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菩提醉了
:19.00元
作者:刘醒龙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6-01
ISBN:9787807410010
字数:175000
页码:2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刘醒龙,男,1956年出生,湖北黄冈人。高中毕业后当过水利施工人员、车工,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凤凰琴》等五种。出版有长篇小说《威风凛凛》、《至爱无情》、《生命是劳动和仁慈》和《弥天》四部。部分作品曾多次获奖,获第八届重文文学奖,有些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本书选录了他经典作品中的4部。 
 本书是“当代名家代表作”中的一册,“当代名家代表作”选入了史铁生、苏童、王安忆、残雪、刘醒龙、张欣六位“文学中坚”的部分作品,这六位作家,都是从80年代起就投身于文学事业,在他们的眼中,文学是一种有生命价值的事业,值得一辈子为它所奉献。如果说,创作时间也是一种生命的过程,那么在从事创作二十多年者,也算是壮年了。他们不再是青年先锋,横空出世,惊世骇俗;他们也不是文坛大佬,拥兵自重,守成启后;他们更不是初出茅庐的娃娃,撒野以眩众,卖俏以自荐。他们已经拥有了个人的创作履历和创作声望,已经有了固定的文学观念和市场渠道,已经形成了个人印记的独特文字风格,让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管窥他们文学创作的轨迹。
目录
作者介绍
刘醒龙,1956年生,湖北黄冈人。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圣天门口》、《威风凛凛》、《至爱无情》、《生命是劳动和仁慈》等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分享艰难》等。《凤凰琴》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中医认知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像是隔着一层纱,很多理论似懂非懂,缺乏一个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源流”二字的深刻含义。它不像许多教材那样,直接抛出一堆概念和方剂,而是从最根本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起源讲起,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文献的梳理,那些古老的智慧是如何被一代代传承和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读起来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而且,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巧妙地将这些源头活水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让我看到抽象的理论是如何落地,最终成为救治病人的有力武器。举个例子,书中对“气”的论述,从最早的“元気”概念,到后来的“宗气”、“营气”、“卫气”,再到临床上如何通过调理气机来治疗各种疾病,这种递进式的讲解,让我对“气”的理解不再模糊,而是有了更加具象和深刻的认知。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高处,俯瞰整个中医的宏伟体系,对未来的学习也充满了信心和方向感。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是被“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这个名头吸引的,想着应该能快速掌握一些临床实用的知识。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就让我有点意外,它并没有直接罗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是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医学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渊源。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确实有点焦躁,觉得离我想要的“临床”似乎有点远。但是,当我耐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思路深入下去,我才发现,正是这些看似“形而上”的讨论,才构成了中医的真正灵魂。书中对“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等核心观念的解读,让我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开始明白,中医的强大之处,不在于对症状的简单对号入座,而在于对生命整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当我再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典的方剂和治法时,突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孤立的药方,而是根植于深厚的哲学土壤,有着严谨的逻辑和深远的意义。这种“溯本追源”的学习方式,虽然前期需要付出更多耐心,但带来的收益是长远的,它让我从“知其然”上升到了“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打破了我对中医“神秘化”的固有印象。过去,我总觉得中医理论很难理解,那些阴阳五行、脏腑辨证就像是天书一样。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有条理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一一剖析。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循循善诱,带领你一步一步走进中医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理法方药”的阐释,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某个病症需要用什么药,而是深入讲解了“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法”——治疗的原则和策略,“方”——药物的选择和配伍,以及“药”——药物本身的性味归经和功效。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医案分析,这些真实的临床案例,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也让我看到了中医在实际治疗中的强大力量。我记得书中分析的一个关于“湿邪”的医案,从湿的形成原因,到辨证论治,再到方药的加减变化,每一个环节都做得非常细致,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一本“填鸭式”的学习材料,而更像是一场思维的启迪。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医能够流传千年,并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秘籍”或者“捷径”,而是引导我去探寻中医思想的根源,去理解中医的哲学智慧。书中对于“天人相应”的阐述,让我颠覆了过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认识到人体的健康与外界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平衡。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辨证论治”的探讨,它并非机械的套用公式,而是强调了根据个体差异、病情变化进行灵活调整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理论推演,让我看到了中医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去探索中医的奥秘。这是一种非常棒的学习体验,它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很多理论,虽然也记住了,但总感觉缺乏一种内在的联系,像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书,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脉络清晰”。作者在梳理医学源流的时候,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件,而是重点强调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派对于医学理论的贡献和发展,特别是对早期医学文献的解读,让我对中医的早期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精气神”三宝的论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三者的概念,而是从不同角度,比如生理、病理、养生等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明白了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引用大量的经典原文,并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这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真的是太宝贵了。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优秀的向导,带领我在浩瀚的中医海洋中,找到了正确的航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