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剧:长生殿(插图版)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长生殿(插图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洪昇 著,徐朔方 校
图书标签:
  • 古典戏曲
  • 四大名剧
  • 长生殿
  • 白居易
  • 唐代文学
  • 戏曲
  • 插图本
  • 中国古典文学
  • 传统文化
  • 文学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51830
版次:2
商品编码:100084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不隄防馀年值乱离,逼拶得岐路遭穷败。受奔波风尘颜面黑,叹衰残霜雪鬓须白。今日个流落天涯,只留得琵琶在揣羞脸上长街又过短街。那里是高渐离击筑悲歌,倒做了合伍子胥吹箫也那乞丐。
《长生殿》是清初戏曲的佼佼者,描写了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细腻地塑造了李隆基的丰富精神世界,也抒发了作者的易代之感。本书插入暖红室本绘图15幅,达到了图文并茂的阅读效果。

内容简介

《长生殿》是洪升戏曲创作的代表作,取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七月七日长生殿”诗句作为剧本题目。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它一方面颂扬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又联系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背景,批判了统治阶级荒淫误国、祸害人民的罪恶,抒发出国破家亡的感慨。剧本艺术表现细腻而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善于用优美流畅、富于诗意的唱词,来描绘人物不同景况下情绪心理的变化。如《弹词》一出中,从金钗钿盒定情弹唱到銮舆西巡,低回深郁,曲曲动人。“破不刺马嵬驿舍,冷清清佛堂倒斜。一代红颜为君绝,千秋遗恨滴罗巾血”,这些唱词很好地把环境气氛与人物性格特征结合起来,充满诗意。

作者简介

洪升(1645~1704)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生于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一(1645.8.21),时全家正在逃难之中,满月后才回到城里。洪姓是钱塘的望族,世代书香。其父之名不可考,好读书,喜谈论,出仕清朝。外祖父黄机,康熙朝官至刑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目录

自序
例言
第一出 传概
第二出 定情
第三出 贿权
第四出 春睡
第五出 禊游
第六出 傍讶
第七出 幸恩
第八出 献发
第九出 复召
第十出 疑谶
第十一出 闻乐
第十二出 制谱
第十三出 权哄
第十四出 偷曲
第十五出 进果
第十六出 舞盘
第十七出 合围
第十八出 夜怨
第十九出 絮合
第二十出 侦报
第二十一出 窥浴
第二十二出 密誓
第二十三出 陷关
第二十四出 惊变
第二十五出 埋玉
第二十六出 献饭
第二十七出 冥追
第二十八出 骂贼
第二十九出 闻铃
第三十出 情悔
第三十一出 剿寇
第三十二出 哭像
第三十三出 神诉
第三十四出 刺逆
第三十五出 收京
第三十六出 看袜
第三十七出 尸解
第三十八出 弹词
第三十九出 私祭
第四十出 仙忆
第四十一出 见月
第四十二出 驿备
第四十三出 改葬
第四十四出 怂合
第四十五出 雨梦
第四十六出 觅魂
第四十七出 补恨
第四十八出 寄情
第四十九出 得信
第五十出 重圆
附录一 徐序
附录二 吴序
附录三 汪序
附录四 毛序

前言/序言



《长生殿》:一场盛世繁华的爱恨绝唱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长生殿》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它以其磅礴的气势、深邃的情感和精美的艺术成就,与《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共同铸就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不朽传奇。这部由清代剧作家洪昇倾注毕生心血创作而成的传奇剧,以唐玄宗与杨贵妃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唐代盛世图景,更深刻地探讨了爱情、权力、命运与人性的复杂交织。 《长生殿》的故事,源于一段被历史长河镌刻下的传说。唐玄宗李隆基,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在盛世的顶峰邂逅了绝代佳人杨玉环。初见时,她是寿王府的歌舞伎,一曲惊鸿,便从此锁定了帝王的目光。后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以其倾国倾城之貌、能歌善舞之姿,在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宫廷中,赢得了玄宗的专宠。他们的爱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盛宴,将整个长安点缀得如梦似幻。从“初遇”时的惊艳,到“定情”时的缠绵,再到“册封”后的恩爱,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帝王贵妃间炽热的情感,以及那一骑绝尘的唐代浪漫。 然而,盛世的繁华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无常。安史之乱的烽火,如同骤然而至的狂风,瞬间撕裂了玄宗和贵妃的爱情童话。马嵬坡下的军变,是《长生殿》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幕。在忠臣的逼迫和乱军的喧嚣中,玄宗为了平息众怒,不得不忍痛割爱,将他最爱的女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杨贵妃的香消玉殒,不仅是她个人悲剧的顶点,更是帝王爱情的终结,也为整个唐朝的国运蒙上了沉重的阴影。这段历史性的悲剧,在洪昇的笔下被赋予了更加细腻和深刻的艺术表现,让观众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体会到个人情感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 《长生殿》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在于它对复杂人性的深刻洞察。剧中,玄宗的痴情与昏聩,贵妃的妩媚与无奈,以及朝廷大臣们的忠诚与权谋,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玄宗在爱情中迷失了治国之道,使得帝国走向衰败;贵妃虽然姿容绝代,但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也显得身不由己。剧中人物的命运,既受到个人情感的驱使,也受到时代背景和政治局势的制约,这种双重困境,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也引发了观众对爱情、权力、责任等议题的深入思考。 洪昇在创作《长生殿》时,博采众长,将唐传奇、民间故事、历史文献等多种元素融为一体,并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反思。他以戏曲的特有表现手法,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人物的细腻情感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一部既有史诗般的 grandeur,又不失抒情性的杰作。剧中的唱词典雅优美,韵律铿锵,富有音乐感;表演上,既有对帝王贵妃宫廷生活的华丽展现,也有对战乱时期的苍凉描绘;结构上,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将观众的情绪牢牢抓住。 《长生殿》全剧共五卷,四十二出,每一个章节都精心构思,环环相扣。从“重圆”中玄宗与贵妃在月宫的重逢,到“埋玉”中对贵妃遗体的悲伤处置,再到“埋骨”中对贵妃遗骸的寻找与祭奠,以及“埋冤”中对导致悲剧发生的罪魁祸首的揭露,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特别是“月下遇仙”一折,展现了唐玄宗在马嵬坡之变后,于茫茫月夜思念贵妃,偶遇道士,得以在月宫见到贵妃的奇幻场景。贵妃在月宫虽已成仙,却仍对人间牵挂,两人倾诉衷肠,凄切感人。这一幕,将现实的悲剧升华为一种超脱生死、超越尘缘的永恒爱情,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慰藉。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出自剧中的经典名句,早已成为爱情的象征,传颂千古。它不仅仅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浪漫写照,更是对超越生死、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最高赞颂。《长生殿》所描绘的这段爱情,从最初的旖旎缱绻,到最后的生死离别,再到月宫的重逢,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最终定格在人们心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爱情篇章之一。 《长生殿》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剧所展现的盛唐气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对爱情、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能够引发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的共鸣。通过《长生殿》,我们可以窥见那个辉煌年代的繁华与危机,体会到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激荡,更能够感受到人类对美好爱情的永恒追求。 这部剧的流传,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传承,更是文化基因的传递。它承载着古代中国人民对历史的追忆,对艺术的理解,对情感的表达。每一次的排演,每一次的阅读,都在重新激活这段古老的传说,让它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长生殿》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其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无论是人物的心理刻画,还是场景的描绘,亦或是对话的设计,都力求逼真传神。例如,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并非仅仅是外貌的描述,更是她内心自信、魅力的展现。而唐玄宗在马嵬坡上的犹豫不决,则深刻地揭示了他作为帝王的权衡与作为男人的挣扎。 这部剧的语言风格,既有宫廷的典雅,又不失民间故事的生动。洪昇巧妙地将雅言与俗语相结合,使得剧本既有文学的韵味,又不失表演的可操作性。许多精彩的唱段,至今仍被广为传唱,成为戏曲音乐的经典。 总而言之,《长生殿》是一部集历史、爱情、人性、艺术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它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载体,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也歌颂了至死不渝的爱情。这部作品的经典地位,不仅在于其艺术上的卓越成就,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普世情感和深刻哲理,足以令后人世代传颂,回味无穷。它是一场盛世繁华的爱恨绝唱,也是一面映照历史与人性的镜子,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深深体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作品的精彩之处,在于它对“情”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爱恨情仇上,而是深入到了命运的无奈、人性的挣扎以及时间对一切的无情冲刷。我特别关注作者如何处理那些历史必然性和个体选择之间的矛盾。每一次读到主角们面对重大抉择时内心的煎熬,我都深感共鸣。作者的笔触既有古典的含蓄美,又蕴含着现代的深刻洞察力,这种结合非常独特。而且,这本书的细节处理极其到位,无论是服饰器物的描写,还是礼仪习俗的呈现,都透着一股严谨的考究劲儿,让整个故事的世界观更加扎实可信。每次合上书本,那种悠远的历史回响和对人生命运的喟叹,久久不能散去。

评分

这部小说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我一口气读完了好几遍,每次都有新的感悟。故事的背景设定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都让人心惊肉跳。作者对于历史的考据非常到位,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情冷暖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主角之间复杂情感的刻画,那种爱而不得、欲说还休的纠葛,简直让人感同身受。读到某些情节时,我甚至能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书中的语言风格典雅又不失生动,一些精妙的比喻和对白,让人拍案叫绝。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物都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和成长。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映照人性的镜子,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审视自我。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或者沉闷,毕竟是年代久远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文字充满了生命力,读起来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那种隔阂感。作者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读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环境和氛围的渲染,无论是描写繁华的盛景,还是凄凉的末路,那种场景感都极强。书中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入木三分,那些微小的挣扎、隐秘的渴望,都被捕捉得一清二楚。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旅程,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洗涤。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绝对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感觉非常大气磅礴,但又不失对个体生命细微之处的关怀。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词造句之间,流淌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味,读起来让人心神宁静,仿佛与历史对话一般。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成功地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描绘了极致的爱恋与坚贞,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和命运的无常。这种“至美至悲”的张力,是这部作品最摄人心魄的地方。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一些之前忽略的伏笔或深意,这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让人在为书中人物的遭遇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对生活和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感简直太棒了,情节层层递进,张弛有度,让你完全沉浸其中,根本停不下来。作者对时间线的掌控非常精准,既有大开大合的历史波澜,也有细腻入微的个人情感描写。我喜欢这种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让整个故事既有史诗感,又不失温度。书中的一些关键冲突设计得非常巧妙,往往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酝酿着巨大的情感风暴。每次读到高潮部分,我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更难得的是,即便是配角,也塑造得栩栩如生,各有各的精彩和无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猜测接下来的发展,但作者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评分

包装完好送货上门,价格也不是很贵,非常好,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向作者致敬。

评分

经典剧目,所以一定要有一本,没事拿来看看,活动价格实惠一定不能错过。

评分

还没看,包装没问题

评分

是原著印刷清楚很不错

评分

怎么明显吗明显吗看没下课明显吗什么嘛明显吗

评分

没有一定基础,还是不建议购买

评分

喜欢

评分

好书,质量不错,存书架待阅。

评分

给孩子买的读物,看着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