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曾国藩家书 | 作者 | (清)曾国藩,赵焕祯 注 |
| 定价 | 25.80元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原湖北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322175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 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 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 作者简介 | |
|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情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
| 目录 | |
| 一 修身篇 二 治学篇 三 齐家篇 四 理财篇 五 交友篇 六 为政篇 七 用人篇 |
| 编辑推荐 | |
| ★《曾国藩家书》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用心了。封面采用了那种沉稳的深色调,配合着烫金的书名,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非同一般的分量。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是那种廉价的亮白纸,而是略带米黄色的,触感温润,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更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疏朗有致,那些复杂的家书中涉及到的典故和人名,都有细致的注释和标注,即便是我这种对清代历史了解不算太深入的读者,也能大致跟上曾国藩的思路。翻阅时,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质感,简直是一种享受,仿佛能透过指尖触摸到那个遥远时代的风骨和气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觉得整个书房的格调都提升了一个档次,是那种值得珍藏的实体书体验。
评分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对比不同版本,最终选择了这一个,主要还是看中了赵焕祯先生的注释。坦白说,没有详尽的注解,这套家书的阅读门槛会高出许多。曾国藩的书信里,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典、宋明理学以及当时的官场黑话和典故,很多地方如果没有一个靠谱的“向导”,很容易望文生义,甚至理解偏差。赵先生的注释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生硬地堆砌资料,而是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背景和深层含义,让你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同时,也能领会到曾国藩写作时的情境和用意。这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清晰明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顺畅度和深度,感觉就像是身边有一位渊博的老师在为你娓娓道来,而非冷冰冰的文本。
评分初读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其语言的鲜活与韧性。不同于许多传记或史书那种刻板的说教腔调,曾国藩的文字,尤其是写给家人的信札,充满了真实的情感流动和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他谈治学,谈修身,谈为人处世的细节,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日省吾身,力行不怠”的内驱力,简直能穿透时空,直接叩问现代人的内心。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书信,那些处理幕僚间的矛盾、对兄弟子侄的规劝,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基于残酷现实的冷静剖析和极具智慧的平衡术。读起来,你会发现这位“中兴名臣”的伟大,不在于他建立了多少功勋,而在于他如何在一个极其动荡的时代,用一套极其严苛的自我约束体系,支撑起一个家族乃至半个王朝的脊梁。这种内在的强大,才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冲击,是关于“恒毅力”的重新定义。我们现在常常谈“自律”,但往往停留在打卡、早起这种外在的表象上。然而,曾国藩的“日课”和“慎独”体系,是建立在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的深刻反省之上的。我尤其记得一封信中,他提到自己某日因为小事而心烦意乱,事后却用了极大的篇幅去剖析这种“不静”的根源,这种对心性之微动的捕捉和修正,其细致程度令人咋舌。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工作和学习中的懈怠与敷衍。它教导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而是如何在漫长的人生河流中,日复一日地保持清醒的自我审视,即使是在最得意的时刻,也要保持警惕和谦卑。这是一种“笨拙的坚持”,但正是这种坚持,铸就了不朽的成就。
评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感非常独特。它不是线性的故事叙述,而是由无数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瞬间”构成的宏大画卷。你在同一本书里,能看到他对外战事决策的果断,转眼间,又是对家中田产收支的精打细算,紧接着就是对晚辈学业进度的温和催促。这种跳跃性,反而更真实地还原了一个位高权重者在多重角色间的切换状态。这种信札的碎片化叙事,反而更考验读者的主动构建能力,你必须自己去将这些散落的珠子串联起来,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曾国藩形象。它没有给你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手的材料,让你自己去判断、去感受,这是一种极其尊重读者的叙事方式,也让每一次重读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