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历史的真情
原 价:59.80元
作者:邸延生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01
ISBN:9787501175055
字数:550000
页码:453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1、隆重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2、毛泽东:独立自由解放的引领者,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性启动者
3、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为民务实清廉的真正典范,贯彻群众路线的卓越代表
4、回溯中国梦的艰辛探索,2013年重大社科出版工程
5、离毛泽东*近的人倾情回忆,跟回忆人*亲的人欣然执笔,友情亲情爱国情爱党心跃然纸上
6、披露的党史国史高层珍闻,展现毛泽东重大决策的心路历程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以毛泽东1949年12月-1950年2月、1957年11月两次访问莫斯科及其与斯大林、赫鲁晓夫的多次会见和交往为主线,其中还包括毛泽东领导抗美援朝战争,规划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三反”“五反”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进程。
毛泽东作为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其理想、抱负、胆略、情操、胸怀、神采和风范在本书中得到完美体现。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次与读者见面。
本书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党史研究和中国革命史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本书更将是缅怀伟人、重温精彩历史故事的一次心灵之旅。
目录
前言
篇 开国领袖不远万里首访莫斯科
关山飞渡日夜兼程为了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日理万机
2.毛岸英婚礼简朴中共中央议访苏
3.新中国大事初定毛泽东准备出访
4.毛泽东率团离京手榴弹置轨天津
5.毛岸英忠心耿耿毛泽东父子情长
6.离国境前传捷报父子话别满洲里
7.贝加尔湖引长思西伯利亚抒豪情
第二篇 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震动世界
毛泽东审时度势把握原则高屋建瓴
8.毛泽东到莫斯科贵宾别墅待嘉宾
9.斯大林迎毛泽东宾主次会谈
10.克里姆林宫祝寿 毛泽东观看演出
11.二次会谈起波澜 毛泽东审时度势
12.毛泽东大发雷霆 斯大林转变态度
13.毛泽东答记者问 波罗的海吟长诗
14.写述评驳艾奇逊 周恩来赴莫斯科
15.朱仲丽见毛泽东 毛泽东餐桌罢宴
第三篇 周恩来紧密配合毛泽东积极外交
中苏两国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6.几经会谈多成效 周恩来首当其冲
17.中苏间多次谈判毛泽东吟《蜀道难》
18.中苏结盟惊世界 东西方喜忧不一
19.接连举行招待会 斯大林破例出宫
20.贵宾别墅传佳话 连夜致电刘少奇
21.代表团别莫斯科 毛泽东启程回国
22.回望苏联千里雪 归国途中致谢电
第四篇 世事沧桑风云变幻斯大林因病逝世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华民族作牺牲
23.回国怒斥违纪者 开会讲话阐条约
24.全党抓经济工作 发号召打败美帝
25.朝鲜战场形势紧 中共中央议出兵
26.毛泽东遣子赴朝 斯大林赞毛泽东
27.毛岸英壮烈牺牲 新六所领袖垂泪
28.电令痛歼侵略者 毛泽东斥贪污犯
29.中朝大败美国兵 苏共中央发贺电
30.中苏关系大发展 毛泽东视察黄河
31.斯大林与世长辞 周恩来赴苏吊唁
第五篇 赫鲁晓夫上台后全盘否定斯大林
毛泽东率党政代表团二访莫斯科
32.赫鲁晓夫初上台 北京欢迎苏联客
33.苏联积极援中国 解放军将帅授勋
34.苏共否定斯大林 中共召开紧急会
35.正确评价斯大林 发表《论十大关系》
36.东欧局势不稳定 中国积极想对策
37.中苏关系笼阴影 毛泽东拍案抗衡
38.周恩来出访东欧 伏罗希洛夫访华
39.莫洛托夫遭清洗 毛泽东二次访苏
40.莫斯科国际会议 毛泽东独领风骚
41.毛泽东见留学生 发表莫斯科宣言
42.莫斯科会议结束 毛泽东率团回国
作者介绍
邸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4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深泽县。1969年加入空军高炮部队,1970年执行援外任务,10次参加对空作战,7次受部队通令嘉奖。1973年调武汉空军从事文艺创作,剧作《鹰击长空》获大军区一等奖。1983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任宣传干事、记者、编辑、总编。
多年来共出版专著近20部,发表诗词和文章700余篇(首)。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风雨人生》、诗词集《岁月回眸》、小说集《父与子》、纪实文学《橄榄枝与黄玫瑰》及《西双版纳散记》等。
近年来先后撰写了“邸延生伟人系列丛书”之《毛泽东和他的卫士长》、《“文 革”前夜的毛泽东》、《毛泽东与中国经济》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内容被多家报纸、电台连载或连播。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是历史事件的陈列,更像是穿越了时空的沉浸式体验。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温度,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纠结的情感,以及在历史洪流中挣扎的普通人,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读到那些为了理想信念而牺牲的先辈,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荡与不屈;读到那些在乱世中相扶相依的平凡夫妻,我能体会到那份朴实无华却坚不可摧的爱意。它不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将历史的脉络与人性的光辉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让我看到了历史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温情与力量。每一次翻开,都像是在与过去的灵魂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选择与困境。这种深度的共情,让我对历史的认知不再是碎片化的事实,而是由无数鲜活个体构成的、充满生命力的宏大叙事。它让我重新审视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细微之处,理解了宏大历史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无数个微小而真实的个体命运的交织。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真的是别具一格。在阅读体验上,作者似乎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他会在书中设置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留有想象空间的叙述,鼓励读者去主动思考,去填补那些空白,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图景。这种“留白”的设计,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更像是一个参与者,一个共同的探索者。我喜欢他对于一些历史谜团的探讨,他并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呈现出不同的可能性,引导我去权衡、去判断。这种开放性的叙述,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也更加生动。它让我明白,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的,需要我们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心态去审视。这本书,是一次关于历史的奇妙旅程,它带我穿越了时空,也开启了我对历史更深层次的探索。
评分读这本书,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作者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将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历史事件,描绘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张力的描写,将人物的情感、环境的氛围,以及事件的转折,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亲眼目睹那些波澜壮阔的场景,亲耳听到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个体,他们的选择与挣扎,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触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这本书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从宏观的事件发展,深入到了微观的人物内心。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温度,也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我对历史的记忆更加深刻,也对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真是一本令人拍案叫绝的书!从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作者付出的巨大心血和严谨的态度。他对历史事件的考证一丝不苟,每一个细节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可读性。他敢于挑战一些被广泛接受的观点,用扎实的证据和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我特别喜欢他对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的挖掘,那些在主流历史叙事中鲜有提及的人物和事件,在他的笔下却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展现了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鼓励读者独立思考,不被表象所迷惑,勇于探索历史真相的本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洞见所折服,也时常因为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而兴奋不已。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答案,而是一个不断被重新解读和发现的过程。这种探索的乐趣,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流,在浮躁的时代里,给予了我一份难得的沉静与思考。作者并没有选择去迎合大众口味,去讲述那些惊心动魄、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被历史长河悄然淹没的普通人,以及那些在时代巨变中悄然发生的、却影响深远的细微变化。他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态度,在字缝里寻找历史的痕迹,在尘埃中发掘人性的真实。读着读着,我仿佛成为了一个时间的见证者,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时代的洪流中,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命运。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历史的伟大,不仅仅在于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更在于无数普通人的坚韧与传承。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的历史观,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理解了何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