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冰心散文精选》精选了冰心所作的散文。主要内容有、笑、梦、闲情、好梦、往事(一)(节选)、往事(二)(节选)、寄小读者(1923-1926)、再寄小读者(1942-1944)、再寄小读者(1958)、山中杂记、南归、关于女人、朴素的湖、小橘灯、忆意娜、一寸法师、樱花赞、一只木屐、尼罗河上的春天、腊八粥、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
、我和玫瑰花等。
目录
笑
梦
闲情
好梦
往事(一)(节选)
往事(二)(节选)
寄小读者(1923-1926)
再寄小读者(1942-1944)
再寄小读者(1958)
山中杂记
南归
关于女人
像真理一样朴素的湖
小橘灯
忆意娜
一寸法师
樱花赞
一只木屐
尼罗河上的春天
腊八粥
我的故乡
我的童年
童年杂忆
我和玫瑰花
祖父和灯火管制
我入了贝满中斋
我的大学生涯
霞
关于男人
老舍和孩子们
追念振铎
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
序台湾版《浪迹人生——萧乾传》
话说“相思”
我喜爱小动物
我家的对联
病榻呓语
话说君子兰
又想起一首诗
精彩书摘
笑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原载一九二一年一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一号)
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官,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的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海上的月夜,星夜,眺台独立倚枪翘首的时候: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一九二一年十月一日
(原载一九二三年四月《小说月报》第十四卷第四号)
闲情
弟弟从我头上,拔下发针来,很小心的挑开了一本新寄来的月刊。看完了目录,便反卷起来,握在手里。笑说,“莹哥,你真是太沉默了,一年无有消息。”
我凝思地,微微答以一笑。
是的,太沉默了!然而我不能,也不肯忙中偷闲;不自然地,造作地,以应酬为目的地,写些东西。
病的神慈悲我,竟赐予我以最清闲最幽静的七天。
除了一天几次吃药的时间,是苦的以外,我觉得没有一时,不沉浸在轻微的愉快之中。——庭院无声。枕簟生凉。温暖的阳光,穿过苇帘,照在淡黄色的壁上。浓密的树影,在微风中徐徐动摇。窗外不时的有好鸟飞鸣。这时世上一切,都已抛弃隔绝,一室便是宇宙,花影树声,都含妙理。是一年来最难得的光阴呵,可惜只有七天!
黄昏时,弟弟归来,音乐声起,静境便砉然破了。一块暗绿色的绸子,蒙在灯上,屋里一切都是幽凉的,好似悲剧的一幕。镜中照见自己玲珑的白衣,竟悄然的觉得空灵神秘。当屋隅的四弦琴,颤动的,生涩的,徐徐奏起,两个歌喉,由不同的调子,渐渐合一,由悠扬,而宛转,由高亢,而沉缓的时候,怔忡的我,竟感到了无限的怅惘与不宁。
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自的,不知名的小花,衬着淡绿的短瓶。……原是不很香的,而每朵花里,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
终日休息着,睡和醒的时间界限,便分得不清。有时在中夜,觉得精神很圆满。——听得疾雷杂以疏雨,每次电光穿入,将窗台上的金钟花,轻淡清切的映在窗帘上,又急速的隐抹了去。而余影极分明的,印在我的脑膜上。我看见“自然”的淡墨画,这是第一次。
得了许可,黄昏时便出来疏散。轻凉袭人。迟缓的步履之间,自觉很弱,而弱中隐含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愉快。这情景恰如小时在海舟上,——我完全不记得了,是母亲告诉我的,——众人都晕卧,我独不理会,颠顿的自己走上舱面,去看海。凝注之顷,不时的觉得身子一转,已跌坐在甲板上,以为很新鲜,很有趣。每坐一次,便喜笑个不住,笑完再起来,希望再跌倒。忽忽又是十余年了,不想以弱点为愉乐的心情,至今不改。
一个朋友写信来慰问我,说:
“东坡云'因病得闲殊不恶',我亦生平善病者,故知能闲真是大功夫,大学问。……如能于养神之外,偶阅《维摩经》尤妙,以天女能道尽众生之病,断无不能自已其病也!恐扰清神,余不敢及。”
因病得闲,是第一慊心事,但佛经却没有看。
一九二二年六月十二日
(原载1923年6月15因《晨报副镌》)
好梦
——为《晨报》周年纪念作
自从太平洋舟中,银花世界之夜以后,再不曾见有团圆的月。
中秋之夕,停舟在慰冰湖上,自黄昏直至夜深,只见黑云屯积了来,湖面显得黯沉沉的。
又是三十天了,秋雨连绵,十四十五两夜,都从雨声中度过,我已拼将明月忘了!
今夜晚餐后,她竟来看我,竟然谈到慰冰风景,竟然推窗——窗外树林和草地,如同罩上一层严霜一般。“月儿出来了!”我们喜出意外的,匆匆披上外衣,到湖旁去。
曲曲折折的离开了径道,从露湿的秋草上踏过,轻软无声。斜坡上再下去,湖水已近接足下。她的外衣铺着,我的外衣盖着,我们无言的坐了下去,微微的觉得秋凉。
月儿并不十分清明。四围朦胧之中,山更青了,水更白了。湖波淡淡的如同叠锦。对岸远处一两星灯火闪烁着。湖心隐隐的听见笑语。一只小舟,载着两个人儿,自淡雾中,徐徐泛入林影深处。
回头看她,她也正看着我,月光之下,点漆的双睛,乌云般的头发,脸上堆着东方人柔静的笑。如何的可怜呵!我们只能用着西方人的言语,彼此谈着。
……
前言/序言
《静水流深:人生哲思的低语》 在这喧嚣浮躁的时代,我们渴望一方净土,让灵魂得以栖息,让思绪得以沉淀。《静水流深:人生哲思的低语》便是一本献给所有在生活中追寻深度与宁静读者的书。它并非描绘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亦非剖析宏大深邃的哲学体系,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真挚、触及心灵的文字,悄然潜入人生的肌理,触碰那些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情感与思考。 本书的作者,一位在人生旅途中跋涉多年的智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温润的笔触,将生命中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非凡的瞬间,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风景,那些个体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感受,一一捕捉并娓娓道来。没有激昂的口号,没有刻意的说教,只有如同溪水潺潺流淌的平和,和如同静水深流般的洞察。 全书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人生某个侧面展开,却又相互呼应,共同构筑起一个关于“何以为人”的沉思空间。 第一部分:流年拾遗——那些逝去又永恒的时光印记 这一部分,作者回望那些如风般逝去的岁月,并非沉溺于伤春悲秋的感怀,而是从时光的流转中提炼出生活的智慧。他会讲述孩提时代的纯真,那份不染尘埃的赤子之心,是如何在长大成人后渐渐被磨砺,又如何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悄然重现,带来温暖与力量。他会描绘青春年少的迷惘,那些关于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关于爱与失落的初体验,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我们今日的模样。作者并非简单地回忆,而是深入分析这些记忆背后的情感逻辑,探讨时间对人的改变,以及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如何寻找自身定位。 他可能会写到一次偶然的遇见,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一句无心的话语,如何在多年后依然在记忆深处闪烁,成为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注脚。又或者,他对童年时家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眷恋。这些看似零散的片段,被作者以一种诗意的方式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蕴藏着不平凡的意义,每一个逝去的瞬间,都沉淀着永恒的价值。在这里,时间不再是单向的流逝,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存在。 第二部分:日常的诗意——发现平凡中的光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事务裹挟,忽略了身边最美好的事物。《日常的诗意》便是邀请读者放慢脚步,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风景。作者会以细腻的观察力,描绘清晨窗边洒落的第一缕阳光,雨后泥土散发的芬芳,街角小店弥漫的咖啡香气,以及家人闲坐灯下,共享的温馨时刻。他会告诉你,诗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 他会描绘一朵花的绽放,一种云彩的变幻,一次微风的拂过,并从中解读出生命顽强的力量和自然界和谐的韵律。他也会关注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比如一位辛勤工作的清洁工人,一位默默奉献的邻居,他会用充满敬意的笔触,展现这些普通人身上闪耀的光辉,让我们看到,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 这一部分,作者的文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细节的敏感。他会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将原本朴素的场景描绘得如同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又如同一首首悠扬的田园诗。读完这一部分,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的诗意,并非需要轰轰烈烈,而是蕴藏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回眸,每一次细微的体悟之中。 第三部分:心灵的耕耘——个体成长的内在风景 人生的旅程,终究是一场向内探索的跋涉。在这个部分,作者将镜头对准了个体的心灵世界,探讨成长、反思与自我超越。他会谈论孤独,不是那种令人沮丧的孤寂,而是那种在独立思考中获得的清醒与力量;他会谈论困惑,不是停滞不前的迷茫,而是每一次挑战自我、突破边界的契机。 作者将深入剖析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如爱、恨、喜、悲、恐惧、希望等等,并引导读者理性地看待和处理这些情感。他会鼓励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寻求心灵的成长。他会分享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韧性,如何在逆境中汲取力量,重新站起来。 他还可能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际互动中保持真诚与尊重。他会倡导一种不卑不亢、不迎不谄的生活态度,尊重他人,也爱护自己。这一部分的文字,充满了智慧的启迪,也带着疗愈的力量,它会帮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锚点,成为一个更加坚韧、更加平和、更加完整的人。 第四部分:生命的注脚——关于存在与意义的低语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宏大的生命主题时,会发现《生命的注脚》这部分内容,是本书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作者并非试图给生命下一个终极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些深刻的感悟,引发读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他会谈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如何在短暂的存在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他会探讨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我们如何为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他会反思生命的意义,并非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真实的自我,活出对世界的善意与贡献。 作者可能会引用一些古老的智慧,也可能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进行旁征博引,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的语调,不强加观点,只提供一种思考的可能。他会引导读者去体会“无常”背后的“恒常”,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找那些超越时间维度的价值。他会让你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不在于成为多么耀眼的存在,而在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本书的语言风格与特色 《静水流深:人生哲思的低语》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朴实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作者的文字如同温润的玉石,没有丝毫的雕琢痕迹,却散发着天然的光泽。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将抽象的哲理融入生动的叙事和细腻的描绘之中,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 书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作者对生命充满敬畏,对个体充满尊重,对世界充满热爱。他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平和、理性、慈悲的气质,即便在探讨人生难题时,也从未流露出绝望或抱怨,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温柔坚定的力量。 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精巧。每一篇短文虽然独立成章,却又像一环扣一环的珍珠,共同串联起作者对人生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阅读本书,就像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你可以在其中找到共鸣,获得启迪,也可能在某些时刻,发现自己内心深处被唤醒的,久违的情感与思考。 适合阅读本书的人群 这本书适合所有在生活中感到一丝疲惫,渴望获得心灵慰藉的人;适合那些对人生有一定思考,却又找不到清晰答案的探索者;适合所有热爱生活,愿意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之美的人;也适合那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希望找到内心宁静与力量的读者。 阅读《静水流深:人生哲思的低语》,或许不会带你走向某个辉煌的顶峰,但它一定会让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脚步更加稳健,目光更加深远,心灵更加充盈。它是一本可以陪伴你走过人生四季,静静品读,反复回味的随身读物。在每一个需要静下来的时刻,翻开它,你会听到来自生命最深处的低语,感受那份“静水流深”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