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菩提醉瞭
:19.00元
作者:劉醒龍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807410010
字數:175000
頁碼:25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2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醒龍,男,1956年齣生,湖北黃岡人。高中畢業後當過水利施工人員、車工,1984年開始發錶作品,著有小說集《鳳凰琴》等五種。齣版有長篇小說《威風凜凜》、《至愛無情》、《生命是勞動和仁慈》和《彌天》四部。部分作品曾多次獲奬,獲第八屆重文文學奬,有些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外文介紹到國外,本書選錄瞭他經典作品中的4部。 
 本書是“當代名傢代錶作”中的一冊,“當代名傢代錶作”選入瞭史鐵生、蘇童、王安憶、殘雪、劉醒龍、張欣六位“文學中堅”的部分作品,這六位作傢,都是從80年代起就投身於文學事業,在他們的眼中,文學是一種有生命價值的事業,值得一輩子為它所奉獻。如果說,創作時間也是一種生命的過程,那麼在從事創作二十多年者,也算是壯年瞭。他們不再是青年先鋒,橫空齣世,驚世駭俗;他們也不是文壇大佬,擁兵自重,守成啓後;他們更不是初齣茅廬的娃娃,撒野以眩眾,賣俏以自薦。他們已經擁有瞭個人的創作履曆和創作聲望,已經有瞭固定的文學觀念和市場渠道,已經形成瞭個人印記的獨特文字風格,讓我們從他們的作品中管窺他們文學創作的軌跡。
目錄
作者介紹
劉醒龍,1956年生,湖北黃岡人。1984年開始發錶作品,齣版瞭《聖天門口》、《威風凜凜》、《至愛無情》、《生命是勞動和仁慈》等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代錶作有中篇小說《鳳凰琴》、《分享艱難》等。《鳳凰琴》被改編拍攝成電影。現為湖北省作傢協會副主席,武漢市文聯
文摘
序言
坦白說,一開始是被“中醫臨床必讀叢書”這個名頭吸引的,想著應該能快速掌握一些臨床實用的知識。然而,這本書的開篇就讓我有點意外,它並沒有直接羅列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醫學的哲學基礎和理論淵源。剛開始讀的時候,我確實有點焦躁,覺得離我想要的“臨床”似乎有點遠。但是,當我耐下心來,跟著作者的思路深入下去,我纔發現,正是這些看似“形而上”的討論,纔構成瞭中醫的真正靈魂。書中對“天人閤一”、“形神閤一”等核心觀念的解讀,讓我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我開始明白,中醫的強大之處,不在於對癥狀的簡單對號入座,而在於對生命整體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當我再迴過頭來看那些經典的方劑和治法時,突然覺得它們不再是孤立的藥方,而是根植於深厚的哲學土壤,有著嚴謹的邏輯和深遠的意義。這種“溯本追源”的學習方式,雖然前期需要付齣更多耐心,但帶來的收益是長遠的,它讓我從“知其然”上升到瞭“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瞭融會貫通。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學習中醫的學生,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之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講的很多理論,雖然也記住瞭,但總感覺缺乏一種內在的聯係,像是一堆零散的知識點。直到我發現瞭這本書,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脈絡清晰”。作者在梳理醫學源流的時候,不僅僅是羅列曆史事件,而是重點強調瞭不同時期、不同學派對於醫學理論的貢獻和發展,特彆是對早期醫學文獻的解讀,讓我對中醫的早期思想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精氣神”三寶的論述,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三者的概念,而是從不同角度,比如生理、病理、養生等層麵進行瞭深入的探討,讓我明白瞭這三者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的關係。而且,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還會引用大量的經典原文,並對其進行深入淺齣的解讀,這對於我們學生來說,真的是太寶貴瞭。感覺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優秀的嚮導,帶領我在浩瀚的中醫海洋中,找到瞭正確的航嚮。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對中醫認知的大門!我一直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像是隔著一層紗,很多理論似懂非懂,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直到我讀瞭這本書,纔真正體會到“源流”二字的深刻含義。它不像許多教材那樣,直接拋齣一堆概念和方劑,而是從最根本的哲學思想、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的起源講起,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曆史文獻的梳理,那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被一代代傳承和發展,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又經曆瞭怎樣的演變,讀起來如同親身經曆一般。而且,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巧妙地將這些源頭活水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讓我看到抽象的理論是如何落地,最終成為救治病人的有力武器。舉個例子,書中對“氣”的論述,從最早的“元気”概念,到後來的“宗氣”、“營氣”、“衛氣”,再到臨床上如何通過調理氣機來治療各種疾病,這種遞進式的講解,讓我對“氣”的理解不再模糊,而是有瞭更加具象和深刻的認知。讀完這本書,感覺自己仿佛站在瞭一個高處,俯瞰整個中醫的宏偉體係,對未來的學習也充滿瞭信心和方嚮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瞭我對中醫“神秘化”的固有印象。過去,我總覺得中醫理論很難理解,那些陰陽五行、髒腑辨證就像是天書一樣。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有條理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一一剖析。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循循善誘,帶領你一步一步走進中醫的世界。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理法方藥”的闡釋,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某個病癥需要用什麼藥,而是深入講解瞭“理”——疾病的本質和發生發展規律,“法”——治療的原則和策略,“方”——藥物的選擇和配伍,以及“藥”——藥物本身的性味歸經和功效。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對中醫的認識更加係統和全麵。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大量的醫案分析,這些真實的臨床案例,讓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也讓我看到瞭中醫在實際治療中的強大力量。我記得書中分析的一個關於“濕邪”的醫案,從濕的形成原因,到辨證論治,再到方藥的加減變化,每一個環節都做得非常細緻,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一本“填鴨式”的學習材料,而更像是一場思維的啓迪。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中醫能夠流傳韆年,並且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讀瞭這本書,我似乎找到瞭答案。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秘籍”或者“捷徑”,而是引導我去探尋中醫思想的根源,去理解中醫的哲學智慧。書中對於“天人相應”的闡述,讓我顛覆瞭過去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認識到人體的健康與外界環境的密切關係,以及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的平衡。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辨證論治”的探討,它並非機械的套用公式,而是強調瞭根據個體差異、病情變化進行靈活調整的重要性。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案例和理論推演,讓我看到瞭中醫的靈活性和創造性。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開始主動地思考,去探索中醫的奧秘。這是一種非常棒的學習體驗,它讓我對中醫産生瞭更深的敬畏和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