月裏,莊士敦在其人生頂峰時期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其時,中國媒體針對莊士敦本人和溥儀有諸多的責難,而莊士敦所關心的,顯然隻是他對那些年裏所發生事件的記述,可以對那些責難作齣一勞永逸的反駁。為瞭迴應對他和皇上的批評,莊士敦描繪瞭在紫禁城那個奇異、封閉的世界裏獨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圖景。莊士敦諳熟中國曆史與文化,於是,那個幾近為人遺忘時代的豐富的曆史細節,雪泥鴻爪般躍然於莊氏之筆端。加之,他與溥儀的密切關係,以及與那個時代許多大人物私人關係之熟稔,使得莊士敦得以對他們盡情褒貶點評。
##夕陽遲暮,總會帶著點讓人憂鬱的充滿悲劇的淒美。 紫禁城作為皇權的象徵,跟著大時代的腳步,慢慢褪去瞭它的神秘,物在人空,見證著這風雲詭譎的變化。 作為曾經的帝師,莊是很多資料的第一手見證人,但有些地方的個中細節也隻是一筆帶過。成書時,還是30年代,很多人健在,文...
評分##沒有人能完全客觀的看待曆史,曆史真的是最絕妙的劇本qwq
評分##這是一位帝師的迴憶,看的時候,腦海中總是浮現電影中的一幕幕畫麵,為之婉惜文物珍寶的破壞。 對於那個時期來說是民國黎明,清朝末期的黃昏,莊士敦他與溥儀的主要交往經曆為綫索,記述瞭從晚清到民國期間,以中國發生的大小事件,客觀反映瞭從帝製到共和的艱難過渡...
評分##在莊士敦理性、生動又風趣的文筆下,我仿佛親眼目睹瞭那個孤獨的清末小朝廷,重新認識瞭光緒、溥儀等曆史書中蓋棺定性的人物。我同意他的看法,光緒是一個失敗的勇士,是一個悲劇英雄,不應該僅以“沒有實權的懦弱皇帝”載入曆史,而溥儀,也遠遠不是那個無用的傀儡皇帝,...
評分 評分當意大利影片《末代皇帝》榮膺198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時,這似乎注定瞭英國人莊士敦這本《暮色紫禁城》的熱銷。在中國文獻中,莊士敦被認為是西方文化的代錶,文化侵略的急先鋒,而在英國人的眼中,莊士敦又是一個過於熱心擁抱異國文化的怪人,甚至是一個效忠外國主子的“英奸”...
評分##晚年,他在英國買瞭一座島,每日欣賞著溥儀所賜之物,並升起瞭滿清的黃龍旗…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