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遠方的人請問你來自哪裏,你可曾聽說過阿瓦爾古麗?她帶著我的心兒穿越那戈壁,多年以前丟失在遙遠的伊犁。”麯《新阿瓦爾古麗》不僅將我們的心緒帶到現代的伊犁,也帶迴瞭古時的戈壁。在1700餘年前,柔然,一個太陽神阿波羅的後裔,以民乎尋常的速度突然齣現在濛古高原,開始在縱橫幾萬裏的歐亞大陸盡情馳騁。歐洲人驚訝地發現,百餘年前匈奴大帝阿提拉的陰魂尚未散去,一個叫吐賀真的“魔鬼”又帶領一支辮子軍齣現在眼前。公元828年以後,歐洲史書一緻宣稱這一顯赫一時的民族已經完全滅亡瞭。而在俄羅斯,仍有60餘萬人自稱是阿瓦爾的後裔。柔然-阿瓦爾,繼匈奴、鮮卑之後的草原驕子,你在哪裏?
內頁插圖
目錄
序篇 被遺忘的草原帝國
上部 黑暴:夾縫中成長起來的柔然帝國
第一章 一個奴隸的神話:鮮卑人母體中孕育齣來的掘墓人
尚未長大先分傢
異常輕鬆的崛起奇跡
挺進西域,結盟“白匈奴”
第二章 鐵騎突齣刀槍鳴:戰績顯赫的柔然-(口厭)噠聯盟
兩位雄主的競爭
不爭氣的盟友
進擊最後的匈奴——北涼
第三章 左手掐念珠,右手舞長刀:一個“文明”帝國的誕生
漠北大捷換來的佛祖綸音
一個“世界帝國”的誕生
第四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柔然汗國在亞洲的最後風光
天平日漸傾斜的柔然-(口厭)噠聯盟
趁火打劫的高車丁零
失而復得的大汗寶座
第五章 西風壓倒東風:壓垮柔然-(口厭)噠聯盟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部 雄風:接過匈奴大帝衣鉢的伯顔可汗
第六章 叱吒巴爾乾:重返歐洲的太陽神子孫
來自東方的太陽神
匈奴帝國的終結者
第七童飲馬伏爾加:挑戰拜占庭帝國的初步嘗試
金幣吸引來的阿瓦爾使團
非暴力擴張:歐洲人無法破解的外交思維
第八章 遙望法蘭西:多瑙河流域的新主人
搶走歲幣的西突厥
趟過萊茵河,劍指法蘭西
下部 飄逝:揮霍祖宗財富的敗傢子
尾聲 劫難之後的浴火重生
柔然(阿瓦爾)帝國大事年錶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柔然民族原本齣自拓跋鮮卑,與後者一樣,是齣自匈奴以東的東鬍族係。除瞭戰馬和弓箭,他們更崇拜從東方升起的太陽及由鷹、豹組閤而成的怪獸。
他們神秘的族名“阿瓦爾”齣自亞歐草原上古老的傳奇英雄阿波羅。不過阿波羅輝煌的曆史曆經數韆年的口耳相傳,早巳成為模糊的神話,新的光榮需要太陽神後裔們自己去努力博取。
當拓跋鮮卑被前秦徵服時,柔然人也淪為前秦帝國的臣民。但淝水之戰完全改變瞭中原曆史的進程,前秦帝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柔然人乘機擺脫鮮卑人的控製,獨立並北上,進而統一瞭濛古高原,建立起綿延萬裏的柔然汗國。
為瞭對付昔日的宗主:拓跋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帝國,柔然人與漢族統治的南朝政權建立瞭長期盟友關係。在此後的三百多年中,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辮子軍東徵西討,踏遍從黑龍江到易北河之間的遼闊土地,繼匈奴之後,將草原帝國的榮耀再次傳遍亞歐大陸。正因為他們的牽製,北魏纔無法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也正由於他們的西徵,西羅馬帝國纔最終被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浪潮摧毀。
早年的苦難沒有在柔然民族心中燃起復仇的烈焰,反而培養瞭他們同情弱者的寬厚性格。遠徵柔然的失利一度使北魏帝國淪落到崩潰的邊緣,進而導緻瞭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滅佛。大批北魏佛教徒逃奔漠北避難。受其感召,柔然民族逐漸接受瞭佛教信仰,佛法自此在濛古高原上深入人心。受佛教影響,柔然汗國一度與死敵北魏和解,雙方還閤資興建瞭大同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河北響堂山等佛教石窟。其盟友Ⅱ厭噠汗國也在中亞同時興建瞭聞名於世的巴米揚大佛。
對佛教來說,那是一個最激動人心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瞭藝術奇跡的時代。
公元5世紀中葉是柔然汗國的鼎盛時期,他們軟硬兼施,建立起一個比匈奴帝國更加龐大的國傢。北匈奴的直係後裔:悅般,就是被柔然和噘噠聯盟消滅的,冒頓單於的後代因而喪失瞭貴族的地位,淪為普通的中亞牧民。
不久,柔然鐵騎越過烏拉爾河,深入東歐腹地,若不是他們偉大的可汗吐賀真正好在此時去世,柔然人早就可以在維也納森林野營瞭。齣於對柔然人的畏懼,東歐民族紛紛湧嚮中歐,在匈奴帝國崩潰後製造齣又一波民族遷徙浪潮,最終將盛極一時的西羅馬帝國徹底傾覆。這次遠徵雖然半途而廢,但為柔然人的後裔保存瞭西方的記憶,阿瓦爾人、保加利亞人、突厥人、馬紮爾人和濛古人沒有必要嚮彆人打探道路,也無須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就可以沿著先人的足跡,從鄂爾齊斯河直撲多瑙河。
到瞭公元6世紀中葉,北魏與柔然這對亦敵亦友、亦親亦仇的歡喜冤傢,相繼分裂成東西兩朝。柔然汗國經過艱苦努力,一度重整山河,並利用北魏的分裂,主宰瞭東方的政局。但上次分裂的惡果繼續發酵,原本臣屬於柔然汗國的突厥人在西魏的支持下突然崛起,一舉結束瞭柔然人在漠北的霸權。在突厥人的追殺下,柔然民族四分五裂,大多融入其他的亞洲民族中,他們兄弟般的盟友:口厭噠也落瞭個相同的結局。
558年,自稱“阿瓦爾人”的異國使團抵達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請求與拜占庭人結盟,這給西方人帶來瞭巨大的驚訝和震動。不久,突厥人也派來使團,抗議拜占庭人接納阿瓦爾人,這時西方纔知道,阿瓦爾人就是柔然人,他們隻是迴到瞭祖先阿波羅曾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而已。
拜占庭與較為強大的突厥人結盟,以對付死敵波斯,阿瓦爾人則巧妙地拉攏波斯夾擊拜占庭,又先後徵服瞭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等西方民族,在東歐平原上重建柔然汗國,從此開始瞭他們“牆裏開花牆外香”的第二春。
柔然鐵騎的齣現,給衰落中的歐洲帶來瞭極大的衝擊,他們要嚮東方軍隊學習的東西太多瞭,歐洲最早的軍事理論巨著《戰略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彎麯的馬刀、丈八長矛、魚鱗甲、新式鋼盔,特彆是金屬馬鐙,這些阿瓦爾武器使歐洲的軍火庫煥然一新。同時,阿瓦爾人也樂於引進西方獨有的科技,例如馬蹄鐵和馬刺。正是在阿瓦爾汗國,現代馬匹的全套裝備纔最終成型。
雖然被突厥人趕齣傢鄉,但阿瓦爾人畢竟是幸運的。他們找到瞭一塊肥沃的土地,還擁有瞭一位傑齣的君主:伯顔可汗。伯顔不僅是齣色的軍事傢,更是高明的外交傢,為瞭給本民族爭取最大的利益,他與拜占庭人進行瞭多次經典的談判。他也意識到武力的局限性,所以盡量避免對徵服地區進行經濟上的破壞,並且用減稅的方法促進農業生産,促成瞭中世紀歐洲農奴製經濟的發展。
前言/序言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不朽的星火:一個失落文明的史詩》的圖書簡介。 --- 不朽的星火:一個失落文明的史詩 作者: 艾琳娜·維多利亞 頁數: 850頁 齣版社: 蒼穹之眼文化 齣版日期: 2024年11月 內容簡介 在人類曆史的宏大敘事中,總有一些文明如同流星劃過夜空,雖然光芒萬丈,卻最終歸於塵埃,隻留下模糊的傳說和難以辨認的殘片。《不朽的星火》 並非講述我們所熟知的帝國興衰,它將帶領讀者潛入一個被主流曆史學界長期忽略、甚至刻意抹去的偉大存在——阿卡迪亞聯邦的興衰史詩。 阿卡迪亞,一個誕生於“大分裂時代”末期,崛起於廣袤而資源枯竭的“灰燼平原”的文明。它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如何在絕境中重塑秩序、如何平衡科技與人文、以及最終如何麵對自身宿命的宏大敘事。 本書的敘事跨越瞭近韆年,從阿卡迪亞的篳路藍縷,到其成為橫跨三大洲的超級聯邦,再到最終在“寂靜之災”中無可挽迴地崩塌。這不是一部簡單的軍事編年史,而是一部深刻剖析社會結構、哲學思想、以及權力腐蝕本質的文明編年錄。 第一部:灰燼中的萌芽(起源與奠基) 故事始於公元前1200年左右,彼時世界被無休止的部落戰爭和環境災難撕裂。阿卡迪亞的創始人——那位被稱為“築城者”的哲學傢領袖卡萊布,如何在極度匱乏的條件下,利用一套革命性的“共生工程學”理念,將分散的遊牧民凝聚起來。本部分詳細描繪瞭阿卡迪亞早期的社會契約:公民權利與責任的嚴格綁定,以及對集體記憶的極度重視。讀者將跟隨早期的拓荒者,體驗如何在嚴酷的沙暴中建立起第一座自給自足的穹頂城市——“新黎明”。 第二部:光輝的螺鏇(科技與繁榮) 阿卡迪亞文明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其對“和諧律”(The Principle of Resonance)的掌握。這是一種介於物理學和精神學之間的理論,使他們能夠開發齣超越同時代其他文明的能源技術——“脈衝驅動係統”。書中詳盡描繪瞭阿卡迪亞的城市麵貌:懸浮的空中庭院、依靠地熱和反重力技術運行的交通網絡,以及以生物仿生技術為基礎的醫療體係。 然而,繁榮的背後暗流湧動。隨著領土的擴張和對外部資源的掠奪,聯邦內部開始齣現“純血派”與“融閤派”的激烈思想衝突。本部分著重探討瞭阿卡迪亞藝術、音樂和文學的黃金時代,這些文化成果如何成為反映社會內部張力的獨特鏡子。其中,對“審判詩人”厄瑞斯的長篇分析,揭示瞭即便在最完美的社會設計中,個體自由與集體意誌的矛盾也無法被徹底消除。 第三部:權力的異化(帝國的陰影) 當阿卡迪亞的疆域達到頂峰,其內部的權力結構開始失衡。本書深入剖析瞭“執政議會”的演變,從最初的精英民主製,如何一步步蛻變為一個由少數幾個壟斷瞭核心技術的傢族所控製的寡頭體製。通過對關鍵曆史人物——如野心勃勃的攝政王提圖斯,和試圖進行體製改革卻最終失敗的改革傢塞拉菲娜的傳記式描寫,展現瞭權力如何腐蝕最初的理想。 本部分引入瞭阿卡迪亞社會的一個關鍵黑暗麵:“記憶清洗計劃”。為瞭維持錶麵的和諧,議會開始係統性地修改曆史記錄,壓製異見。這導緻瞭精英階層與底層民眾之間認知上的巨大鴻溝,為後來的災難埋下瞭伏筆。 第四部:寂靜的審判(衰亡與遺産) 阿卡迪亞的終結並非源於外部的入侵,而是源於其自身的過度依賴和對自然法則的漠視。在追求無限能源的實驗中,聯邦啓動瞭可能顛覆整個區域生態平衡的“核心同步實驗”。“寂靜之災”的降臨是緩慢而殘酷的,它並非一場爆炸,而是一種能量場的衰竭,導緻瞭先進技術的集體失靈,空中城市墜落,通訊網絡永久癱瘓。 本書的最後部分聚焦於文明崩潰後的“散落年代”。重點描繪瞭不同群體麵對滅頂之災時的選擇:是固守破碎的技術文檔,還是迴歸原始的生存方式?我們追隨幾位“記錄員”的足跡,他們試圖將阿卡迪亞文明的火種,以加密信息的形式,嵌入到新生文明的文化基因中,希望後世能夠從他們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不朽的星火》 是一部關於文明的深度剖析,它探討瞭: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當其道德基礎被其技術進步所超越時,將走嚮何方?它不僅是對一個想象中帝國的考古,更是對當代社會發展軌跡的一次深刻反思。本書融閤瞭嚴謹的社會人類學分析、精妙的政治哲學思辨,以及令人信服的宏大世界構建,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文明興衰寓言。 讀者評價摘錄: “維多利亞的筆觸如同冰冷的考古學傢,她挖掘的不僅僅是廢墟,更是我們自己的集體潛意識。” ——《世界曆史評論》 “讀完此書,你會明白,最危險的敵人,永遠不是來自外部的蠻族,而是潛藏在精緻外殼下的傲慢。” —— 評論傢 L.K. 霍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