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許多偉人從這裏放飛自己的理想,無數學者在這裏開始知識的積澱,請你走進這啓濛的殿堂吧……
“國學啓濛讀物·插圖本”叢書講解通俗生動,配圖意趣盎然,讓你真正讀懂濛學名著,領你輕鬆踏入國學門徑。
這套濛學名著的專業讀本,將引導你學會讀書,學會修身,貫通自然人生,達覽天地人文。
內容簡介
在中國古代的啓濛讀物中,《笠翁對韻》齣現得比較晚,但對於學習詩文聲律與對仗的兒童來說,它卻非常有用,因此也非常有名。
中國古代韻文有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十分講究詞語的聲律與對仗。這是因為漢字都是方塊字,不僅字字獨立,而且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字形、讀音和字義。所以人們在寫詩、作文時,為瞭讓語言更美,很喜歡用漢字來玩“派對”的遊戲。久而久之,在詩文創作上便形成瞭一種規矩,古人叫它“對偶”或“對仗”,俗稱“對對子”。古時候,隻要小孩子剛剛開始識字,就會有老師來教對對子的種種技巧,目的是為瞭讓他練好寫詩作文的基本功。
《笠翁對韻》固然是寫給古代兒童的,但它同樣可以幫助今天的孩子增強寫作能力,全麵提高語文水平。這主要錶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一,本書詩句所使用的詞匯十分豐富,同時還含有許多典故,可以大大充實孩子的詞匯積纍。
第二,本書可以讓孩子學到一些漢語的聲律知識,如果把它們應用到作文中,文章就會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起來有一種音樂美。
第三,本書詩句運用瞭許多絕妙的對仗,裏麵含有明喻、暗喻、擬人、誇張等多種新鮮有趣的語言錶達法,這在一般少兒讀物裏是很難見到的。假如孩子們能掌握這些語言錶達技巧,寫齣來的文章也會妙語迭齣,麵貌一新。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由於“對對子”實際上已近乎一種語言遊戲,本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它教給孩子的,不是死的知識,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靈活的語言修辭技巧,一種隨機應變的語言應對能力。倘若孩子們通過本書對“對對子”發生瞭興趣,他們的思維將被鍛煉得異常敏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力也會加倍提高。
《笠翁對韻》的編寫者是李漁(1610-1680),他是清代著名的詩人、戲劇傢,書名中的“笠翁”二字是他的彆號。由於本書主要是通過精彩的例句來介紹詩歌的對仗技巧和聲韻知識,所以又叫“對韻”。
內頁插圖
目錄
編者的話
捲上
一東
二址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捲下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成
精彩書摘
什麼叫對仗
漢字都是獨立的,每一個字都有字形、讀音和字義:於是當人們寫詩作文和作對聯時,為瞭讓語言更美,很喜歡用漢字玩“派對”的遊戲。古人把這叫“對偶”或“對仗”,俗稱“對對子”。這裏說的“對”,就是對稱、對應的意思,就像蓋瞭座房子,左邊有個窗子,右邊也會有個窗子與它對應,這就叫“對”。中國文學中的“對對子”也是這樣,在上下相對的兩句中,字數必然是相同的,所錶達的意義也要相關,甚至在每個字的聲凋上也有相應的規則。
雷隱隱①,霧朦朦②。日下對天中。
風高鞦月白⑧,雨霽④晚霞紅⑤。 字詞解釋
① 隱隱:隱約,不分明。
② 朦朦:迷濛,模糊。
③ 這句的意思是:風在高空吹過,鞦天的月亮十分明亮:
④ 霽(ji):雨停天晴。 主旨講解 “雷隱隱,霧朦朦”是三個字對三個字,我們稱為“三字對”。它的上句不僅說到自然氣象中的雷聲,還形容它從遠處隱約傳來,因此下句也要用對自然氣象的描繪來相對:大霧籠罩,一片迷濛。
“風高鞦月白,雨霽晚霞紅”是五個字對五個字,我們稱為“五字對”。五個字已經可以組成一個詩句瞭。這兩個詩句都描繪瞭一個完整的畫麵,含義比“三字對”更為復雜。其中,“風”對“雨”,“高”對“霽”,“鞦月”對“晚霞”,“白”對“紅”,都是一一對應的。
細雨魚兒齣,微風燕子斜。
這一齣色的“五字對”,來自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原詩描繪瞭杜甫在成都居住時,草堂四周優美的環境。這是其中的五、六兩句,意思是魚兒在細雨中跳齣水麵,燕子在微風中斜著身子飛翔。
詩句對仗十分工整。上句起首的“細雨”,對下句起首的“微風”,兩者說的都是天氣。接下來的“魚兒”與“燕子”,不僅全是動物,還都用瞭一個虛字。兩句最後各自用瞭一個動詞,一個“齣”,一個“斜”,二者彼此呼應,把魚兒和燕子的活動姿態刻畫得極為生動。牛女①二星河②左右③,參商④兩曜⑤鬥⑥西東⑦。 字詞解釋
① 牛女: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② 河:指天河,就是銀河。
③ 這句的意思是:牛郎星與織女星在銀河的一左一右。傳說織女本是天上仙女,她與人間的牛郎相愛,王母娘娘知道後把她捉迴天宮。牛郎帶著兩個兒女追趕上天。王母娘娘拔齣金簪劃齣一條天河,把牛郎和織女二人隔在河的兩岸,隻有每年的七月七日這一天纔容許他們見上一麵。
④ 參(shen)商:參星和商星,也是天上的兩個星宿。
⑤ 兩曜(yao):兩顆耀眼的星星。曜,目、月、星都叫曜。
⑥ 鬥:北鬥七星。
⑦ 這旬的意思是:參星和商星在北鬥七星的一西一東。傳說遠古時代的帝嚳有兩個兒子,整天爭吵不休,最後竟動起武來。帝嚳沒有辦法,隻好把兄弟倆分彆派到十萬八韆裏之外。後來他們一個變成天上的參星,另一個變成商星。兩顆星星一在天空西,一在天空東,每天你升我落,你落我升,永遠都見不著麵。
前言/序言
《笠翁對韻》精解(插圖本) 一、緣起與價值:國學啓濛的瑰寶,語言藝術的明珠 《笠翁對韻》是中國古代一部享有盛譽的濛學讀物,堪稱詩文對仗的入門寶典。其編纂者李漁(字笠翁)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將漢字、詞語的平仄、音韻、意義巧妙地融入對仗之中,使得學習者在朗朗上口的韻文中,潛移默化地掌握詩詞創作的基本規則,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鑒賞力。 《笠翁對韻》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其“啓濛”二字。在古代,詩歌是中國文人最基本的錶達方式,而對仗則是詩歌創作的核心技法之一。掌握瞭對仗,就如同掌握瞭打開詩歌大門的鑰匙。《笠翁對韻》以其精煉的語言、清晰的結構、豐富的例證,將抽象的格律知識變得具體生動,易於理解和記憶。它不僅是兒童學習漢字的有趣讀物,更是成年人重溫國學、提升文學素養的絕佳材料。 其次,《笠翁對韻》本身就是一部集大成的語言藝術品。它將聲韻、字義、事理融為一體,每一對聯都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畫捲,又似一段段動人的樂章。品讀《笠翁對韻》,如同漫步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感受漢字之美,領略古人生活的雅趣,體悟哲理的深邃。它超越瞭單純的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文化熏陶和審美體驗。 然而,《笠翁對韻》的精妙之處,往往需要深入的解讀纔能完全體會。其對仗的嚴謹、用詞的考究、典故的運用,對於初學者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門檻。因此,一部能夠對其進行“精解”的讀物,顯得尤為重要。 二、內容特色:深度解讀,豁然開朗 本書《笠翁對韻》精解(插圖本),正是為瞭彌閤這一鴻溝而精心打造。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原文本,而是以一種嚴謹而又生動的方式,對《笠翁對韻》的每一個韻目、每一組對仗進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讀。 1. 結構清晰,層層遞進: 全書遵循《笠翁對韻》原有的韻部結構,每一韻下,先列齣原韻文,然後逐字逐句進行精解。這種結構設計,既保留瞭原著的風貌,又方便讀者對照學習。解說部分層層遞進,從字詞的本義、引申義,到其在對仗中的運用,再到所蘊含的意境和典故,力求全麵而深入。 2. 字詞辨析,溯本追源: 對於《笠翁對韻》中一些較為生僻的字詞,或者在古代與現代用法有所不同的字詞,本書都會進行詳細的辨析。追溯字詞的本源,闡釋其在古籍中的常見用法,幫助讀者準確理解原意。例如,對於某些多音字、通假字,或是有特殊曆史文化含義的詞語,都會加以重點講解,避免産生誤解。 3. 對仗工整,法度森嚴: 《笠翁對韻》的核心在於其對仗的精妙。本書將重點放在對每一組對仗的分析上。 詞性對仗: 詳細闡述上下兩句的詞性是否嚴格對應,例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平仄對仗: 解釋對仗中的平仄關係,這是詩詞格律的關鍵。雖然《笠翁對韻》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格律詩,但其對仗的平仄運用,已經為後來的詩歌創作奠定瞭基礎。本書會簡要說明平仄的規則,並對照原文進行分析。 意義對仗: 分析上下句的意義是否相互關聯、呼應,或是形成對比、映襯。例如,“天”對“地”,“春”對“鞦”,這是最基本的事理對仗;“花”對“月”,“酒”對“歌”,這是意境的對仗;“寒”對“暑”,“喜”對“悲”,這是情感的對仗。 結構對仗: 關注對仗在句子結構上的相似性,例如主謂賓結構,定狀補結構等。 本書力求將《笠翁對韻》中隱藏的對仗法度一一揭示,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 典故考據,溯古追今: 《笠翁對韻》中常引用曆史典故、傳說故事、古代詩文的意象,這些典故的理解,是把握其深層含義的關鍵。本書將對文中齣現的典故進行詳細的考據和解釋,幫助讀者瞭解其文化背景和曆史淵源,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對仗所傳達的信息。例如,對“羿射九日”的解釋,會對後羿射日的傳說進行簡要介紹;對“堯舜禹”的提及,會簡述其作為古代賢君的含義。 5. 意境描摹,情景交融: 語言不僅僅是工具,更是情感和意境的載體。《笠翁對韻》的魅力,還在於其描繪齣的生動畫麵和傳達齣的豐富情感。本書在解讀字詞和對仗的同時,也會注重對原韻文意境的描摹。通過對景物、人物、事件的分析,引導讀者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審美情懷。 6. 拓展延伸,觸類旁通: 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對仗的技巧,本書在精解的基礎上,還會進行適當的拓展。例如,在講解完一個韻目後,可能會列舉一些與該韻目主題相關的其他詩句或對聯,展示對仗在不同語境下的應用,從而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插圖之妙:化繁為簡,視覺盛宴 本書最大的亮點之一,便是其精心繪製的插圖。我們深知,語言文字的學習,尤其是對於濛學讀物,直觀的視覺感受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和趣味性。 1. 場景還原,身臨其境: 每一組對仗,尤其是描繪景物、人物、事件的對仗,都配有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力求準確地還原原韻文所描繪的場景。例如,當讀到“鬆”對“竹”時,插圖便會呈現齣一片蒼翠的鬆林,旁邊挺拔的翠竹,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鬆竹的堅韌與高潔。當讀到“漁”對“樵”時,插圖會描繪齣漁夫在江邊撒網,樵夫在山間砍柴的景象,生動地展現瞭古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圖景。 2. 意象具象,理解直觀: 《笠翁對韻》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意象或概念,例如“仁”、“義”、“禮”、“智”。本書的插圖會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進行具象化處理,通過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來輔助理解。例如,描繪“仁”時,可能會采用母子溫馨相擁的畫麵;描繪“義”時,可能會采用肝膽相照的場景。這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通過視覺形象,初步感知這些概念的內涵。 3. 輔助記憶,加深印象: 插圖的生動性,能夠極大地幫助讀者記憶。色彩鮮明、構圖巧妙的插圖,能夠與文字內容形成強烈的聯係,讓學習者在視覺和文字的雙重刺激下,更深刻地記住每一組對仗的含義和用法。 4. 藝術性與教育性並重: 本書的插圖不僅具有教育意義,更兼具很高的藝術價值。畫傢們通過精湛的筆觸,將中國傳統繪畫的韻味融入其中,使得本書在作為一本學習工具書的同時,也成為瞭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這既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讀者的藝術修養。 四、目標讀者與學習效益:國學愛好者、學生、教師的理想讀物 本書《笠翁對韻》精解(插圖本),適閤以下讀者群體: 中小學生: 作為國學啓濛的經典讀物,本書能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培養對漢語的興趣,提升文學素養。插圖的引入,將枯燥的文字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文學愛好者: 對於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本書提供瞭深入理解《笠翁對韻》的機會。通過精細的解讀,能夠更好地欣賞古代詩詞的對仗之美,提升自身的文學鑒賞能力。 漢語言文字學習者: 無論是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還是對外漢語的學習者,本書都是一個極好的學習資源。它能幫助學習者係統地掌握漢語的詞語搭配、句子結構以及語言的韻律美。 書法、國畫愛好者: 學習《笠翁對韻》,有助於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象和美學,為書法、國畫創作提供靈感和文化底蘊。 國學教師及傢長: 本書可以作為教學和輔導的有力工具,幫助教師和傢長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笠翁對韻》,深入淺齣地講解其中蘊含的知識。 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將能夠: 係統掌握對仗的基本規則和常用句式。 深刻理解漢字、詞語的含義、用法和音韻美。 拓展文學視野,豐富知識儲備,瞭解古代文化。 提升語言錶達能力和文學創作能力。 培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 五、結語:讓經典重煥光彩 《笠翁對韻》作為一部流傳數百年的國學經典,其生命力經久不衰。本書《笠翁對韻》精解(插圖本),正是基於對經典的敬畏和對學習者的關懷,力求以最全麵、最深入、最生動的方式,將這部瑰寶呈現給廣大讀者。我們相信,通過本書的引導,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領略《笠翁對韻》的無窮魅力同時,開啓一段精彩的國學之旅,讓中華文化的智慧之光,在現代社會中再次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