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

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光炎 著
图书标签:
  • 水文
  • 水资源
  • 计算
  • 工程
  • 实用
  • 教材
  • 水利
  • 河流
  • 流域
  • 模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1219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0426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水利科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页数:29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是《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2003年)一书的续编,为作者近十多年来水文水资源方面的论文,主要内容为水文统计理论与实践、水资源分析与评价以及水文水资源分析应用的经验与体会,其中的城市水文学基本知识系浅近的读物,中英文对照。
  读者对象为大专以上水平的水文水资源专业人员,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综述类
1 务实创新与发展水文科学
1.1 水文科学发展简史摘述
1.2 水文发展与理论联系实际
1.3 自主创新,提高我国水文科学的水平
1.4 保证水文工作达到良好效果的“三好”条件
1.5 亟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1.6 结语
2 从治淮实践中成长和发展
2.1 在实践中成长和发展
2.2 实事求是的风范引领我们成长和进步
2.3 结束语
3 严肃认真对待标准编制的每一细节——有感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洪水计算规范》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 水文统计类
4 洪水频率分布模型和参数估计的研究进展
4.1 洪水频率分布模型
4.2 参数估计方法
4.3 结语
5 两种新的水文频率分布模型:Pareto分布和LogistiC分布
5.1 Pareto分布
5.2 Logistic分布
5.3 结语
6 矩、概率权重矩与线性矩的关系分析
6.1 概率权重矩
6.2 线性矩(L-矩)
6.3 各阶概率权重矩的计算
6.4 Cv、Cs与的t2、t3关系
6.5 一点说明
6.6 结语
7 频率分析中特大洪水处理的新思考
7.1 含特大洪水系列的经验频率公式
7.2 含特大值系列的统计参数
7.3 含特大值系列的频率计算适线问题
7.4 结束语
8 水文频率分布模型选择方法述评
8.1 对皮尔逊曲线族的判别法
8.2 对各类模型的常规矩法判别
8.3 对各类模型的线性矩法判别
8.4 结语
9 线性矩法的特点评析和应用问题
9.1 概率权重矩的无偏估计与线性矩的直接计算
9.2 系列的相关性
9.3 计算C和C的有关近似式
9.4 适线问题
9.5 结语
10 水文频率计算参数的优化估计与简捷运算
10.1 优化估计法概述
10.2 r分布摘列
10.3 用最小二乘准则求算
10.4 用最小一乘准则求算
10.5 结语
11 极大似然法估计r分布参数的注记
11.1 概述
11.2 求解参数的方法
11.3 结语
12 水文频率计算参数估计技术述评
12.1 各种估计方法
12.2 问题讨论
12.3 结语
13 期望概率与设计标准
13.1 期望概率的概念
13.2 均匀分布与经验频率的期望公式
13.3 期望概率计算方法之
13.4 期望概率计算方法之二
13.5 对现行适线法的几点看法
13.6 结语
14 防洪标准与风险机遇
14.1 频率与重现期的概念
14.2 防洪标准与风险率
14.3 分期实施工程的风险率
14.4 洪水超标与工程失事
14.5 频率计算与无形风险
14.6 结语
15 水文频率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15.1 统计参数估计方法概述
15.2 实例研究
15.3 结语
16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估计问题
16.1 参数估计概述
16.2 参数b、n和S的估计
16.3 参数A和C估计
16.4 结果汇总
16.5 讨论
16.6 结语
17 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多解问题
17.1 概述
17.2 参数估计
17.3 误差分析
17.4 讨论
17.5 结语
18 研制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实践与体会
18.1 基础资料的收集
18.2 暴雨频率计算
18.3 暴雨强度公式的研制
18.4 年最大值法与超定量法的比较
18.5 几点思考与体会
19 水文模型参数估计的异参同效问题
19.1 两参数线性回归模型
19.2 三参数频率分布模型
19.3 四参数的暴雨强度计算模型
19.4 结语
20 水文频率分布模型的异同性与参数估计问题
20.1 频率分布模型的异同性
20.2 频率分布共通性条件的设想
20.3 统计参数估计问题
20.4 结语

第三部分 水文水资源类
2l 水文预报误差和评定方法的若干问题
21.1 水文预报误差的来源
212方案评定的确定性系数法
21.3 关于许可误差问题
21.4 结语
22 入水和谐与水资源保护
23 淮北地区几类重要地下水资源的概况与认识
23.1 深层地下水问题
23.2 城市地下水问题
23.3 岩溶区地下水问题
23.4 采煤区地下水问题
24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的分析与应用
24.1 地下水可开采量
24.2 地下水可开采系数
24.3 结语
25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属性与分析评价
25.1 深层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属性
25.2 深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举例
25.3 结语
26 城市防洪标准相应洪水特征值浅议
26.1 城市的防洪标准和特征值的计算
……
第四部分 述评及其他
附录

精彩书摘

  1)水文学的起源与重要记载选列
  (1)公元前时期。根据已有记载,约在公元前3 000年前,古埃及在尼罗河开始观测水位。公元前1 400年前后,中国殷墟甲骨文中已有雨、泉和洪水的记叙。公元前251年,中国的李冰在都江堰用石人小尺观测水位。公元前88年前后,中国的王充提出水文循环和潮汐成因的科学解释。
  (2)公元1世纪至19世纪。公元1世纪,古希腊的希罗提出河流的流量取决于流速和过水断面。223年,中国在黄河支流伊洛河龙门崖壁石刻洪水。1424年,中国采用测雨器观测雨量。1663年,英国的雷恩发明白记雨量计。1736年,中国绘制以寸计的降水量等值线图。1775年,法国的谢才发表明渠均匀流公式.1790年,德国的沃尔特曼发明流速仪。1841年,北京开始用现代方法观测和记录降雨量。1851年,爱尔兰的莫万尼提出推理公式,计算小流域的最大洪峰流量。工865年,中国长江汉口设立了水位站,为我国现代水位观测的开始。其他,如1856年法国的达西定律、1871年法国的圣维南方程组、1889年爱尔兰的曼宁公式,都为水文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3)20世纪。1914年,美国的海森首先用正态概率格纸选配流量频率曲线,把概率理论引入水文计算。1924年,美国的福斯特提出用皮尔逊Ⅲ型分布的频率计算方法。1931年,前苏联的韦利卡诺夫提出等流时线概念。1932年,美国的谢尔曼提出单位线。1933年,美国的霍顿提出下渗理论曲线。1934年,前苏联建立了瓦尔达依径流实验站。1935、1936、1945年,美国的麦卡锡、霍伊特、克拉克分别提出了马斯京根法、随机水文过程移动平均模型、瞬时单位线。1957年,中国出版了《洪水调查》。1965年,国际水文计划开始活动。1975年,国际水文计划开始执行。到了20世纪下半时期,先进的水文仪器、众多的水文模型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水文科学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条件。

前言/序言

  本书是《水文水资源分析研究》的续编,大都为近十多年来在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还有少数记叙类的文章,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为综述类的文章。第一篇叙述了务实创新与发展水文科学的关系,扼要回顾了水文科学的发展历史,简述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创新对水文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第二篇是为纪念治淮60周年(1950-2010)而作,记述了在治淮实践中,在实事求是和勤奋务实作风的引领下,在专业上成长的过程;第三篇是对1993年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93)中洪水频率计算部分提出了一些看法,当时2006年编制的替代该规范的新规范(SL 44-2006)尚未发布。今天看来,此文中的多数意见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二部分为水文统计类的文章,是本书篇幅最多的部分,主要内容为水文频率分布模型、参数估计技术和合理性分析等。近一段时期以来,新引入的模型和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在水文文献中频频出现,为此本部分有多篇文章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与剖析,并特别强调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另对暴雨强度公式中参数的求解技术和异参同效问题作了介绍,并以实例做出说明。其他是对洪水频率分析中特大值处理方法做了评述和提出了改进意见,还就期望概率和防洪标准等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想法。
  第三部分为水文水资源类的文章,其中包含对地表径流的分析计算和对深层地下水资源的进一步认识,并以淮河流域安徽省有些区域的情况为例,做了分析,说明了当地水资源的有限性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另外还列述了水文预报误差评定方法和城市防洪标准相应的洪水值问题。
《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水文水资源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易于掌握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背景下,准确的水文水资源计算是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关键。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聚焦于计算的“务实”二字,力求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的工具和流程。 本书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水文基本概念与数据处理 水文循环基础: 详细阐述降水、蒸发、蒸腾、下渗、径流等水文要素的产生机制与相互关系。 水文数据获取与质量控制: 介绍各种水文数据的来源,包括地面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等,并重点讲解数据清洗、插补、一致性检验等关键质量控制技术,确保计算的可靠性。 时空数据分析: 讲解如何处理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与空间分布数据,为后续的水文模型应用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降水计算与分析 降水空间插值方法: 详细介绍克里金法、反距离加权法、样条插值法等多种空间插值技术,并分析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指导读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降雨径流转换模型: 深入讲解单位线法、流域蓄满产流模型、水量平衡法等经典和现代的产流模型,并提供详细的参数率定和验证步骤。 暴雨分析与计算: 阐述暴雨强度公式、暴雨重现期计算、设计暴雨推求等内容,为防洪减灾和水利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蒸发蒸腾计算与应用 蒸发蒸腾概念辨析: 区分蒸发(Evaporation)和蒸腾(Transpiration),以及总蒸发蒸腾(Evapotranspiration)的概念。 蒸发蒸腾的计算方法: 详细介绍经典方法如彭曼-蒙特斯(Penman-Monteith)方程、布兰宁(Blaney-Criddle)法、潘瑟斯(Pan-Evaporation)法等,并探讨其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地表类型下的适用性。 遥感数据在蒸发蒸腾估算中的应用: 介绍如何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如Landsat, MODIS等)结合地表能量平衡模型或数据驱动模型来估算大范围的蒸发蒸腾量,并展示具体的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地下水文计算与模拟 地下水基本理论: 讲解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规律,包括渗透性、给水度、含水层参数等。 地下水位计算与预测: 介绍解析法、数值模拟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用于地下水位模拟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参数反演和模型验证。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讲解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方法,包括潜水和承压水的计算。 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介绍与应用: 简要介绍MODFLOW、FEFLOW等常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流程和典型案例。 第五部分:地表径流计算与模拟 水文模型分类与选择: 介绍集总式模型、分布式模型、概念性模型、物理分布模型等不同类型的水文模型,并提供模型选择的指导原则。 流域径流模拟: 详细讲解多种常用的流域径流模型,如SWAT、VIC、HEC-HMS等,并重点演示模型参数的率定、敏感性分析和情景模拟。 产汇流计算: 深入分析坡面产流、河道汇流的形成过程,并讲解如马斯京根法、线性水库法等汇流计算方法。 第六部分:水资源量计算与评价 地表水资源量计算: 介绍基于径流序列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以及考虑枯水、丰水年变化和极端事件的计算。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结合地下水数值模拟和解析法,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并进行地下水承载能力分析。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探讨如何综合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结合社会经济用水需求,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介绍常用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以及如何通过水量调度优化来缓解供需矛盾。 第七部分:水文计算的软件工具与案例分析 常用专业软件介绍: 介绍ArcGIS/QGIS在水文分析中的应用,以及Excel、MATLAB、Python等在数据处理和模型开发中的辅助作用。 实际案例解析: 精选多个不同流域、不同应用场景的实际案例,详细展示水文水资源计算的全过程,包括数据准备、模型建立、参数率定、结果分析和决策支持。这些案例将涵盖水土保持、灌溉规划、水库调度、洪水预报等多个方面。 本书的特点: 高度的实用性: 聚焦于“计算”这一核心环节,提供直接可操作的技术和方法,避免空泛的理论阐述。 案例驱动: 大量真实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介绍计算方法的同时,融入必要的理论背景,帮助读者理解计算的内在机理。 技术前沿性: 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如遥感、GIS、以及常用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 循序渐进: 内容组织由浅入深,从基础概念到复杂模型,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本书期望通过系统、详实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成为水文水资源领域从业人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助力他们在复杂的水文水资源计算工作中得心应手,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还在求学阶段的水文专业学生来说,《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在学校里,我们学到很多理论知识,但总是感觉离实际工作有一段距离,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正好弥补了这一块的空白。它不仅仅讲解了水文计算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实际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章节,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各种数值方法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这对于我理解和应用地下水模拟软件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对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小流域进行了水文模型构建和模拟,并且根据书中的方法进行了精度评估。结果比我之前自己摸索要准确得多,而且整个过程也更加流畅。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让我对未来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我在阅读《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独运。它并非一本单纯的工具书,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手册,而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的章节,作者通过对一个典型流域的模拟过程进行详细讲解,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际的计算场景之中。从流域边界的划分,到地表覆被和土壤类型的参数化,再到降雨径流转换模型的选择和率定,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清晰明了,并且附带了大量的图例和表格。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小流域进行水文模型构建,并且运用书中介绍的优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结果表明,模型的模拟精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反映流域的实际水文现象。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模型构建和参数优化的技巧,大大缩短了我在实际应用中的学习曲线。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深蓝色的背景,上面是银白色的书名,简洁有力,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偏向学术但又追求实用的风格。我当初被它吸引,就是觉得“务实”这两个字戳中了我的痛点。我做水文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之间总感觉隔着一层纱,想找一本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的书,而这本书的命名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翻开书页,一股扑面而来的专业气息让我感到安心。我特别喜欢里面对各种计算方法和模型的介绍,不像有些书那样干巴巴地罗列公式,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从问题的提出、数据的收集、方法的选择,到最终的计算结果分析,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尤其是关于洪水演进、水量平衡、水库调度等章节,作者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让我能够一步步跟着他的思路走,理解背后的原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计算技巧和经验总结,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很难学到的,但对于实际工作来说却至关重要。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处理几个我手头上的实际项目,发现效果出奇地好,计算精度有了显著提升,而且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和精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如何在这个复杂的水文计算领域中游刃有余。我真心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集合,更是实践的指南,对于任何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务实”二字的深刻诠释。很多水文教材可能侧重于理论的推导和公式的证明,而这本书则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工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文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在实际的水文计算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不确定性和模型不确定性,如何有效地评估和处理这些不确定性,是保证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关键。《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的指导。作者从不确定性的来源入手,详细介绍了各种量化不确定性的方法,例如蒙特卡洛模拟、贝叶斯推断等,并且结合了具体的案例,演示了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水文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预报误差的评估。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水文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范围,并且能够在我提交的计算报告中,更客观地呈现计算的不确定性,从而避免因为对计算结果过于自信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作为一名在水利设计院工作的工程师,我经常需要查阅各种专业书籍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但很多书籍往往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或者信息碎片化,不够系统。然而,《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并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理论公式和模型,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我最看重的是它在讲解每一个计算方法时,都会追溯其理论基础,并且详细说明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和方法至关重要。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数据示例,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书的可读性和直观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水文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在很多其他书中都可能被一带而过,但对于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演示了如何根据实测数据调整模型参数,如何评估模型的拟合效果,以及如何解读模型误差。这些内容对于我提升水文模型应用水平,做出更科学的决策,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经验的分享,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水文计算,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

评分

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我从事水文监测和数据管理工作多年,经常会遇到如何处理大量的水文观测数据,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的问题。《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恰恰在这些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书中关于“水文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章节,详细介绍了各种数据预处理的方法,例如异常值检测、缺失值插补、数据平滑等,并且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处理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还讲解了如何利用这些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水文特征值的提取,例如多年平均流量、洪水频率、枯水指数等,并且如何对这些特征值进行不确定性评估。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我们监测站多年的流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且提取了重要的水文特征值。通过书中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和图表,我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到水文情势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用“点石成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是一名从事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工程师,经常会遇到如何准确评估一个流域的多年平均产水量、枯水年保证率、以及不同情境下的水文情势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复杂的计算和分析。《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恰恰在这些方面提供了非常详尽和实用的指导。我记得在书中关于水文统计分析的章节,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数据检验、频率分析,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概率分布模型,并且还结合了实际的降雨径流数据进行演示。这让我对如何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历史水文数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关于水量平衡计算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基本的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在不同尺度下,如何考虑蒸发、渗透、地下水补给等各种因素对水量平衡的影响,并且提供了多种计算方法和模型供参考。我尝试着应用书中的方法对我们负责的一个区域进行了水量平衡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这让我对流域的水资源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在水库调度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经常需要根据流域内的来水情况,对水库的运行进行优化。这其中的核心就是准确预测未来的来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调度决策。《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在我看来,可以说是非常贴合我们实际工作需求的。它在关于预报技术的部分,详细讲解了各种预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基于物理过程的水文模型”的介绍印象深刻。作者没有回避模型中复杂的物理方程,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直观的解释,将这些方程背后的意义阐释得非常清楚。这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当降雨发生时,径流会以某种方式产生和演进。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以及如何根据预报模型输出的未来来水量,进行水库的调度计算。我曾经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对我们水库的近期来水进行了预报,并且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预报精度大大提高,这使得我们的调度决策更加科学和精准,有效地提高了水库的运行效益,也保障了下游的供水安全。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水文水资源计算,理论基础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否将这些理论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而《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讲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非常欣赏书中在介绍各种计算方法时,总是会着重强调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注意事项。例如,在讲解水文模型参数率定的时候,作者会详细解释为什么某个参数会影响径流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以及在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合理的参数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水文计算并非简单的数值运算,而是一个结合了科学原理、数据分析和实际经验的复杂过程。我曾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一个未测流域进行产流计算,在缺乏详细的土壤和植被数据的情况下,我能够根据书中的指导,利用经验的方法来估算相关的参数,并最终得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计算结果。这种能够“变通”和“创新”的能力,正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及时雨。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评估,以及水资源供需的分析。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对区域水量平衡的精细化计算。《水文水资源计算务实》这本书,在这些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区域水量平衡模型”的讲解印象深刻。作者从水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引入了更复杂的模型,例如考虑了地下水、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模型,以及考虑了人为取水和用水的模型。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如何获取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并阐述了如何将这些数据融入到水量平衡模型中。我尝试着应用书中介绍的方法,对我们区域的水量平衡进行了初步的计算,并且对主要的补给和消耗项进行了量化。这个过程让我对区域水资源的整体状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我们制定更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