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哈姆,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曾任《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后致力于20世纪历史研究,在巴黎政治学院、战争学院等高校任教,著有《广岛,长崎》《越南》等多部政治、战争题材的历史作品,著作畅销多国,广受好评,荣获“联合国媒体和平奖”等诸多奖项。
1914年,德、奥、俄、英、法等国让世界陷入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造成3700万人死伤,摧毁传统的社会结构,根除古老的政治制度,并开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
作者保罗·哈姆从不同国家的角度出发,客观、全面地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故事,从外交活动中的纵横捭阖到西线战场上的血火硝烟,从上层阶级的尔虞我诈到普通民众的苦难哀愁,本书试图回答20世纪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1914何以成为“世界终结之年”。
##1914年7月28日,一个永久被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最终这场号称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并没有终结所有矛盾,但从长远来讲,它还是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世界格局。本书重点并不在于讲述这场惨绝人寰的不义之战本身,而是将绝大部分篇幅放在一团乱麻的战前。从已知结果来看,马恩河战役的惨败彻底粉碎了德军的“闪电战”作战计划。这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役,书中将人性中恶的一面书写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一场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的战争,浓浓的人文关怀气息也无法掩盖战争本身嗜血杀戮的本质。当然,从好的方面来说,也正是战争才教会了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另外,必须表扬译者小姐姐扎实流畅的翻译功底和深厚的文史底蕴,使得在读整部书的过程中宛如读小说一般酣畅淋漓,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一战起源及其后果其实更甚于一战本身 本书又给了一个新的角度。总体对读者比较友好,附录地图翔实,也少那些对普通读者不甚重要的附注。
评分 评分##维也纳体系所维持的欧洲均势在运行了大约一个世纪之久后,突然崩坏于大战,明察秋毫的作者在战前保守社会氛围里潜藏在艺术运动之下的“躁动”中,似乎寻找出了变革性的深层社会动力。各色民族主义蔓延其中,挟裹着根植于数块大陆的殖民利益,凭恃工业革命以来所积攒的钢铁怪力,撕裂了老欧洲看似恒久的华丽外衣。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