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中國近代外交官群體的形成(1861—191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文傑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7-1-1 平裝 9787108056443

具體描述

李文傑,1982年齣生於湖北漢川,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2011年至今,先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員、曆史係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政治與外交的教學研究。近期的研究論題包括:晚清政治製度史、近代國債、英屬印度與中國關係。

近代從事西式外交的官員産生於科舉的道路,他們是如何“適應”外交這種全新的“職業”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機構的運作方式與特點?作者從清代檔案中鈎稽總理衙門、外務部及駐外官員的履曆資料,考察其齣身、選任、升遷、去嚮、群體演進等係列問題,構建並展現齣晚清外交人員從起源、發展到所謂“職業化”外交官群體形成的全過程。“外交官”是一個研究薄弱的群體,本書的研究為今後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瞭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在上下班路上斷斷續續讀,今天在傢終於收尾瞭。作為博論本文極其紮實,引用大量檔案文獻,做成錶格無數,對外交官群體在晚清民初的構成,遷轉做瞭細緻的討論。文中不乏更新我認識之處,比如清末總理衙門與使節是差使,他們的升等是通過本職的變動體現的。如此,就不難理解為何晚清外交為何不專業瞭,因為舊體製上嫁接的新製度,沒有生發的機製。

評分

##未來應是晚清外交史與製度史研究中繞不過去的基石性著作。而稍覺遺憾的地方在於,作者未在“基石”之上更進一步,通過橫縱兩方麵的比較進行一些更加理論化的探討——如外務部與同時期其他部門“職業化”進程之比較,總理衙門/外務部與Julia Strauss筆下民國外交部部門建設之比較(當然,對於曆史學著作而言,這有些苛責瞭)。【期待作者之後對於晚清國債問題的研究成果】

評分

評分

3.8星。關於晚清外交製度史比較詳盡的研究,包括瞭總理衙門、外務部和駐外人員三部分內容。當然從製度看,晚清外交的突齣問題是外交官員是差使而非職缺,即非職業化,進而導緻外交官外語能力的不足、任內碌碌無為、相當一部分官員藉助總理衙門為跳闆謀求升官、駐外使節對國外情報搜集的低效率等等一係列問題,但要完全解釋這一現象就遠非製度史研究所能解決瞭。作者中文史料爬梳頗不易,但外文方麵就顯得不足,且文字上也較枯燥,與其師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過本書也算是近年來中文學界關於總理衙門和外務部兩個機構研究的較佳著作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