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个香港人,为啥放弃繁华的城市和时髦的工作,跑到拉萨来卖咖啡?有到拉萨旅游的人说过:“没有到过风转咖啡馆,不算游过拉萨!”一个快乐的咖啡店老板,一边在西藏卖咖啡。一边写下这本令人快乐的书。
有关梦想、青春和在路上的故事
内容简介
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孩,一个是泰国人,爱单车;一个是香港人,爱旅行。有一天,忽然异想天开,随意说:我们去西藏开咖啡馆吧。两个人立即骑着单车,用半年时间,由泰国骑到拉萨,傻乎乎地,只为心中的理想,就在西藏签下十一年之约,开起咖啡馆来。
这中间的过程并非顺坦,然而所有的艰辛和困难都一一扛过。在西藏,在这个天外绝境的阳光城里,他们认识了新朋友,开始了新生活,体验各种有趣的文化差异。而他们开的“风转咖啡馆”,吸引着五湖四海的背包客、单车旅人,还有那些正在追求梦想的、寻找自己的……
人来人去,他们在“风转咖啡馆”中写下数不完的人情故事。
作者简介
Pazu薯伯伯,原名尤弘刚,在香港出生并受教育,是最早一批在网上连载游记的香港人,多年来足迹遍布欧亚多国,知识面很广,天文、地理、电脑、音乐、美术、建筑、单车、旅行、魔术、智力游戏,什么都可以侃侃而谈。还有超强的语言天分,除了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之外,他还可以讲泰语、越南语和藏语。2006年与泰国拍档Oat从泰国骑单车到拉萨,开了一家“风转咖啡馆”(Spinn Cafe)。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人在旅途中,最容易放下自我,投入新感情,何况是美好如诗的西藏!咖啡店人来人往,看尽多少世情、甜酸苦辣。看着阿刚写下他们的故事,我想起王家卫《东邪西毒》里的欧阳峰,夕阳孤烟下冷眼看世情的孤寂情景。但是,来自香港的店主阿刚,却用着他独特“周星驰的港式笔触”去表达,淡愁、搞笑都有。在你往西藏的旅途上,这是一本令你旅途开怀、绝不寂寞的书籍。
——施立仪(前《信报》助理总编辑,《苹果日报》副总编辑)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旅行的理由
我家成了古迹
童年的旅游阴影
寻找自由行
第二章 西藏在你心里
西藏初体会
偷渡进藏
西藏在哪里?
第三章 泰国、单车与Oat
小平的出家故事
二十五岁不吉之年
Oat遭遇车祸
第四章 异想天开去西藏卖咖啡
五个不相干的概念
没有地产代理的拉萨
狮子大开口
屋宇重建计划
众里寻他
第五章 由零开始
第一个装修师傅
第二个装修师傅
四川话vs港式国语
咖啡豆和咖啡机过拉萨海关
开张大吉
第六章 离开是为了回来
守株待兔
小佳和小米
情感纪念
第七章 黑木崖主
画家朋友
画得好,所以在一起
我的左右护法
四川大地震
2008像轮子
第八章 会魔法的咖啡馆
招客的魔术表演
心情鸡尾酒
从西班牙到世界尽头
第九章 西藏的星体特别多
歌舞太阳
长寿土星
白玛莲花
第十章 我的藏族姐姐
我让你以后不敢来西藏
卓嘎与风转的缘
风转的守护者
第十一章 不该发生的事件
事件开始
旅馆被困
平静过后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旅行的理由
我家成了古迹
我阿妈提起我出生那天,便会说这个故事:“你出世前一日,我躺在床上听收音机,说猫王普雷斯利死了,当晚我就作动,生下你这块叉烧。”
而阿妈其实生了两块叉烧,一块是我,一块是我哥。小时候整个湾仔街市的阿叔阿婶,都叫我们大孖和细孖;1984年以后,家人受到电影启发,改口叫“大小不良”。
家中还有比我们大一岁的姐姐,据说她在还没有学会绑鞋带前,看了郑少秋主演的《倚天屠龙记》,居然无师自通,在玩具木琴上敲出主题曲,阿爸阿妈惊为天人,虽然没听过“资优儿童”这四字问候,但心想不应埋没我姐的天分,便请朋友老公教她弹琴。我姐一弹便是30年,最初家里买不起钢琴,我姐要每天去琴行练琴,小学某年阿妈给她买了直身琴,当时是家中最昂贵的陈列品。
我们几兄弟姊妹,小时候生活在香港岛湾仔石水渠街一幢旧式唐楼,家住九楼,没有电梯。阿爸看到我们活跃异常,不想浪费孩子们的宝贵精力,总会在晚间大家看电视剧最紧张时,叫我们跑到楼下酒铺买啤酒。
那家酒铺的真名,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只称它做“伯伯酒铺”。酒铺老板是个老阿伯,一身白色汗衣、黑色功夫布鞋,每次可口可乐大酬宾送金银摇摇、沙滩吹气球时,他都会偷一大堆玩具免费送给我们,然后跟幸运中奖的客人说:“这么晚才来,早就送完了!”这些珍品摇摇,我一个也没有留下来。
八岁那年,举家搬去观塘,虽然经常去湾仔,但已很少再回旧居。早几年看报纸,才知道政府要“活化湾仔”,酒铺旁边的蓝屋及湾仔峡道邮政局居然成了法定古迹。多年以后当我跑到柬埔寨吴哥窟时,心中难免暗暗自豪,我小时候的家也算是个古迹啊!
不过伯伯酒铺已经变成圣雅各布福群会筹办的“湾仔民间生活馆”,店里曾经散发着烈酒气息的横梁、陈年金铜酒缸,全部换成塑料展板。
前言/序言
缘起
阿刚、Pazu、薯伯伯,都是认识他的人对他的称呼,他的真名尤弘刚反而没有什么人知道。没关系啦,反正潮流兴,网名而已,名字一个!
不同的是:他已经由曾经香港个人网站第一名“儿歌网”的网主薯伯伯,变成在西藏拉萨卖咖啡的薯伯伯、Pazu!
认识阿刚好像是很久远,又好像是很近期的事情,正确的说法是“神交已久,素未谋面,直至风转咖啡馆的见面”。
我是一个旅行爱好者,喜欢认识世界、遨游天下。闲来无事发呆的时候,常常会上网浏览其他自助旅行者的网站、博客。不知哪年哪月哪日,无意中闯入Pazu的博客,阅读他的旅行日志,成了他的读者,不时去看:这个神奇小子又游到哪里去了?路上出了什么趣事、麻烦事、不平事?他又怎样好管闲事了?!
他的博客给我的印象是他自从中学开始,已经是计算机高手;很年轻的时候就背着背囊跑天下:大学毕业后几年都在内地各省浪游。他以比较少的钱,让自己的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国家,羡慕死我了!
2007年,青藏铁路开通后一年,我决定赶在北京奥运前一年,去神游已久的西藏旅游。当时的想法是,奥运年将有很多外国游客来中国参观而后顺道人藏,所以非要赶在前一年进去,免得人挤入!打开薯伯伯的网站,赫然弹出“我在拉萨开咖啡馆了”。导人风转咖啡馆的博客,内里图片还真的人来人往,每个人都喜笑颜开,超开心的样子!到达西藏风转咖啡馆的时候,薯伯伯居然回香港去了!还好当时的主管卓嘎说:“他过几天就回来了!”反正我在西藏还要呆上一个月,总有机会见面。
在线试读
《风转西藏》相关资料
对西藏的感觉,也许有点像宗教--总想让更多人了解及认同这个地方。在西藏拉萨的风转咖啡馆里,每次听到有人说:“我是看到你的书,才开始计划来西藏!”这总让我高兴莫名。离开自己成长的家乡,从香港跑来拉萨定居,其实是很多人在背后努力的成果。家里的人没有给我什么压力,谢谢姐姐和煲姐一直照顾着妈妈,让我比较安心地在西藏寻找自己的梦想。
风转西藏:我在拉萨卖咖啡 当高原的阳光穿透稀薄的空气,洒在布达拉宫的金顶上,也温柔地照进一间名叫“风转”的咖啡馆。这里,是拉萨,是故事的起点。 故事开始于一个年轻的灵魂,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以及一份对咖啡的热爱,踏上了这片神秘而古老的土地。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惊人的财富,只有一颗敢于追梦的心,和一双勤劳的双手。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在无数次对未来的迷茫与探索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将自己的青春与梦想,扎根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拉萨。 这并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告别。告别熟悉的城市,告别安逸的生活,告别那些曾经被定义为“正常”的轨迹。他背负的,是满腔的热情,和一份对未知世界的勇敢。当飞机划破云层,俯瞰那连绵起伏的雪山,和蜿蜒曲折的河流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敬畏感,瞬间涌上心头。他知道,从此,他的人生将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抵达拉萨的那一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这里的天空蓝得纯粹,白云飘得悠闲,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的香气,和低语的经文声。古老的寺庙,虔诚的朝拜者,脸上深刻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一切都与他想象中的不同,又比想象中的更加迷人。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片土地独特的文化和气息。 然而,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寻找一个合适的店铺,办理各种繁杂的手续,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咖啡馆,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困惑,也有过坚持。他学会在高海拔的缺氧环境中工作,学会在异乡用真诚去打动人心,学会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 “风转”咖啡馆的诞生,不仅仅是他个人梦想的实现,更像是他与拉萨这座城市的一次对话。他希望,在喧嚣的尘世中,能有一个让心灵休憩的角落。他精心挑选咖啡豆,研磨、冲泡,用最真诚的态度,调制出一杯杯温暖人心的咖啡。每一杯咖啡,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远方的致敬,和对未来的期盼。 咖啡馆的客人,也成了他人生故事里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的是久居拉萨的本地人,他们带着审视和好奇,品尝着这位外来者带来的新意。有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他们带着各自的故事和经历,在这里停下匆匆的脚步,分享旅途中的点滴。有的是在拉萨寻求心灵慰藉的修行者,他们带着宁静和智慧,与咖啡的香气一同,沉淀着内心的思绪。 他倾听他们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的感悟。他学会了用藏语与客人交流,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他发现,在每一次的交流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他看到了拉萨的淳朴与善良,看到了高原人民的坚韧与乐观,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连接。 咖啡馆的生意,也经历了从冷清到逐渐热闹的过程。起初,是零星的几个客人。他没有气馁,继续用心地经营,用心地对待每一位客人。随着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藏在巷子里的咖啡馆。他们被咖啡的香醇吸引,被温馨的氛围打动,被店主真诚的态度所感染。渐渐地,“风转”成为了拉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这里,你会看到背包客们分享着他们的旅行计划,画家们在这里寻找灵感,音乐家们在窗边弹奏着悠扬的旋律。你会听到不同语言的交谈声,看到不同肤色的面孔,但在此刻,所有的不同都消弭于咖啡的香气和拉萨特有的宁静之中。这里的时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让人们得以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 然而,生活并非只有阳光。在经营咖啡馆的过程中,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生意上的起伏,高昂的租金,与当地文化习俗的磨合,以及个人内心的孤独感,都曾让他一度陷入迷茫。他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曾想要放弃。但在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总有一些温暖的力量支撑着他。可能是顾客的一句肯定,可能是当地朋友的鼓励,也可能是抬头望向那片纯净的星空时,心中涌起的对生活的热爱。 他开始学习适应,学习改变。他尝试融入当地的生活,学习品尝藏族的食物,学习参与当地的节日活动。他与当地的手工艺人合作,将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到咖啡馆,为顾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他开始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发现隐藏在拉萨街头巷尾的无数故事。 这本书,记录的便是这样一段旅程。一段关于追梦、关于坚持、关于成长的旅程。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只有一位普通年轻人,在异乡的土地上,用一杯咖啡,编织自己的梦想,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它讲述了在拉萨,一个关于坚持与收获,关于孤独与陪伴,关于理解与融合的故事。 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咖啡制作指南,也不是一本旅行攻略。它更像是一本心灵的日记,记录着一个灵魂在高海拔的净土上,如何寻找自我,如何拥抱生活,如何与这片土地产生深刻的联结。它让我们看到,无论身在何方,只要心怀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即使平凡如一杯咖啡,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书中,你会感受到拉萨独有的魅力,从清晨的酥油灯火,到夜晚的繁星点点;你会体验到创业的艰辛与乐趣,从最初的摸索到逐渐的成熟;你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或幽默,或感人,或引人深思。你还会听到关于咖啡的讲述,关于它的香气,它的苦涩,它的回甘,以及它所承载的情感。 作者用朴实而真挚的笔触,描绘了他在拉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他用一杯杯咖啡,串联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段动人的时光。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咖啡馆的故事,更是关于一个年轻人,如何在这片充满灵性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风转西藏:我在拉萨卖咖啡”,这是一本关于梦想,关于生活,关于成长的书。它会让你感受到高原的纯净,也会让你体会到人生的况味。它会让你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它会让你相信,即使在世界的尽头,只要有爱与梦想,生活就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