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新理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他由此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冯友兰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有建树的哲学家,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他一生虽从未脱离校园,却一直处在社会的中心地带,在他的身上印刻着时代的种种波诡云谲。冯先生著这部回忆录时,已是耄耋老年,一个世纪的风云从心头渐起,往事千端如在目前,“忆往事,述旧闻,怀故人,望来者”。所以,这不是一部书的自序,甚至也不是冯先生全部著作的总序,而是一个民族的现代大哲在大转型时代的自叙,是一个时代的纪录与反思。本书自问世以来,深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好评。
##老实人的一生 敬仰。
评分##对冯友兰的第一印象并不好,感觉他是个被毛主席批评“要以老实态度为宜”, 而且在文革期间参加梁效晚节不保的的倒霉蛋。所以在买中国哲学史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了胡适的版本——虽然大家都说冯友兰写得更好。 后来发现胡适的书简直不能读,于是又折返回去买了冯的中国哲学...
评分##揣着明白装糊涂……何必呢! 把自己博克的这篇“乱写一气”转过来吧。 其实是上个周末看的一本书《冯友兰自述》,偶看书比较慢,连着看了三个晚上,前两天都到夜里快三点了,最后一个晚上,看到了两点,终于看完了。掩卷深思,感慨良久...感慨着感慨着,竟然就这样睡着了,半夜三点半又突然醒来,才发现...
评分 评分##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 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
评分##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 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
评分 评分##文风的断裂(可能是我的想象)是这本回忆录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大部分地方还是经典的前辈文人的体式,但偶尔异军突起出一段马克思主义的评论,、类似于“进一步暴露了法西斯的凶恶面目”、“王者之师”那一段的马屁策略一类时代特点极其鲜明的话;有的地方对自己的道路坚定自信,有些地方有几乎让人怀疑是把十年大健身时候的检讨书的段落搬上来了。读完对冯友兰老师的印象是一个忠厚的、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老实人,也唯其如此,让他的经历和暧昧的态度十分有厚度。他以自己的裂缝弥漫的世界观(钱穆+张春桥)经历的世界同样充满了矛盾的拼合:慕洋和排外并存的殖民地城市、征诛和揖让并存的革命、虔诚而亵渎的科举……其中“神仙、老虎、狗”的大字报而非封建主义请示-批复式的大学真是令人神往。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态度说得挺好。
评分##2017年12月3日读,2017-35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