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丁丁历险记-蓝莲花第四集(小16开) [7-14岁]

新版丁丁历险记-蓝莲花第四集(小16开) [7-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比] 埃尔热 著,[比] 埃尔热 绘,王炳东 译
图书标签:
  • 丁丁历险记
  • 蓝莲花
  • 儿童文学
  • 冒险故事
  • 漫画
  • 小16开
  • 7-14岁
  • 经典绘本
  • 进口原版
  • 赫奇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0079462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684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6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4岁

  丁丁的世界,世界的丁丁
  比利时文学瑰宝连环画经典巨作
  全球翻译成70多种文字,销售逾200,000,000多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丁丁,勇敢、正盲、机敏、不畏邪恶。他伴随着我们童年的梦,是完美的英雄,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少年时,丁丁让我们热血沸腾;中年时,我们可以把这个梦送给孩子们;年老时,丁丁将留给我们美好的回忆。
  感谢埃尔热先生留给我们的美好世界!

内容简介

《新版丁丁历险记(套装22册)》是由比利时知名漫画大师埃尔热倾其毕生心血,精心创作的一部系列连环画佳作。
  书中讲述了一个名叫丁丁的年轻记者和他忠实的搭档——小狗米卢,以及他的伙伴们——阿道克船长、向日葵教授、警探杜邦和杜庞兄弟,一起周游世界各地,惩恶扬善,历险探奇的精彩故事。
  “丁丁”自问世以来,已经陪伴全世界的读者走过了80年的阅读历程,更一直因其不朽的艺术魅力而备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80年来,这部作品在全球总共被翻译成了七十多种文字,销售数字超过2亿册,遍及世界各大洲。
  可以说,“丁丁”影响了好几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少年儿童,陪伴他们一起遨游世界,增长见闻,共同成长。
  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比利时Casterman出版社再度强强合作,以法文原版图书为依据,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完成全新译著,倾情为中国的广大读者奉献上一道原汁原味的饕餮盛宴!


作者简介

 埃尔热,原名乔治·雷米,1907年5月22日出生在布鲁塞尔。十八岁时埃尔热高中毕业加入《二十世纪日报》。与此同时,他在《童子军》杂志上发表了自己一部系列作品《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主人公是一个极爱冒险的侦察员,也是丁丁的原型。后来将托托的身份改成记者,并将名字改成了丁丁(TinTin)。为了让读者能对这个人物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给丁丁头上加上了一撮永远上翘的黄头发,并给了一条机灵、可爱的狗。这条狗的名字是她恋人的名字:米卢(Miro)。在后来的英文版里,这条狗改名为“白雪”。
  《丁丁历险记》以15个月一本的周期快速创作,丁丁去了刚果、美洲、埃及,以浓郁的异国风情吸引着读者。1934年,埃尔热开始了知名的《蓝莲花》的创作,从此,丁丁不再仅仅是一个给西方人展示奇观的导游,而成为一个有友情、有痛苦、有勇气、有智慧,正义的形象。也是从《蓝莲花》开始,埃尔热在自己的绘画中结合了中国的白描技法。树立了自己的风格。更重要的是,《蓝莲花》使埃尔热彻底破除了西方人对其他文明的偏见,开始以一颗平等开放的心态来描绘其他文明,并在今后的创作中将自由、解放和平等作为不变的主题。1929年到1985年,这56年,是丁丁不断进行冒险的56年,也是丁丁漫画从人物形象到艺术成就,到思想内涵,成长发展的56年。
  1985年3月3日,埃尔热因贫血症去世,丁丁正在进行的在现在艺术世界的探险被迫终止。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丁丁就是我。
  ——埃尔热(图书作者,比利时漫画大师)


  ★生活的坎坷能和我相比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就是丁丁。
  ——戴高乐(法国总统)


  ★随着《丁丁历险记》,孩子们可以跟着丁丁去畅游世界、遨游太空,像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那样,让少年朋友们大开眼界,更加充实。我这个丁丁的大朋友衷心地把丁丁介绍给中国小朋友,希望你们都爱丁丁!
  ——缪印堂(知名漫画大师)


  ★你在读一个个“丁丁”故事的同时了解了美洲的风土人情,看到了非洲土著人的生活、领略到了西藏高原的风光,甚至还提前登上月球……这些都是在一阵阵的笑声中潜移默化地领略到的。
  ——刘静(人民文学出版社美编室主任)

  


《太空历险记:星际探险家的日志》 作者: 艾萨克·V·科尔宾 译者: 林晓月 出版社: 银河星云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 内容提要: 《太空历险记:星际探险家的日志》并非关于地球上某个特定地区的历史或某个文化符号的探寻,它是一部宏大的、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史诗,聚焦于人类文明向宇宙深处扩张的初期阶段。本书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了传奇宇航员、天体物理学家兼外交官,奥里恩·凡德尔博士,在他跨越银河系的数次关键任务中的亲身经历与深刻反思。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3世纪中叶,人类已经掌握了超光速旅行技术(曲速引擎),但宇宙的广袤与未知依然是压倒性的存在。凡德尔博士,作为“先驱者计划”的核心成员,肩负着寻找宜居行星、接触潜在外星文明以及维护星际和平的重任。 第一部分:启程与寂静的边界 本书伊始,读者将跟随凡德尔博士登上人类最先进的星际飞船——“漫游者号”。第一章详细描绘了飞船内部精密复杂的结构,以及宇航员们为了适应长期深空旅行而进行的生物适应性训练。不同于许多强调惊险战斗的科幻小说,凡德尔的叙述侧重于太空旅行的“日常”:长时间的孤独、对地球的思念、以及面对宇宙的宏大尺度时,人类心智所承受的哲学冲击。 作者花费大量篇幅描写了“织女星空域”的航行。这一区域因其极度稀薄的星际物质和反复出现的空间扭曲现象而闻名,被视为星图上的“寂静边界”。在这里,凡德尔博士团队意外发现了一种基于暗物质波动的生命形式——“以太幽灵”。这些生命体没有固定的形态,它们的存在仅能通过对飞船能量系统的微弱干扰来感知。凡德尔博士并没有试图捕捉或攻击它们,而是利用先进的量子传感器记录它们的活动模式,试图理解一种完全脱离碳基生命的生存逻辑。这一段落充满了硬科幻的严谨性,详细阐述了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这些非物质生命的行为。 第二部分:萨图恩人的遗产 旅程的第二阶段,故事聚焦于对“萨图恩文明”遗址的探索。萨图恩人是一个数万年前在银河系边缘繁荣一时,却神秘消失的超先进文明。凡德尔博士受命前往他们的母星系——一个被恒星风暴长期侵蚀的岩石行星。 在遗迹深处,团队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知识库”。这个知识库并非实体书籍或数据芯片,而是一个由高度结构化的引力波构成的全息图书馆。解读这些信息的过程极其艰辛,凡德尔博士运用了新发现的“共振频率解析法”,花费了数年时间才破译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 破译的结果令人震惊:萨图恩人并非自然灭绝,而是主动选择了“升维迁移”——他们将自己的意识与宇宙的基本结构融为一体,放弃了物质形态。凡德尔博士深入探讨了萨图恩人留下的警告:文明的过度发展可能导致对现实结构本身的过度依赖,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循环。这一部分不仅是对外星科技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科技伦理发展方向的深刻拷问。 第三部分:和解与冲突的边缘 在返回银河系核心区域的途中,“漫游者号”遭遇了与“克里尔帝国”的首次正式接触。克里尔人是一个高度集体化的、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硅基文明,他们信奉绝对的秩序和扩张。 凡德尔博士在书中细致地描述了第一次外交会面的紧张气氛。克里尔使节团的外形如同流动的水晶雕塑,他们通过复杂的频率调制进行交流。关键的冲突点在于对“星际资源分配权”的理解不同。克里尔人认为,所有未被殖民的星系都属于“潜在领土”,而人类则坚持“先发现、先探索”的原则。 书中描绘了凡德尔博士如何利用地球文化的“艺术与情感表达”作为谈判筹码。他向克里尔人展示了地球上的交响乐和非线性叙事文学(例如,他特别提到了对古典戏剧结构中“悲剧性”的探讨)。这种非功利性的、纯粹的情感表达,是克里尔人逻辑驱动的思维中从未接触过的概念。虽然没有立即达成全面和平,但这次接触成功地避免了一场可能毁灭人类初级星际殖民地的战争,为后续的星际外交留下了宝贵的转圜余地。凡德尔博士的日志记录了他在谈判桌前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对人类如何在弱肉强食的宇宙法则中坚持自身价值观的坚持。 第四部分:回归与未竟的旅程 小说的尾声,凡德尔博士带着他收集的宝贵数据和深刻的宇宙观回到了地球的轨道空间站。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探险家,而是一个肩负着星际哲学使命的先知。 然而,他发现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对“意义”的迷失。凡德尔博士的日志以一篇沉思录结束:他意识到,真正的探索并非是跨越光年,而是深入人类自身的心灵。萨图恩人的升维迁移、以太幽灵的无形存在、以及克里尔人的冰冷逻辑,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宇宙的奥秘藏在不同的存在形态中,而人类必须学会谦逊和接纳这些差异。 《太空历险记:星际探险家的日志》是一部融合了硬科幻的严谨逻辑、哲学思辨的深度以及人类情感探索的史诗巨著。它带领读者超越了我们已知的世界,探索了技术、伦理与存在本质的边界。这本书适合所有对未来、对宇宙、对人类自身命运充满好奇心的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评价: 从一个成年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是极高的。它的设计美学非常成熟,即便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一页的构图都充满了动态感,人物表情的刻画极其到位,你不需要文字描述,光看图就能完全理解角色的内心活动——是恐慌、是决心,还是狡黠的算计。我常常会陪着他一起翻阅,我们爷俩会比赛谁先发现画面中隐藏的小彩蛋(比如某个不易察觉的背景道具)。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亲子间的交流质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书中蕴含的那些关于友情、正义和勇气的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价值观念的传递是无声却有力的。总而言之,这是一笔绝对值得的投资,它投资的不仅仅是孩子的阅读时间,更是他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健全的人格发展。

评分

第四段评价: 对于七到十四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找到一本既能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又不会因为内容过于复杂或幼稚而产生抵触情绪的书,简直是难能可贵。我儿子(今年十岁)之前总觉得历史书太死板,科幻故事又太天马行空,直到他接触到这套书。它巧妙地将历史背景、地理知识、甚至一些工程学的小常识,都融入到了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之中。比如,当角色们需要穿越某片崎岖的山脉时,你会发现书中对路线的选择和工具的运用都有着严谨的逻辑性,这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要来得生动有趣得多。他现在看书时,经常会拿起旁边的笔记本,记录下他觉得“酷毙了”的探险工具的草图,甚至开始想象自己要如何设计一条更安全的逃生路线。这种将阅读体验转化为实践思考的能力,是这套书带给我最大的惊喜。它成功地架设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评分

第一段评价: 哇,这套书简直是为我家那个“十万个为什么”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本来还在发愁怎么才能让他乖乖坐下来看书,毕竟现在的电子产品太多了,注意力很难集中。但是自从买了这套书,他简直是爱不释手。书里的插画色彩鲜明,线条流畅,那种浓郁的欧洲漫画风格扑面而来,即便是不识字的小朋友光是看看图也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刺激的冒险氛围。我特意观察了他看书时的表情,一会儿眉头紧锁,显然是跟着主角一起陷入了困境;一会儿又眉开眼笑,显然是解开了某个谜团。更让我惊喜的是,他现在会主动跟我讨论书里的情节,比如“为什么这个地方看起来这么神秘?”或者“那个角色是不是有点坏?”这种主动提问和思考,比我强迫他读课本有效一万倍。这套书的开本拿在手里也特别舒服,不像那些厚重的精装书,小手拿着也不会觉得累,可以随时随地翻阅,非常适合每天晚上睡前的那段“黄金阅读时间”。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孩子爱上阅读的家长们!

评分

第三段评价: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打着“经典重现”旗号的儿童读物都持保留态度,很多都是粗制滥造,只是换了个封面糊弄家长。但这套书的品质绝对是顶级的。首先是装帧,它那种恰到好处的硬挺度,既能保护内页不易损坏,又不会显得过于僵硬。纸张的触感也很好,没有那种廉价的滑腻感,读起来非常舒服。我特别关注的是文字的翻译和排版。很多早期译本的用词稍微有点生硬,但这套新版明显更加符合现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语句流畅自然,一些专有名词的解释也处理得非常巧妙,让孩子在阅读紧张情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新的知识点,而不会感到枯燥。我发现他现在看书的时候,偶尔会停下来,似乎在琢磨某个双关语或者巧妙的文字游戏,这说明他的理解能力正在被这种高质量的内容所激发。这种细节上的打磨,才是真正体现出版方诚意的关键所在。

评分

第二段评价: 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接触这类连环画的时候,那种探索未知的激动心情至今难忘。这套新版的《丁丁》系列,继承了原著那种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我仔细对比了老版本的细节,新版的印刷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色彩还原度极高,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场景,现在看起来细节毕现,简直就像重新经历了一次冒险。尤其是一些异域风情的场景描绘,那种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细致入微的观察,真的让人佩服作者当年的功力。说实话,我买这套书更多是想找回我自己的童年记忆,但没想到,我家那个正处于“好奇心爆炸期”的孙子也完全被吸引住了。他现在对世界地图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是问我书里提到的那些国家到底在哪里,这简直是最好的地理启蒙教育啊!这套书不仅仅是娱乐,它更像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带着孩子们在想象中进行一次跨越洲际的旅行。

评分

非常好的书,推荐看

评分

东西物流很快,价格可以,还没看

评分

女儿自己选的,她很喜欢看。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也和我十年前在学校里看到的一样,价格也挺到位

评分

不错,儿子喜欢!

评分

小朋友喜欢

评分

经典作品,孩子虽小,但已经喜欢读。

评分

很满意

评分

好评,质量好快递快,一直都在京东买东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