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六韬》托名作者姜太公其人其事
二、《六韬》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三、《六韬》的著录和版本
四、《六韬》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军事思想和对军事理论的主要贡献
五、《六韬》对后世和世界的影响
六、有关本书注译的几点说明
卷一 文韬
文师
盈虚
国务
大礼
明传
六守
守土
守国
上贤
举贤
赏罚
兵道
卷二 武韬
发启
文启
文伐
顺启
三疑
卷三 龙韬
王翼
论将
选将
立将
将威
励军
阴符
阴书
军势
奇兵
卷一文韬
文师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形,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
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
文王乃齐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文王劳而问之日:“子乐渔邪?”
太公曰:“臣闻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殆非乐之也。”
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
文王曰:“愿闻其情。”
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言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
文王曰:“惟仁人能受(至)[正]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文王曰:“树敛何若而天下归之?”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归]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文王再拜曰:“允哉,敢不受天之诏命乎!”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
《六韬》这本书,说实话,我之前听过不少人提起,但一直没机会静下心来读。最近终于下定决心,捧着这本厚重的《国学经典:六韬》,感觉就像是在跟一位古老的智者对话。翻开第一页,就被它的语言所吸引,虽然是古文,但翻译得相当到位,不像一些古籍那样晦涩难懂,读起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的内容,我主要关注了它在战略战术方面的阐述。我一直对军事谋略很感兴趣,而《六韬》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宝库。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打仗,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来制胜。比如,书中关于“时”、“势”、“知”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它强调要顺应天时,利用地利,了解敌我双方的优劣,才能做出最明智的决策。这一点在现代的管理和商业竞争中同样适用。我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总是在思考如何才能在不引起大的冲突的情况下,达到我想要的结果。《六韬》中的一些谋略,比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虽然是古代的战争计策,但仔细揣摩,其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迁移到现代的谈判、竞争策略中。读这本书,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古代兵书,更是在学习一种哲学,一种人生智慧。
评分《国学经典:六韬》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无处不在的“大局观”。我之前对一些军事思想可能存在一些片面的理解,认为打仗就是勇往直前,拼个你死我活。《六韬》却让我看到了战争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它不仅仅是兵力、武器的比拼,更是信息、策略、人心、时机的全方位较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伐谋”的论述印象深刻。它认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一下子就颠覆了我之前对军事行动的认知。原来,最好的策略是直接瓦解敌人的谋划,而不是直接进行武力对抗。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竞争,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人际关系上的,很多时候,通过巧妙的沟通和策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书中的很多思想,虽然源于古代的战争,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和智慧,却是具有普适性的。比如,关于“知人善任”的论述,它不仅仅是挑选能力强的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品性,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给自己的思维进行一次“升级”,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问题,去规划行动。
评分老实说,《国学经典:六韬》这本书,我一开始以为会是那种非常枯燥的兵书,但读完之后,才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非常巨大的棋盘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棋子如何被调度,如何互相牵制,最终如何走向胜利。书中关于“势”的讨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它讲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优势,更是一种能够驱动全局的力量,包括社会、经济、人心等等。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被各种“势”所影响,又如何能够去创造和利用这些“势”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一开始总是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六韬》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预备”和“进退”的论述,让我明白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的必要性。它教导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步伐,不能一味地蛮干。这本书的语言虽然古老,但经过翻译,读起来还是很有力量的。每次读完,都会有一种想要去实践的冲动,想要去尝试用书中的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评分我最近正在啃《国学经典:六韬》,这本书真是让我又爱又恨。爱的是它里面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章节,恨的是有时候读起来确实费点劲。不过,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道”的论述,它探讨了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德和修养,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它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我早就听过,但在《六韬》的语境下,我才更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含义。这里的“知”不仅仅是对战场的了解,更是对人心的洞察,对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我最近在尝试管理一个项目团队,常常会因为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或者目标不一致而感到头疼。读到《六韬》中关于“用人”和“赏罚”的章节,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书中强调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性格来安排任务,并且要建立清晰的赏罚机制,这样才能激发团队的潜能。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打仗”,更是教我如何“治国”,如何“用人”,如何做一个更有智慧的领导者。每次读完一部分,都会有很多新的想法涌现,然后我会尝试把这些想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总体来说,我的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国学经典:六韬》这本书,它带给我的不只是一点点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之前对“策略”的理解可能比较狭隘,认为就是一些具体的战术技巧。《六韬》却让我看到了策略的宏大之处,它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性和社会心理的精妙运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水”的几个比喻,它将水柔中带刚、顺势而下的特点与军事战略相结合,让人豁然开朗。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最强大的力量并非来自硬碰硬,而是来自对时机的把握和对对手心理的精准拿捏。我最近在思考一些个人发展的问题,感觉自己常常会陷入一些死胡同,不知道如何突破。读到《六韬》中关于“攻守之势”的论述,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它告诉我,有时候,暂时的退让或者改变方向,并非示弱,而是为了积蓄更强的力量,等待更好的时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条清晰的思路,去理解事物运行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副“透视眼”,能够看到事物更深层次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评分如果说兵家谋略以《孙子兵法》为代表,主要侧重于军事领域;法家谋略以《韩非子》为代表,主要侧重于政治领域;纵横家谋略以《鬼谷子》为代表,主要理于外交领域的话,那么,唐代赵蕤的《国学经典:长短经(套装上下册)》则集中国古代谋略之大成,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一网打尽,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本书在恢弘的历史画卷的展示中升华出谋略的内核,在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生活故事的叙说中剔透出谋略的真谛,读之,既回肠荡气,又情趣盎然,令人掩卷难忘。
评分中州古籍出版的这套书,非常喜欢!
评分老师推荐,感觉太难了,看不懂
评分正品,不过内容一般,没有过多解释
评分包装不错,品相很好,思想内容深厚,兵学思想丰富~~
评分包装不错,品相很好,思想内容深厚,兵学思想丰富~~
评分快递非常快,书内容自然没的说,经典。618优惠力度大!
评分封面简约,原文注释译文俱全。
评分封面简约,原文注释译文俱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