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 ||
| 定价 | 50.00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9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37 | |
| 字数 | 150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4133534 | |
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需要,保证公路工程对集料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规定了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和路面基层所用集料的试验方法。
各种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用于《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试验的仪器应经国家有关检测机构认定合格并符合本规程要求。
试验人员在试验中应遵守安全操作、防火、防毒及环境保护的规定。
送试集料样品应标明产地、规格、数量、送试单位、试验项目、送试日期等,并采用能防止污染和不易损坏的包装。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粗集料试验
T0301-2005粗集料取样法
T0302-2005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T0303-2005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
T0304-2005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网篮法)
T0305-1994粗集料含水率试验
T0306-1994 粗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T0307-2005粗集料吸水率试验
T0308-2005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容量瓶法)
T0309-2005 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试验
T0310-2005 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
T0311-2005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
T0312-2005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游标卡尺法)
T0313-1994粗集料有机物含量试验
T0314-2000粗集料坚固性试验
T0316-2005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T0317-2005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T0320-2000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
T0321-2005粗集料磨光值试验
T0322-2000粗集料冲击值试验
T0323-2000粗集料磨耗试验(道瑞试验)
T0324-1994集料碱活性检验(岩相法)
T0325-1994集料碱活性检验(砂浆长度法)
T0326-1994抑制集料碱活性效能试验
T0346-2000破碎砾石含量试验
T0347-2000集料碱值试验
T0348-2005钢渣活性及膨胀性试验
4 细集料试验
T0327-2005细集料筛分试验
T0328-2005细集料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T0330-2005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T0331-1994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试验
T0332-2005细集料含水率试验
T0333-2000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筛洗法)
T0334-2005细集料砂当量试验
T0335-1994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
T0336-1994细集料有机质含量试验
T0337-1994细集料云母含量试验
T0338-1994细集料轻物质含量试验
T0339-1994细集料膨胀率试验
T0340-2005细集料坚固性试验
T0341-1994细集料三氧化硫含量试验
T0343-1994细集料含水率快速试验(酒精燃烧法)
T0344-2000细集料棱角性试验(间隙率法)
T0345-2005细集料棱角性试验(流动时间法)
T0349-2005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T0350-2005 细集料压碎指标试验
5 矿粉试验
T0351-2000矿矿筛分试验(水洗法)
T0352-2000矿粉密度试验
T0353-2000矿粉亲水系数试验
T0354-2000矿粉塑性指数试验
T0355-2000矿粉加热安定性试验
附录A 公路工程方孔筛集料标准筛
附录B 不同温度水的密度修正方法
这本书绝对是公路工程领域一本厚重的技术参考,光是翻开目录,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详实和专业性。我作为一个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手里拿着它,感觉就像握住了行业内的“圣经”。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个集大成者,把公路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集料——的试验方法,梳理得井井有条。从集料的来源、特性分析,到各种试验的原理、步骤、仪器设备要求,再到结果的判定和报告格式,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试验的细致解读,比如对颗粒级配试验的描述,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筛,更深入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级配很重要,它会如何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耐久性,甚至会影响到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环节,比如取样、制备试样时的注意事项,书中都有非常明确的提示,这对于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判定标准都有详细的说明,这为一线技术人员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减少了主观判断带来的误差,也为工程质量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很清晰,图文并茂,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图示变得直观易懂。虽然我是老手,但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发现一些之前可能忽略的细节,或者对某些试验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新入行的技术员来说,这本书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起对集料试验的系统认知,少走弯路。它不仅仅是指导,更是一种知识的传承,一种行业标准的体现。
评分我对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评价,是从一个完全门外汉的角度出发,带着一种旁观者的审视。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如何将复杂的工程技术,通过一套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变得可操作、可执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精密的手术指南,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旨在确保最终成果的质量。我尝试去理解其中关于“细集料的筛分试验”和“粗集料的筛分试验”的描述。这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过筛动作,但书中的规定却异常严格:筛孔的尺寸、筛子的叠放顺序、筛子的振动方式和时间,甚至连筛后集料的称量精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我意识到,这些细微的差别,最终会累积成集料整体粒度分布的巨大差异。而粒度分布,在我看来,就是集料颗粒之间“堆叠的艺术”,它直接决定了路面内部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性,进而影响到防水性、透水性等一系列关键性能。书中还涉及了“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等,这些看似微观的性质,在我看来,却像是为集料赋予了“体重”和“胃口”。密度高、吸水率低的集料,是不是意味着更致密、更稳定?而空隙率的大小,又是否直接关系到沥青等胶结料的填充量?这些问题,这本书都通过具体的试验方法给出了答案,并且提供了量化的评判标准。它让我认识到,即使是最基础的材料,也蕴含着无穷的科学奥秘,而这本规程,就是揭示这些奥秘的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技术培训师,我的任务是为新入行的技术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无疑是我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材”之一。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和完整的集料试验知识体系,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具体操作的方方面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粗集料的坚固性试验”的讲解。这个试验通过模拟车辆荷载对集料的冲击和磨损,来评估集料抵抗破碎的能力。书中详细描述了试验的设备(如洛杉矶试验机)、操作步骤以及结果的判定,这对于学员理解集料的抗压、抗磨性能至关重要。我常常会结合书中的图示和文字,向学员们讲解这些试验的原理,例如,为什么粗集料的坚固性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此外,书中关于“细集料的筛分试验”和“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是整个集料试验的基础。我会在教学中强调,掌握准确的筛分方法,理解不同粒径集料的比例对路面性能的影响,是后续所有试验和工程应用的前提。这本书的严谨性和权威性,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帮助我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出合格的公路工程技术人才。
评分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天降福音”。它为我提供了一套清晰、系统、权威的集料质量评价体系。在我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施工现场的集料进行抽检,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而这本书,就像是我手边的“标准字典”,里面详细列出了各种试验的要求、程序和判定标准。例如,对于“粗集料的冲击试验”,书中不仅规定了冲击次数和能量,还明确了冲击后的最大颗粒损失百分比,这个指标直接反映了集料抵抗冲击破坏的能力。对于“粗集料的磨光值试验”,它衡量的是集料表面在车辆反复碾压下形成光滑表面的倾向,一个过低的磨光值意味着路面容易变得湿滑,影响行车安全。书中对这些关键指标的量化和判定,让我能够有理有据地进行质量判定,有效地避免了因个人经验差异而产生的争议。此外,书中关于试验设备的精度要求、校准方法,以及试验人员的资质要求,都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保障。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个质量管理的“利器”,帮助我构建起一道坚实的质量防线,确保每一批进场的集料都能合格,为公路的安全、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对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印象,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对话。他不会直接告诉你“这样做”,而是会娓娓道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做”。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给出了试验步骤,更深入地阐述了每个试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意义。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集料的含泥量和塑性指数试验”的描述印象深刻。它让我理解到,泥土颗粒的细小和吸水膨胀性,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产生多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导致路面早期破坏。书中提出的如何通过沉淀法或洗涤法来测定含泥量,以及如何通过塑性指数来判断泥土颗粒的粘性程度,都显得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正是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我甚至联想到,书中所描述的各种试验,就像是在为集料“体检”,从中找出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从而在源头上杜绝潜在的质量问题。书中关于“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的说明,让我明白了集料在承受荷载时的抗压能力,这对于预测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至关重要。它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关乎到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材料的语言”,学会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去理解和评价它们,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的工程建设。
评分我对《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感受,就像是在阅读一本关于“路基骨骼”的百科全书。它以一种极其专业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公路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料。我被书中关于“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的详细阐述所吸引。这个试验通过施加压力,来测量集料在受压后破碎的程度。我了解到,压碎值越低,说明集料的抗压强度越高,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越不容易破碎,这对于保证路面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书中对试验步骤、设备要求以及判定标准的清晰规定,让我能够理解其科学性和严谨性。我甚至能想象到,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会按照书中的指导,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此外,“粗集料的磨耗值试验”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模拟了车辆轮胎在路面上的摩擦作用,来评估集料抵抗磨损的能力。磨耗值越低,集料的耐磨性越好,路面也就越不容易出现坑槽和磨损。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系列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理解了每一个试验背后所蕴含的工程意义,理解了为什么这些看似枯燥的测试,对于构建一条安全、耐用的公路是如此不可或缺。
评分我对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的评价,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它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种行业标准的“活化石”,记录了公路工程领域在集料质量控制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注意到书中关于“粗集料的棱角性试验”的描述。虽然我无法想象具体的试验过程,但我能理解到,棱角分明的集料在路面结构中能够形成更好的骨架,相互嵌锁,从而提高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而光滑圆润的集料,则容易滑动,不利于承载。这种对材料形态的关注,让我看到了公路工程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此外,书中涉及的“细集料的含塑性指数试验”,更是让我看到了对材料“内在性格”的洞察。它不仅仅是测定材料的物理参数,更是在评估其对工程性能的潜在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这些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试验方法,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的指标,为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它不仅仅服务于一线工程师,更是一种行业共识的体现,一种对工程质量不懈追求的体现。读这本书,让我更加敬佩公路工程师们在看似平凡的材料中,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
评分作为一个对公路建设充满好奇心的建筑学爱好者,我偶然接触到了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工程师,但书中传递出的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让我印象深刻。它以一种近乎“科学侦探”的方式,解构了构成道路骨架的“集料”这一基础材料。我被书中对于集料物理性质的各种检测方法深深吸引。例如,书中关于“粗集料的含水量试验”的描述,让我了解到原来一抔沙石的“湿度”对道路的承载能力有着如此直接的影响。它详细地描述了如何通过烘干、称重等步骤来精确测量含水量,并解释了为何过高的含水量会稀释沥青,影响粘结效果,进而可能导致路面过早损坏。又比如,“粗集料的棱角性试验”,书中描绘了如何通过观察集料颗粒的形状来评估其光滑或尖锐的程度,这让我联想到,棱角分明的集料相互搭接更紧密,能提供更好的骨架支撑,而圆滑的颗粒则容易滑动,影响路面的整体稳定性。书中涉及的各种试验,如压碎值、磨耗值、含泥量等,都好像在揭示集料“内在的性格”和“外在的坚韧度”,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和流程,背后都蕴含着对道路长期性能的深刻考量。我尤其惊叹于这种标准化、量化的测试方法,它能够排除个人经验的干扰,用客观的数据来衡量材料的优劣,确保每一条公路都能经得起风雨和时间的考验。虽然许多专业术语对我而言需要借助其他资料来理解,但这恰恰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让我看到了工程科学的魅力所在。
评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看似平凡的沙石背后蕴藏着如此复杂的科学原理和严谨的工程考量。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以一种高度系统化的方式,将构成道路基础的集料,从其物理化学性质到力学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科学的、量化的评价。我注意到书中对于“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的详细描述。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相同体积的集料,由于其内部孔隙的不同,密度和吸水率也会有显著差异。低吸水率、高密度的集料,通常意味着其结构更致密,抗渗透性更好,在路面工程中可能表现出更高的耐久性。而“细集料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试验”,则让我理解了细颗粒物如何填充粗颗粒物之间的空隙,进而影响到整个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强度。书中对于这些指标的测定方法,从取样、称量到烘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严谨性。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怎么做”,来揭示材料的内在属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材料的诊断书”,通过一系列严苛的“体检”,来揭示出每一种集料的“健康状况”,从而确保用于修建道路的材料,都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公路工程行业的毕业生,这本《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一本“通关秘籍”。它以一种非常清晰、系统的方式,将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程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集料的含水量试验”的描述印象深刻。在学校里,我们知道含水量很重要,但具体怎么测?测多少合适?这本书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它详细介绍了烘干法等具体的试验步骤,以及含水量过高的潜在危害,比如稀释沥青,影响粘结强度,从而导致路面早期损坏。这让我立刻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又比如“集料的筛分试验”,书中不仅列出了不同筛孔尺寸的标准,还强调了称量精度和振动方式等细节。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对我来说,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知道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什么。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很人性化,图文并茂,很多试验过程通过示意图就一目了然,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它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知道在集料试验方面,我需要掌握哪些核心技能,需要关注哪些关键指标。有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在面对实际工作时,会更加自信,也能够更快地适应行业的要求。
评分很不错
评分书不错,说好的赠品没给,花了700多买的,说好的赠品都没给
评分通俗易懂,很不错的书籍
评分好的很听不错你在的。民工
评分很不错
评分试验室规范。
评分正版,速度很快
评分书不错
评分书还是不错的,看看学习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