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600余篇;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其中《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20余种专著被译为英、日、韩、法、蒙、俄、阿拉伯、哈萨克语等15个语种,是中国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被评选为“当代教育名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改革开放40年教育40人等。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42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近500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已经站在了未来学习中心的门前。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听起来这个理论系统是把追求大学文凭变成了积攒无数张证书的体系,并不看好。特别不赞同在还不能很好解决最薄弱环节问题(目前受教育程度程度低的人之子女的持续教育)的前提下进行从上至下的推广。但出发点是很好的。
评分 评分 评分##【藏书阁打卡】从来没有打过两颗星。 与其说重新定义教育,不如说是重新定义了父母。 未来学习中心的实现: 需要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支持; 需要父母家长的全心付出; 但更重要的在于现行政治体制的真正突破。 教育体制改革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定的技术性操作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因此,教育体制改革的前途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在现行政治体制尚未有真正突破性的改革举措的情况下,教育体制改革本身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对未来学习中心拥抱信心,对现行教育也不过分焦虑。
评分##想打两星半……理论太空,可行性没有论证,说到底还是自嗨啊
评分##不得不说,这书槽点太多,例子从来都是,“我有一个朋友的小孩...” 诸如此类。整本书是建立在想象之上的,想象虽好,却没有现实依托,所以无疑是空中楼阁。 对论据,比如很多互联网教育成功的案例,如mooc,这是书里说到的,仅仅说多么厉害,很多公司会认同,但从未有一句话说...
评分当我们遇见各种贩卖焦虑的教育机构,遭遇内卷的压力时,不妨将学习这件事放长远了看,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未来的人才选拔一定会与现在不同,所以先不要盲目鸡娃,更不必为了当下的某一次考试而焦虑。 本书中提出的未来教育不再以一考定终身,不再是文凭至上,而是以项目制学习...
评分##【藏书阁打卡】从来没有打过两颗星。 与其说重新定义教育,不如说是重新定义了父母。 未来学习中心的实现: 需要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支持; 需要父母家长的全心付出; 但更重要的在于现行政治体制的真正突破。 教育体制改革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更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构设置、规章制定的技术性操作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因此,教育体制改革的前途依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在现行政治体制尚未有真正突破性的改革举措的情况下,教育体制改革本身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对未来学习中心拥抱信心,对现行教育也不过分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