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僭政》中文版曾在2006年出版,此次全部重新翻译,并依照英文新版(芝加哥大学2013年版)做了增补。
《论僭政》包含施特劳斯对色诺芬《希耶罗》做的义疏《希耶罗与僭主》以及施特劳斯在法国的老友科耶夫的评论《僭政与智慧》,还有两人的部分通信。由于触发了与科耶夫的争论,《论僭政》也极其有助于理解施特劳斯的古典立场何以与现代立场对立,揭示了古今政治科学的根本差异,振聋发聩。
因此《论僭政》不再只是施特劳斯对一部古典作品的解读,还展现了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间深刻的思想争论,也记录了两人由年轻到年老的友谊。凡此种种,使得《论僭政》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
##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时代,哲人热衷于政治超过20世纪,在纳粹治下更是达到高潮。整个德国思想界面对纳粹不是陷入失语症,就是缺乏免疫力——如果不是推波助澜的话。作为在海德格尔哲学革命影响下成长起来的知识青年,施特劳斯无法忘怀这位“我们时代唯一的哲学家”,在1933年的政...
评分 评分##施特劳斯与科耶夫的争论,说是二十世纪意义最重要的争论之一应该不为过。争论沉思与实践的生活方式,或者说哲学和科学(政治)的生活方式。这里也列一下吧,施特劳斯和沃格林的争论集中在启示和理性,他和伽达默尔的争论看上去是阐释方法,背后是历史主义的争论。施特劳斯确实,如果说政治哲人必须将自己置于冲突中发展和深入,他是个合格的政治哲人。不过看通信语气,他和科耶夫真要好,和沃格林就不失礼貌,对伽达默尔似乎就露出不屑了。最后想说,他和科耶夫通信让我吃到一个瓜,那就是克莱因娶到了胡塞尔的儿媳妇。这句话我想了半天…
评分 评分 评分##回到源头——也就是回到经典!所谓“经典”,也就是回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回到黑格尔、康德、尼采。回到经典可以有效地屏蔽现代所谓“学术”的虚伪、浮躁和欺骗,正确且捷径地接近人类思想的本相,才能看清楚现实和未来。施特劳斯的这本义疏,不到能帮助我们回到古典,而且还加进了他和可耶夫最显白的解读:施特劳斯现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视角,可耶夫站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二人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虽然不分胜负,二人的观点却显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老实说这是我最近读到的最过瘾的哲学书。…回到人类智慧的源头,我觉得是最捷径的洗涤自己心灵、打开思路,从此星辰大海的不二选择。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哲学写的就像是普及读物……一点也不晦涩,浅显易懂,就像是读一本有趣的小说。
评分##色诺芬与希耶罗的对话,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与特拉需玛科、格劳康两兄弟对话的再现。从这个角度而言,苏格拉底对僭主以及僭主生活的分析,就如同僭主本人亲身体验一般,而特拉需玛科与那千千万万人的“议论”也正如希耶罗所言,是对所展示之表象的“观看”罢了。在现代生活之中,不同时代掀起的对某种生活的追求的本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自这种从外部进行的“观看”。
评分##施特劳斯的回应真有意思,明明是回应沃格林和科耶夫两个人,但对沃格林仿佛无话可说,却愿意和科耶夫促膝长谈,结尾的地方还不忘倾诉衷肠。明明从表面上看,施特劳斯跟沃格林应该更有共同语言才对,果然哲人只能和哲人成为真正的朋友?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