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从“菜鸟”变“达人”,她做到了,你也可以!潜水10年,心得无数,写给每一位向往大海深处的朋友。
★风趣的旅程+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带你零距离接触深潜者的天堂,为你的潜水活动保驾护航。
★大量绝美的深海摄影照片,完美还原令人震撼的海底世界盛景。
★57diving、潜爱大鹏、新浪读书强力推荐!
★潜伴APP、57diving、潜爱大鹏、新浪读书强力推荐!
作者简介
章衣萍,女,曾习美术,身在媒体,心向自由,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即寻找自由的天空四处游走。20岁开始潜水,自此沉迷蓝色世界不可自拔,大部分收入都扔进海中,潜遍世界各处圣地。十年潜水,心得无数,在杂志报刊发表潜水攻略游记,一时风靡,被称为“深海美人鱼”。
精彩书评
大部分人对海洋的亲身体会,仅限于海面以上的部分。但潜水的朋友都知道,只有在抬头才能看见海平面的时候,你才会见识到大海真正精彩的部分。
章衣萍,是我认识的记者中,热爱潜水和了解大海的一个。九年来,她潜巡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海底,对于海洋生命的观察、理解和感悟,透过女性柔和隽永的文笔,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本书里。
——潜爱大鹏秘书长Morgan
这几年我们注意到周围的环境问题: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等等。终于有人可以出书来写写海洋的生态环境。衣萍是认识很多年的潜友,知道她一直在为海洋写专栏,很高兴盼到这些文字可以出书了,这对于中国这个海洋意识刚刚觉醒的国民来说是个大好事。如果人们能够在餐桌上少吃点鱼翅,在海边多捡几个废弃的塑料瓶,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资深潜友凤凰涅磐
轻松(网名),我们的老潜友,自打准备培养下一代,就暂离团队,开始了海洋世界的文字传播,把她在全世界到处跳海下水的经历放上了老百姓的报纸专栏,让更多的平常人家可以了解另外这个世界的爱恨情仇。如她的名字,文笔轻松,生动活泼,爱海的心,跃然纸上。如果有一天您跟她一起潜水,更会发现她是如此春风拂面,细心逗趣的潜伴。
——57diving班长 sandyyou
目录
我为女儿作个序/ VI
前言/ XII
Chapter 1海底萌物_
我虽萌,却是迷人的杀手/ 1
花非花,树非树/ 2
这个杀手很迷人/ 6
可吃海蜇,不可碰水母/ 9
海底好爸爸/ 13
马蹄莲也杀人/ 17
微不足道的豆丁海马/ 21
神秘湾里的小秘密/ 28
麒麟鱼的爱情华尔兹/ 31
Chapter 2鲨与鲸_
我是海洋霸主,却要上演一辈子的独角戏/ 35
鲨鱼也害羞/ 36
跑调的雄鲸打光棍/ 41
大胃王的大智慧/ 44
鲨鱼兄,来吃饭/ 46
与海里最大的鱼儿同游/ 50
Chapter 3海底共生_
我是海洋界的小屌丝,却实现了华丽丽的逆袭/ 55
你是我的眼/ 56
老大,让我搭个车/ 59
螃蟹、海葵一家亲/ 62
尼莫急了也咬人/ 65
虾医生与鱼大夫/ 68
海底也有间谍/ 71
Chapter 4深蓝暗示_
飞鸟和鱼的故事,有一个梦幻般的句号/ 76
你好,龟仙人/ 78
飞鸟和鱼/ 82
我叫拿破仑,但我是一条鱼/ 85
海狼风暴来了/ 88
海洋界也有瘾君子/ 94
海狮玩转鲨鱼/ 96
异形、海鳗与鳗鱼饭/ 100
Chapter 5揭秘“潜”生活_
这一路上学到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 102
“失联”的船潜生活/ 104
鱼市里的小乞丐/ 107
难以下咽的一大锅海鲜汤/ 110
包个小岛过新年/ 113
从15度到62度/ 115
中国潜水大军来了/ 118
水下遭遇地震/ 121
Chapter 6玩转“潜”规则_
认真做好每一潜,那么,天堂很近,地狱很远/ 125
小费是对潜导的奖赏/ 126
好潜伴比另一半更难找/ 129
天堂很近,地狱很远/ 133
保护好你的耳朵/ 136
潜水假期,挤一挤就会有的/ 139
极品教练PK极品学员/ 141
Chapter 7修成“潜”达人_
养成潜水达人不得不知的那些事/ 145
蓝色中毒症/ 146
水下沉船,另一个活着的世界/ 149
埋葬生命的龟冢/ 152
非土豪专享的潜水运动/ 156
女汉子的难言之隐/ 159
活到老,潜到老/ 162
Chapter 8 玄幻的蓝色梦_
这一切比梦境更不可思议/ 167
Galapagos:一个蓝色的梦/ 168
“四目相对”的游戏/ 169
锤头鲨,又是锤头鲨/ 178
水下也有阅兵式/ 183
要命的水下低温/ 187
这里的世界很平等/ 190
Chapter 9汤加:观鲸日记_
当看到大翅鲸跃出水面的那一瞬,一切辛苦都值得/ 199
飘荡在南太平洋深处的歌声/ 201
爱情大片在眼前上演/ 205
我完成了一次水下检阅/ 208
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 210
与世隔绝的Vava’u海滩/ 213
漂洋过海来看你/ 214
Chapter 10种珊瑚,种梦想_
潜爱大鹏种的不仅仅是珊瑚苗,而是一种梦想/ 220
珊瑚都去哪儿了/ 223
该为珊瑚做点什么吧/ 227
未来,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 229
前言/序言
只是因为埋下头,往海洋深处望了一眼,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眼前打开了。
那是2005年的国庆节,在朋友的怂恿下,我第一次战战兢兢地潜入印尼龙目岛的海底,胆小怕水的我一路紧紧地拽着潜导的手,估计都把他拽疼了。
当看到一丛丛漂亮的珊瑚礁,还有七彩小鱼穿梭其中时,我的恐惧感一点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兴奋与好奇。继续往深海游去,大片的珊瑚礁出现在眼前,我仿佛身处色彩斑斓的画中。
我素来对生物感兴趣,那一潜让我看到了海龟(运气真是很不错)、海蛇、狮子鱼、天使鱼等各种漂亮的鱼,我在陆地上一年都见不到那么多种类的动物。
在回程的路上,我突然有了一种紧迫感,因为我周游世界的梦想版图不再仅仅局限于陆地,而是突然增加了好大一块——蔚蓝的海洋。
要入门,先考证
想在国际上大小潜点自由自在地潜水,需要通过一个国际潜水组织PADI的考试,获得OPEN WEATER DIVER(开放水域潜水员)证书(后面简称OW),这样你才能算是一个入门级的合格潜水员。
对于选择潜水教练,我的要求很简单——会中文。10年前这样的潜水教练屈指可数,权衡再三,我选择了生活在普吉岛的香港潜水教练小平和莎拉(如今他们已经金盆洗手,成了江湖上的传说),和我差不多同一时间学习潜水的朋友,很多都是我的同门。
经过三天的刻苦学习,我学会了所有的动作,并轻松通过了笔试。在所学的项目中,最让我难以攻克的是摘下面镜再重新戴上,然后用鼻腔呼气排出海水这个动作(直到现在,做此动作前我还是会紧张)。因为面镜的作用是把整个眼睛和鼻子都罩上,起到与海水隔离的效果,一旦面镜离开头部,你的视线立刻变得模糊,鼻子直接暴露在海水中,万一这时候一慌乱用鼻子吸上一点海水,那只好把海水当饮料,咕嘟地吞了下去。我喝过一次,绝对是我这辈子喝过最难喝的“饮料”,整个呼吸道都是辣辣的感觉。
对于初学者,大海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未来面对危险该如何处理?该怎么与海洋相处?该怎么与海洋中的生物相处?怎么与潜伴、潜友相处?这些虽不在教学范围内,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平和莎拉通过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在水下遇事冷静是关键,千万不能慌乱;要敬畏海洋和大自然,严格遵从PADI的教学理论;可以欣赏海底的生物,但不可以伸手触摸更不可以捕捞,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也是保护自己。
OW证书规定,我只能下潜到18米的深度,仅有这本证书,还不够。一年后,我又去菲律宾和马来西亚考取了AOW证书(高级开放水域潜水员)以及高氧证。有了这三本证书在手,我就可以潜到30米深,同时可以使用含氧量更高的气体,增加每一次下潜的时间,减少由氮气带来的疲惫感。
这下算是入门了,刚刚开始的精彩已经让我心跳不已!
蓝蓝的海,蓝蓝的梦
“我穿梭在五彩斑斓的珊瑚礁间,许多小鱼在我身边悠游,忽然眼前隐约出现了一张黑白斑点的大嘴,一条鲸鲨悄无声息地从一片深蓝中探出脑袋,又甩甩尾巴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这时闹钟响起,叫我该起床上班。
那是几年前,出发去马尔代夫潜水前夕所做的梦。曾经有那么几年,只要一段时间不潜水,我就会在梦里会一会那片深蓝。
第二天在潜水群里分享昨晚的梦,竟然大多数潜友都有过相似的梦境。
这是典型的潜水“中毒症”的症状之一,一般多发于潜水初学者,症状持续的时长视个人情况而定。我天性比较喜新厌旧,但这类蓝色的梦,连续好几年溜上我的床,爬进我的脑海。
怎么解毒?本人是普通小白领一个,时间和金钱都有限。为了能潜水,我把所有的黄金周、年假都用上了。有一年大年三十与一飞机的菲佣一起飞向马尼拉,甚至好几年没有在家过除夕(在这里,谢谢家人的理解)。有段时间,我甚至把QQ签名改成了“把钱都扔到海里”。
先从近的地方玩起,菲律宾是首选,那里价廉物美,我连着去了好几回。我的护照上布满了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帕劳还有菲律宾这些含金量不高的签证(有时候都在琢磨,海关会不会误以为我是个常年在东南亚赚钱的打工妹)。随着足迹越走越远,时间和费用也越来越高。
那段时间,我的肤色都深了不少。每次回来在家待了几个月刚养白一点,又一个潜水行程开始了,回来又黑了一层,再加上每次潜水假期回来,我都能瘦上几斤,整个人可以冒充去当菲佣了!
“中毒”最严重时,我甚至患上了一种焦虑症。如果未来一年或者半年内没有一个潜水行程在等着我,我就会像眼前没有挂着胡萝卜的驴子一样,看不到希望。
对于不潜水的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疯狂的行为。的确,潜水的美好,让文字描绘变得苍白,只有潜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魔力所在。好在我结识了一大群来自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潜友,假期时结伴潜水出游,平时在网络上分享关于潜水的一切,这份快乐也被放到无穷大。
比纪录片更震撼
2009年,在BBC的纪录片Life中,我第一次看到大翅鲸,那震撼的场面一下就刻进了我的心田。
关上视频,火速联络自己的潜伴,我不禁抹着哈喇子说:“怎么样,组织一回吧!”
观鲸胜地在汤加,汤加在哪里?从地图上看,那只是在茫茫南太平洋中一个芝麻大的小点。
汤加怎么走?从香港出发,转机斐济,飞到汤加首都之后,再乘坐极小的飞机(约20座),降落在一个极小的小岛Vava’u,单程就得转四次机,花上2~3天时间,来回一万出头的机票钱。
真是好事多磨,终于,2011年,南太平洋,汤加,大翅鲸,我来了!
一首鲸之歌,拉开了观鲸之旅的序幕。
这是一个奇妙的瞬间,我好像一块木板静静地漂浮在南太平洋的海面,遥望着那条离我20米远的鲸鱼,忽然一种奇怪的声音传入耳中:“咦啊——咦啊——嘎——格叽格叽……”有一点点像牛叫。没错,我听到的就是传说中的鲸鱼之歌。这是雄鲸给雌鲸发出的信号,表示这里有一位雄壮的boy在渴望一次浪漫邂逅。“美丽的姑娘,你快来吧!”
这声音带着极强的冲击力,即使隔着如此远的距离,我依然能感受到那声浪的力量。我轻松地趴在海面,聆听着鲸鱼的歌声,原来看鲸还有如此宁静惬意的片刻,这个开端很诗意。
观鲸第二天,似乎是连续剧演到了高潮部分,一出爱情大戏在我们眼前上演。
船的四周都有喷出水面的水雾和大翅鲸的背鳍跃腾,这意味着在我们附近,有一群鲸在出没!我们的船,正被大翅鲸层层包围!
传说中经典的heat run(鲸鱼求偶)大翅鲸爱情大片就在眼前上演,五条雄鲸互相争斗、搏击,追逐一尾雌鲸。听到这消息,船上沸腾了。要知道这个镜头是难得一见的,前年Life剧组想来拍摄这个场景,尾随一群雄鲸等待了十几天之久。而我们竟然在到达的第二天就看到了!
眼前的景象,让我已经不知道该看哪了。海面上一片混乱,到处都是腾空而起的气浪,总有三四个背鳍同时在海面翻腾,掀起巨大的浪花。正常情况下,看到一条都能让人兴奋好久,现在同时出现那么多条,真是让人激动到发晕,以至于我现在回想起来,这段记忆都有些模糊,同伴则念叨了好几遍:“我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这出连续剧的结局是美好的。
当观鲸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我们再次与鲸相遇。当船靠近时,发现这头鲸宽大背鳍的边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迷你的小背鳍,原来这是一对母子鲸。它们紧紧相依,畅游在南太平洋的海水中。观鲸,不仅能体会到刺激,还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与繁衍的力量。
观鲸之旅回来后,小伙伴们开始讨论,还有什么行程,能比这次更刺激呢?
那就组织一趟潜水者心目中的麦加,Galapagos(加拉帕哥斯)群岛朝圣之旅吧!
没想到这一等,又是两年。
唯有下水,才可治好潜水中毒症
飞机带着我和我的潜伴,迅速地越过Galapagos的海岸线,接下来八天船潜的经历,对于我来说,仿佛是一个蓝色的梦。在梦里,有数百条锤头鲨列队通过,上百条海豚在我们的潜船附近的海域欢腾跳跃,十余米长的怀孕的鲸鲨华丽地路过,小海狮好奇地冲到相机前轻啃镜头。
一切真实又梦幻,甚至比梦境更不可思议,我是多么幸运,见到了大自然如此美妙的一面,潜水者心目中的麦加果然名不虚传。
Galapagos 群岛是厄瓜多尔位于太平洋、距陆地本土1000公里的一个省,由十几个火山岩岛屿组成,人口不足两万。她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达尔文岛。1835年,达尔文来此地,受岛上特有的生物链的启发,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
Galapagos的“主菜”就是锤头鲨,大部分潜点都可以见到。尤其在达尔文拱门附近每年的6~9月,大批锤头鲨随着洋流而来,在达尔文拱门下的海域寻觅属于自己的爱情。锤头鲨交配的方式有些重口味,雄性会用尖利的牙齿咬住雌性的左肩,因此我们在水下见到了不少身上带着咬痕的锤头鲨,每次遇见我就在心里暗笑:“小妞,你前几天约会去了吧!”
从下水第一眼到做五米停留都能看见锤头鲨,你可以侧视、仰视、俯视各种角度地看。最开始觉得锤头鲨的外形奇特,体态流畅,身形壮硕,后来看多了,感觉这家伙扭来扭去就好像一个大泥鳅。
不过,只和小群的锤头鲨偶遇太不过瘾了,这毕竟是在Galapagos!怎么样也该浩浩荡荡地来一回吧。
终于,在达尔文拱门的第八潜,也就是最后一潜,大片上演了!
铺天盖地的锤头鲨说来就来,密密麻麻!好像是外星人入侵,又好像是阅兵式,浩浩荡荡地在我们眼前走了十多分钟,此时大概很多人都在脑海里给这画面配上了星战里的音乐。潜友QQ举着摄像机连拍五分钟手都举酸了,老付看着这队伍太壮观,觉得一时半会完不了,找了块石头坐下慢慢看。
回到船上,Sandyyou又激动又有些担心:“你说这以后看啥还能让我激动啊!”老潘说:“这阅兵仪式待遇高,刚开始认为自己是个连长,后来成了团长,最后当走了10分钟还没走完,我发现原来我是首长。”
算算我们一共看见了多少条,几百条是起码的了,近千条都有可能。当它们聚在一起时,显然就胆子大了不少,有几条是贴着镜头游过去的。看着看着,我们突然听到一个尖厉的声音,这些锤头鲨立刻“嗖”的一下,集体消失不见。潜导说,这有可能是它们听到了虎鲨的叫声。
从Galapagos回来后,我的潜水中毒症突然不治而愈。这趟不仅仅是我的朝圣之旅,也是我的解毒之旅。我会像以前那样爱大海,爱海洋生物,但是那些蓝色的梦,许久未曾到访。
诱惑我的,不只那一片深蓝
从Galapagos回来后,《杭州日报》的编辑小麦来约稿,邀请我成为“杭报”的专栏作家,就写关于潜水和海洋的一切,专栏的题目就叫“深蓝诱惑”。
这听起来是个美事,人家在报纸上给我留了一小块自留地,我可以随意播种,并且还能赚点零花钱。
但心里又有些打鼓,专栏对文字的要求比较高,我能不能胜任呢?之前的行程都已经被写成长篇游记并发表于多家报纸、杂志,我还有哪些可以写?
小麦看出我的犹豫,又给我加了点料,抛出一根胡萝卜:“专栏数量够的话,可以集结出书哦,到时候我可以帮你找出版社。”
被小麦说得我心痒痒,拿出纸笔,开始列题材,一个、二个、三个、十个、二十个!
行,就试试看吧!
找了一个周末,用了两个下午,火速完成了四篇,忐忑地交稿,没想到得到了一片掌声。
潜友来打趣,说别人问他:“杭报上有个叫章衣萍的开了个潜水专栏,你认识她么?”他回答:“岂止是认识,我在Galapagos的时候,还天天帮她脱衣服呢!”
别误会,是潜水衣,谁让5毫米的加厚潜水衣那么难驾驭呢!
还有不少报纸、杂志、微信公众号转载了我的文章,被朋友看到,他们特意来告诉我。
得到了各方鼓励,信心倍增。我开始留心身边的资讯,不放过任何可以用来写专栏的材料、谈资,连潜友聚会我也留意着收集可写的内容。思路就像是开了闸,可写的内容越来越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或许是我太小看海洋了,这片蔚蓝是如此迷人,生命是如此多样,哪里是一个小小的专栏能够装得下的?
我希望这个专栏的阅读人群不仅仅局限于潜水一族,我想把海底世界的奇妙与更多不潜水的人分享,让更多人通过我的文字爱上大海,少吃点鱼翅,甚至有机会潜入大海的身体里,感受她的每一次心跳。
写着写着,就有了这本应运而生的书。
最后,还是要再次谢谢小麦,让我做成了一件最初心里没谱、后来越做越喜欢的事。
水下三千米:我的潜水十年 序章:潮汐之约 我曾以为,陆地是世界的全部,抬头是熟悉的蓝天,低头是坚实的土壤。然而,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一股来自深邃蔚蓝的召唤,悄然拨动了我沉寂已久的心弦。那是一份古老而原始的邀请,关于一个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奇妙宇宙,一个充满未知、神秘与壮丽的国度。于是,我踏上了这场注定不平凡的探索之旅,将双脚从坚实的土地移向了流动的海洋,将目光从遥远的地平线投向了脚下的无尽深渊。 “水下三千米”,这个数字在我初识它时,曾是遥不可及的极限,是人类认知边界的试探。而“我的潜水十年”,则记录了这段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是我与海洋的深度对话,是我对未知世界的虔诚朝圣,是我一次次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勇气之歌。这本书,并非仅仅关于潜水技巧的堆砌,也不是对海洋生物的枯燥罗列。它是我十年间,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与海底世界的亲密接触,所凝结而成的真实情感与深刻感悟。 我曾以为,潜水只是为了逃离现实的喧嚣,寻觅一片宁静的港湾。然而,当我的身体完全融入那片蔚蓝,当水压轻柔地包裹住我的每一个细胞,我才发现,我并非逃离,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现实。那是一种脱离地心引力的自由,一种与尘世纷扰隔绝的纯粹。每一次下潜,都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涤荡着内心的浮躁,让我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这十年,我见证了珊瑚礁的五彩斑斓,它们如同海底的七彩森林,孕育着无数生命的奇迹。我曾被成千上万的鱼群环绕,它们在海水中舞动出流畅的线条,编织着令人目眩神迷的画卷。我曾与巨大的鲸鲨擦肩而过,感受着它们古老而宁静的力量,仿佛穿越了亿万年的时光。我也曾潜入漆黑的深海,那里寂静得令人窒息,却又潜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勇敢者的探索。 “水下三千米”,这个数字,从最初的敬畏,到后来的熟悉,再到最终的超越,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深度,更代表着我对生命、对自然、对宇宙的理解层次的不断提升。每一次潜水的深入,都伴随着对未知恐惧的消解,对自身潜能的挖掘,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惊叹。 这本书,是我十年间,在水下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是我用每一次吐息,与海洋签订的深情契约。它记录了我从一个对海洋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成长为一个对深海充满敬畏与热爱的探索者。它是我对那些陪伴我潜水旅程的人们的感恩,是我对那些赋予我灵感的海洋生物的致敬,更是我对这片蓝色星球最深沉的爱恋。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将我所经历的,所感受的,所理解的,传递给每一个热爱生活、渴望探索的灵魂。我希望它能点燃你内心深处的冒险精神,让你感受到海洋的魅力,激发你对未知的好奇,鼓励你去探索属于你自己的“水下三千米”。因为,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往往就隐藏在我们尚未触及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勇敢地发现。 第一章:蓝色的召唤,初遇海的温柔 记忆的齿轮开始回溯,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海风气息。我第一次站到海边,脚下的沙滩细腻得如同童年的梦境,眼前的海水,呈现出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富有层次感的蓝色。从浅浅的碧绿,到宁静的湖蓝,再到远处深邃的墨蓝,那是一种能够轻易俘获人心的色彩。那一刻,我听到了,一种来自深海的低语,一种召唤,它轻轻敲打着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最初的接触,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穿上那笨重的潜水服,戴上那压迫感十足的面镜,我感到自己像是一个即将闯入未知世界的探险家。教练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指令,我努力地模仿着每一个动作,心里却像揣着一只跳跃的小鹿。第一次将头埋入水中,迎面而来的是一片寂静,与陆地上的嘈杂截然不同。阳光穿透水面,折射出斑驳的光影,仿佛是海底世界的呼吸。我学会了用嘴巴感受呼吸,用鼻子呼气,用身体去感知水的浮力。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小的突破,每一次成功,都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我的第一次正式潜水,是在一个浅浅的珊瑚礁区域。我记得清楚,那天的海水异常清澈,能见度极高。当我缓缓下潜,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眼前徐徐展开。那些色彩斑斓的珊瑚,形态各异,有的如同盛开的花朵,有的又像精巧的枝桠,它们在海水中静静地生长,构成了海底最动人的风景。而穿梭于其中的鱼群,更是让我目不暇接。小巧玲珑的唐僧鱼,色彩鲜艳的小丑鱼,悠闲自在的石斑鱼,它们在珊瑚丛中嬉戏,在水中穿梭,仿佛是海底最活跃的居民。 我尝试着伸出手,但又及时收了回来。我明白,我只是一个闯入者,我需要保持尊重,不去打扰这个脆弱而美好的生态系统。每一次呼吸,我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点不和谐的声响。我开始用眼睛去观察,去记录。我发现,原来海水的颜色可以如此丰富,原来生命可以如此多样。那是一种纯粹的视觉冲击,也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在那个初次的潜水体验中,我感受到了水的拥抱,它轻柔地托举着我,让我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我学会了在水中寻找平衡,学会了用眼睛去“听”大海的故事。我看到了,水面上的世界是多么的渺小,而水下的世界,又是多么的广阔与深邃。那一刻,我明白,我与大海,已经签订了一份无声的契约。我将被这片蔚蓝深深吸引,并将用余生去探索它无尽的奥秘。 第二章:深邃的魅影,遇见海洋的脉搏 随着潜水次数的增加,我对海洋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我不再满足于浅海的色彩斑斓,我渴望去探索更深邃的地方,去感受海洋更原始的脉搏。每一次的下潜,都是一次对未知的挑战,也更是对自身极限的试探。 我记得第一次进行深度潜水的情景。当潜入到二十米、三十米,甚至更深的时候,周围的光线逐渐减弱,海水呈现出一种更加沉静、深邃的蓝色。那种压迫感,不再是最初的惊恐,而变成了一种更加沉稳的力量,它提醒着我,我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同的领域,一个需要更加谨慎和专注的世界。 在这些深度潜水中,我遇到了许多让我惊叹的生命。我曾在一片海底峡谷中,看到一群鲨鱼悠闲地游弋。它们的身影矫健而有力,眼神中透露着一种原始的智慧。我努力保持冷静,远远地观察它们,感受着它们作为海洋顶级掠食者的威严。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对自然敬畏的重要性。 我还曾潜入到一个沉船残骸附近。锈迹斑斑的船体,静静地躺在海底,周围生长着厚厚的珊瑚和海藻,仿佛被海洋重新接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艺术品。各种各样的鱼类在船体周围穿梭,将这里变成了它们温馨的家园。我穿过曾经的船舱,想象着它昔日的辉煌,感受着时间流逝的力量。 深度潜水,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海洋的层次感。在不同的深度,有着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光照、不同的生态系统。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呼吸,如何更加精准地调整自己的浮力,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保持镇定。每一次的深度潜水,都是一次关于勇气、专注与经验的累积。 我也开始意识到,海洋并不是一个可以被随意征服的地方。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和节奏,而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参与者。我开始更加关注海洋的保护,关注那些日益受到威胁的海洋生态。我明白,我的每一次潜水,都应该带着一份责任,一份对这片蓝色星球的守护。 “水下三千米”,这个数字,在我心中逐渐有了更深的含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数字,它代表着一种探索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未知、敢于面对恐惧的勇气,更是一种对生命多样性和海洋奥秘的无限渴望。这些深度潜水经历,让我对海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生命本身有了更深的敬畏。 第三章:生命之歌,聆听海底的交响 在我的潜水生涯中,最让我着迷的,莫过于海洋中那些千姿百态的生命。它们用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演奏着生命最动人的乐章。我曾经花费无数个小时,仅仅为了观察一个微小的生物,或者等待一个珍贵的瞬间。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海龟的场景。它缓慢而优雅地游动着,仿佛一位古老的海上旅者。它的眼神中充满了宁静与智慧,当我靠近时,它并没有立刻逃离,而是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姿态。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被一种古老而宁静的力量所感染。 我也曾与一群海豚共舞。它们灵动而活泼,在水中翻滚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它们会好奇地靠近我,用身体轻轻地触碰我,仿佛是在欢迎我的到来。与它们一起在水中嬉戏,是我潜水经历中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之一。 还有那些微小的生物,它们可能不起眼,却同样拥有着生命的奇迹。例如,色彩鲜艳的裸鳃类,它们如同海底的精灵,在珊瑚礁上缓缓爬行;又或者那些拥有奇特伪装能力的鱼类,它们能够完美地融入周围的环境,让你几乎无法察觉它们的存在。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凝聚了亿万年的进化智慧。 我也曾幸运地目睹过一些更为震撼的海洋奇观。例如,成千上万的沙丁鱼组成的巨大鱼群,它们在海水中形成一道流动的银色巨墙,在捕食者的威胁下,它们会迅速地改变队形,展现出惊人的集体智慧。或者,在特定的季节,大批的鲸鱼会洄游至这片海域,它们的巨大身影在水中穿梭,发出低沉而悠远的鸣叫,那是一种足以震撼灵魂的声音。 每一次与海洋生物的近距离接触,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我学会了尊重每一个生命,学会了不去打扰它们的生活,而是静静地观察,静静地学习。我明白,我只是一个过客,而它们,才是这片海洋真正的主人。 “水下三千米”,这个数字,也承载了我对海洋生物的深深眷恋。它们是海洋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这片蓝色星球最美丽的风景。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够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生物的关注,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因为,它们的生存,也关系着我们人类的未来。 第四章:未知的边疆,探索深海的寂静 当我在海洋中潜行的足迹越来越深,我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烈,我开始渴望去探索那些更加遥远、更加神秘的未知边疆——深海。那里,阳光无法穿透,温度极低,压力巨大,是人类生存的极限之地,也是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之一。 第一次准备进行深海探索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兴奋。装备的升级,专业知识的储备,都让我感到自己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维度。我们使用了专门的深潜器,它如同一个坚固的太空舱,能够将我们带往那些人类肉身无法触及的深度。 当我与潜水器一同缓缓下潜,周围的光线迅速消失,一切都被黑暗吞噬。那种寂静,是陆地上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它不是死寂,而是一种古老而深邃的宁静,仿佛能够听到地球的呼吸。潜水器的灯光投射出去,照亮了周围的景象,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奇特。 在深海中,我见到了许多在浅海区域从未见过的生物。它们形态各异,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适应能力。例如,那些能够自己发光的生物,它们在黑暗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如同海底的星辰。还有那些身体柔软、形态奇特的深海鱼类,它们拥有着巨大的嘴巴和锋利的牙齿,是适应极端环境的完美造物。 每一次深海潜水,都像是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我看到了地球最原始的面貌,感受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韧性。我学会了更加精细地控制潜水器的操作,更加敏锐地观察周围的环境。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深海,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它隐藏着无数的科学秘密,等待着人类去揭开。我也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这些未知的领域,去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星球的故事。 “水下三千米”,对于深海而言,这仅仅是开始。我深知,海洋的深处,还有更多未知的奥秘等待着我去发现。这些深海探索的经历,让我对生命、对宇宙,都有了更加宏大和深远的思考。 第五章:无尽的探索,拥抱海洋的未来 我的潜水生涯,是不断向前、不断拓展的过程。十年,只是我与海洋故事的一个开端。每一次的潜水,都让我更加热爱这片蔚蓝,也更加渴望去了解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曾将我的潜水经历与海洋保护相结合。我参与过珊瑚礁的修复项目,我曾在一线监测海洋污染的情况,我也曾将我的所见所闻,通过图片和文字,分享给更多的人。我明白,作为一名潜水者,我有责任去守护这片我所热爱的海洋。 我也开始将我的潜水经验,应用于科研领域。我曾协助海洋生物学家进行物种普查,我也曾参与过海底地质勘探项目。每一次的合作,都让我学到新的知识,也让我更加明白,科学探索与实际潜水经验的结合,能够产生多么巨大的能量。 “水下三千米”,这个数字,对我而言,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深度。它代表着一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它是我用十年时间,与海洋共同书写的一部史诗。 我的潜水十年,是一个关于勇气、关于热爱、关于责任的故事。它让我从一个普通的地球居民,变成了一个海洋的守护者,一个探索者。我将继续在海洋中寻找生命的奇迹,探索未知的奥秘,并将我所感受到的海洋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这仅仅是序曲,属于我与海洋的未来,仍有无数的篇章等待着我去书写。我将继续潜入更深的海洋,去拥抱更广阔的未知,去聆听生命最真挚的呼唤。因为,在我心中,海洋的广阔与深邃,永远是那片最迷人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