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管錐編 1-4(繁體) | 作者 | 錢鍾書 |
| 定價 | 198.00元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 ISBN | 9787108027467 | 齣版日期 | 2008-06-01 |
| 字數 | 頁碼 | 全4冊 | |
| 版次 | 2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2.865Kg |
| 內容簡介 | |
| 《管錐編》是錢鍾書先生生前的一部筆記體的巨著。本書堪稱“國學大典”,是一部錢鍾書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學術著作,是其主要學術代錶作之一。 《管錐編》輯錄《周易正義》27則、《毛詩正義》60則、《左傳正義》67則、《史記會注考證》58則、《老子王弼注》19則、《列子張湛注》9則、《焦氏易林》31則、《楚辭洪興祖補注》18則、《太平廣記》215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277則,共計781則,近130萬字。書中旁徵博引,引述四韆位著作傢的上萬種著作中的數萬條書證,對《周易》、《毛詩》、《左傳》、《史記》、《太平廣記》、《老子》、《列子》、《焦氏易林》、《楚辭》以及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等古代典籍進行瞭詳盡而縝密的考證和詮釋。其中以《太平廣記》、《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種耗力最巨,占全書近半篇幅。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周易正義二七則 毛詩正義六○則 左傳正義六七則 史記會註考證五八則 老子王弼註一九則 列子張湛註九則 焦氏易林三一則 楚辭洪興祖補註一八則 太平廣記二一三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二七七則SDX |
| 編輯推薦 | |
| 《管錐編(共4冊)》以筆記的形式記錄瞭他研讀《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左傳正義》等中國十部傳統典籍的“讀書心得”。這十部典籍分屬經、史、子、集,淵博浩瀚。全書多談文論藝,均以問題為中心,采用比較和文獻徵引的方法,舉凡音韻、訓詁、經義等等涉及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方方麵麵概有涉及。本書作者錢鍾書先生(一九一○—一九九八年)是當代中國著名的學者、作傢。他的著述,如廣為傳播的《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均已成為二十世紀重要的學術和文學經典。本書是他的代錶作,共分四冊,展現瞭它所具有的獨特詮釋方法及其價值,並著重闡明其詮釋方法對中國傳統經典詮釋方法的繼承、發展和貢獻。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無與倫比的“博大”與“精微”的完美結閤。你翻開一頁,可能還在討論某個古代詞匯的詞源考證,下一頁卻可能已然觸及到哲學層麵的思辨。這種跨越不同學科邊界的遊走自如,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融會貫通能力。對於我個人而言,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知識視野,特彆是它對傳統文化中那些被忽略的細節的關注,讓我看到瞭以往閱讀時所遺漏的趣味和深度。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思考作者是如何將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聯係起來的。那是一種智力上的遊戲,但絕非玩鬧,而是建立在紮實學問基礎上的高雅藝術。讀完後,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都變得更加細緻和多維瞭,仿佛給自己的思維加裝瞭一層更清晰的濾鏡。
評分這部書光是書名就帶著一種古樸的韻味,《管錐編》這四個字,像是從故紙堆裏輕輕拂去塵埃,透齣一種沉甸甸的學問氣息。初翻開來,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密密麻麻的繁體字,著實需要一番適應,但一旦沉浸進去,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滿是珍奇古董的巨大書房,每一頁都藏著作者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見解。我最欣賞的是作者那種旁徵博引的能力,他信手拈來,將中西方典籍、典故熔於一爐,引經據典卻絕不顯得賣弄,反而是水到渠成地將復雜的思想闡釋得清晰透徹。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種心靈上的對話,仿佛能感受到一位智者在耳邊娓娓道來,那種對文字、對人生、對學問的敬畏與熱愛,是如今很多快餐式閱讀難以給予的深度體驗。每讀完一個章節,總有種意猶未盡、茅塞頓開的愉悅感,讓人忍不住想放下書本,細細迴味一番。
評分說實話,閱讀這套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耐力的考驗,但同時也是一場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它絕不是那種可以隨手翻閱、輕鬆消遣的讀物,它需要你靜下心來,用對待經典著作的虔誠態度去對待。書中的文字密度極高,信息量爆炸,有時候需要反復閱讀同一段落,纔能捕捉到作者隱藏在字裏行間的那一絲微妙的弦外之音。這種閱讀體驗,讓我重新認識瞭“精讀”的真正含義。它迫使我跳齣自己狹隘的認知圈,去接觸那些被時間淘洗過後的智慧結晶。尤其是其中對一些古典文學現象的剖析,角度之刁鑽,見解之深刻,常常讓人拍案叫絕,感嘆作者的學力之厚,已臻化境。這套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提供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展示瞭一種思考問題、組織知識的典範方法論。
評分這部巨著,與其說是讀書,不如說是在與一位跨越時空的大學者進行一場跨文化的深度對話。繁體字的排版本身就營造瞭一種莊重感,讓人不敢有絲毫的敷衍。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展現齣的那種強大的自洽性,他幾乎不需要外部的論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因為他的論證體係本身就是一個密不透風的圓。每當被一個觀點深深吸引,我都會好奇地去追溯其源頭,結果往往發現,作者早已經為我們鋪設好瞭清晰的脈絡,引導我們走嚮最終的結論。這種行文的節奏和邏輯的嚴密性,是許多當代學術著作所缺乏的。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學問,不是堆砌辭藻,而是對事物本質的穿透性把握,並能用最凝練的語言將其錶達齣來,即便需要反復咀嚼,那份迴甘的醇厚,絕對值得所有熱愛深度閱讀者去細細品味。
評分讀罷此書,我最大的感觸是,這簡直就是一部行走在文字迷宮中的思維導覽圖。它的結構看似鬆散,實則處處是精妙的邏輯關節,每篇文章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節點,卻又彼此關聯,構建起一個宏大而嚴謹的知識體係。那些穿插其中的典故和引文,初看或許有些晦澀,需要查閱背景知識,但正是這種“啃硬骨頭”的過程,纔使得理解後的豁然開朗顯得格外珍貴。它不像那些暢銷書那樣急於取悅讀者,反而帶著一種學者特有的孤傲和自信,它要求讀者付齣相應的努力,纔能窺見其思想的精髓。這種“反功利化”的閱讀體驗,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被動接受信息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的筆鋒犀利而不失溫情,對於世事洞察入微,那種洞穿世情的清醒,在嬉笑怒罵間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