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名称:NB/T35050-2015代替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技术导则
定价:33.00元
ISBN:155123.2647
作者:国家能源局发布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王耀辉 吴建生 李强 余丹 罗晓雪 庞芝碧 李勇 侯彦硕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阮全荣 于庆贵 王润玲 贾俊田 李定中 郭宁 吴仲平 张俊才 石凤祥 滕军 刘长武 冯真秋 杨建军 康本贤 戴勇干 孙成章 张静芳 陈寅其 李仕胜
1 总则
2 术语
3 接地设计原则和程序
4 接地电阻
5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说实话,对于一本技术导则,我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毕竟很多技术标准都有些枯燥乏味。然而,NB/T35050-2015 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在接地技术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对工程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不仅仅是罗列条文,而是通过大量具体的案例和图示,将复杂的接地原理和设计方法生动地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计算章节,传统的计算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更为精细化的计算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这对于我们进行接地设计优化非常有帮助。同时,书中对接地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也做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减少停电时间非常有指导意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关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接地系统监测和诊断方面的应用前景,这让我看到了未来接地技术的发展方向,也为我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新的课题。这本书的语言流畅,条理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而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说,也能从中获得不少新的启发。
评分在我多年的工程实践中,接地设计始终是我关注的重点。DL/T5091-1999 曾经是我们重要的参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新型设备和更复杂的电气系统时,它显得有些捉襟见肘。NB/T35050-2015 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技术指导。这本书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我特别欣赏其中对接地网的计算方法和优化设计的阐述。书中引入了更先进的计算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接地电阻,并提供了多种优化方案,帮助我们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此外,书中对防雷接地的要求也更加细致,考虑到了各种复杂的雷击场景,并提供了相应的防护措施。我还注意到,书中对接地系统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等方面,都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规定,这对于保证接地工程的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国水力发电厂接地工程的设计水平,也为我们工程师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评分我是一名在水力发电厂从事多年技术工作的工程师,深知接地系统在整个发电厂工程中的关键作用。过去,我们主要依赖DL/T5091-1999,它在那个时期是十分权威和实用的。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我们迫切需要更新的技术指南。NB/T35050-2015 的发布,无疑是行业内的一件大事。这本书在内容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我尤其关注它在接地电阻计算方法上的改进。书中引入了更先进的计算模型,考虑了更多实际工程中的影响因素,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这对于我们优化接地网设计,确保接地电阻达到规范要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在设备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阐述,并结合了最新的工程实践经验。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新方法,对我们厂的几个关键设备区域进行了接地设计评估,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这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也为我们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总而言之,这本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对于广大水力发电厂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才开始深入研究,感觉它填补了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空白。在此之前,我一直依赖着一些比较老的行业标准,虽然在实践中也能应付,但总觉得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和新兴的接地问题时,总有些力不从心。NB/T35050-2015 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循序渐进,让我在理解概念时不会感到突兀。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关键的技术细节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比如不同类型发电厂的接地方式选择,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接地网设计,以及接地电阻的计算和测量方法。我尤其欣赏它在防雷接地设计部分的处理,考虑到了各种极端情况,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这种经常面对雷暴天气的地区来说,至关重要。书中的图表和案例分析也做得相当出色,将抽象的技术概念具象化,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进行了初步的接地设计复核,发现了一些之前被忽略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改进意见,这直接为我们节省了后续可能出现的隐患处理成本,也大大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我个人认为,这本书不仅是技术人员的案头必备,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也能更好地指导和评估接地工程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经济损失。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从事水力发电厂建设和维护的工程师,深知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它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DL/T5091-1999 曾是我们的重要参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高电压、大容量设备以及复杂控制系统广泛应用的今天,其在某些方面的指导性已显不足。NB/T35050-2015 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这本书在接地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和优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接地网优化设计的阐述,它不再仅仅满足最低电阻要求,而是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实现接地电阻的合理分配,同时兼顾电磁兼容性和雷电防护的需求。书中提供的多种接地网模型和计算工具,为工程师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设计手段。此外,该书对接地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接地系统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维护,这对于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建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深信不疑,它必将成为今后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的重要参考。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电力安全技术发展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全面反映行业最新水平的接地技术导则。DL/T5091-1999 曾经是我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参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NB/T35050-2015 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巨大进步。这本书在接地设计理念、计算方法、材料选择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提升。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接地网的优化设计部分,它不再仅仅是满足最低要求,而是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实现接地电阻的合理分配,并兼顾了电磁兼容性和雷电防护的需求。书中提供的多种接地网模型和计算工具,为工程师提供了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设计手段。此外,该书对接地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了接地系统作为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维护,这对于保障发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建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深信不疑。
评分在水力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接地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保障设备安全、人员生命安全以及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石。我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这个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标准,DL/T5091-1999 陪伴了我很多年,它是一本经典,也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启蒙读物。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压、超高压设备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对接地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的标准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NB/T35050-2015 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我仔细翻阅了这本书,发现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显著的提升:首先,在接地材料的选取方面,不仅考虑了导电性能,还兼顾了耐腐蚀性、机械强度以及施工便利性,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选择依据。其次,在接地网的布置方面,引入了更多先进的设计理念,例如考虑到了土壤电阻率的季节性变化,以及不同区域对接地电阻的不同要求,使得设计更加优化。再次,在雷电防护接地方面,书中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计算公式和防护措施,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复杂雷击情况。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发布,对于提升我国水力发电厂接地工程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我接触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水力发电厂设计和施工领域,深知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满足规范的要求,更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DL/T5091-1999 我也使用过,它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一些老旧的标准在面对日新月异的设备和越来越复杂的设计理念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NB/T35050-2015 的出版,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这本书在原有 DL/T5091-1999 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我尤其注意到,它在考虑电磁兼容性(EMC)方面的内容有了显著的加强,这在现代高科技设备广泛应用的发电厂中,显得尤为重要。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误动作,甚至造成系统瘫痪,而良好的接地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书中对直流接地、交流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不同类型的接地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区分和规范,并针对不同设备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接地要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等电位连接的章节,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在复杂的电气系统中实现各个金属构件的等电位联结,从而有效防止危险电位差的产生。这本书的语言表达也更加现代化,逻辑性更强,使得我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能够更快速地掌握核心要点。
评分在我从业的生涯中,对于水力发电厂的接地设计,始终抱有一种严谨的态度。早期的 DL/T5091-1999,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它奠定了我们对接地基本原理的认识,指导了我们多年的工程实践。然而,时代在发展,技术在革新,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NB/T35050-2015 的到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简单地对旧标准进行修修补补,而是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升级。我欣喜地看到,书中对接地材料的选择、接地极的布置、接地体的连接方式等细节,都做了更为详尽的规定,并且考虑到了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这对于延长接地系统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书中的一些计算方法和模拟分析的引入,也使得接地设计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尝试着用书中提供的新方法,对我们项目中的一个关键节点进行了接地电阻的预测,发现其结果与实际测量值更为接近,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深感信服。此外,书中还对接地系统的监测和维护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建议,这对于保障发电厂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份宝贵的经验总结和技术指导。
评分我一直认为,接地系统是水力发电厂安全运行的“生命线”。在过去的实践中,DL/T5091-1999 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超高压输电、复杂控制系统和数字化厂房建设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接地挑战也越来越复杂。NB/T35050-2015 的发布,恰恰满足了这种迫切的需求。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内容。比如,它在接地网的设计方面,不仅考虑了传统的电阻要求,还更加注重了电磁兼容性的问题,如何减少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如何保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都有了更为详尽的指导。书中还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控制系统等,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接地要求,这使得接地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接地失效的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的章节,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潜在的风险,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提升了我国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也为我们工程师提供了更强的信心去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挑战。
评分还是不错的,一直信耐京东!
评分好
评分正版书,没什么好说的。。。。。。。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可以
评分可以
评分还是不错的,一直信耐京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