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述傷寒雜病論研究
定價:60
978-7-5381-9508-8
作者:吳雄誌
前言
章傷寒概論/1
一、如何學習中醫 1
二、中醫的曆史與演變 2
三、《傷寒論》的辨證論治體係 3
四、證的本質 4
五、六經辨證法 5
六、六經辨證的特點 6
七、《傷寒雜病論》研究的代錶學說 9
八、我們研究《傷寒雜病論》的特點 22
第二章認識生命/31
一、生命本源 31
二、六經化生 36
三、答疑篇 42
第三章標本法/44
◎上篇標本源流 44
一、為何研究標本中氣 44
二、五運六氣 45
三、標本源流 48
四、標本中氣的時空模型 49
五、標本配屬 53
六、標本位紀 55
◎下篇標本論治 56
七、形氣一體 56
八、標本從化 57
九、六經氣化 60
十、生化氣交 68
十一、六經氣位 70
十二、小結 71
第四章聚類法/72
一、辨陰陽總綱 72
二、辨病發何經 73
三、辨證用方藥 79
四、三陽傳變,三陰遞進 81
五、六經為病欲解時 81
第五章平脈法/83
◎上篇平脈法總論 83
一、遍診法 85
二、陰陽脈法 87
三、五行脈法 91
四、氣運脈法 92
五、十二脈法 94
六、伏氣脈法 95
七、血證脈訣 96
八、腫瘤脈法 97
九、真髒脈訣 97
◎下篇平脈用藥法 98
一、脈學原理 98
二、左手脈法 103
三、右手脈法 108
四、小結 109
五、答疑篇 111
第六章奇經八脈/114
一、陰維與陽維 115
二、陰蹺與陽蹺 116
三、衝脈 118
四、任脈 119
五、督脈 120
六、帶脈 121
七、八脈用藥法 122
八、小結 125
九、答疑篇 125
第七章抓獨法/127
一、抓獨法的特點 127
二、抓獨的方法 131
第八章截斷法/142
一、六經傳變 142
二、截斷法 147
三、小結 163
四、答疑篇 164
第九章醫學一統/167
一、寒溫一統 168
二、寒涼派 170
三、攻下派 171
四、滋陰流派與溫補流派 172
五、扶陽派 174
六、補土派 175
七、中醫一統 176
八、醫門發揮 177
九、補論:醫學一統 182
第十章五法歸一/186
一、病證癥有機結閤 186
二、形氣神一體同調 189
三、直取其病、隨證加減、先證後診 190
四、五法六經 196
五、小結 199
第十一章解熱法/204
一、三陽解熱法 204
二、三陽熱型 205
三、三陰解熱法 207
四、小結 209
第十二章太陽病篇/210
一、麻黃湯 210
二、桂枝湯 212
三、小青龍湯 214
四、太少兩感證 215
五、太陽截斷 215
六、桂枝甘草法 217
七、太陽圖解 219
八、五苓散抓獨法 221
第十三章少陽病篇/223
一、少陽總論 223
二、少陽在經 226
三、少陽在腑 227
四、經腑同病 230
五、少陽夾濕證 232
六、厥陰轉齣少陽 233
七、少陽病篇圖解 234
第十四章太陰陽明病篇/237
◎太陰陽明論(上) 237
一、三焦榖道論 237
二、太陰陽明論 239
◎太陰陽明論(下) 243
一、三焦兩儀辨證法概要 243
二、太陰陽明用藥法 244
三、陽明病叩診法 249
四、陽明病脈診法 249
五、治法活要 250
六、答疑篇 250
第十五章少陰病篇/256
◎節少陰病總論 256
一、五法論少陰 256
二、少陰病脈證提綱 259
三、少陰動血 259
四、少陰死證 260
◎第二節少陰病辨證論治 261
一、太少兩感證 261
二、少陰寒化證 264
三、少陰熱化證 267
四、小結 269
五、對麻黃附子甘草湯的現代解讀 270
六、麻黃附子甘草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276
七、答疑篇 277
第十六章厥陰病篇/279
一、標本法論厥陰病 280
二、少陽與厥陰證異同 281
三、厥陰病脈證提綱 283
四、厥陰病與六經化生/欲解時 285
五、厥陰之脈 286
六、厥陰勝復、錯雜、衝逆 286
七、厥陰寒化證 295
八、厥陰熱化證 296
九、厥陰瘀血證 297
十、答疑篇 300
第十七章三陰死證/302
一、形氣神 303
二、陰陽 305
三、少陰死證形氣神,厥陰死證論陰陽 305
四、少陰死證 306
五、厥陰死證 307
六、小結 311
第十八章六經在經/312
一、太陽在經 314
二、少陽在經 314
三、陽明在經 315
四、太陰在經 315
五、少陰在經 318
六、厥陰在經 318
七、六經兼裏 319
第十九章虛勞篇/321
一、太陰虛勞 321
二、少陰虛勞 322
三、厥陰虛勞 323
四、小結 324
五、傷寒金匱,內外一統 325
第二十章七情為病/326
一、形氣神 326
二、七情為病概論 327
三、太陽病 330
四、少陽病 333
五、陽明病 334
六、三陽閤病 337
七、太陰病 338
八、少陰病 340
九、厥陰病 341
十、少陰神主 341
十一、小結 343
第二十一章陰陽交、陰陽易、陰陽毒/345
一、陰陽交 345
二、陰陽易 348
三、陰陽毒 358
四、答疑篇 360
第二十二章用藥法/362
◎節桂枝法 362
一、桂枝四證 362
二、桂枝藥理 364
三、桂枝脈象 365
◎第二節麻黃法(上) 367
一、麻黃證 367
二、麻黃的功用 368
三、麻黃的藥性特點 372
四、麻黃的禁忌證 372
五、麻黃的配伍 373
六、麻黃的定位 374
七、小結 375
八、答疑篇 376
◎第三節麻黃法(下) 377
◎第四節黃連法 380
◎第五節四逆法 385
◎第六節附子法(上) 390
一、三陽藥配附子 390
二、三陰藥配附子 393
三、附子抓獨法 395
◎第七節附子法(下) 396
一、強心 397
二、擴血管 397
三、調節血壓 398
四、抗休剋 399
五、抗心律失常 400
六、抗寒冷、提高耐缺氧能力 401
七、抗疲勞 402
八、 402
九、鎮痛 403
十、對陰虛、陽虛的影響 404
十一、對消化的作用的影響 405
十二、鎮靜 406
十三、麻醉 406
十四、調節免疫 407
十五、抗腫瘤作用 407
十六、脂質過氧化反應、等作用 409
◎第八節半夏法 410
一、陽明寒濕法 410
二、陽明瀉心法 413
三、少陰法 415
四、太陰法 416
五、小結 416
◎第九節大黃法 417
一、陽明(三承氣湯) 417
二、陽明兼少陰 418
三、陽明兼少陽 418
四、陽明兼太陽 419
五、蓄血 420
六、腸梗阻 421
七、小結 421
◎第十節白術法 423
一、術附法 423
二、麻術法 424
三、術桂法 425
四、薑術法與枳術法 426
五、苓術法 427
六、芎術法 428
七、小結 428
◎第十一節石膏法 428
一、石膏配知母 428
二、石膏配竹葉 429
三、石膏配桂枝 429
四、石膏配麻黃 429
五、石膏配人參 430
六、石膏配白術 430
七、石膏配粳米 431
八、石膏配甘草 431
九、小結 431
◎第十二節芍藥法 432
一、芍藥的使用禁忌 432
二、芍藥的配伍 433
三、芍藥的現代藥理 436
四、答疑篇 439
第二十三章陰陽大論/442
一、陰陽理論 443
二、陰陽論治 450
三、水火大論 459
四、陰陽研究 469
五、答疑篇 473
第二十四章傷寒傳心/475
一、六經氣化 476
二、五法六經 478
三、醫學一統 480
四、病、證、癥結閤與形、氣、神同調 481
五、用藥法 482
六、診法 482
七、專科體係 482
第二十五章《傷寒雜病論研究》歌訣/484
跋 489
附錄 503
書稿參與人員名單 549
我一直認為,學習中醫,尤其是像《傷寒雜病論》這樣的經典,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找到一條既符閤傳統精髓,又能被現代思維所理解和吸收的學習路徑。這本書的書名,諸如“標本聚類”、“平脈抓獨”等詞匯,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它並非簡單地羅列條文,而是試圖通過某種方法論,來引導讀者深入理解辨證的精髓。我特彆好奇“標本聚類”是如何實現的,是否能夠幫助我係統地掌握不同病癥的標本關係,從而在診斷時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平脈抓獨”也讓我聯想到,中醫的診斷,特彆是脈診,往往是辨證的關鍵,但其中的精妙之處,需要有經驗的老師或係統性的方法來指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和實用的方法。最後,“解熱石膏芍藥法研究大全”,這個部分更是直指具體方藥的運用,石膏和芍藥在中醫裏是相當重要的藥物,它們在退熱、緩解疼痛等方麵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它們的作用機製,以及在不同病癥中的靈活運用,這對於我提高臨床療效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的書名所吸引。“吳述傷寒雜病論研究”,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嚴謹的學術探索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注意到其中齣現瞭“標本聚類”、“平脈抓獨”等詞匯,這讓我聯想到作者可能在探索一種更係統、更具條理的傷寒雜病論學習方法。我一直覺得,傷寒雜病論的精妙之處在於其辨證論治的邏輯,而“標本聚類”或許就是一種幫助我們理清病癥標本關係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癥狀中,迅速抓住關鍵。而“平脈抓獨”,這讓我想到中醫脈診的至關重要性,如何在脈象的細微變化中捕捉到疾病的獨特性,這絕對是中醫學習中的一大難點,也是本書可能帶來的寶貴啓示。最後,“解熱石膏芍藥法研究大全”這一部分,則讓我看到瞭對具體方藥深入研究的價值。石膏和芍藥都是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它們在退熱、止痛等方麵有著重要的應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對這些藥物的運用原理、配伍特點以及在不同病證中的應用進行詳盡的闡述,這對我提高臨床用藥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著極大的幫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立刻勾起瞭我長久以來對中醫經典學習的熱情,特彆是對於《傷寒雜病論》這樣源遠流長的著作,我一直渴望能有更深入、更係統化的理解。書名中“標本聚類”的提法,在我看來,是對疾病病機層麵的一個重要提示,它暗示著一種將復雜的病癥進行歸納和分類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把握疾病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癥狀的錶麵認知。而“平脈抓獨”,這讓我聯想到中醫診斷的核心——脈診,如何通過細緻入微的脈象變化,洞察到疾病的獨特之處,並以此作為辨證論治的切入點,這無疑是中醫技藝中的精髓所在,我非常期待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此外,“解熱石膏芍藥法研究大全”更是直接點明瞭對具體方藥的深入探討,石膏和芍藥在退熱、解肌等方麵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析它們在不同病證中的配伍和應用,以及這些經典的方劑是如何體現中醫辨證施治的智慧的,這對於我提升臨床用藥的針對性和療效,將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評分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腦海裏浮現的是一種嚴謹的學術探究,以及對經典中醫理論進行現代化詮釋的可能。我特彆關注“標本聚類”這個提法,這似乎預示著作者對疾病的標證和本證有著一套係統性的歸納和梳理方法,能夠幫助學習者更清晰地認識到,在復雜的病情麵前,如何抓住病之根本,又如何應對其錶象。而“平脈抓獨”的概念,則讓我聯想到對脈象的精細辨彆,以及如何通過微妙的脈象變化,準確地捕捉到疾病的關鍵癥結,這正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所在,也是許多學習者常常感到睏惑的地方。我設想,作者或許會結閤大量的臨床案例,來闡釋這些理論,使得抽象的醫學概念變得具體可感。至於“解熱石膏芍藥法”,這讓我立即聯想到《傷寒論》中的一些重要方劑,比如白虎湯、桂枝加芍藥湯等,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從“解熱”這個角度,去剖析石膏與芍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們是如何協同作用,達到退熱、緩解疼痛等效果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鑽研這些具體方藥應用的機會,讓我能夠更係統地掌握這些經典方劑的運用之道。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確實很有特色,光是看書名就讓人對內容充滿瞭好奇。作為一名對中醫,尤其是傷寒雜病論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拿到這本書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一直覺得,傷寒雜病論雖然是經典,但其中蘊含的辨證論治思路,以及具體的方藥應用,在現代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更深入的解讀和細緻的剖析。特彆是“標本聚類”、“平脈抓獨”、“解熱石膏芍藥法”這些詞語,在我看來,點齣瞭對《傷寒雜病論》精髓的探究方嚮,讓我聯想到對病癥本質、脈象與證候的精準對應,以及對某些常用方劑核心機製的深入挖掘。我期望這本書能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提供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視角,能夠啓發我更深刻地理解張仲景的醫學思想,幫助我在實際辨證施治中,少走彎路,提高療效。這本書的齣現,讓我覺得在學習中醫的道路上,又多瞭一位值得信賴的嚮導,期待著它能夠帶我領略傷寒雜病論更深層次的魅力。
評分京東購買很方便,速度也很快。
評分哥們說書寫的非常好,,
評分京東購買很方便,速度也很快。
評分還沒看,應該質量可以,習慣好評!
評分值得擁有
評分書挺好的,質量也不錯
評分還不錯,給我親愛的買的
評分非常好的包裝
評分是正品 不錯 物流也很給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