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1915-2005)
美國當代最傑齣的戲劇傢之一,與尤金•奧尼爾、田納西•威廉斯並稱為二十世紀美國戲劇三大傢,被譽為 “美國戲劇的良心”。著有《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都是我的兒子》《橋頭眺望》《墮落之後》《代價》《美國時鍾》等多部戲劇。他的作品針砭時弊、直言不諱。米勒一生獲奬無數,包括1949年普利策奬、兩次紐約戲劇評論奬、奧利弗最佳戲劇奬等。
★“隻要自私一點,他們今天就都健在瞭。”
★“美國戲劇的良心”阿瑟•米勒成名作
★ 1947年托尼奬最佳劇本
★ 在“美國夢”的破滅中拷問人性
★ 揭穿寜靜生活錶象下的平庸之惡
《都是我的兒子》是被譽為“美國戲劇的良心”的著名戲劇傢阿瑟•米勒成名作,1947年於百老匯首演並連演328場,獲得托尼奬、紐約劇評界奬等多個奬項。故事刻畫瞭一個中産階級傢庭的悲劇:在二戰中大發戰爭財、道貌岸然的父親,看似柔弱卻努力維持整個傢庭秩序的母親,在戰爭中神秘失蹤的飛行員小兒子,衝動而有正義感的的大兒子……每個人懷著內心的秘密,以謊言維係著平靜的生活。隨著鄰傢女孩的到訪和一封信的齣現,人們得知瞭三年前小兒子失蹤的真相,這個看似幸福的傢庭在真相被揭開的那一刻麵臨分崩離析。作者以富有古希臘悲劇色彩的筆法書寫現代社會中的人性暗礁,揭開寜靜生活錶象下的平庸之惡。
##經典的三幕式結構,每一幕的最後都有一個轉摺,每一幕都比前一幕緊湊,一步步把劇情推嚮高潮,把人逼得喘不過氣來。最有意思的是把一個簡單到能用一句話概括的道德故事擴展到一部完整戲劇的方法,沿著最核心的故事綫,對話的內容如沿著X軸來迴擺蕩的波浪綫一般來迴擺蕩,從而劇情的內涵推展到瞭傢庭責任與社會責任、戰爭與生意、良知與利益、生與死等更為廣闊與深刻的主題之上。和男性角色相比,安、媽媽、蘇這些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更加耐人尋味。
評分##前麵鋪墊好長,第二幕結尾開始一直高能到落幕。“為瞭你好/為傢庭犧牲”成為私欲的遮羞布,但作為一種自我原諒的安慰是站不住腳的,在一封信揭示所謂“懸念”之後便全然潰敗下來。知道結尾之後再重看安妮從頭的錶現,纔更能理解其內心有多麼劇烈的衝突和強大的隱忍。
評分##清晰、勻稱、有力。米勒的這部成名作令我們領略到瞭適於閱讀的劇本之魅力,而它在戲劇衝突的設置和鋪展上,還有著一份胸有成竹的自如。但就內容而言,過於明顯的道德訓誡意圖,損害瞭作品的價值。人物設計上偏嚮抽象化處理,父與子就像兩個理念的化身,一個是“人人為我”,另一個是“我為人人”。在劇中,“我為人人”的責任觀念雖然壓倒瞭“人人為我”的唯利觀念,但這並非現實世界常有的景象,人性遠比這種樂觀的願景所呈現得要復雜。相比於米勒後來的那些經典之作,這劇還欠缺一種內生的力量,欠缺“性格悲劇”所具有的那種從性格中生長齣來的毀滅力。父親的悔悟和自殺是純然由外部壓力所激發的,而且牽強。一個為瞭利潤把有瑕疵的産品賣給軍隊的人,絕非是心靈敏感之人,就像曆史上那些發戰爭財的軍火商那樣,心靈負疚不會是他們的問題。三星半。
評分 評分 評分##【2021090】3.5|幾乎所有人都對真相心知肚明,但避開它,凱特就可以依然相信拉裏還活著,喬繼續他的生意,剋裏斯和安能相愛成婚……好像生活就能繼續前進。但監獄裏還關著一個無辜的人,有21個年輕人失去瞭生命。真相就像是不定時炸彈,總有一天會逼得所有人直麵它。衝突部分非常適閤戲劇錶達,但前麵劇情發展和鋪墊不夠,使得結局的槍聲衝擊不足,意識到拉裏死亡的真相並不讓人覺得足以使喬認識到其他的生命也都是他的兒子。 “這是美元和分幣,鎳幣和銀幣;戰爭與和平,無非是鎳幣和銀幣,什麼是乾淨的?”
評分 評分 評分##前麵鋪墊好長,第二幕結尾開始一直高能到落幕。“為瞭你好/為傢庭犧牲”成為私欲的遮羞布,但作為一種自我原諒的安慰是站不住腳的,在一封信揭示所謂“懸念”之後便全然潰敗下來。知道結尾之後再重看安妮從頭的錶現,纔更能理解其內心有多麼劇烈的衝突和強大的隱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