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

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托马斯·R·戴伊(Thomas R.Dye) 著
图书标签:
  • 公共管理
  • 公共政策
  • 英文教材
  • 教材
  • 第12版
  • 政治学
  • 社会科学
  • 政策分析
  • 高等教育
  • 学术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05307
版次:12
商品编码:100753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4-01
页数:354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本教材,一部经典,创造多项记录。从1972年到2008年,已经发行了十二版,教育了多少莘莘学子,培养了多少政策专家。《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以政治学多种分析模型为先导,解释了具体政策领域中政府的实际作为。其特色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流畅,文风朴实无华,有助于理解公共政策的实质内涵和对现实政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配有中文翻译版。
  ·介绍了政治学领域的八个分析模型:制度模型、过程模型、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团体模型、精荚模型、公共选择模型、博弈模型

内容简介

  《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为公共政策领域经典的教材,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作者对公共政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它、政策分析有何特点、分析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概念和知识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制度模型、过程模型、理性模型、渐进模型、团体模型、精英模型、公共选择模型、博弈模型这八个在政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分析模型。第三部分,作者尝试通过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具体领域的政策分析等实践性内容的介绍,使读者逐渐领会公共政策的知识框架,《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涉及的政策领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经济、税收、环境、国防、国土安全(反恐战争)等11个领域。

作者简介

  托马斯·R·戴伊(Thomas R.Dye),美国著名公共政策学家,曾执教于美国佐治亚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为美国政府McKenzie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名誉教授。著有《理解公共政策》、《州和社区的政治学》、《美国政治学》、《谁掌管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民主的嘲讽》、《权力与社会》等颇具影响的著作。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政策分析:政府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有何作用和影响
1.1 公共政策是什么?
1.2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1.3 从政策分析中能学到什么?
1.4 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
1.5 政策分析与寻求解决美国问题的方案
1.6 政策分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2章 政治模型:为思考公共政策提供帮助
2.1 用于政策分析的模型
2.2 制度主义:政策是制度的输出
2.3 过程模型:政策是政治活动
2.4 理性主义:政策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5 渐进主义:政策是过去政策的补充和修正
2.6 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2.7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的价值偏好
2.8 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是自利个人的群体选择
2.9 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状态下的理性选择
2.1 0模型:如何区分不同模型的实际价值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3章 政策制定过程:决策活动
3.1 政策过程:如何制定政策
3.2 问题确认与议程设定
3.3 自下而上的议程设定
3.4 自上而下的议程设定
3.5 “不决策”:决定哪些问题不予决策
3.6 议程设定与舆论动员:大众传媒
3.7 政策形成
3.8 利益集团与政策制定
3.9 政策合法化:最直接的决策者
3.1 0政策执行:官僚制
3.1 1政策评估:印象派与系统化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4章 刑事司法:公共政策的理性与非理性
4.1 美国的犯罪
4.2 犯罪与威慑
4.3 犯罪要付出代价吗?
4.4 警察与执法
4.5 打击犯罪的联邦政策
4.6 犯罪与枪支
4.7 反毒品运动
4.8 犯罪与法院
4.9 《诈骗犯罪与腐败行为法》(RICO)与自由
4.1 0监狱与改造政策
4.1 1死刑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5章 卫生与福利:寻求理性策略
5.1 福利国家的理性与非理性
5.2 定义问题:美国的贫困问题
5.3 谁是穷人?
5.4 为什么穷人会受穷?
5.5 预防策略:社会保障
5.6 评估:社会保障的预期与非预期结果
5.7 社会保障需要改革吗?
5.8 救济性策略:公共补助
5.9 福利改革
5.1 0评估:福利改革奏效吗?
5.1 1有工作的穷人
5.1 2流浪者问题与公共政策
5.1 3美国的医疗卫生状况
5.1 4评估:医疗卫生政策的途径与成本
5.1 5医疗卫生改革策略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6章 教育政策:团体的竞争
6.1 教育政策的多元化目标
6.2 教育成就的衡量
6.3 教育团体
6.4 关于基础学科的争论
6.5 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作用
6.6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6.7 关于考试的争论
6.8 家长在教育中的选择权
6.9 关于学校财务的争论
6.1 0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
6.1 1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6.1 2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利益团体
6.1 3阅读、写作与宗教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7章 经济政策:实践中的渐进主义
7.1 财政与货币政策中的渐进主义
7.2 引导政策的经济理论
7.3 美国经济状况
7.4 美联储(FED)的工作
7.5 渐进主义与政府开支
7.6 用于政府津贴项目的公共开支
7.7 预算项目优先权的变化:渐进主义面临的挑战
7.8 政府债务、赤字与盈余
7.9 正式的预算编制过程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8章 税收政策:特殊利益之争
8.1 利益集团与税收政策
8.2 联邦税收体制
8.3 税收、公平与增长
8.4 税收改革与特殊利益
8.5 返还特殊利益
8.6 收入税需要替代吗?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第9章 国际贸易与移民: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9.1 全球经济
9.2 世界贸易中精英偏好的改变
9.3 精英集团在外贸活动中的收益
9.4 大众在外贸活动中的损失
9.5 在移民问题上精英与民众的不同
9.6 国家移民政策
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网站
……

第10章 环境政策:外部性与利益
第11章 公民权利:精英与大众的互动
第12章 美国的联邦主义:制度安排与公共政策
第13章 国防政策:重大博弈的策略
第14章 国土安全:恐怖主义与无法阻止的威胁
第15章 政策评估:发现法律通过后发生了些什么
索引

精彩书摘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elite theory for policy analysis? First, elitism implies that public policy does not reflect 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so much as it does the interests, values, and preferences of elites. Therefore, change and innovations in public policy come about as a result of redefinitions by elites of their own values. Because of the general conservatism of elites that is, their interest in preserving the system——-change in public policy will be incremental rather than revolutionary. Public policies are frequently modified but seldom replaced.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occur when events threaten the system, and elites, acting on the basis of 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institute reforms to preserve the system and their place in it. The values of elites may be very "public regarding." A sense of noblesse oblige may permeate elite values, and the welfare of the masses may be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elite decision making. Elitism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public policy will be hostile toward mass welfare but only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ss welfare rests on the shoulders of elites, not masses.
  Second, elitism views the masses as largely passive, apathetic, and ill informed; mass sentiments are more often manipulated by elites, rather than elite values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sentiments of masses; and for the most part,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ites and masses flows downward. Therefore, popular elections and party competition do not enable the masses to govern. Policy questions are seldom decided by the people through elections or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policy alternatives by political parties. For the most part these "democratic" institutions——-elections and parties——are important only for their symbolic value. They help tie the masses to the political system by giving them a role to play on election day and a political party with which they can identify. Elitism contends that the masses have at best only an indirect influence over the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of elites.
  Elitism also asserts that elites share in a consensus about fundamental norms underlying the social system, that elites agree on the basic rules of the game, as well as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itself.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even its survival, depends on elite consensus in behalf of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the system, and only policy alternatives that fall within the shared consensus will be given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course, elitism does not mean that elite members never disagree or never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for preeminence. It is unlikely that there ever was a society in which there was no competition among elites. But elitism implies that competition centers on a very narrow range of issues and that elites agree more often than they disagree.

前言/序言

  现在看来,“开卷有益”的读书观念已变得陈腐。在信息无限膨胀的今天,什么书都拿来读似乎显得太不聪明。读书不在勤而在精,不在多而在实,不在快而在思。其基本原则就是要读好书。可是怎样区别好书与不好的书?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衡量呢?有些书一经面世会轰动一时,但很快就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它们就像流行时尚一样,只是对人们从众心态的一种满足。而经典(classic)不同于时尚(popular),它要经受住时间和人们记忆的考验。经典以公认为前提,需要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托马斯·R·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经典教材。这本书以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见长,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模型透视政策,由理论事,以亭说理。1972年《理解公共政策》第一版面世,后经多次再版,不仅成为英美高校公共政策专业的必备教材,而且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其他国家,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公共政策专业的学生对戴伊其人其书,都非常熟悉。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公共政策的研究开始起步,学习和借鉴现代西方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成为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在大家充满期待和略带迷茫的搜寻中,戴伊教授的《理解公共政策》一书很快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国内最早出版的一些公共政策教材和专著,如张金马教授主编的《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等,对《理解公共政策》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翔实的介绍,由此也使戴伊的名字广为中国学人所知晓。

《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 本书是一本全面而深刻的公共政策导论,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作为“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公共政策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为读者提供了分析和应对公共事务挑战的有力工具。 核心内容涵盖: 政策的定义与特征: 本书开篇即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政策,并探讨了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社会问题的行为所具有的普遍特征。读者将了解到,政策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复杂的社会互动和制度安排的产物。 政策问题的识别与界定: 任何政策的起点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本书详细介绍了识别和界定政策问题的各种方法,包括问题诊断、议程设置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在问题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读者将学会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关键的政策议题。 政策分析的视角与工具: 政策分析是理解和改进政策的关键。本书介绍了多种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如理性选择模型、增量主义模型、多元主义模型、精英主义模型等,并讨论了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学习这些工具,读者能够更系统、更客观地评价不同政策选项的优劣。 政策制定过程的深入探讨: 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多方博弈、协商和决策的过程。本书详细分析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政策倡导、议程设置、替代方案的产生、合法化以及最终的决策。本书强调了政治因素、社会力量、制度约束以及信息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 政策执行的挑战与策略: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否被有效地执行。本书深入探讨了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如资源限制、组织协调问题、利益冲突、信息不对齐等,并介绍了提高政策执行效率的策略,包括组织设计、激励机制、监督与反馈等。 政策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政策的成效需要通过评估来检验。本书阐述了政策评估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评估(如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过程评估、效果评估),并探讨了各种评估方法,包括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读者将学会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政策评估,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公共政策的演变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公共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本书关注了政策的生命周期,探讨了政策的更新、废止和替代的机制。同时,也关注了政策创新在应对新挑战和实现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政策的民主与问责: 在民主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体现民主原则和政府的问责。本书探讨了公民参与、利益集团的作用、媒体监督以及其他问责机制如何影响政策过程。 本书的特色: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书不仅介绍了前沿的政策理论,还结合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理解现实世界的公共政策问题。 多学科视角: 本书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政策分析框架。 清晰的逻辑结构: 全书按照政策问题的产生、分析、制定、执行、评估的逻辑顺序展开,结构清晰,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前沿的研究成果: 第12版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纳入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现实政策实践中的重要发展。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所有对公共政策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 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 政策研究者、咨询顾问。 关心公共事务、希望深入了解政策运作机制的普通读者。 通过阅读《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读者将能够提升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更深刻地理解政府的角色与运作,并为参与公共事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我一直对政府如何运作以及政策如何产生影响感到好奇。《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就像一本揭示政府“幕后故事”的百科全书。我发现,本书在分析政策形成过程中,对政治因素的强调尤为深刻。书中对“政治议程”的形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以及权力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阐述,让我对政府的决策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在讨论“决策模型”时,作者细致地分析了“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官僚政治模型”等,让我理解了不同情境下,决策者是如何做出选择的。此外,本书对政策“执行”部分的探讨,也让我认识到,政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能力、资源的到位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的配合。这些内容让我对政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有了更审慎的看法。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选择了公共管理作为我的专业方向,而《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是我学习路上的第一块重要基石。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一种非常系统和完整的方式,将公共政策这个庞杂的学科领域展现在我面前。一开始,我被书中对政策分析“模型”的介绍有些困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理解了这些模型是为了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复杂的政策现象。例如,“垃圾桶模型”让我看到了政策制定过程中“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的一面,这与我之前认为政策制定都是理性规划的观念大相径庭。书中对“政策网络”的分析,也让我开始理解,政府并非是唯一的政策制定者,而是需要与各种社会主体进行互动和合作。这本书不仅传授了我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用一种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公共政策的能力,让我开始思考政策背后的逻辑和潜在的影响。

评分

作为一名在地方政府部门工作的资深公务员,我对《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的实用价值有着切身的体会。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的工具书。我发现,书中关于政策执行的章节,对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提供了非常有启发性的分析和建议。例如,在讨论“政策执行中的官僚主义”时,作者深入剖析了官僚组织结构、层级控制、规章制度等因素如何可能阻碍政策的有效落实。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何一些看似清晰明确的政策指令,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形,甚至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教材中提出的“网络治理”、“利益相关者协同”等概念,也为我们如何打破部门壁垒,整合资源,提升政策执行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关于“政策反馈与学习”的章节,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单位在政策执行后的评估机制是否足够完善,以及如何能够从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未来的政策设计。书中引用的大量跨国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们能够看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处理类似公共问题时所采取的成功或失败的策略,从而避免“走弯路”。

评分

对于一个初次接触公共政策领域的学生而言,《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入门指南。我的阅读感受可以用“拨云见日”来形容。在阅读之前,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仅限于新闻报道中的零散片段,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而本书则如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窗户。它从最基础的“什么是政策?”、“政策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的实例,一步步解构了政策的生命周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分解,从问题识别、议程设置,到方案选择、合法化,每一个环节都被清晰地阐述。例如,在讨论“议程设置”时,作者引用了许多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各种因素,如媒体关注、公众舆论、精英推动等,是如何共同作用,将一个议题推上政策议程的。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兴趣,也让我对公共事务的运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教材在探讨政策评估部分,也提供了多种实用的方法和指标,这对于我们未来在工作中评估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书中的语言风格也相对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使得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

评分

我是一名对公共部门效率和效能充满关注的商业人士,在阅读《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许多商业领域的管理原则和分析方法,在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政策分析中同样适用,甚至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在阐述政策分析方法时,其逻辑性和严谨性,与我们在企业中进行战略规划和决策分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的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在商业决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本书则将其应用于公共政策的评估,这让我看到了公共部门在资源配置和决策优化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书中对“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强调,也让我联想到我们在商业中如何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各方进行沟通和协作。这让我意识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诉求。本书的英文表达也十分地道,专业性强,对于我进一步提升商务英语的沟通能力,也大有裨益。

评分

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系统地梳理了公共政策领域的核心理论,并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作者对不同政策分析框架的精妙运用,使得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一个具体的政策问题。我尤其欣赏其在“政策工具”部分的内容,它不仅列举了各种传统的政策工具,如规制、补贴、信息提供等,还对新兴的政策工具,如市场化手段、伙伴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进行政策工具选择和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书中对“政策网络”和“治理”的论述,也与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高度契合,为我们理解复杂社会系统中的政策互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我注意到,本书在更新中也融入了对数字技术对公共政策影响的讨论,这在以往的教材中并不多见,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学术前沿性。对于希望深入研究公共政策的学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

评分

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西方公共行政体系和政策运作逻辑的人来说,《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起点。我特别欣赏本书在讨论不同政策工具和评估方法时,大量引用的西方经典文献和案例。这不仅帮助我理解了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如何在西方发达国家形成的,也让我能够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反思。例如,书中对“绩效管理”和“服务型政府”的阐述,让我看到了西方公共部门在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本书在批判性地分析西方政策模式时,也展现了其客观和辩证的态度。这种开放性的学术风格,对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变化保持高度敏感的公民,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国家和社会运行机制的书籍。《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给了我这个机会。我被书中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描绘所吸引。当我阅读到关于“公共产品”和“负外部性”的章节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许多公共服务和环境问题的根源。例如,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来提供教育和医疗,以及为什么污染需要被规制。这些看似日常的现象,通过本书的阐述,变得清晰而有条理。我特别喜欢书中用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解释“信息不对称”时,作者引用了二手车交易和医疗服务等例子,让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公共政策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让我对政府的职能、政策的制定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开始思考,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如何监督政策的执行,以及如何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致力于社会公正和公平的研究者,我一直关注《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中关于政策的社会影响和伦理考量的部分。本书并没有回避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对弱势群体的潜在歧视,或者对环境造成的长期损害。作者在讨论政策评估时,引入了“公平性”和“效率性”等多个维度,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政策,不仅仅是要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兼顾社会公平和长远发展。书中对“政策评估中的伦理困境”的讨论,也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例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取舍?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这些都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难题。本书在提供理论分析的同时,也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了这些伦理困境在现实中的体现,使得我们的讨论更加 grounded。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公共事务研究和实践的学者,我对《公共管理英文版教材系列:理解公共政策(第12版)》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相当深入和全面的。初次翻阅时,最吸引我的便是其宏大的叙事框架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作者在开篇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的蓝图,将原本复杂抽象的理论体系,通过逻辑严谨的论证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教材在阐述不同政策工具和分析方法时,那种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模型,而是从政策问题的识别、议程设置等基础概念入手,逐步引导读者理解政策是如何进入决策视野,又如何被塑造成具体的行动方案。书中对不同政策流派的梳理,如理性选择、增量主义、多元主义等,也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它们各自的理论根基、适用情境以及局限性。这使得我在思考现实中的公共问题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分析视角,而不是被单一的理论框架所束缚。此外,教材在讨论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如官僚主义、利益集团的干扰、信息不对称等,也相当细致,并提供了多种应对策略。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为何许多看似完美的政策在实践中效果不彰,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整本书的写作风格,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政策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伦理考量。

评分

给媳妇儿买的,我看不懂,她说好,呵呵,书不错就行,建议大家买,我只能从质量上给予建议,买就对了

评分

很喜欢此书 送货速度不错

评分

产品的质量确实不错,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

专业方面需要了解一部分只是才买的。

评分

没想到是全英文的,欲哭无泪

评分

内容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送货时间有点长。

评分

发货速度与书质量都不错的说....

评分

还没细看,但是有一本中国公共政策分析封面已经破损

评分

很不错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