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测试,还是测试!人们介绍的不仅仅的工具,还有思想!《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资深性能测试工程师深入剖析Load Runner每个功能的“内幕”,全程实战,让你遨游于性能测试世界,体会性能测试全过程,超长语音视频讲解,教你如何玩转Load Rttuner,同作者一起“悟道”,性能测试交流论坛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内容简介
入门篇、提高篇和实战篇。入门篇主要介绍性能测试基础知识、LoadRunner基础知识和LoadRunner三大组件;提高篇采用大量的实例介绍LoadRunner的功能:实战篇使用两个案例就如何使用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做了详细的介绍,从需求分析到结果分析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功能或介绍使用技巧,希望读者能理解案例解决方案背后的思考过程、分析过程和推导过程。
在软件测试行业,性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成为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迈向高级测试工程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而LoadRunner是性能测试工具的一面旗帜,谈到性能测试就不能不谈到LoadRunner。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适合暂时不了解性能测试,但又想了解性能测试、学习LoadRunner的读者;适合LoadRunner的初学者,希望看完《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他们能有很大的提高;适合中级性能测试工程师,希望《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的实践对他们的工作有益。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配套光盘中提供了书中实例所用脚本文件,PPT电子讲义,以及书中内容的详细视频讲解,405分钟超长视频与《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内容完美结合,深化LoadRunner的重点与难点,详细解音LoadRunner的每个功能,带您轻松步入性能测试之路。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入门篇
第1章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1.1 什么是软件的性能
1.2 性能测试相关术语
1.2.1 响应时间
1.2.2 并发用户数
1.2.3 吞吐量
1.2.4 吞吐率
1.2.5 TPS
1.2.6 点击率
1.2.7 资源利用率
1.2.8 性能计数器
1.2.9 思考时间
1.3 性能测试划分
1.3.1 负载测试
1.3.2 压力测试
1.3.3 配置测试
1.3.4 并发测试
1.3.5 可靠性测试
1.4 性能测试应用领域
1.4.1 能力验证
1.4.2 规划能力
1.4.3 性能调优
1.4.4 缺陷发现
第2章 LoadRunner基础知识
2.1 LoadRunner简介
2.2 LoadRunner工作原理
2.3 LoadRunner工作过程
2.4 LoadRunner内部结构
2.5 LoadRunner测试步骤
第3章 Vuser发生器
3.1 脚本录制
3.1.1 如何选择协议
3.1.2 开始录制脚本
3.2 Recording Options设置
3.2.1 Pacording选项卡
3.2.2 Advanced选项卡
3.2.3 Correlation选项卡
3.3 Runime Settings设置
3.3.1 RunLogic选项卡
3.3.2 Pacing选项卡
3.3.3 Think Time选项卡
3.3.4 Miscellaneous选项卡
3.4 脚本完善
3.4..1 插入事务
3.4.2 插入集合点
3.4.3 插入注释
第4章 Controller控制器
4.1 场景类型介绍
4.1.1 手动测试场景
4.1.2 面向目标测试场景
4.2 场景设计
4.2.1 手动场景Schedule配置
4.2.2 面向目标场景Schedule配置
4.2.3 配置View Script
4.2.4 配置Load Generator
4.3 场景执行
4.3.1 场景控制
4.3.2 场景执行期间查看场景
4.4 场景监视
4.4.1 关于联机监控
4.4.2 监控器与度量
4.4.3 联机监视器
第5章 Analysis分析器
5.1 Analysis简介
5.1.1 Analysis基础知识
5.1.2 设置选项
5.1.3 Analysis图
5.2 摘要报告
5.2.1 概要部分
5.2.2 统计部分
5.2.3 事务统计部分
5.2.4 HTTP响应统计
5.3 Analysis常见图分析
5.3.1 Vuser图
5.3.2 每秒点击数图
5.3.3 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
5.3.4 吞吐量图
5.4 Analysis报告
5.4.1 HTMI。报告
5.4.2 Word报告
5.4.3 水晶报表
第二部分 提高篇
第6章 脚本编写
6.1 检查点
6.1.1 插入检查点
6.1.2 检查点函数
6.2 Block(块)技术
6.3 参数化技术
6.3.1 创建参数
6.3.2 参数类型属性
6.3.3 数据文件
6.3.4 导入数据
6.4 关联技术
6.4.1 录制中关联
6.4.2 录制后关联
6.4.3 手动关联
第7章 场景设计实践
7.1 集合点设置
7.2 IP欺骗技术
7.2.1 IP Spoofer设置
7.2.2 Controller中启动IP Spoofer
7.3 负载均衡技术
7.4 执行路径转换
7.4.1 路径转换介绍
7.4.2 编辑路径转换表
7.5 在Load Runner中使用功能测试脚本
7.5.1 Quick Fest创建GUI Vuser脚本
7.5.2 Win Runner创建GUI Vuser脚本
7.5.3 场景中使用GUI Vuset脚本
第8章 结果分析实践
8.1 分析图合并
8.1.1 分析图合并原理
8.1.2 实例讲解
8.2 分析图关联
8.2.1 分析图关联原理
8.2.2 实例讲解
8.3 页面细分
8.3.1 页面细分原理
8.3.2 实例讲解
8.4 钻取技术
8.4.1 钻取技术原理
8.4.2 实例讲解
8.5 导入外部数据
8.5.1 导入数据工具
8.5.2 自定义文件格式
第9章 特殊协议
9.1 Windows Sockets(WinSock)协议
9.1.1 Windows Sockets录制选项设置
9.1.2 Windows Sockets录制
9.1.3 Windows Sockets数据操作
9.1.4 关于LRS函数
9.2 邮件服务协议
9.2.1 邮件服务协议简介
9.2.2 邮件服务协议录制
9.2.3 脚本分析
9.2.4 关于SMTP和POP3函数
第三部分 实战篇
第10章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性能测试
10.1 系统介绍
10.2 需求分析
10.2.1 性能指标
10.2.2 需求详细分析
10.3 测试方案及计划
10.3.1 人力资源
10.3.2 时间进度
10.3.3 测试环境准备
10.3.4 业务模型创建
10.3.5 场景模型创建
10.3.6 测试数据准备
10.4 测试用例
10.5 执行测试
10.5.1 脚本开发
10.5.2 场景设计
10.5.3 计数器设置
10.5.4 场景监视
10.6 结果分析
10.7 测试结论
第11章 信息系统性能测试
11.1 系统介绍
11.2 需求分析
11.2.1 性能指标
11.2.2 需求详细分析
11.3 测试方案及计划
11.3.1 人力资源
11.3.2 时间进度
11.3.3 测试环境准备
11.3.4 业务模型创建
11.3.5 场景模型创建
11.3.6 测试数据准备
11.4 测试用例
11.5 执行测试
11.5.1 脚本开发
11.5.2 场景设计
11.5.3 计数器设置
11.5.4 场景监控
11.6 结果分析
11.7 测试结论
附录A 主要计数器
附录B 性能测试模型
精彩书摘
11)在Vuser中定义的每个虚拟用户进行的操作都是Load Runner的VuGen.exe生成的,当这个程序启动后,它在Windows文件夹下存储了comparamui.ini文件来保存[LastTables[Jsed]下文件的历史,而[ParamDialogDates]项是由“插入”一“新参数”一“数据”来指定。
12)在运行期间,执行结果存储在一个结果文件夹中。
在结果中设置“为每一个设定执行自动创建结果目录”,这样LoadRunner会在每次启动一个场景之后自动产生一个递增的结果名。例如,结果名称Resr会自动增长到Resl2或是Resll-1,错误被写到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文件output.mdb中。
13)在每一个结果文件夹中,程序自动创建一个Log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中包含每个组的日志文件,运行结束之后,在Controller中查看日志文件,点击缀按钮然后在组中点击右键,选择“查看Vuser日志”。
14)场景运行的时候,监视器在本地维护每个主机的计数器。
15)场景运行结束后,进程处理.eve和.1rr结果文件并且在结果文件夹下创建一个临时的.mdb(M)数据库。在处理大数据量的结果时,为了防止错误发生,通常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文件。
前言/序言
目前,在国内,软件测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市场表现实在有点令人尴尬。软件开发公司比比皆是,但软件测试公司却如凤毛麟角。市场化的第三方测试如同刚刚出生的宁馨儿,目前的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国内IT企业也逐步开始重视对软件测试团队的建设,一些知名IT企业已经将软件测试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版块。目前在国内软件测试行业中,各种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标准都还在探索阶段。
有媒体报道过,国内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的比例是8:1,而国际公认的行业标准应该是1:1,可见国内测试行业与国外的差距比较大,这说明软件测试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但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测试还是需要高端人才。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和对Bug的预防及早期检查是软件测试工程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国内一些rr企业已经开始涉及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在软件测试行业,性能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成为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迈向高级测试工程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随便打开一个软件测试的网站,都能看到性能测试的版块,而LoadRunner是性能测试工具的一面旗帜,谈到性能测试就不能不谈到LoadRunner。
不论是性能测试,还是性能测试工具的杰出代表-LoadRunner,许多朋友在现实工作中并没有真正掌握。虽然会使用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但是测试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许多使用LoadRunner的人其实并不真正理解性能测试的意义,许多朋友不清楚如何分析性能测试需求?什么IT业务模型?什么叫场景模型?如何分析测试结果?笔者认为读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会使用LoadRunner,而应该能够从学习LoadRunner的过程中“悟道”。
从全国软件测试培训机构就LoadRunner培训内容调查,读者朋友最希望了解的内容是制定性能测试计划方案,进行性能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脚本开发、场景设计、测试执行及结果分析。故本书设计了两个不同架构的案例来分析使用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的整个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使用LoadRunner如何进行性能测试,更重要的目的是借案例来分析性能测试的思想,工具仅仅是载体,而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本书结构清晰,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对初学者来说可以很轻松的入门,当然对于有经验的读者朋友来说,可以有选择性的阅读。主要包括入门篇、提高篇和实战篇。
入门篇主要介绍的内容有:性能测试基础知识、LoadRunner基础知识和LoadRunner三大组件。性能测试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性能测试过程中一些常见的术语、性能测试划分和性能测试应用的领域;LoadRunner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LoadRunner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的内部结构,从全局的角度对LoadRunner工具进行了介绍;LoadRunner三大组件部分主要介绍了Vuser发生器、Controller控制器和.Analysis分析器。在入门篇中只是简单介绍三大组件的常用操作及工作原理。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是一本深入剖析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的权威指南,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实用的性能测试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本书内容翔实,结构清晰,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掌握LoadRunner的核心功能,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的性能测试场景中。 本书内容概述: 本书共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围绕着性能测试的某个关键环节展开,并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化的性能测试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性能测试基础与LoadRunner入门 性能测试概述: 详细阐述了性能测试的定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性能瓶颈类型,为读者建立正确的性能测试观。 LoadRunner架构与组件介绍: 深入剖析LoadRunner的整体架构,详细介绍其各个核心组件,如Controller、Load Generator、Analysis等,让读者对LoadRunner的工作原理有清晰的认识。 第一个LoadRunner脚本的创建: 从零开始,手把手教导读者如何录制、生成并运行第一个LoadRunner脚本,包括录制选项的设置、脚本的修改与参数化等基础操作。 协议详解: 重点讲解LoadRunner支持的多种协议,包括HTTP/HTML、Web Services、Oracle NCA、JDBC等,并深入分析各种协议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在录制和脚本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参数化技术: 详细讲解LoadRunner中强大的参数化功能,包括数据文件的导入、参数类型的选择(如顺序、随机、唯一值)、参数的替换机制等,确保测试数据的多样性和真实性。 检查点设置: 讲解如何设置检查点,以验证应用程序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是保证测试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分:LoadRunner脚本开发与高级技巧 脚本增强与事务管理: 深入讲解如何在录制的脚本基础上进行功能增强,包括事务的创建、事务的嵌套、事务的命名规范等,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分析测试结果。 关联技术: 详细讲解LoadRunner中的关联技术,这是处理动态数据(如Session ID、Cookie、View State等)的关键,通过各种关联函数的应用,确保脚本的健壮性和准确性。 Vuser组管理: 讲解如何创建和管理Vuser组,包括Vuser组的分配、Vuser的类型选择、Vuser的执行策略等,是构建复杂测试场景的基础。 负载生成器(Load Generator)配置: 详细介绍负载生成器的配置与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负载生成器、设置网络带宽、监控负载生成器资源使用率等,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 场景设计与执行: 讲解如何设计不同类型的性能测试场景,如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容量测试等,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场景的配置、执行和监控。 监控项设置: 详细介绍LoadRunner内置的各种监控项,包括服务器资源监控(CPU、内存、磁盘I/O)、网络监控、数据库监控等,并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测试目标选择和配置合适的监控项。 事务计数器与思考时间: 讲解如何利用事务计数器来统计事务的执行次数和成功率,以及如何设置合理的思考时间来模拟真实用户的行为,提高测试的真实性。 脚本调试与错误处理: 提供行之有效的脚本调试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脚本中的错误,并介绍LoadRunner的错误处理机制。 第三部分: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与优化 LoadRunner Analysis工具详解: 深入讲解LoadRunner Analysis工具的使用,包括各种图表的解读(如趋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指标的含义(如TPS、平均响应时间、错误率、吞吐量等)。 性能瓶颈的定位: 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分析Analysis中的数据,准确地定位应用程序的性能瓶颈,无论是前端、后端、数据库还是网络问题。 性能优化建议: 基于对性能瓶颈的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性能优化建议,包括代码优化、数据库优化、服务器配置调优、网络优化等。 生成与解读性能测试报告: 讲解如何生成规范、专业的性能测试报告,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的撰写以及如何向利益相关者清晰地传达测试结果和优化建议。 与第三方工具集成: 简要介绍LoadRunner与其他性能测试工具和监控工具的集成方式,扩展性能测试的能力。 第四部分:实战案例与进阶应用 典型应用场景的性能测试实践: 通过多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如Web应用、SOA服务、移动应用等,展示LoadRunner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自动化性能测试流程构建: 探讨如何将LoadRunner集成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中,实现性能测试的自动化。 分布式负载测试: 讲解如何构建和管理分布式负载测试环境,以模拟更大规模的用户并发访问。 性能测试中的高级统计分析: 介绍更深入的统计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从数据中挖掘更深层次的性能洞察。 性能测试的度量体系与最佳实践: 总结一套科学的性能测试度量体系,并分享行业内的最佳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提升性能测试的专业度和效率。 附带DVD-ROM光盘: 本书附带的DVD-ROM光盘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读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光盘内容可能包括: LoadRunner软件的试用版本或相关工具: 方便读者直接动手实践。 本书所涉及的示例脚本和场景文件: 供读者下载、学习和修改。 重要的性能测试案例的详细配置和运行数据: 帮助读者理解实战操作。 相关的技术文档、白皮书和操作指南: 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预设的性能测试报告模板: 方便读者快速生成标准报告。 教程视频或演示录屏(如果包含): 直观展示操作过程。 《LoadRunner性能测试完全讲义》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将带领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LoadRunner的强大功能,深入理解性能测试的精髓,从而能够独立、高效地开展各类性能测试工作,为保障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无论是性能测试新手还是有一定经验的测试工程师,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