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西班牙语语法精讲精练(原版引进)》既可以作为教材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自学材料使用。书中讲解清晰,图片生动、例证丰富,并附有所有练习的答案,以便学生自我修正。
《西班牙语语法精讲精练(原版引进)》具有以下特点:
精炼的讲解:涵盖日常交流必需的语言知识,例证丰富,针对语法重点难点。
相关的练习:复习和巩固语言要点和难点,全面加深对语法知识点的理解。
科学的方法:语言点反复出现,语法结构极具代表性,采用螺旋式和脚手架式的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在于讲解西班牙语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内容包括构词法,即词汇是如何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示复数、阴性、现在时、过去时等。此外,还阐明了如何将必要的词汇组成正确的短语和句子。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材在课堂上使用,也可以作为自学材料使用。书中讲解清晰,图片生动、例证丰富,并附有所有练习的答案,以便学生自我修正。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 你的ABC
西班牙语字母表
2. 猫咪坐在垫子上
西班牙语句子
3. 我来学,你来教
西班牙语动词·现在时
4. 句子的主语
主语人称代词
5. 3,2,1……0!
基数词
6. 啦,啦,啦,啦——
不定冠词和定冠词
7. 是男孩还是女孩?
名词的性
8. 一粒糖还是两粒糖?
单数和复数
9. LANINABONITA(漂亮女孩)
词的顺序
10. 我学西班牙语
现在时的用法
11. SER还是ESTAR,这是个问题
动词SER和ESTAK
12. 时光像本课一样飞快而过
询问和表达时间
13. 你是来,还是去?
表示地点和运动的前置词
14. 让我们发出有趣的声音
一些单词和它们的读音
15. 这个还是那个?
指示限定词和指示代词
16. 轮到你还是轮到我?
物主限定词和物主代词
17. 我正在学习这一课
副动词和现在进行时
18. 永远别说NUNCAMAS(决不)
否定句和否定词
19.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疑问句和感叹句
20. 小姐,太太,女士,夫人
如何称呼别人
21. 重音规则
标明重读音节
22. 删繁就简
补语人称代词
23. 再谈删繁就简
带前置词的人称代词
24. 对不起,请……,谢谢!
礼貌用语
25. 邦德,詹姆士·邦德
介绍和告别
26. 危险地学习西班牙语的一年
副词的类型
27. 站好了!
肯定和否定的命令
28. 从前
过去时态
29. 今天是几号?
表达时间
30. 先到先得
序数词
31. 喵喵,嘎嘎,咔咔
二重元音和三重元音
32. 我邻居的车比我的大
比喻和比较
33. 有人吗?
不定代词和限定词
34. 纳西索斯爱上了他自己
自复代词和强调代词
35. 这尺子有多长?
有用的描述用语
36. QUESERA,SERA?(将来做什么?做什么?)
将来时
37. 直到时间结束
更多时间表述法
38. 皇宫在哪里?
问路和指路
39. 你得学会这一课
一些有用的动词
40. 如果我是个有钱人
条件句
41. NOCOMASLASCOMAS(不要吞掉逗号)
标点符号
42. 和,或者,但是
连接词
43. 我能做,我要做
两个动词的连接
44. 你看到了我看到过的东西吗?
复合动词形式
45. 老鼠没有被猫吃掉
被动句和无人称句
46. 支持斗牛还是反对斗牛?
表达争议和意见
47. 我爱的女人
形容词或关系复句
48. 案件发生时你在哪儿?
地点从句和时间从句
49. 为何?因为
原因从句
50. QUERIDOALUMNO(亲爱的同学)
打电话和写信
附录
1. 不规则动词(Verbos irregulares)
2. 练习答案(Soluciones de ejercicios)
前言/序言
欢迎学习西班牙语!你将在享受自我的同时学会用西班牙语有效地交流。至少,这是我们的目的。有兴趣吗?那就请继续往下读。
目标、学生特点和语言水平
本书的目的在于讲解西班牙语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法规则。这些语法规则对于全球大部分西班牙语人群都是通用的;除一两处特别注明的情况以外,不出现区域性方言。而且,除非特别标明,本书所涉及的均为标准西班牙语,即一般情况下的口头和书面常用语,既不特别正式,也不过于口语化。但是,当一些词汇和词组的用法具有特别的含义,或是对某种特定的情况更加合适时,我们会加以说明。
本书的内容包括构词法,即词汇是如何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示复数、阴性、现在时、过去时等。此外,还阐明了如何将必要的词汇组成正确的短语和句子。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语是一种非常规范的语言,这就意味着很多语言现象都可以借助优美而简洁有效的法则来掌握。
本书旨在提供学生尽快使用西班牙语基本正确地进行交流所需要的全部语言知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注重词汇在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均衡运用,并从其最广泛的用法开始进行介绍的原因。
例如,尽管本书侧重于语法,但也包含了发音和拼写的学习单元。这些单元与其他内容十分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对口头和笔头表达都至关重要。本书还含有词汇单元,以及在特定语境下需要特别注意的语言的单元。
深入探索世界语言的奥秘:《全球语言学前沿》 一、 本书核心定位与目标读者群 《全球语言学前沿》并非侧重于某一特定语种的细致语法解析或应试技巧训练,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密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框架。本书旨在带领读者穿越语言现象的表层迷雾,直抵其深层结构、演化逻辑与社会文化承载力的核心地带。 我们相信,语言研究不应局限于词汇和语法的堆砌,而是一门横跨认知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因此,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设定为: 1. 高等院校语言学、对外汉语、英语教育及相关人文学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 为他们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衔接课堂教学与前沿研究的鸿沟。 2. 致力于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业人士: 如外交官、国际商务人员、翻译与口译专家,帮助他们理解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动因。 3. 对人类心智与交流机制抱有浓厚兴趣的独立研究者与爱好者: 寻求一套系统化、非工具性的语言学知识体系。 本书的宗旨是提供一套去工具化、重理论、拓视野的语言学概览,而非替代任何具体的语言学习教材。 二、 结构解析:三大支柱,多维展开 全书内容被精心划分为三个相互支撑的宏大模块,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模块一:语言的本质与结构(The Essence and Structure of Language) 本模块聚焦于语言学的经典核心领域,但引入了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力求对传统理论进行“现代化重构”。 第一章:语言学导论与研究范式变迁 从描述到生成: 考察结构主义(如索绪尔、布拉格学派)向生成主义(乔姆斯基的早期与后期理论)的演进脉络。重点辨析“能力”(Competence)与“运用”(Performance)的辩证关系,并介绍后生成语法的关键发展(如极简方案的初步探讨)。 认知基础: 讨论语言作为人类特有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最新修正,以及语言与思维(Whorf-Sapir假说的新诠释)之间复杂互动。 跨学科视角: 简要介绍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的兴起如何挑战和丰富了传统符号主义的局限。 第二章:语音学与音系学:声音的物理、知觉与系统 发音生理学详解: 详细解析国际音标(IPA)的精确操作,不仅限于传统的气流机制描述,更结合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如超声波、MRI)对发音器官动态的追踪研究。 超切段特征的系统分析: 深入探讨韵律学(Prosody)在意义构建中的核心作用,包括重音、语调(Intonation)和节奏(Rhythm)如何在不同语族中形成差异化的音系规则。 音系学理论的演进: 从自然参数到最优性理论(Optimality Theory, OT)的深刻转向,分析OT如何通过“约束的层次结构”解释看似矛盾的音位变体现象。 第三章:词法学:构词的逻辑与词汇的动态 形态学基础理论: 区分屈折变化(Inflection)与派生变化(Derivation),引入词根、词缀、黏着语素的跨语种分析模型。 构词法的认知效率: 探讨词汇形成过程中的“经济性原则”,分析复合词(Compounding)和词形变化系统(Inflectional Morphology)在信息密度上的差异。 词典学的理论构建: 超越词条的简单罗列,探讨词汇条目(Lexical Entries)的深层结构应包含哪些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 模块二:句法与语义的深度解析(Syntax and Semantics: Deep Structures) 本模块是本书理论探讨的深度核心,旨在展示句子如何被构建、意义如何被编码和解析。 第四章:句法结构与原则理论 依存关系与短语结构: 详细介绍短语结构规则(PS Rules)和句法树的绘制规范,并引入依存语法(Dependency Grammar)的优势。 句法变换与运动理论: 重点梳理乔姆斯基体系中“Move-α”操作的历史作用,并过渡至更精简的“Move-and-Merge”框架。深入分析疑问句的“Wh-Movement”和被动语态的结构生成过程。 跨语言句法对比: 分析不同语序(SVO, SOV, VSO等)背后的深层句法约束,如“长距离依存”(Long-Distance Dependencies)在不同语系中的表现差异。 第五章:语义学:意义的量化与界定 真值条件语义学(TT): 从蒙太古(Montague Grammar)的逻辑基础出发,探讨如何用形式化工具精确描述句子意义。重点解析量词(Quantifiers)、嵌套从句和逻辑连接词的语义处理。 词汇语义学: 探讨意义的组成部分,如语义角色(Thematic Roles, 如施事者、受事者)的确定,以及意义网络(如WordNet的理论基础)的构建原理。 言语行为理论与预设(Presupposition): 引入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承诺”、“请求”等行为的达成条件,以及预设如何影响句子的可接受性。 模块三: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动态视野(Pragma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in Motion) 最后模块将语言从抽象的符号系统解放出来,置于真实的人类互动和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 第六章:语用学:语境中的意义生产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深入剖析格莱斯(Grice)的会话含义(Implicature)理论,详细区分最大约当性(Maxim of Quantity, Quality, Relation, Manner)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与故意违背。 篇章结构与指代消解: 探讨超越单句的篇章组织逻辑,分析代词、指示词等指称性表达式如何在上下文中被成功消解。 语用标记与信息流: 分析“不过”、“难道说”、“毕竟”等语用标记在调节对话预期和信息新旧程度方面的微妙功能。 第七章:社会语言学:语言与社会身份的交织 变异研究(Variation): 探讨语言变体(如方言、口音、社会方言)的系统性,介绍拉波夫(Labov)的量化研究方法论,以及“标志”(Marker)、“动因”(Motivator)等核心概念。 语言接触与变化: 分析双语现象、语言混合(Code-Switching)、语言接触导致的借用和语法的趋同与分化现象。 语言态度与认同: 讨论社会群体对特定语言形式的偏好如何塑造社会阶层、权力结构,以及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在国家构建中的作用。 三、 学术贡献与特色 《全球语言学前沿》的独特价值在于其理论的综合性与前瞻性: 1. 整合性视野: 本书并非孤立介绍某一流派,而是力求在描述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功能主义和形式语义学之间搭建对话桥梁,展现不同理论范式如何互补地解释语言的复杂性。 2. 案例的广博性: 在讲解抽象规则时,本书特意选取了来自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岛语系乃至孤立语种中的典型例证,以避免将某一特定语种的结构视为普遍真理。 3. 方法论的严谨性: 对于每一核心理论的阐述,均详细追溯其研究历史、核心论证和主要反驳,培养读者批判性评估学术观点的能力。 本书将是一部扎实、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学导论,引导读者真正理解语言作为人类最精妙的认知工具的内在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