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际象棋实战练习(上中下)/大师三人行

少儿国际象棋实战练习(上中下)/大师三人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际象棋
  • 少儿
  • 实战
  • 练习
  • 大师
  • 棋谱
  • 益智
  • 启蒙
  • 策略
  • 儿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43694750
商品编码:10100165650
出版时间:2015-06-01

具体描述

定  价:50 出 版 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01日 页  数:303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3694750 【上册】
基础练习题
练习1  棋子的正确摆放(1)
练习2  兵的走法及吃子方法(2~7)
练习3  兵的升变(8~9)
练习4  车的走法及吃子方法(10~11)
练习5  象的走法及吃子方法(12~13)
练习6  后的走法及吃子方法(14~15)
练习7  马的走法及吃子方法(16~17)
练习8  王的走法及吃子方法(18)
练习9  将军和应将(19~20)
将杀练习题
练习1  一步杀(21~192)
练习2  两步杀(193~340)
参考答案
【中册】
基本战术练习题
练习1  击双(341~372)
练习2  牵制(373~400)
练习3  串子(401~426)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暂无
《棋局的召唤:少儿国际象棋入门与进阶》 第一章:棋盘上的宇宙——国际象棋的基础认知 国际象棋,这古老而迷人的游戏,宛如一个微缩的宇宙,在这64格的黑白方寸之间,上演着智慧与策略的较量。对于初次接触的少年棋手而言,掌握棋盘的结构、棋子的身份和它们的行动方式,是开启这段奇妙旅程的第一步。 1.1 棋盘的语言:网格、行列与方格 国际象棋棋盘是一个由32个黑色方格和32个白色方格交替组成的8x8的网格。这些方格由字母(a到h)和数字(1到8)共同命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坐标系统。例如,“a1”代表棋盘左下角的白色方格,“h8”则代表右上角的黑色方格。理解这个坐标系统,不仅能帮助我们清晰地记录棋局,更能成为战术分析和记忆经典对局的有力工具。在对弈中,棋盘的每一处细节都可能成为关键,例如某个方格的控制权、棋子之间的联动,甚至是棋盘边缘的限制,都需被少年棋手细细品味。 1.2 棋子的肖像:身份、价值与基本走法 国际象棋共有六种棋子,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身份、价值和行动规则。 王 (King): 棋盘上最重要的棋子,其存亡即是整个棋局的胜负。王每一步只能向周围的任何一个方格移动一格。虽然王的移动范围有限,但它在残局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往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保护好自己的王,并伺机威胁对方的王,是贯穿棋局始终的核心目标。 后 (Queen): 拥有最强大攻击力的棋子,它可以沿直线(横、竖、斜)移动任意格数,直到遇到其他棋子或棋盘边缘。后是主要的攻击力量,善用后能迅速改变棋局的态势,制造出强大的攻势。然而,由于其价值最高,也容易成为对方攻击的焦点,保护好后,并在恰当的时机将其投入战斗,是少年棋手需要反复实践的课题。 车 (Rook): 沿着直线(横、竖)移动任意格数。车在开放的直线上威力巨大,尤其擅长控制棋盘的纵列和横行。在残局中,两车配合能形成强大的“桥头堡”,对对方的王造成巨大的压力。掌握车的“兵法”,例如“车摆渡”、“车压底线”等,是提升棋艺的重要环节。 象 (Bishop): 沿着斜线移动任意格数。每个棋手有两只象,一只在白色方格上移动,另一只在黑色方格上移动。象的威力体现在其长距离的斜线攻击,尤其在开放的斜线上。两象配合,能够覆盖棋盘上更多的区域,形成强大的“双象优势”。理解象的活动范围和配合方式,对于把握棋盘的斜线控制权至关重要。 马 (Knight): 拥有最独特的走法,呈“L”形移动,即先横走或竖走两格,再向垂直方向走一格。马是唯一能够“跳跃”过其他棋子的棋子,这使得它在复杂的兵阵中具有出色的穿透力,并且能够攻击到被其他棋子保护的格点。马的“潜伏”能力和“攻击三角”的形成,是少年棋手需要深入探索的战术奥秘。 兵 (Pawn): 棋盘上数量最多,但价值最低的棋子。兵的走法相对简单:向前走一格,但第一步可以向前走一格或两格。兵的吃子方式与走法不同,它是向前斜走一格吃掉对方的棋子。兵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数量,更在于其“升变”的可能性。当一个兵成功走到对方的底线时,它可以升变为除王之外的任何一种棋子,这常常能改变棋局的走向。兵的推进、保护以及“兵链”的形成,是理解棋局结构和兵法战术的基础。 1.3 棋子的价值:一场无声的衡量 理解棋子的相对价值,有助于少年棋手做出明智的交换决策。通常,兵的价值被设定为1分,马和象为3分,车为5分,而后的价值则接近9分。王是无价的,其价值体现在其安全性。在对弈中,当需要进行子力交换时,少年棋手需要计算双方得失,避免因不当交换而导致子力劣势。然而,价值并非绝对,特定的战术组合或位置优势,有时能让一个价值较低的棋子发挥出远超其本身价值的作用。 1.4 基本走法与特殊招法:规则的精妙之处 除了棋子的基本走法,国际象棋还有一些特殊的招法,它们是规则的精妙之处,也是战术变化的重要来源。 易位 (Castling): 王与车的一次联合行动,用于保护王并快速将车投入战斗。易位是国际象棋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招法之一,它能够极大地提升王的安全性和车的机动性。掌握易位时机和限制条件,是少年棋手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 兵的吃过路兵 (En Passant): 一种特殊的兵的吃子规则,当对方的兵从初始位置向前走两格,并且正好经过己方兵的攻击格时,己方兵可以像吃掉对方向前走了一格的兵一样,吃掉它。这个规则看似复杂,但在特定的兵阵中,它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 兵的升变 (Pawn Promotion): 如前所述,当兵到达对方底线时,可以升变为后、车、象或马。这是兵扭转乾坤的绝佳机会,也是棋局高潮迭起的常见诱因。 1.5 游戏目标:将死对方的王 国际象棋的终极目标是将死(Checkmate)对方的王。将死意味着对方的王正受到攻击(被将军),并且无论如何移动、阻挡或吃掉攻击方棋子,都无法摆脱被攻击的局面。理解“将军”(Check)和“将死”的区别,是所有棋局分析的出发点。当对手的王被将军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解除危机,否则将面临失败。 第二章:初识战术——棋局中的小聪明 掌握了国际象棋的基本规则和棋子走法后,少年棋手便可以开始探索棋局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小聪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战术。战术是直接、短期的手段,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巧的招法,立即获得局部的优势,甚至直接取胜。 2.1 弃子 (Sacrifice):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弃子是指有意地放弃自己的一枚或多枚棋子,以换取更重要的战略或战术利益。这看起来是“亏本”的买卖,但高手却能通过弃子打开局面,制造攻击机会,甚至将死对方。常见的弃子包括: 弃兵: 为了打开对方的王前防线,或为其他棋子创造攻击路径。 弃子力: 牺牲马、象、车甚至后,以制造杀棋机会,或解除对方的强大威胁。 理解弃子的时机和目的,是少年棋手提升棋艺的关键。并非所有的弃子都是有效的,只有在经过仔细计算,能够带来明确的收益时,弃子才是明智的选择。 2.2 牵制 (Pin):动弹不得的困境 牵制是指用己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一枚棋子,而这枚被攻击的棋子后面有对方更重要的棋子(通常是王)。被牵制的棋子,如果移动,就会暴露其后方的棋子,导致更大的损失。牵制是限制对方棋子活动范围的有效手段,尤其在攻击对方王时,牵制作用巨大。 半牵制: 被牵制的棋子仍然可以移动,但移动会暴露其后方的棋子。 全牵制: 被牵制的棋子不能移动,否则会直接导致后方的棋子被吃。 掌握牵制,能够帮助少年棋手有效地限制对手的子力,创造优势。 2.3 闪击 (Fork):一子多击的威力 闪击是指一枚棋子同时攻击对方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最常见的闪击是马的闪击,它常常能一次性吃掉对方两枚有价值的棋子。车和后的闪击同样威力巨大。掌握闪击,能够让少年棋手在实战中抓住机会,迅速获得子力上的优势。 兵的闪击: 尽管兵的攻击范围有限,但通过巧妙的走法,也能形成有效的闪击。 多重闪击: 利用棋子之间的配合,制造更复杂、更具威胁的闪击。 2.4 捉双 (Double Attack):双管齐下 与闪击类似,捉双也是指一枚棋子同时威胁对方的两枚棋子。区别在于,闪击通常是攻击,而捉双可以是攻击或威胁。例如,一枚棋子可以同时威胁对方的两枚棋子,迫使对方只能保住其中一枚。 2.5 抽将 (X-Ray Attack):穿透防线的攻击 抽将是指己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一枚棋子,而这枚棋子后面紧跟着对方的王。虽然抽将的攻击目标是后面的棋子,但由于王的威胁,对方在处理时会非常被动。这是一种间接但极具威胁的战术。 2.6 诱杀 (Decoy):引君入瓮 诱杀是指通过弃子或其他手段,将对方的棋子引到不利的位置,然后再伺机将其吃掉。这是一种“请君入瓮”的策略,需要少年棋手具备预判对方行动的能力。 2.7 限制 (Restriction):剥夺对手的自由 限制是指通过自己的棋子,阻止对方的棋子移动到重要的格点,或者限制其活动范围。例如,用兵封锁对方的斜线,或者用子力占据关键的中心格点。 第三章:战略的基石——理解棋局的宏观图景 如果说战术是棋局中的“短跑冲刺”,那么战略就是“马拉松长跑”。战略关注的是棋局的整体发展和长远规划,它指导着棋手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占据有利位置,最终导向胜利。 3.1 中心控制:棋局的“心脏地带” 国际象棋的中心(d4, d5, e4, e5)是棋盘上最重要的区域。控制中心意味着能够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棋子,并限制对方棋子的活动。在开局阶段,争夺中心控制权是至关重要的。 中心兵: 兵在中心的位置能够有效地控制周围的格点。 中心棋子: 马和象在中心往往能发挥出更强的威力,因为它们能够攻击到更多的区域。 3.2 子力协调:团队合作的力量 棋局的胜利并非依靠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所有棋子协同作战。理解子力之间的配合,例如车与后的协同攻击,象与象的交叉支援,能够极大地提升整体战斗力。 兵链: 兵与兵之间的相互保护,形成坚固的防线,并能支持中心的控制。 攻击集团: 将多枚棋子集中在一个区域,形成强大的攻击力量。 3.3 兵阵的分析:棋盘上的“地形” 兵的布局构成了棋局的“地形”,它直接影响着其他棋子的活动空间和攻击线路。 孤兵 (Isolated Pawn): 无法被己方兵保护的兵,容易成为对方攻击的目标。 叠兵 (Doubled Pawns): 同一列上出现两枚或以上己方兵,虽然增加了兵的保护,但也限制了彼此的活动。 通路兵 (Passed Pawn): 没有任何对方兵阻挡其前进的兵,拥有巨大的升变潜力,是残局阶段重要的获胜资本。 3.4 王的安全性:一切战略的出发点 无论多么精彩的攻击,如果自己的王处于危险之中,都可能功亏一篑。因此,保护王的安全是所有战略的前提。 易位: 快速将王移动到安全位置,是保护王的重要手段。 兵的保护: 用兵在王的前面构筑一道屏障,是抵御攻击的有效方法。 棋子的支援: 将车、后等棋子部署在王周围,形成强大的防御体系。 3.5 空间优势 (Space Advantage):掌控棋盘的广度 拥有空间优势意味着己方的棋子能够占据更多的棋盘区域,获得更大的活动自由度,而对方的棋子则显得拥挤不堪。 兵的推进: 适当推进兵,可以扩大己方的活动空间。 中心控制: 控制中心,自然也就掌握了棋盘上最重要的空间。 3.6 兑子 (Exchange):权衡得失的艺术 在战略层面,兑子不仅仅是子力价值的简单计算,更是对棋局整体形势的判断。 优势兑子: 如果己方在某个区域拥有优势,可以通过兑子来巩固优势,简化局面。 劣势兑子: 如果己方在某个区域处于劣势,应尽量避免兑子,以免加剧劣势。 为残局做准备: 有时为了进入更有利的残局,也会主动进行兑子。 第四章:开局的序曲——为棋局定下基调 开局是国际象棋的第一个阶段,其目标是快速出子,控制中心,并将王安全地放置好。一个好的开局能够为棋局奠定有利的基础,为后续的战术和战略执行创造条件。 4.1 开局的原则: 快速出子: 尽快将马、象等轻子移动到棋盘中央,避免在开局阶段浪费时间。 控制中心: 通过兵的推进或棋子的牵制,争夺对中心格点的控制权。 保护王: 尽快完成易位,将王移动到安全的位置。 避免不必要的兵的移动: 过多的兵的移动会削弱己方的防御,并为对方创造攻击机会。 避免重复移动: 尽量让每一着棋都具有战略意义,避免无谓的重复。 4.2 常见的开局类型: 开放性开局 (Open Games): 以1.e4 e5开头的棋局,通常会导致快速的子力兑换和激烈的战斗。例如:西班牙开局、意大利开局、王翼弃兵。 半开放性开局 (Semi-Open Games): 以1.e4 其他步数(如c5, d5, e6)开头的棋局,局面相对封闭,但同样充满变化。例如:西西里防御、法兰西防御。 封闭性开局 (Closed Games): 以1.d4 d5开头的棋局,通常节奏较慢,战略性更强。例如:后翼弃兵、格林菲尔德防御。 半封闭性开局 (Semi-Closed Games): 以1.d4 其他步数(如Nf6)开头的棋局,变化多样,战略与战术并存。例如:印度防御。 4.3 开局的陷阱与变化: 许多开局都包含着经典的战术陷阱,少年棋手需要了解这些陷阱,既能避免落入对方的圈套,也能在适当的时机利用它们。同时,熟悉一些主流开局的典型变化,能够帮助棋手在开局阶段迅速进入熟悉且有利的局面。 第五章:残局的智慧——棋局的最后较量 残局是指棋局进入后期,双方子力较少,王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的阶段。残局的特点是变化精微,计算精确,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局的瓦解。 5.1 残局的基本原则: 王是攻击者: 在残局中,王可以积极参与战斗,尤其是在控制中心、攻击对方兵或支援己方通路兵方面。 通路兵是关键: 通路兵是残局中最重要的获胜资本,要积极推进和保护己方通路兵。 车是残局的重要棋子: 尤其是在开放线上,车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避免子力劣势: 残局阶段子力损失的代价非常大,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兑子。 谨慎行棋: 每一步棋都要经过仔细的计算,因为残局的变化往往是决定性的。 5.2 常见的残局类型: 王与兵的残局: 这是最基础的残局类型,需要掌握王与兵配合的技巧,例如“王格”的运用,以保障通路兵的升变。 车与兵的残局: 车是残局中的重要“武器”,学会用车支援兵的推进,或用车阻挡对方的通路兵,至关重要。 象与兵的残局: 了解己方象与对方象的优劣势,以及如何利用象的活动范围进行攻击或防守。 马与兵的残局: 马的“跳跃”能力在残局中也能发挥奇效,尤其是在包围对方的通路兵或攻击对方王方面。 后与兵的残局: 后是残局中最强大的棋子,但也要注意其可能的被动局面。 5.3 残局的战术技巧: 追兵 (Pawn Race): 双方同时推进通路兵,看谁先升变。 截击 (Opposition): 王与对方王在关键的格点上形成“相对”或“绝对”的截击,以获得优势。 诱杀 (Zugzwang): 迫使对方棋子走到不利的位置,因为无论对方怎么走,都会导致局面的恶化。 防守与反攻: 在劣势残局中,寻找机会进行有效的防守,并伺机反攻。 第六章:实战的磨练——棋局中的艺术与精神 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战,少年棋手才能真正将所学转化为棋艺。每一次对局,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6.1 比赛的心理素质: 专注: 在对局中保持高度的专注,不受外界干扰。 耐心: 即使局面不佳,也要保持耐心,寻找翻盘的机会。 自信: 相信自己的能力,敢于尝试和冒险。 冷静: 在紧张或失利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决策。 尊重对手: 无论输赢,都要尊重对手,以礼相待。 6.2 复盘与分析: 每一局棋结束后,进行复盘和分析是提升棋艺最重要的一环。 回顾关键时刻: 找出棋局中的转折点,分析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 分析失误: 找出自己犯下的错误,并理解错误发生的原因。 学习对手的精彩之处: 学习对手的优秀招法,从中汲取经验。 利用工具: 可以借助国际象棋软件进行复盘和分析,获取更客观的评价。 6.3 学习的途径: 多下棋: 通过大量的实战来积累经验。 阅读棋谱: 学习大师们的对局,从中领悟高超的棋艺。 观看教学视频: 通过视频学习,更直观地理解棋局的变化。 参加棋类培训班: 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能获得更系统的训练。 与其他棋手交流: 与水平相当或更高的棋手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结语: 国际象棋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智慧探索。从棋盘上的点滴细节到棋局的宏观战略,每一个环节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挑战。对于少年棋手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项游戏,更是一场关于逻辑思维、耐心、毅力和决断力的全面训练。踏上棋盘,让棋子的每一次移动,都成为智慧的闪光,让每一次对局,都成为成长的阶梯,最终,在64格的方寸之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也断断续续看过几本关于国际象棋的入门书籍,大多是那种侧重于规则介绍和简单战术讲解的薄册子,看完之后总感觉像是纸上谈兵,实战中依然手足无措。直到接触到这套书,才真正体会到“实战”二字的重量。它里面的练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并不是那种孤立的、脱离实战场景的死记硬背,而是将各种常见的战术组合和残局理论,融入到连贯的对弈流程中去考察学习者。我特别喜欢它设计的一些“陷阱”测试,当你以为自己找到了最优解时,它会立刻展示出隐藏的陷阱,这种“痛并快乐着”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胜欲和钻研精神。而且,这套书的习题量非常充足,光是“上册”的练习部分,如果能扎扎实实地做完,我相信即便是基础比较薄弱的棋手,也能迅速建立起对棋局的宏观判断力。它不像那种速成手册,而是更像一个长期的训练伙伴,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磨合”,但只要坚持下去,回报绝对是实打实的。

评分

初次上手时,我确实被其中一些后半册的残局理论吓了一跳,感觉难度陡然上升,心想这可能超出了我目前的能力范围。但是,当我耐下心来,按照书本的建议,先回顾并巩固了前一册中与这些残局密切相关的中局转换技巧后,再回头看那些“高深莫测”的残局时,突然间豁然开朗。这套书的编排哲学,绝不是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非常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依赖性。它真正做到了“循序渐进”,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下一个阶段的内容。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棋力是在一个稳固的地基上向上搭建的,而不是空中楼阁。对于那些渴望从“会下棋”跨越到“精通下棋”的进阶爱好者而言,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比任何速成秘籍都要宝贵得多,它塑造的是一种思考能力,而非一套固定的招法。

评分

这套书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它对“大师三人行”这个概念的诠释,虽然我不知道这“三人”具体是谁,但从内容呈现上看,绝对是汇聚了不同流派的智慧结晶。我感受到的不是单一的、僵化的教学风格,而是兼容并蓄的棋理探讨。比如,其中一些中局转换的策略,明显偏向于结构性的、空间控制的理念,这与我以往接触的那些偏重于早期进攻的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多样性让我在面对不同风格的对手时,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它在讲解复杂局面时,常常会给出不止一个可选方案,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劣、风险敞口和后续变化的可能性。这种“多角度评估”的训练,对于培养一个成熟棋手的战略眼光至关重要,它教会你的不是“该走哪一步”,而是“为什么可以走这些步”。对于想要冲击更高等级分段的朋友来说,这种深度的剖析是不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第一眼抓人眼球的能力不算顶尖,走的是一种比较朴素的实用主义路线,没有太多花哨的色彩堆砌,就是那种你一看就知道它是用来学习的工具书的风格。内页的排版倒是看得出是用心了的,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图例和棋谱的绘制非常规范,即便是对国际象棋初学者来说,对照着看也不会感到吃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将“上、中、下”三册做了很好的内容递进设计,从基础的开局原则到中局的战术组合,再到残局的精妙处理,逻辑性非常强,这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对于系统提升棋艺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个人感觉,作者在内容组织上,是真正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的,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非常务实地提供解决方案和练习范例。特别是那些对弈实例的分析,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是简单罗列招法,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步背后的思考逻辑和潜在的陷阱,读起来让人感觉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棋手在耳边亲自指导,代入感极强,光是研读这些案例,就已经觉得收获颇丰。

评分

从装帧和纸张质感上来说,这套书属于那种可以经受住反复翻阅和棋盘比对的耐用品。我经常需要带着它去棋社或者公园和朋友对弈,书本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频繁地在对局中快速查找特定残局的理论案例,也不会出现散页或者书脊开裂的情况,这对于经常携带和使用的工具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另外,虽然内容是严肃的棋艺教学,但编辑排版上保持了一种相对克制的幽默感,偶尔在一些关键的解析旁边会配上一些形象的比喻,比如形容某个后翼进攻像“潮水般涌来”,这种生动的语言辅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枯燥感。总的来说,它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让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